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社科博士生延期毕业成因分析
——以高深知识生成逻辑为视角

2022-07-16

复旦教育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博士生归因导师

杨 青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一、问题的提出

21 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顺利推进,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不断突破新高。但与之同步,博士生延期毕业率也逐年上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博士生延期率已攀升至20%,且仍呈上升之势,延期博士生也已占到在读博士生的三分之一[1]。为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20年9月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学位〔2020〕19 号),明确提出应加强对博士生培养环节的动态监测,并将分流淘汰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十四所高校已开展分流淘汰试点工作,诸多学校也对超期博士生采取清退举措。由此观之,延期博士生的持续累积已受到高校及政府的重点关注。在延期博士生群体中,人文社科博士生的比例明显偏高。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The 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的调查报告显示,人文学科博士生的七年未完成率高达70%,社会学科紧随其后[2]。从学位获得年限看,理工科的年限稳定在6~7年,而人文社科则长达7~9年。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已有研究指出,2003 届、2008届及2013 届人文社科博士生的累计延期率分别为53%、58%和64%,较理工学科平均高出4.8%[3]。在所有人文社会学科中,历史学和教育学博士生的延期情况最为突出。

面对博士生延期率的持续走高,许多研究者都急于寻找原因所在。概览已有成果,研究者对个体特征、导学关系及院系制度最为关注。在个体特征方面,博士生的学术基础、学术期望和时间投入十分关键。绳丽惠指出部分博士生缺乏扎实的学术训练,学术热情也相对较低,学习投入更是明显不足,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博士生延期毕业的重要原因[4]。李海生也指出,无明确学术动机和学习规划的博士生延期概率相对较高,科研投入较少的博士生延期概率也明显更高[5]。在导学关系方面,杨虎指出导师指导频次较少及指导水平不足是博士生延期的关键因素[6]。黄俊萍等研究者也证实,导师指导缺乏确实制约了学业完成速度[7]。在院系制度方面,课程设置、开题答辩以及中期考核制度均对博士生延期毕业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鲍威指出跨学科课程对博士生意义最大,而专业基础课及理论类课程却严重拖缓了学业进度[8]。郭丛斌还提出博士生对科研操作及实践知识的需求明显较高,但相关培训缺乏却显著阻碍了论文进展[9]。此外,开题答辩制度和中期考核制度也对博士生延期具有显著影响,有研究指出低效的考核制度会诱发懈怠情绪,进而造成博士生延期毕业[10]。

概而观之,博士生延期毕业受诸多因素共同影响,但各因素所占权重及矛盾根源等问题仍未明确。纵使有研究者借鉴访谈调查法,对24位延期博士生进行了结构化访谈,也难以排除“群体偏见”造成的负面影响。此外,现有研究极少关注博士生的学科差异。Tony Becher 曾指出,共同体的话语体系、科学研究的范式以及博士生的培育方式等均受学科文化制约。从学科亲缘性看,人文社会学科普遍认为研究对象是解释性的、社会建构的,并在互动理论指导下对知识采取混合的研究路径,此类博士生的社会化历程极为相似[11]。鉴于此,在探讨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时,应将学科类属作为重要前提。为弥补以上缺陷,本研究将结合博士生与导师的双向视角,综合定位人文社科博士生延期毕业的真实原因。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样本

如表1和表2所示,2020年12月—2021年5月,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原则选取了32 位延期博士生作为受访对象,所有博士生均来自上海市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在校延期博士生12 名,已毕业延期博士生17 名,超期清退博士生3 名。综合考查在校、毕业及结业博士生的观点,可以准确把握各因素的真实效用。此外,为尽可能实现师生匹配,本研究也向受访博士生的导师发出诚挚邀请。在十五位受访教授中,十位导师拥有十年以上指导经历,其余五位则拥有超过五年的指导经历,其中不乏长江学者、紫江学者、终身教授以及所在学科带头人。

