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下的中国
2022-07-16策划本刊编辑部撰稿张锦秋崔恺庄惟敏常青何兴华马炳坚张大玉李存东刘燕辉何依张孝德方晓风关瑞明刘士林冯瑛夏桂平马扎索南周扎房木生张安蒙摄影赵君利
策划本刊编辑部撰稿张锦秋 崔恺 庄惟敏 常青 何兴华 马炳坚 张大玉 李存东 刘燕辉 何依张孝德 方晓风 关瑞明 刘士林 冯瑛 夏桂平 马扎·索南周扎 房木生 张安蒙摄影赵君利
住建部牵头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按照自然、人文、技术、经济等几条主线,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广袤大地上的传统民居文化,讲述建筑的故事、居住的故事、传承的故事,阐述传统建筑中蕴含的生存智慧、工程技术、审美理念和社会伦理。在梳理中国传统建筑智慧的同时,还对如何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索。中国传统建筑内在形式的统一,体现着中华文明的持久性和一致性;丰富的地区差异,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木结构等营造技术的高度成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现整理部分专家和学者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智慧和纪录片的发言与来稿,与热爱中国传统民居的读者共享。
张锦秋:保护好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根
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建筑大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组织摄制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意义重大。该片集中反映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建造技艺、社会伦理、审美意念,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科普价值,更具有文化教育价值、现实的社会价值,通过展现我国的人居智慧,唤起广大观众对中华传统居住文化的感情,激发起人们对继承发扬这些优秀文化、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遗存的强烈期盼。
当前业界应顺势而为做好两件事:
一是我国在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振兴是重大课题,万不能失去传统民居“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根,失去真正的乡愁,建议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领导下成立有关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专业组织,分地区、分层次地对新农村规划建设进行指导和人员培训,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延续文脉、保护利用。
二是该片拍摄过程中会形成大量资料,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建立资料库,收纳这次所拍全部资料,并在今后不断充实新内容,以供关心和从事有关工作的人员查阅。
崔愷:汲取传统建筑智慧,创新现代建筑设计
崔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是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智慧的荟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资料集。近年来,虽然社会各界对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但传统建筑仍面临火灾、地震等安全隐患和人为性破坏。这部纪录片是对遭受灾情乃至已经消失的传统乡村建筑实施的“抢救性”影像记录,具有重要的活化保护意义。这部纪录片是对我国建筑文化的广泛宣传,也是面向社会的一节“大课”,应当让更多海外学者和海外华人看到。
这部纪录片让华夏子孙重新认识到自己的“根”,祖先用智慧的、就地的材料和方法建设自己的家园,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其中有很多社会伦理学方面的呈现。要在未来的传承中做系统梳理,理清哪些是要珍惜的,哪些是要直接学习的,哪些是需要改革创新的。
在由建筑师引导的绿色建筑发展当中,大家取得共识的一点就是要回顾历史,汲取传统智慧,在此基础上找到创新点。这部纪录片真实展现了各民族如何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文化影响下,巧妙利用场地和空间并就地取材,创造出形制丰富、居住舒适同时符合冬暖夏凉特征的建筑,足以给业界重要启发。
这部纪录片不仅让建筑行业重新进行自我审视,更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广大观众见证了传统建筑智慧的魅力与价值。传统建筑的智慧到今天仍然是有价值的,对未来的低碳绿色生态生活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庄惟敏: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庄惟敏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建筑学院教授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是一部足够优秀的建筑文化纪录片。在此,我谈四点体会:
一是该纪录片是一部人类文化进步的宣言。片名中的“智慧”体现在并非简单地记录营建过程,而是挖掘营建过程中经过长期总结得到的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知识与经验。该片不仅仅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更展现了生态环境和谐、文化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长期繁衍成长的生态系统,揭示出在这一系统中生活模式、生活空间和建筑形式的因果关系,向世界呈现了全尺度、全时空、全视野、带有人文自然气息及民族价值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
二是该纪录片对中华民族居住观念进行了完整定义,解释了中华民族的居住理念、居住行为模式和与之相关的“衣食行”习惯以及围绕着这一居住模式的伦理观念,完成了理论与实践建构。
