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盛世长安小学传统手工陶艺制作劳动课
2022-07-16王新会
张 情 王新会
石家庄市盛世长安小学 河北石家庄 050011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全面落实国家“双减” 任务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亮点。前不久,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
为深入贵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围绕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石家庄市盛世长安小学,深挖劳动教育内涵,加强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大力拓展实践设置,有效利用校本手工陶艺传统工艺制作课程,用好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满足各年级劳动实践,打造“五育” 融合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陶瓷艺术是一个最古老的手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承载着中华文明几千的历史,陶艺这门手指尖上的艺术,是科技、艺术、劳动、智慧融合的创造。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人民就已开始了陶器制作,中国是瓷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 与“中国” 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陶瓷是土和火的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产物,陶瓷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创意劳动课程,它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切入,强调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玩泥”是孩子们的天性,泥巴对学生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学生们在宽阔的陶艺教室,四个人一组,分别围坐在桌子周围,相较于文化课堂上安静的氛围,劳动课上,学生们的讨论分外热闹,在与泥巴的亲密接触中,个个兴趣盎然,兴致勃勃,整个课堂状态呈现一片火热实践,忙碌的劳动场景,在陶艺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通过学习、思考、构思、创作,全身心投入到揉泥、塑形中,忙的有条不紊、不亦乐乎。学生从刚开始不断地失败,到慢慢的成型,尽情体验了一块陶泥在自己手中变形、成器的快乐,学生的亲身经历,让他们明白每一个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不仅如此,陶艺还与文化、科学、历史、化学、美术、设计等诸多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还是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提高审美能力的最佳载体。手工陶艺制作,学生们特别兴奋,做得那么起劲,那么活泼,那么井井有条,学生们基本上,掌握了陶艺做泥片、揉泥、成型、修坯、晾晒、彩绘上色等传统工艺制作手艺。一件件造型独特、充满趣味的陶艺作品,渗透着学生对传统陶艺工艺独特思考与创新,使学生从小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珍惜劳动成果,并通过团队合作,培养相互配合、协作的精神,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通过开展这样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的宝贵品质,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习到相关的劳动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 , 主张“知行合一” ,既要开民之智,又要勤民之手。因为只有亲自用手参与具体的劳动和创作,才能真实把握教育的真正內容——生活力。将课堂教学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劳动能力的双收获。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用劳动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手工陶艺制作能培养学生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同时把“工匠精神” 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种精神能够在传统工艺制作课程中得到很好地体现。在手工陶艺制作过程中心无旁骛的劳动恰恰是能带给学生最大的幸福,也以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形式“印” 在学生心中,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人。
我校手工陶艺课程的开设,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精神,寓教于乐,受益良多,更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在劳动育人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断奋进,把吃苦耐劳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成就伟大的梦想,使劳动教育真正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