表1 受访博士生与导师人数

表2 受访延期博士生基本信息

(二)分析方法

本文借鉴归因差异分析法,从学生及导师视角综合定位博士生延期毕业原因。归因差异分析法是考察多群体理解博士生延期毕业的最佳工具。归因理论源自社会心理学,它重在研究社会认知者(social perceiver)对事件做出解释的过程,如怎样收集信息、收集哪些信息以及如何做出判断[12]。Fiske和Taylor指出,归因理论有助于了解哪些因素造成何种结果,从而预测未来并控制事件走向[13]。诸多国外学者已经借鉴归因差异分析法对博士生流失现象做了深入研究。在具体操作层面,研究采用常量比较法。Bogdan 指出常量比较法类似于归纳分析法,形式分析开始于研究初期,直至资料搜集过程正式结束[14]。根据Glaser 的建议,常量比较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开始收集资料;第二,从资料中找出关键问题、事件或活动;第三,收集更多关于焦点事件的资料;第四,写出需要探索的焦点,在寻找新焦点的同时记住过去的事件;第五,建立资料与理论模型间的关系;第六,根据核心类别取样、编码和撰写[15]。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研究需持续比较不同类别,直到类别饱和并开始写作。格拉泽的分析步骤与归因逻辑高度一致,完全符合研究目标。

三、研究结论

(一)博士生与导师延期归因的差异分析

从双方对博士生延期现象的归因看,两者都在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策略存在问题、师生沟通不畅、学术研究存在风险以及制度执行效率低下等维度上达成共识,但各要素所占权重差异较大。如表3所示,在导师群体的归因列表中,学生缺陷占主体地位,如学生科研基础薄弱、学生缺乏学术期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以及学习策略存在问题等,而学术研究具有风险以及院系制度效率低下等客观原因占次要地位。在博士生群体的归因列表中,院系制度效率低下、论文选题难度较大以及师生互动存在障碍等客观原因占主体地位,而不合理的时间规划、自身科研基础薄弱以及学习策略存在问题等原因占次要地位。

表3 导师与博士生延期毕业归因差异

从心理学视角看,归因(causal attribution)即寻求结果的原因。该过程是个体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信息加工过程,最终确认原因的认知活动。对于以上结论,Watson 曾做出解释:“自我”和“他人”对同一现象的归因会存在差异,自我对自身行为作出的情境归因多于他人对这种行为作出的情境归因。换言之,当一个人对自我行为作出归因时,倾向于从外部环境寻找客观原因,而对他人行为作出归因时,倾向于从内部寻找主观原因。个体有将自身行为原因外在化,而将他人行为原因内在化的归因偏向[16]。布迪厄曾在《实践与反思》中指出,行动者的观点会随他在社会空间中所占据位置的不同而发生根本变化[17]。博士生比他人更了解自己,当周围环境发生改变,自身行为也随之变化,因此博士生倾向于对延期结果作出环境归因。与之不同,纵使其他学生的行为也受环境影响,但导师将按期毕业博士生作为参照系。当参照群体发生改变,结论也会突出个人特质,该现象被称为“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鉴于此,综合考察师生归因提升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二)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的本质探寻

虽然在本次调查中,师生归因权重存在一定差异,但核心要素选取却高度一致。以上要素为何成为师生认定的关键障碍?这些障碍的作用机制及矛盾根源又是什么?本文认为,对该问题的解答需追溯至大学核心。高深知识是大学的命脉似乎不证自明,许多学者对此已达成共识。蔡元培先生说:“大学,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伯顿·克拉克也说:“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知识创新”;布鲁贝克更是强调:“高等教育主要关注高深学问”。显然,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核心。博耶甚至以高深知识作为逻辑起点,将大学的功能划分为探究学术、整合学术、应用学术和教学学术。高深知识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自主性,它的专业性使其包含了丰富的智力内容并将系统化的概念、原理与能力融为一体,为知识从业者设置较高门槛。有学者指出学术职业同研究和传授高深知识等活动紧密关联,对青年学者而言,博士生教育是形塑身份的必经之路,它为博士生内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提供重要途径[18]。如图1 所示,高深知识的本质特征对学者提出以下诉求:高深知识的高深性要求学者具备学术基础,高深知识的探索性要求学者拥有学术热诚,高深知识的默会性还需学者自主自律。然而,因学术积累和后期培育的缺失,许多博士生的科研素养未能满足上述要求,这是延期问题产生的矛盾根源。

