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未病先防”理念在大肠癌高危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

2022-07-16刘玲娥李兵剑贺红梅通信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7期
关键词:肠癌大肠癌腺瘤

刘玲娥 李兵剑 贺红梅(通信作者)

421001 衡阳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湖南衡阳

大肠癌是全球位居男性第3 位、女性第4 位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180 万的新发病例,死亡86 万例,死亡率居所有肿瘤的第2位[1-3]。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7.29/10 万和7.94/10 万,分别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4 位和第5位,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4]。现代医学认为,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非常重要,与其预后密切相关,这与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不谋而合。为此,治未病中心在中医治未病理念指导下开展了为期4年的大肠癌健康防治教育与筛查工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衡阳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筛查出的大肠癌高危患者322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0 例,男91 例,女69 例;年龄24~60 岁,平均(51.31±8.60)岁;病程为3 d~2.5年,平均(1.21±0.25)年;体重40~82 kg,平均(56.71~3.52)kg;有肠癌家族史35 例,有肠道腺瘤或息肉病史100 例,有多重高危因素25 例。对照组162 例,男85 例,女77 例;年龄26~62 岁,平均(48.86±9.60)岁;病程7 d~2.5年,平均(1.21±0.25)年;体重40~82 kg,平均(56.71~3.52)kg;有肠癌家族史28例,有肠道腺瘤或息肉病史110 例,有多重高危因素24 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个人既往患有腺瘤性息肉或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②<60 岁一级亲属有患腺瘤性息肉或大肠癌者;③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族成员等;④有便血(排除肛周疾病),腹痛等症状人群和大便隐血阳性者[5]。

排除标准:①结直肠癌术后复查患者;②年龄>60 岁的癌者;③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的患者;④患有精神病等疾病的患者。

方法:①观察组进行治未病干预:a.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电话随访并建立稳定的网络联系方式。在医院“中医药健康讲坛”中召集患者开展了多次肠癌防治的宣传教育(包括肠癌的发病病因,早期症状,发病特点及规律,防治方法及体质调理等),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同时进行心理辅导,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b.对患者进行体质辨识与分析,根据不同体质和不同证型进行相应的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及穴位按摩等指导。气虚质患者以益气健脾饮食为主,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配合掌根揉法或温和灸法刺激气海穴、关元穴;阳虚质以甘温益气之品为主,使用掌根揉法或温和灸法刺激关元穴、命门穴;痰湿质患者以多食健脾利湿之品,同时采用指揉法按揉足三里穴、丰隆穴;阴虚质患者以食用甘凉滋润之品,少食性温燥烈的食物,并可采用指揉法按揉太溪穴、三阴交穴;湿热质患者可多食淡渗泄热的食物,少食滋腻、油炸、烧烤食物,同时采用指揉或拍打法刺激支沟穴、阴陵泉穴;气郁质患者适当食用可行气疏肝解郁的食品,如柑橘等,同时采用指揉法按揉合谷穴、太冲穴;血瘀质患者可适当食用有活血化瘀的食物,如木耳、山楂等,同时可采用指揉法刺激期门穴、血海穴;特禀质患者适当服用以黄芪、当归为食材的药膳来改善身体免疫功能,少吃或不吃虾、蟹、辣椒等辛辣、含有致敏物质的食物,同时配合温和灸神阙,指揉法刺激曲池穴。平和质患者饮食以丰富不偏为宜,可配合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涌泉穴、足三里穴。同时指导患者观察自身症状表现,督促患者戒烟酒,从而达到预防效果。对发现腺瘤或息肉的患者,建议其及早切除。②对照组患者予以定期指导进行肠镜检查,并建议行肠息肉切除,减少肠癌的发生。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的跟踪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干预措施下,相关高危因素的变化情况。