三是该纪录片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进行了系统呈现,不仅介绍了建筑形式、材料做法、施工状态、生活居住的行为模式和重点人物,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地理气候融于一体,呈现出与多民族文化宗教高度融合的状态,“天人合一”正是对该片内涵精髓的准确解读。
四是该纪录片是目前对中国建筑故事讲述最精彩的一部片子。主题立意高远,叙事平实亲切。这种既宏观又不失细节、内容丰富又艺术唯美的手法,着实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传统建筑和村落让观众心向往之。
这部纪录片可以作为世界建筑文化宝库的重要部分,是一部建筑学专业的教科书、一部研究中华文化发展的教科书、一部研究中华文明的教科书、一部向世界宣传普及中国文化的教科书。
常青:加强传统建筑的地域谱系研究
常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江苏苏州同里古镇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是一部选题好、创意好、制作好、效果好、科普效果好的“五好”作品。就此,我谈三点体会和建议:
首先,中国历代保存下来的传统建筑可分为官式古典建筑和民间风土建筑两大类。其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城乡的风土建筑,因地制宜、因材施用的地域类型异常丰富,对其认知、保护、传承和活化不易,将之转化、创新为新风土建筑更难。为此,我们团队10多年来持续在做一项系统的研究工作,就是将背景参照系从行政管辖区划变为语缘民系区划,通过形态、工艺、材料和习俗等要素的比较研究,确定风土建筑的谱系分类、匠作中心及影响范围。
一般而言,传统社会的“语缘”仅次于血缘,是中华民族各个民系及地缘文化认同和多样性的根基和纽带。故在语缘民系的官话区和方言区中,原生或次生的风土建筑谱系仍有不同程度的存留,也可称之为“匠系”。如北方、西南、江淮官话区和晋语方言区的匠系,湘语、赣语、徽语、吴语的江南方言区匠系,闽语、粤语、客家语的华南方言区匠系,以及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等阿尔泰语系语族区的匠系和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等汉藏语系语族区的匠系。以这些谱系或匠系的梳理和研究为基础,可以系统发掘并凝练出中国传统建筑智慧的精华。
其次,地域风土建筑智慧是简拙、朴直和日常的经验和习俗的结晶。其文化属性的部分如形式和功能,除了落实保护和活化外,还要在新风土建筑的创作实践中找到转化和创新的途径。而对其合于自然属性的部分,诸如因应环境的选址、因地制宜的布局、被动式的资源利用和契合材料结构特性的柔性构法等,则需花大力气探索对其进行提炼、传承和再生的方式。
最后,地域风土建筑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关于如何建造和使用房子的文化记忆,也是中华民族历史身份的认同基础,将其发掘、整理出来,时乎不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经过长期的倡导和积累,促成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传统村落等风土聚落及其建筑的系统性保护和活化,也为这个大型系列纪录片的后续拍摄提供了充裕的备选案例,建议对之再进行细致的分类精选,按照风土建筑的地域谱系进行补充完善。
何兴华: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首先要为村民着想
何兴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原司长、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房与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梅州客家围龙屋
看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摄制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很高兴,很欣慰。这部纪录片刚拍完时我就看过,印象深刻,修改后更精美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用影视手段对现存传统建筑的生存智慧和建造技艺进行阐释,在宣传上产生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和更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较好地反映了传统民居建筑的整体特征和多样性,实现了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语言与图像的结合。同时,该纪录片较好地处理了人与物的关系、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的关系、生存技能和艺术追求的关系,让观众看到建筑这一物质环境形式具有影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是留住乡愁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大众提高保护意识、产生保护动力。
我国传统建筑保护,首先要在认识保护价值的基础上,精细界定保护内容,更要在一定范围内对建筑之外的更多要素实施整体保护。其次要明确保护责任,研究不同层级政府相关部门、村庄(社区)等自治组织、企业或投资者以及群众如何分工。
保护是全社会的事情,单靠一种力量很难做好,必须理顺利益关系。与一般文物保护不同,传统村落有人居住,涉及权属问题。由于房屋所有权、使用权属于农户,修改权和交易权被保护者剥夺后需要支付成本。同时,不可单纯以城市人的眼光审视乡土建筑。农民有自身特点和生活习惯,在保护过程中要注重试点引路,要成为一名“乡下人”,为他们着想,才能保护好、利用好,最终达到活化目的。
我们现在必须从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要、改善村民居住条件的角度,研究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
马炳坚:中国传统建筑“领先”于世界
马炳坚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原所长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
湖南湘西吊脚楼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是一部在建设领域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优秀电视片,更是揭示中华民族居住文化的鸿篇巨制。