图1 博士生延期毕业成因解释模型

1.延期博士生学术基础与高深知识高深性、深奥性的失配

从词源学角度看,高深知识由“高深”和“知识”两个词构成,它特指水平高、程度深的知识。高深知识由众多领域组成,每个领域都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乃至术语系统,也被称为学科范式[19]。它的“高深性”尤其体现在:该类知识位于学科谱系最前端,如果缺少学术基础,个体很难掌握甚至驾驭高深知识。布鲁贝克坦言,高深知识是已知与未知的交界,由于具有高深性和神秘性,常人难以准确把握[20]。作为专门化的知识,研究生要经过专业的学术训练和较长的培训时间才能习得。如在“美国模式”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2~3年的基础训练囊括了通识性和结构化课程,而严苛的资格考试(Qualify Exam)紧随其后,只有顺利通过者才能晋级博士候选人(Ph.D.Candidate)[21]。与国外博士生培养体系差异较大,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通常包含硕士和博士阶段。在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前,学生被默认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然而,由于前置院校培养条件的参差不齐,许多候选者的能力并未满足既定标准,这是博士生延期毕业的根本隐患。

受访学生:“延期跟我的学术基础有很大关系,我硕士期间阅读量比较少,缺乏对这个领域的宏观把控。”(202012-HIS-3)

受访导师:“那些论文写不出来的学生,基本上都缺乏系统的阅读和延展性思考,最基础的工作都没做。”(202102-HIS-3师)

高深知识的“深奥性”要求博士生具有较高的智能水平,在所有智能类型中,高级思维位居前列。高级思维能力(high order thinking skill)指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实践中表现出的以高级思维技能为核心的能力品质。从心理学上讲,高级思维能力是个体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实施自我监控和元认知等学习策略的能力。高级思维融合了非线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关系性思维以及过程性思维,能从多维度考察事物运动变化的方式。陈洪捷指出高级思维是创造高深知识的重要前提,只有在问题深挖和维度拓展中调动并运用高级思维,才能实现对高深知识的深刻把握[22]。赵蒙成也指出,个体利用高级思维得出的结论更接近现实原貌,是原创性成果产生的充要条件[23]。然而,已有调查研究表明人文社科博士生普遍缺乏高级思维。在所有高级思维能力中,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以及跨学科思维能力明显较弱[24]。另一项实证研究也指出,超半数人文社科博士生自认为缺少高级思维能力,其中创新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最为缺乏[25]。本次调查也证实,以上能力的缺失已严重阻碍博士生的论文进度。

受访学生:“如果没有连续且高度集中的思维状态,整个论文就断了。我就是那种状态,经常‘掉线’。”(202101-MAN-2)

受访导师:“学生缺少系统思考能力。面对问题,不会沿着思维路线去想一些东西,怎么能写出论文?”(202103-MAN-2师)

掌握科学的研究工具也是探索高深知识的必要前提。与理工类学科不同,人文学科具有向内深入的特点,它促使人们认识自我并拓展心灵空间。此外,人文学科强调自我意识,而自然科学侧重工具理性。在方法论层面,人文学科重在主观卷入,而自然科学强调可验证性[26]。毋庸置疑,人文学科也追求客观性,但研究工具恰是学者自身。关于人的社会生活研究,学者必须投身其中、亲自参与,才能实现对研究对象的深刻把握[27]。哈贝马斯曾对人文社科研究做过生动描述:“这是人们诞生、生活和死亡的世界,它充斥着苦难与欢乐、荒唐与理智、理性与激情。”[28]然而自19 世纪始,在实证主义(positivism)浪潮的席卷下,人文学者也开始采用实证工具对人文社科知识进行科学化生产。此后,“合理使用研究工具”成为衡量学术成果科学性的重要依据。Kuper 补充道,在当下的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工具不仅是资料分析的手段,更是文化传承的媒介,因此熟练使用工具是学者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要务[29]。然而,延期博士生的研究方法却明显不足,其中跨学科博士生极易出现此类问题。