观察指标:采用“问卷星”软件制作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涉及患者一般情况(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保状况及家族病史等),对肠癌相关知识的认知(病因、症状表现及发展演变、体质情况、检查,治疗手段、预后与经济花费等),生活习惯改变(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及烟酒嗜好等),健康理念(参与肠癌筛查依从度、体质分析及志愿肠癌防治知识推广意愿等)多个维度,对每个调查细目设置1~4分不同分值。通过对分值的分项统计,以判断患者对治未病干预手段的认可程度。问卷得分越高,说明调查对象对治未病干预的认可程度越高。两组患者追踪治疗情况比较,包括平均复查次数、平均息肉检出及切除数及癌变转化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对中医治未病认可程度比较:观察组疾病认知、生活习惯改变及健康理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中医治未病认可程度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对中医治未病认可程度比较(±s,分)

组别n疾病认知生活习惯改变健康理念观察组 160 23.32±5.8910.34±2.1610.29±3.32对照组 162 18.75±4.978.54±1.968.58±2.65 t-9.93-7.83-6.73 P<0.05<0.05<0.05

两组患者追踪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平均复查次数高于对照组,肠镜下平均息肉检出及切除数、癌变转化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追踪治疗情况比较

讨 论

吸烟、饮酒、血脂代谢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家族遗传病史、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缺乏体力活动、情志抑郁以及体质特征等相关因素在大肠癌初始形成阶段(腺瘤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甚至对肿瘤的进展会产生很大影响[6-7]。即使有诸多因素可能导致大肠癌的发生,但实际上它是最易预防的恶性肿瘤之一,当患者有足够的健康意识,定期进行肠道检查,及时切除肠道息肉等肠癌促发危险因素,即可从源头上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这也是现代肿瘤医学“三级预防”控制战略中的病因学说预防, 也就是在癌症未发病前预防其发病,这与中医学所倡导的“治未病”思想有异曲同工之效。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它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讲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文字即提到“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在《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提到“既病防变”的重要性, 这两条正是《黄帝内经》论治法则中的重要理论依据。

有研究发现,接受过预防性筛查的居民再进一步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为35%,此比例较未接受预防性筛查的居民可提高约8 倍[8]。由于肠镜属于有创的侵入性检查,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工作及检查过程的痛苦感受,会导致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这种检查。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多维的健康宣教模式及体质、证型分析,并建立稳定的网络联系方式(包括微信、好大夫及春雨医生等专业的病患管理软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肠道健康科普宣教,让患者反复接受包括肠癌的发病原因(饮食因素、生活习惯、遗传因素、情志因素、炎症转化及腺瘤转化等),肠癌各期的临床症状特点,目前肠癌的发病趋势、肠癌的治疗手段及预后等相关的疾病知识,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知识灌输,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并提高其依从度。同时,研究组成员通过查阅在本院住院的肠癌患者系列治疗花费情况,可以评估对家庭经济的影响及家庭成员的心理负面影响,从而调整对肠癌高危人群科普宣教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宣教效果。后期通过分析两组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对肠癌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健康普及教育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这种系统性的健康宣教方式不仅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也更加接受从多方面进行预防的观念,包括志愿推广肠癌防治知识的意愿较高,能够积极努力纠正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这些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正是基于此,观察组对相关肠癌筛查(包括定期粪常规、肠镜检查)的认识及依从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可以从患者的复查意愿、肠息肉检出及切除率的明显差异得出结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在治未病理念下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肠息肉的发生。

中医“治未病”是自古流传而来的一种健康理念,主要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强调在疾病的萌芽阶段就进行干预,避免其发展甚至出现质的转变,从而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这种理念应用于肠癌的防治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减少肠癌的疾病发生率。“治未病”理念也能够帮助高危人群建立起健康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减少各种发病危险因素带来的影响,在人群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治未病”理念及其系统健康科普宣教能够明显提升肠癌高危人群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减少肠癌的发生率,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肠癌大肠癌腺瘤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23例原发性小肠癌临床分析
裴正学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
异位垂体腺瘤1例
C-erbB-2和CD34在大肠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