该片内容非常丰富,形式鲜活、生动具体,涉及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及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它不仅发掘了中国人的建造智慧,还展示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秩序、宗法制度、宗教信仰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居住形态、民风民俗、营造技艺等各个方面。
中国传统建筑的“先进性”在片中最值得被关注。以木构建筑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理念还是技术上在全世界均处于领先地位:
一是建筑选址。堪舆学是中国的先人选择理想的人居环境的一门科学,是古代的建筑环境学,对城乡规划与设计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是材料选择。中国传统建筑称为土木工程,土和木是基本的建筑材料,环保、绿色、低碳且可循环利用,最终回归大自然。因此,中国几千年前在建造房屋方面已经实现了“碳中和”。
三是结构形式。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节点为榫卯结合,柱子是不生根的。建筑可拆解、移动或搬迁,西方建筑难以做到。
四是建造方法。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早已形成成熟的模数制度和权衡比例关系,建房按照尺度比例、榫卯构造制作出柱、梁、檩、枋等构件而后组装,是世界上最早的装配式建筑。
五是抗震效果明显。不同于西方钢筋混凝土建筑讲求“抗震”,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以柔克刚”“墙倒屋不塌”,尤其是后者,不论从建造理念还是建造成果上,都体现了先人的高超智慧和在世界建筑领域的先进优势。
中国传统建筑所依靠的传统工艺技术,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建筑营造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建筑智慧的亮点。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在传承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和技艺方面开了好头,值得庆贺,但接下来的工作会更艰巨,需要业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
张大玉: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张大玉北京建筑大学校长
甘肃庆阳窑洞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用镜头生动展示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包含的营建与使用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来,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部纪录片播出恰逢其时,对国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增强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传统建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我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继续加强传统建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多年来,国内围绕传统建筑、传统村落等保护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而言,在地域特色、营造技艺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尤其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还不突出。国家科研主管部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传统建筑、传统村落研究的支持力度,在关注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要关注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应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持续跟踪研究。
二是正确处理传统建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核心是留住人,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同时要注重传统营造技艺的革新与传承,保护和培养好非遗传承人,以更好地满足传统村落与建筑保护发展的需求。
三是继续开展传统村落调查认定工作。自2012年启动中国传统村落调查以来,共有5批681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部分省(市、自治区)也开展了地方传统村落的调查、建档等,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相关部门可适时开展新一轮的传统村落调查认定,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进入名录,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李存东:推动传统建筑文化社会集体意识的形成
李存东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
青海藏式碉房
广东开平碉楼
赣南龙南县燕翼围
