APP下载

问道传统 致敬经典
——论紫砂陶刻作品《天圆地方》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内涵

2022-07-16李启辉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紫砂陶方圆陶刻

李启辉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是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描写紫砂器的诗词,其中的紫泥新品不仅仅是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紫砂的实用价值,更多的含有一种作者对于紫砂器的期盼之情。在后来的发展历程之中,经过几代更迭的艺术设计和不断传承的文化理念,紫砂陶刻逐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紫砂的故里宜兴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有着“书画之乡”“教授之乡”的美誉,正是在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影响之下,紫砂陶刻艺术才能够厚积薄发,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艺术审美。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天圆地方壶》采用了紫砂造型艺术之中比较常见的方圆结合的方式,希望能够把紫砂传统的技法运用其中,同时再加上陶刻形式的辅助,更加能展示出其中浓郁的人文气息和金石味道。此壶壶身挺拔隽永,从上到下端微微收拢,形成一种浑方的感觉,棱线的过渡带有一定的弧度,壶底平整,端庄稳重。肩部的处理张力十足,但是又保持一定的克制,在微妙地保持平衡,壶嘴弯流,出水自带弧度,与之相匹配的壶把圈卷自然,端握舒适,壶盖压合壶口,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圆形壶钮则是拿捏称手,更好地凸显出了其中的实用味道。陶刻装饰采用了竹子的元素,用刀老辣,竹段的层次分明,竹叶的飘零摇曳,在陶刻艺术家的刀法之下,凸显出了竹子的飘逸灵动,也是我们古人对于竹子文化的赞赏和向往之情的集中呈现,和方圆融合的作品联系在一起,更加能够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天圆地方壶》,我们很好地明白了紫砂方圆器的特征,正所谓“刚柔相济、方圆融合”,紫砂艺人们通过全手工的成型技巧,把紫砂造型演绎得如此精彩,同时在紫砂陶刻的锦上添花之下,更加的楚楚动人,这样的紫砂器在茶座之上,定然能够吸引我们亲睐的目光,抑或是陈列起来供人们欣赏,都能够起到很好的艺术启迪效果和深厚的文化的影响力。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勤劳勇敢的先民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其中的阴阳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是我们先哲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天圆地方”就是具体的体现之一。它是一种把古人、把变化和永恒具体化的概念,天圆代表着世间所有的变化元素,诸如日月星辰等等,而地方则是承载我们人类生活的沃土,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相互交融组合,成为一种永恒的主题,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竹子,则是我们江南随处可见的经济林木之一,也是美化我们生活环境和寄托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书法、绘画、紫砂造型和陶刻艺术之中,以竹子为题材的多到不胜枚举,也是江南文脉和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正是在这样的理念灌输之下,我们从紫砂的造型之中,能够感受到紫砂巨匠们对竹器的喜爱,一直传承到今天。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天圆地方壶》从器型上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紫砂艺术的完美结合,而侧重点主要在陶刻的装饰竹叶上面,在混沌初开的环境之中,清风摇曳的竹叶在很大程度上带给我们更多的情感寄托和文化内涵的彰显,更是紫砂艺人不断临摹和刻苦专研的结果,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包罗万象和丰富多彩呈现给每一位壶友。

结语:江南宜兴多竹,在文人雅士的千古吟诵和丹青笔墨之下,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最具有象征性和辨识度的代表,从竹子的形态、特征以及品格,形成的竹文化具有浓郁的东方艺术禅味,让我们广大的壶友能够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宛如穿行在竹林之中,竹叶摩挲,顿悟着古人天圆地方的哲学思辨,更加增添了许多的高古和静谧,回归到了紫砂艺术创作的初心。

猜你喜欢

紫砂陶方圆陶刻
十月打了霜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大禹治水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撞不周山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浅析紫砂陶刻中的书画艺术
论紫砂陶刻在茶壶结构上的跨越
——浅谈紫砂壶“清隐”的陶刻创作
论紫砂陶刻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