受访学生:“老师经常提醒我,我使用的方法不符合专业需求。我不知道做田野要搜集哪些材料,要怎么处理。”(202103-LAW-5)

受访导师:“学生研究方法的掌握根本不到位。在社会科学领域,没有工具很难开展研究。学生就要补课,延期是必然结果。”(202104-LAW-5师)

2.延期博士生学术动力与高深知识开放性、探索性的失配

以“高深”程度作为划分依据,知识可被明确区分为基础知识和高深知识,而高深知识又可被视为高级知识和深奥知识的合称。从知识的“高级”维度看,高级知识是相对于初级知识或基础知识的一般规律性探索,而深奥知识则是认知或理论化的探索。陈玉祥曾分别给予高级知识和深奥知识以如下内涵:高级知识指已知、系统且复杂的知识,而深奥知识既包括已知但艰涩难懂的知识,也包括未知且难以言状的知识[30]。高深知识的复杂内涵决定了研究过程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它可能是逻辑的,也可能是非逻辑的;它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顿悟的。马充·帕蒂森就此指出,人一旦开启学术探索之旅,就进入了薄雾弥漫、模糊不清的地带。在这里,一切知识都模棱两可且未曾定义[31]。波普尔也认为,高深知识的本性就是“猜测”,其中混杂着错误、偏见、梦想和希望[32]。探索高深知识具有较大风险,其中或因天赋不足、时机不适,或因方向偏差、方法有误,研究结果都会偏离初衷,故而坚毅的学术定力是学业坚持的重要条件。但本次调查显示,延期博士生的畏难心理反而增加了科研进展的困难程度。

受访学生:“我当时就吓唬自己,怎么研究到心理学了?实际上是逃不掉的,但当时就是怕,心里觉得太难了。”(202012-EDU-1)

受访导师:“学生总想在动笔前把文献、材料都充分把握,这是做不到的。要命的是,这些学生遇到困难就会过度紧张,反而影响论文进度。”(202102-EDU-1师)

高深知识的开放性与探索性还需博士生蕴含学术动机,任何追求功利的心态都不足以构成知识创新的动力。关于学术动机,马克思·韦伯早在《科学作为天职》中就已明示,“激情”是灵感的先决条件,而“灵感”是学术创新的关键[33]。怀特海也认为,只有真正热爱学术的人才会形成“风格”,而有了风格,科研能力才会持续增强[34]。在心理学领域,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引导个体朝某一目标迈进的心理倾向,它具有激发、指向、维持和调节行为的关键作用。博士生的求学动机指博士生选择攻读学位的内部动因,已有研究表明,求学动机对博士生的学业情绪、学业投入、学业成就以及学业坚持都有直接影响。例如有研究证实,当博士生面临学业障碍时,秉持较强学术动机的博士生更愿意采取积极举措[35]。此外,具备较强学术动机的博士生,其论文产出质量也明显更高[36]。然而,人文社科博士生的求学动机却屡遭质疑。在原发性动机中,许多博士生的学术动机明显较弱,求职动机却更为强烈[37]。本次调查也证实,延期博士生的求学动机具有明显的功利倾向,谋求职业型和获取学历型占绝对比例,这显著削弱了他们的学习投入。

受访学生:“如果你现在问我是否后悔读博,答案是我很后悔。5年的时间还挺宝贵的,如果不读博士或许收获更大。”(202101-ECO-2)

受访导师:“很多学生都把博士教育当作跳板,没有学术信念,也没有学术期望,怎么会想得更博更深?”(202103-ECO-2师)