河南三门峡地坑院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是一部难得的建筑文化纪录片。它用纪录片的语言发掘、记录并表现传统建筑,对拓展建筑专业自身的研究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该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选择很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集合了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出拍摄背后的专业功底,具有很强的文献价值。二是其表达的不只是建筑本身,更融合了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生活伦理等建筑背后的逻辑,全面深刻地反映出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价值。三是从该片的表现形式看,通过展现现实生活中建筑使用者、保护者、修缮者、研究者等日常行为,生动有趣地揭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寓教于乐,代入感强,具有很好的科普价值,对鼓励社会更多人关注并投身保护传承创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启发和引导意义。
比如,在讨论传统建筑单体与整体环境保护关系时,我们应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中汲取营养,将传统建筑智慧与中国园林智慧融通,应用于现代城市建设发展。另外,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工法,应在保护传统建筑本身的同时,注重研究传统建造技艺,使之能够不断传承下去。
中国传统建筑在时空维度上表现出自然选择、代际传承的特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集体智慧,对当下城市发展和建筑活动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以《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的播出为契机,在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当下,更加重视对建筑文化的研究,积极推动保护传承创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行动,让片中反映的自发的个体行为逐渐推动上下联动,形成更广泛的社会集体意识。
刘燕辉:集中展现“屋檐下的中国”
刘燕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原党委书记
成都宽窄巷子
江苏苏州陆巷古村
贵阳青岩古镇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是一部知识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我作为一名建筑师,确被该片所展示的建筑智慧深深折服。
同是中国文化传承载体,与《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从饮食角度彰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纪录片相比,《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集中展现了“屋檐下的中国”。其可贵之处在于从传统建筑入手,而又不拘泥于建筑,视角并非展示宏大的宫殿庙宇,而是对准了无处不在的民居街巷以及发生在屋檐下的家长里短,反映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在富于亲和力的场景中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内容丰富、层次鲜明,不仅有群体、有单体、有技术、有生活,还能见人、见物、见历史、见智慧。该纪录片主要产生了四方面价值:
一是无论年岁长幼或身居何地,这部纪录片将不同人群带到千姿百态的“屋檐”下,实现了一次时光穿越,在唯美画面中感悟“我从何处来”的溯寻。
二是每一帧画面都具有“抢救性”意义,包括图像、口述和文字,甚至那些未播出的素材同样是珍贵文献。
三是以绿水青山为背景的讲述,将激发更多人对于传统建筑、传统村落以及传统文化的向往与关注,推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在快速发展的年代建立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机制,成为传统建筑在新时代再迎辉煌的引擎。
四是透过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让国人找到文化自信的根基,用以指导今天的建设,以史为鉴,造福子孙。
期待更精彩的下一季。
何依:守住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
何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浙江杭州新叶古村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用影视作品独特的共时态语言,史诗般地展示了渐行渐远的中华农耕文明,在唯美的乡愁画面和多样的乡土风俗中,存在着一个关于建筑的话语体系,构成一种整体的叙事方式。我就此分享几点思考:
首先,传统建筑智慧中有一个空间原点,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空间—院,通过建筑型制由近至远进行“类推”。开篇是《庭院之制》,以北京四合院建筑为开端,诠释中国传统人居理念中的围与合;《四水归堂》推演到南方地区的厅井式建筑,在方寸之间展示理想家园;《聚族而居》以沿海地区的客家围屋为代表,通过移民文化对“院”进行了新的解读;《落地生根》《筑窑为家》《石砌土筑》将多样性的地理景观推向画面,反映了“院”在生存环境中的适应性变体;其后的《石砌土筑》 和 《幕天席地》 则进一步展示了“院”之外更广阔的建筑智慧。
其次,传统建筑智慧中有一个精神内核,是农耕社会中万变不离其宗的“宗”,这是建筑型制背后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作为“家”与“国”之间的纽带,宗族观念一脉相承,并在“敬宗收族”中通过宗祠这一建筑得到升华。
最后,传统建筑智慧中有一个集体身份,是贯穿始终的工匠群体。传统建筑的智慧就是代代相传的工艺工法,通过造房、修房、拆房、搬房等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刻诠释出来。
总之,传统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散落在广袤的乡间田野,随着农耕社会的远去而几近落魄。纪录片以特有的传播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走进传统建筑,激发出保护与传承的内生动力。
张孝德:智慧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核
张孝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社会和生态文明部教授
