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语
2022-07-16
屋檐下的诗意
仰望传统民居的浩瀚星空,无数哲思和诗意涌起。屋檐下的中国,从来都别有风景,亦情思满怀。
透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有很多角度,饮食中国、行走中国、华服中国……居住中国曾是一个缺位视角。幸而,住建部与央视联袂捧薪,完美填补了中国传统民居纪录片领域的空白。
大型纪录片《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是一部史诗般的时代作品,也是一次对中华传统民居的巡礼。在生动鲜活的镜头中,我们看到镶嵌于错落光阴中的居住史。四方九州,屋檐迥异,却在“传统”的余荫下会和;斗转星移,构建衍化,却在“智慧”的光芒中重聚。该片迄今已达4亿人次的播放量,正是全社会对传统民居关切热度的真实写照。
自从民国以来,关于对传统建筑如何认识、如何继承营建技艺的争论一直在持续,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先生为此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研究。但在改革开放之前,研究者主要将目光投注于传统官式建筑、传统公共建筑,较少关注传统民居,特别是传统乡村民居,其间虽有个别研究者试水,如刘敦桢撰写了《中国住宅概说》,但终究如晨星寥寥,不成气候。直到20世纪世纪80年代后,以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为首的清华大学乡土研究组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乡村民居,中国学界才正式开启了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之旅。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一直在问:除了向传统致敬之外,我们可以从传统民居研究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并转化为营建新民居的能力和技艺?在向传统文化回溯的路上,我们又可以知晓哪些祖先生存的智慧和法则,将之应用于当下的生活?在欣赏和品评之外,我们如何深刻体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根脉和民族智慧,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上问题总结起来,无非是对古今承续、中外互鉴两个核心问题的探索。可以说,这是纪录片在努力传播传统建筑文化和智慧基础上扩展的更高维度的课题,也是我们未来要继续探究的课题。
著名建筑设计家、东南大学教授周琦说,我一直在关注一个议题:未来中国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空间里是舒适的?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建筑现代化就是西化,但西方的建筑形式与中国是不匹配的,所以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是中国人的建筑创造形式和空间材料技术,并不是复制旧东西,因为它们的内在精神要素是无法复制的,比如,情感问题、园林空间的水平流动感和私密感,等等。
笔者认同周教授关于传统民居继承性的思考和对现代民居创新性的思考。从当下情况来看,各种仿古建筑对传统建筑的学习和模仿主要是在“形似”的层面,也就是对空间构建和材料的模仿,并非技术和理念的继承,更缺乏意境领悟和精神复现,最终导致了粗制滥造的结果。这种粗劣的仿造也出现在新民居领域,包括特色民居元素不分地域混用,标准图集指导下建设的千篇一律的集成式民房等。显然,近年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并没有成为推动民居迈向美化的动力。那么,新民居该从哪些方面继承传统民居?
我们的先辈在过去探索了100多年都没有标准答案,而我们这一代需要思考的是: 在拥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条件的基础上,如何让未来建筑具有传统的情怀,让中国人的现代生活兼具文化含义。笔者对周教授的观点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精髓和意蕴才是其灵魂,而并非形式。每一代传统民居的样式都不同,在更新迭代中,各有其美。正因其空灵的气质和轻盈通透的意境不变,我们的传统建筑才能一脉相承。对传统建筑的继承不应拘泥于形式和材料,而应从表现精神气质方面进行溯源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