3.延期博士生自学能力与高深知识个人性、缄默性的失配

高深知识不仅是文字符号,更是一种实践能力。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与表达具有缄默性。所谓缄默性,是我们能够习得、加工且有效使用,却不能充分表述的知识特性。科尼尔认为,缄默知识隐藏于日常判断和行动经验,具有一定特殊性[38]。米尔斯也主张,高深知识中不可言明的默会成分应诉诸主观体验,甚至调动想象和直觉[39]。人的认知过程本质上是批判、反思、自主、建构乃至创造的过程,作为能动性的重要体现,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关键。自主学习能力(self-learning)是学习者通过独立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能力。区别于一般性知识的自主学习,高深知识的自主学习不是简单从认知兴趣出发,而是以实践中困难且迫切的问题为导向,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发现新知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对博士生而言,主动解构、改造与创造新知,才是自主学习的关键[40]。Johnson 证实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业发展影响显著,那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博士生更有可能按时毕业[41]。然而,此次调查显示延期博士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能满足知识创新的特殊要求。

受访学生:“延期主要是个人问题,我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欠缺。我当时也不懂,就一个人‘闭门造车’。”(202012-LIT-1)

受访导师:“学生要有自主意识,就是自己去找问题,然后围绕问题看文献、读材料,这我帮不了她。”(202101-LIT-1师)

此外,高深知识的个人性和缄默性还需博士生自主自律。陈洪捷教授指出,学术探索需要个体具备“有教养的心灵”和不受外界干扰的“自由心态”。换言之,学术活动以“寂寞”为条件,而人文学者更应与“孤独”为伴[42]。在人文社会学科,寂寞一直是利于学者思考、致知以及修身养性的方式。哈耶克曾指出,通览人文历史上的伟大成就,名篇巨著都诞生于门庭冷落的寂静书房[43]。真正的学术工作都是个体性的创造活动,因为“来自直觉、沉思、情感化或想象力的知识,往往远离人际交往”[44]。齐默曼坦言寂寞使人完全独立并重获自由,伽渥也指出只有寂寞和悠闲才能实现精神自治[45]。人文社科知识创造的“寂寞”属性与高效的时间管理相伴而生,但已有研究表明,管理科研时间对六成博士生都是艰难挑战[46]。Martinsuo 证实时间管理是解释研究进展的重要指标,较多的时间投入与较快的研究进展呈正相关,而拖沓是论文写作的最大障碍[47]。Kluever 利用障碍量表比较了不同博士生群体在时间管理方面的表现,研究指出延期博士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明显较差[48]。本次调查也证实,缺少合理的时间规划是导致博士生延期毕业的重要原因。

受访学生:“哲学最大的特征是反思,会很孤独,有种脱离感。没课以后我就没有规律的学习习惯了,当论文遇到困难就会停下来。”(202103-PHI-4)

受访导师:“开完题以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出问题了。典型的特征是没有时间观念,越不投入,越会自责、焦虑,然后出现心理问题。”(202103-PHI-4师)

4.院系培育服务与高深知识学习、传授方式的失配

高深知识的以上特性也决定了传授方式的特殊性,高等教育机构和一些高级研究机构是高深知识制度化的重要载体。从高级知识到深奥知识,高深知识的默会性、不确定性也愈发上升,此类经验是人文学者亲历但无法言明的个体知识。根据迈克尔·波兰尼的分类,深奥知识也内含隐性知识的特征。隐性知识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根植于个体的行为阅历,难以清晰表达并予以编码[49]。高深知识纵使复杂,但不是各类知识的杂乱堆砌,相反,它是专门化的系统知识,是存在于一定学科范畴内并被探索和传承的知识[50]。高深知识以学科为依托,衍生出组织、制度以及特定群体的学术风格。因此,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学习和教师指导是传授高深知识的核心途径。其中,课程学习指博士生在既定培养目标下按照课程体系展开的系统学习,它是高深知识习得的初始环节[51]。然而,我国的博士生课程却未能发挥以上功用。已有研究指出,我国的博士生课程明显存在以下问题:如部分课程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少数课程甚至与硕士阶段高度雷同[52]。又如课程结构设置单一,学生急需的跨学科课程和交叉课程尤为缺乏[53]。有学者甚至质疑博士课程对专业发展的作用程度[54]。本次调查也证实,非结构化的博士课程不仅遭到师生群体的一致诟病,而且显著阻碍了博士生的学业进展。