大型纪录片《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该片传承传统文化基因,溯源活脉,呼应《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突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正确认识乡村振兴和活态保护乡村遗产。传统民居的现代化保护与发展是近年来各界非常重视的课题,该纪录片将之作为伏脉千里的线索,连缀起每一种地方民居的历史传承与未来发展,其中的“题眼”就是”中国智慧”。“中国智慧”是目前社会上高频使用的概念。“中国智慧”作为中国人世界观和认识论的底蕴,蕴含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魂,是照耀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光。历经时代洗礼的当代中国,让我们能够最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到“中国智慧”的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文明遗产主要载体的中国古代建筑,是当代中国规模最大、分布地域最广,至今仍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读懂中国古代建筑需要智慧,如果真读懂了中国古代建筑,我们也会增长智慧。
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是有生命的建筑。这是它与现代建筑最大的不同。任何一栋中国传统民居,都是一个内含天、地、人能量,与天、地、人相感应的,有生命的历史建筑。中国古人认为,生命之源是气。同理,一栋有生命的建筑,也能在一呼一吸中与天地进行能量交换。而赋予建筑以生命智慧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就是集天文、地理、人际关系等知识于一体的中国风水学。中国风水学是让建筑能够生发出吉祥之气、让生命更健康的建筑生命学。如果说《黄帝内经》是让人更健康长寿的古代智慧结晶,那么中国风水学则是让建筑为生命服务、让生命更健康幸福的另一种生命智慧结晶。源于生命智慧的中国古代建筑,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能量交换。为什么中国古建筑大都是平房?不是中国古代不具备建楼房的技术,而是为了满足生命的能量需要,不隔断来自天地的滋养,不阻隔邻里之间的人际交往。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建筑是符合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生态建筑。
基于天人对立的自然观,现代社会把建筑看成单纯的居住空间,忽视了人本可以借用的天地之力,以人造的封闭环境割断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构建了一个类似鸡笼的封闭环境,让生命获得短期快乐、舒适的同时,给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多副作用。现代房子的样式高度雷同,千城一面。中国古代房子就像树上的叶子一样丰富,有多少个家庭就有多少栋不同样式、不同气质的房子,作为承载中国智慧的乡村,千村千样,千村万景。中国古代建筑采用的是不同于现代技术标准的“中国智慧化”技术—数术。古代建筑师所使用的鲁班尺,就是中国古人使用的数术工具。中国古人以大道至简的智慧,让鲁班尺成为“一尺含天地、方寸有乾坤”的建筑工具。
方晓风:形式其表,智慧其里
方晓风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副院长
我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92届本科毕业生,做毕业设计时正式加入乡土组。在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曾到浙江省新叶村和诸葛镇测绘调研,往事历历,如现目前,但当今之时势已与当时大为不同。近年来,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人民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也在社会上引发了国风潮,有可喜之处,也不乏偏颇的做法。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纪录片《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可谓正当其时,在冥冥之中也是对当下传统文化复兴的一种呼应。陈志华先生最初以外国建筑史研究为出发点开启学术生涯,后半生学术研究的落脚点却是中国乡土建筑保护,看似矛盾,实则有着贯穿始终的内在逻辑,即汲取古今中外的建筑智慧,为当下的现代化中国服务,保护的目的不仅是为中国乡村遗产留一份见证,更重要的是让今人能够理解古人的智慧,并将之转化到当代建设中。
建筑的形式是最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但真正决定形式选择的力量或原因往往并不能得到广泛的认知。我至今还对在浙江测绘乡土民居时的一些场景印象深刻。那年春天回到新叶村,正好赶上当地最热闹的节日“三月三”。“三月三”是当地很重要的节日,按照习俗是附近几个村轮流坐庄负责操办。那一天,以村中的池塘为中心,周围迅速出现了一圈摊贩。在祠堂里,天井上方拉上了白布棚,各家各户的人拿来了条凳,排好坐在祠堂中。让人惊讶的是,各家条凳腿的高度都不一样,却瞬间就成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剧场空间。通过这个生动的场景,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建筑的灵活性与通用性之间的联系,并不需要借助于复杂的技术,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合作就可以完成。此外,以院落为单元的空间模式也为这种灵活性提供了支撑。同样,也只有在乡村长期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那些建筑局部装饰的意义。只有在生活中反复“遇见”,你才能理解那种美。这段测绘乡间民居的经历,使我在设计院工作了若干年后决定再次回到校园,选择“建筑历史与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我始终相信,新时代的中国建筑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只有在对自身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创新。
从某种程度上讲,形式层面的继承是容易的,而内在精神、智慧层面的继承就不那么容易了。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言简意赅地阐述了这个道理。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有“得意忘形”之说,得其意而忘其形,才是真正的高境界。究其原因在于文化和艺术的生命力来自创新。而创新不是重复,是需要随着时代发展有所扬弃的。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也有言“风筝不断线”,那根“不断的线”就是一代代前人藏在传统建筑中的智慧。
关瑞明:客家民居解读与永泰庄寨辨析
关瑞明福州大学建筑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教育奖获得者
本人长期研究传统民居与传统聚落,始终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充满智慧,尤其是传统民居。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第三集《聚族而居》的主要内容包括江西赣州的围屋、广东梅州的围龙屋、福建福州的庄寨和漳州的土楼。本集两位特邀专家黄汉民先生、万幼楠先生分别是福建人和江西人,发言核心是民居的“防御性”。关于聚集性,黄先生也提到“一个大家族聚居在一座楼里”。如果再邀请一位熟悉梅州围龙屋的广东学者参与发言,就可以做到跨越三省的“三人行”,愈加热闹了。
“聚族而居”言简意赅。实际上,哪个村落不是聚落,哪个聚落不是聚居!而“族”狭义上是指宗族、家族,广义上则是指民族。因此,“聚族而居”应该是黄汉民先生所说的“一个大家族聚居在一座楼里”的防御性传统民居。
关于“客家民居”,赣州围屋被称为“客家围屋”,漳州土楼被称为“客家土楼”,梅州围龙屋被称为“客家围龙屋”,这让我想起最早的“土楼”被翻译成“Hakka building”,后来才改为“Earth building”。客家人是“南迁的北方汉民”,广府人和福佬人也是“南迁的北方汉民”。所以,许多广府人和福佬人“被客家”了。好在介绍永泰庄寨时,没有人说是“客家庄寨”。
影片中提到客家人“仍要面对原住族群的诸多竞争”。对此有两个疑问:一是谁与谁竞争?怎么可能是“客家人”要面对原住族群的诸多竞争?二是客家人建了围屋、围龙屋和土楼,“原住族群”为什么不建?是不会建还是不会受到攻击?实际上,防御性民居并不是客家人所独有。“房者,防也”。防御性民居防的是宗族械斗的敌方,以及山匪和海盗(包括倭寇)。
在介绍客家土楼时,片中把闽南土楼“二宜楼”也放进去了。土楼研究专家黄汉民先生曾经指出:从平面布局看,客家土楼是“通廊式”,闽南土楼是“单元式”。当年申请“世遗”时,说的是“福建土楼”,所以,仅说客家土楼、南靖土楼、永定土楼,只能是“管中窥豹”。
在介绍永泰庄寨时片中也出现了被称为“闽中土堡”的琵琶堡。这种防御性民居,有“寨堡”“寨庐”和“庄寨”三种名称。《辞海》指出:“寨”指防御盗匪的栅栏,亦指盗寇聚集的地方或是村庄,即山寨或村寨。前一句指出在材料上“寨从木”,是木寨;后一句指出在选址上“寨依山”,是山寨;或在规模上“寨成村”,是村寨。以上分析得出“寨”的木构、防御、依山、成村等多种属性,唯独没有显示“民居”属性。“堡”强调了防御功能,“庄”显示了“聚集”的属性,只有“庐”把居住功能、民居属性表现出来。“庐”指房舍,或指简陋居所,或指古代迎候宾客或官员值宿的房舍。
寨庐,始见于2014年关瑞明先生在《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中提到的“福州寨庐”;“庄寨”一词,始见于2017年张培奋先生所著《家乡的庄寨》 一书;2018年,李建军先生在《福建庄寨》 中沿用了“庄寨”一词。
笔者认为,从“堡从土,寨从木”来看,永泰的这种防御性民居“从石,从土”,更偏向于“堡”,并不是典型的“寨”。然而,当地人以材料称之为“青石寨”“米石寨”,以地名称之为“北山寨”“东关寨”,等等,认准是“寨”。《永泰县志(民国版)》中称之为“寨堡”,也不确切,本文倾向于从学术角度命名,宜叫作“堡寨”—像堡一样的寨。寨的主人常给寨子取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名称,如“仁和庄”“爱荆庄”,等等,可以视之为一种文化认同。
冯瑛:生长中的传统建筑
冯瑛北京主题纬度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中国建设文化协会公共艺术专委会副会长
纪录片《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以人类文明的高度,从自然、人文、技术、经济等角度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广袤大地上中国人的生存智慧。该片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建筑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遗产是可以继续使用、不断生长的,如同董仲舒之于孔子、门德尔松之于巴赫。
无论是水墨江南的青砖黛瓦还是黄土高原上雄浑的太行窑洞,抑或古老神秘的西江苗寨……都是人在生存延续的过程中创造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中国传统民居在营造过程中融汇了道家“阴阳相生”“道法自然”等文化理念。
在当今中国建筑设计中,大量出现对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简单复制,如仿造的古建筑、古街、古镇、古村等,缺乏当代的审美语言表述。国家与社会正在迈向更美好的未来,中国人居亦当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与时代背景中,追寻精神皈依。
生前曾饱受争议的日本建筑设计师黑川纪章说过:“建筑体本身还可以继续生长,如生物细胞一样可以吐故纳新。”传统建筑要“活下去”,必须让传统和现代相遇、碰撞、结合,与当代审美文化互相观照,与现代科技及构建材料相结合,立足当代建筑艺术的本体语言,寻求传统与当代的结合点;力求探寻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与设计形态,当代建筑在拥有当代文化精神特征的同时,还应合理借鉴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特质,并赋予其时代审美内涵,以当代的方式生长,融入当代建筑设计的语言,具有本土文化审美。最后引用著名哲学学者赵汀阳老师的话结尾:“传统是活的遗产,而不是死的遗物。”
夏桂平:萦绕乡愁记忆的文化纪录片