受访学生:“那些课简直是折磨人,能不能不把我们当本科生看待?只传授一些普及性知识,那些完全可以靠自学搞定。”(202012-HIS-2)

受访导师:“到了博士阶段,他们需要的不是知识性的东西,而是工具性的、策略性的和思维性的东西。”(202102-HIS-2师)

在博士生教育中,导师既是高深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术部落的守护人。其职责不仅在生产知识,更在培植新人。从人文社科的知识性质看,人文学科主要涉及精神、情感及理想追求,而社会学科关乎组织管理和实施效率。狄尔泰认为人文社科是一种“精神科学”,李凯尔则认为它是一种“文化科学”,但无论是“精神科学”还是“文化科学”,都对学者的科研素养提出相应要求[55]。美国科学社会学家Zuckerman曾指出,使青年学者进入科学家行列的重要原因并非亲属纽带,而是师徒之间的社会关系[56]。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徒弟”学到了诸如工作标准和思维模式等更大范围的倾向性态度,以及不能编纂整理的思维和工作方法,这些态度和方法恰是探索高深知识的关键。Kanigel 也提到,博士生对核心问题的敏感度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57]。事实上,众多高校都将导师视为博士生学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Heath 认为,博士生能否顺利毕业取决于导师指导,导师的学术资源、时间投入及情感支持等都直接影响博士生的学业发展[58]。Hattie 也指出,师生互动频次显著预测博士生的满意度、持久性和生产力[59]。Lovitts 甚至发现,导师指导缺位是造成博士生退学的重要原因[60]。本次调查也证实,导师指导频次、指导质量和指导风格等都显著影响了博士生的学业发展。

受访学生:“我不了解老师的用意,老师就说‘跟你讲也没用,你要自己去学、去悟、去搞明白’,所以我有将近2年的摸索期,也没有特别成功。”(202101-LAW-1)

受访导师:“不得不说,有些导师确实存在问题。他把学生招进来以后就不管了,等到毕业答辩才想起来要论文,学生怎么能按时拿出来?”(202102-LAW-1师)

除课程设置与导师指导外,考核制度也十分关键。科学研究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关键标志。学术自由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它适用于任何学术工作的组织形式。然而,后现代知识观祛除了高深知识的神秘,解构了高深知识的权威,导致知识生产与传授过程被功利紧紧缠绕。与之相伴的是,标榜绩效管理的科层制扎根大学,渗入教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61]。在博士生教育层面,密集的制度既包括“规范性”制度,也包括“规训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具有强制性,如开题答辩制度和中期考核制度等。涂尔干认为规范性制度规定人的能力,赋予人权威和力量,是自由的全部实在[62]。关于博士生教育中的规范制度,李海生和李澄峰等研究者指出,开题答辩制度和中期考核制度的低效执行,可能阻碍博士生的学业发展[63]。本次调查证实,规范性制度的低效实施确实诱发了学生的懈怠情绪,进而造成博士生延期毕业。除此之外,规训性制度也对博士生延期毕业产生一定影响。调查显示,以利诱为代表的规训制度早已成为学生心智浮躁的重要源头。

受访学生:“‘走过场’的考核很好应付,我花了很多时间发表小论文、申请国家奖金……这当然有意义,但也让我很浮躁,破坏了大论文的正常进度。”(202101-EDU-3)

受访导师:“你们这一代孩子,诱惑太多。无论什么计划,出发点都应该是学位论文。这些东西都是干扰,搞得你们跌宕起伏,把学生的精力都肢解掉了。”(202101-EDU-3师)