夏桂平海南大学建筑系主任、海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纪录片《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该片采用叙事诗般的旁白,各种大光圈特写镜头,以及无人机航拍的宏大视野,将我国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呈现在世人面前,颇具文化盛宴的视觉冲击力。为进一步诠释传统民居类建筑中蕴含的智慧,每一集末尾请出该区域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专家进行学术总结,从而使该片更具学术性、权威性。该片生动地向公众传播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是一次颇具时空广度的科普教育。当下中央大力倡导“四个自信”,该纪录片的播出无疑增强了中国人的乡愁记忆和文化自信。同时,片中也多次提到如何“活化”传统建筑的热点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快速发展,城乡二元制结构逐渐被打破,守住青山绿水,留住乡愁记忆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同时,逆城市化也在逐渐开启。从城市到乡村的闯荡者,可能是具有专业背景的设计师,也可能是从城市返乡的新乡贤,还可能是受民宿产业发展吸引的资本力量。凡此种种,都映射出当下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复兴景象。当然,如果从纯粹的科普角度来谈该纪录片,有些细节还值得进一步推敲。首先,从宏大叙事的角度来看,除对唯美景色和民俗风情的展现之外,还可以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其次,对传统建筑的“智慧”应当进行更突出的介绍,对其技术方面的时代局限性也不妨说一说。我们需要客观地、辩证地认识我们的“传家宝”,尽量避免让观众产生“凡是传统的就是好的”的偏颇认知。
刘士林:一次入心入耳的传统建筑文化启蒙
刘士林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上海数字化城市与交通研究所所长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生活空间和精神家园,传统建筑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首当其冲,可谓“伤痕累累”。“传统建筑和民居保卫战”的爆发都源于城镇化、工业化的破坏。总体上说,保护传统遗产工作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在思想和观念领域进行启蒙,唤起了政府和民众的保护意识,结束了长期以来社会民众对文物遗产保护“麻痹不仁”的状态;二是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传承保护政策,从摸底调查、组织管理、标准认定、名单公布、工作指导等方面,增强了保护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这两方面如能形成合力,有望扭转传统建筑保护工作长期以来面临的被动局面。但目前社会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主要来自精英阶层和政府层面的推动,还没有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来一场更深刻、更全面、更通俗易懂的文化传播。
住建部与央视联袂打造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大型纪录片,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部纪录片有三个方面值得重视:首先,加快推进传统民居保护思想启蒙工作。该片充分吸收了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建筑、空间规划等专业理论,但不是以论文、讲座、统计数字等枯燥的形式,而是通过影视艺术媒介和形象化语言来呈现,因此更容易入心入耳。其次,客观再现了传统建筑和民居保护工作的进展和成就。从建筑文化的独特视角,以生动鲜活的故事为载体,既客观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智慧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境界,也真实记录了一代人在城市化大潮中为保护传统村落做的种种努力和探索,超越了简单、口号式宣传教育,有效激发出观众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了解之同情”,增强其参与传承保护的动力。再次,《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代表着传统建筑和民居保护工作从以被动进行为主转变到主动行动阶段。传统建筑是人民重要的生活空间和精神家园。只有每个人都认识到传统建筑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和审美价值,并将之与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联系起来,变成自己生活、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保护传承乃至发扬光大的使命。就此而言,讲好传统建筑的中国故事,是更深刻的文化观念变革,也是更有建设性的传承保护实践,应该放到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
马扎·索南周扎:中国传统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人格智慧、伦理智慧
马扎·索南周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委员,拉萨市设计集团青藏极地建筑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让我们这些长期致力于中国本土建筑和传统建筑研究与实践的人士倍感欣慰,尤其涉及青藏高原民族建筑的内容,更让我们这些青藏本土建筑研究人士共鸣颇多。
中国建筑的发展需要厚积薄发的精神。何以厚积?向外看世界后回观本土之传统。何以薄发?在拥抱世界、扎根本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有担当和有自信的创新。中国建筑界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外观世界、探索发展的时代,已经跨入反思本土、回顾传统、探索创新的必经阶段。现代与未来根植于传统、生发于传统、拔萃于传统。传统中伏藏着智慧和价值,是有机永续的发展机制、人文脉络、中国气质、人类精神,也是中国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我长期致力于研究青藏极地建筑与人居环境,以青藏高原地区民族建筑研究为基础。在长期研究青藏高原本土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的过程中,随着时代变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后把青藏高原人居环境的生态问题,青藏高原现当代乡村、城镇、城市体系的发展建设问题,极地建筑所隐含的生态智慧、宜居智慧、发展智慧、双碳策略等都纳入了研究体系的新兴学科。21世纪初,随着全球性气候问题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推进,青藏极地建筑研究与人居环境学科研究都迎来了新机遇,也面临着新挑战,为迎接这些挑战,我们将从传统建筑中挖掘智慧和普世价值。
中国传统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与西方建筑迥异的生态智慧、人格智慧、伦理智慧。由衷盼望《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可以开启中国传统建筑对人类人居文明做出时代贡献、引领时代发展的新纪元。
房木生:力争在传承中创造更美好的居住未来
房木生房木生景观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乡建院总工程师
央视播放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系列纪录片,引发了大家的乡愁。
作为时空中的过客,我们一直在新与旧之间做着艰难的抉择。同样,面对有着几十年、几百年历史,由祖先智慧凝聚而成的传统建筑,如何将之代入现代生活,如何在新建筑中体现传统元素,如何实现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是一道待解的难题。
当下中国正发生着巨变: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从封闭、运行缓慢的社会进入开放、便捷、高速发展的社会;从“碳基文明”转向“硅基文明”……反映在人类建筑上,其变化也是巨大的。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新时代建筑是否要保留传统的形制?是否借鉴传统建筑的智慧?是否只能大拆大建?从保护遗产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凝聚在中国传统建筑上的人类智慧需要传承和发扬。这些智慧包括人们在选址、选材、选型,呼应自然、呼应礼制文化,呼应人体工学、应对生产、应对防御、应对生活等方面累积的知识。散落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传统建筑,正在面临大面积荒废。只要不用,没人居住,建筑就会死亡。建筑死亡之后,凝聚在其上的人类智慧也将随之消亡,后人将无法继承。
陈志华先生开中国乡土建筑研究和保护之先河,并进行了开创性实践。在传统乡村建筑聚落大面积消亡之前,陈志华先生抢救性地测绘研究了很多传统聚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乡村振兴政策全面推进的今天,大量乡镇的传统建筑将会迎来巨大的变化,有些会被拆除,有些会被改造。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系列纪录片无疑也是记录这些建筑遗产的载本之一。在片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诸多在保护和发展之间探索新途径的实践,比如,通过保留外观改造室内来使用传统建筑。我们希望,有更多群体能向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投入关注和精力,力争让我们居住的空间有更美好的未来。
张安蒙: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与传承
张安蒙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发起人、秘书长,上海登陆根文化发展中心主任
她坐在门边。从房间的西北角看过去,正处于正午时日照的曝光点。她手里捧着一本书或是笔记本(因距离远,看不清楚)。寂静中,一声叹息传出画面。
“唉,我强烈地感到,民族建筑就像民族的衣服,”她说。尽管声音很低,却十分清晰。“穿上一件不属于自己的衣服……那该是多么别扭的事情!”仿佛是顿悟后的自言自语,又仿佛是说给别人听的。她叫阿布,与龙哥一起,开设了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室,听说阿卡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竹子茅草房要拆要迁,就赶过来看看。村里有一位老奶奶,看到阿布,抚摸着她的脸颊说:“孩子,你回来啦?”她突然觉得,作为哈尼族的后代,自己与这个哈尼族寨子有着几辈子的缘分。阿布和龙哥卖掉了在昆明准备用来结婚的新房,回来与村民一起守护古老的阿卡村。
这是纪录片《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中的情节。该片与以往建筑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不同,把“人”带进了片子,推到了建筑的前面,用人的故事串联起传统建筑的年代、历史、地域性、民族性、艺术性、观赏性等要素;通过人在建筑中的活动,即建造、修缮、装饰、搬迁、生产、生活、举行成人礼等,介绍建筑的形制、功能、材料、技术、风貌等;通过父子、师徒、寻根问祖等故事,讲述建筑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国内民间组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外国人学习中国营造工艺,证明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与魅力是属于世界的,是人类共享的文化成果。片中来自南非的建筑师伊恩很喜欢吊脚楼,他认为干栏式建筑适合复杂的山地,于是留在了侗寨学习吊脚楼的营造法式。当看到当地村民用刀和锯全力摧毁古老的吊脚楼时,他耐不住了,难过地转过身轻轻说:“我真不想再看……”纪录片通过这样一个细节,以外国人的视角凸显出我们的遗产保护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北海侨港疍家的船主世代生活在海上,有丰富的捕捞经验。为了让儿子回来继承祖业,把大海作为谋生的福地,他倾尽全部家资造了一艘坚固、实用、气派的大船。儿子回来了,疍家这一代传承有望了……无独有偶,云南省翁丁村也发生了类似的故事。老村干部肖荣军的三个儿子都外出打工了,头三年,孩子们每年都往家里捎钱。渐渐地,钱不往回捎了,电话也越来越少。尽管不清楚儿子的经济状况,但肖荣军还是一厢情愿地打算给儿子在家乡造房。他认为,有房,有媳妇,儿子会回来的。但当肖荣军嘴角衔着烟嘴,看村民为自家造房载歌载舞时,他心里想到的是:一项民生项目“佤山幸福工程”即将启动。那时,肖荣军意识到翁丁村会因此发生很大的变化。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半个月以后,一场火灾摧毁了翁丁村。故事讲到这里,镜头中是一段沉默的暗场,意味深长。在政府的帮助下,阿布将阿卡村保留了下来。但阿布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村落是很脆弱的,阿卡村不过是传统村落中一粒小小的谷子。她希望这粒谷子是有生命力的,可以世代相继,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