四、启示与建议

作为21世纪博士生教育的一幕缩影,延期现象反映了我国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系列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博士生延期存在双重本质,导师认为学生科研素养差是延期毕业的主要原因,而学生却指责院系制度效率低下。本文认为,以上矛盾都是造成博士生延期毕业的原因,但就权重看,基础薄弱与投入不足的混合效应是博士生延期的首要隐患,课程体系缺乏与导师指导缺位是博士生延期的催化剂,而低效的制度执行与“拔苗助长”的奖惩举措是博士生延期的潜在温床。为改善现状,本文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严格把控博士招生环节,多途径提高学生科研素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需求的日趋迫切,博士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但与此同时,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求学动机也愈发多元,致使招生考试成为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面临的首道难题。从目前看,虽然众多高校均实施了“申请—考核”制度,但“严进宽出”与“一考定终身”的弊病依然存在。为缓解上述矛盾,研究建议高校可采取博士招生积分准入制。通过加权计算申请者的各项指标,再结合同行专家外审、导师审核和招生委员会面试三种方式,最终筛选出真正具备学术资质的候选人。此外,针对博士生专业基础和学术动力的先天不足,高校可结合入学教育、课程学习和学术交流等方式予以弥补。首先,在入学教育方面,院系应辅助学生尽早明确学习任务,并制定针对性的科研计划。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设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研究型课程,将课程学习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与此同时,课程内容也应兼顾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夯实学生对所在学科的专业认同。最后,在学术交流方面,定期的学术沙龙不仅能拓宽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还能有效缓解博士生的孤立情绪。

(二)正视导学冲突的负面效应,弥合师生沟通的现实张力

在诸多外部因素中,导师对博士生学业发展的影响明显更大。本次调查显示,导师指导频率、指导质量和指导风格等都显著影响博士生的学业进度。从博士生的导学关系看,“尊师重道”一直是我国师生关系的文化底色,导师与博士生有着天然的权力不对等。当面临导学矛盾时,多数博士生只能采取隐忍态度。因此,维持“相安而疏离”的状态是许多学生的无奈之选。2020年,教育部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教研〔2020〕12 号)并再次强调了导师的责任与边界。为改善博士生导师的指导质量,高校应继续完善制约导师行为的相关制度。在制定导师行为规范时,要进一步明确导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严格区分支持和鼓励行为以及明令禁止行为,减少条例的模糊性和宽泛性,增强制度对导师行为的指导价值。此外,导师指导风格也对博士生延期存在一定影响。现有调查显示,导师指导风格对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专业认同、分享行为以及学术表现都 有 显 著 影 响[64]。 Mainhard 根 据“ 干 涉 程 度”(influence)和“亲疏远近”(proximity)将导师指导风格划分为八种类型,其中“极端严厉型”和“放任自由型”指导风格最易造成博士生延期毕业[65]。因此,为尽量减少指导风格错配以及期待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高校应尽快建立博士生培养质量追踪机制,定期收集学生建议并给予导师及时反馈。

(三)加强过程监管及考核力度,回归科研评价的学术本位

本次调查显示,开题答辩制度和中期考核制度的执行不力均对博士生延期毕业产生显著影响。在受访博士生中,近半数博士生在开题答辩后更换了研究选题,原因集中在论文选题没有“吃透”、论文选题难度较大以及论文选题数据难收等方面。已有研究显示,开题答辩对博士生延期毕业具有显著影响,开题答辩准备越完备的博士生,按时毕业的概率明显越大。此外,在开题答辩前,自主投入度和导师指导度更高的博士生延期概率明显更低[66]。由此观之,严格开题答辩制度能对博士生起到督促效用,提醒学生尽快进入科研状态。其次,中期考核制度也对博士生延期具有显著影响。近年来,众多培养单位都设置了中期考核制度,但因缺少退出机制和保障举措,多数考核都流于形式。本文认为,扩大贯通制培养方式是落实差额考核的关键。就人文社会学科而言,广博的知识累积和长时段的深度思考是科研产出的重要条件。贯通制模式不仅能打通硕博壁垒,将课程设置、导师指导与科学研究一体化,而且能将“博转硕”作为分流淘汰后的补偿举措。最后,研究还指出以“论文数量”为圭臬的激励制度助长了博士生延期毕业。鉴于此,改革“唯论文、唯SCI”的学术风气,将学位论文质量作为博士生毕业的核心标准,不仅可以缓解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而且可以助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博士生归因导师
理想与现实之间: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张力及其消解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迎春佳作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导师的猫
为何越来越爱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