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策略
2022-07-16张荣丰
张荣丰
摘要:在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原有的教学方式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新时期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作为青年必备的素质,读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基础上,老师制定了一套旨在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的方法。本文就例谈小学语文课内与内外阅读结合做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
常言道:閱读使人进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知识的海洋。阅读已成为当今社会日益普及的一种课外活动,它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语言能力、拓展学生的眼界、培养21世纪的综合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老师们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来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在语言教学中,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习汉语的根本。下文就例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做了相关介绍。
一、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现状
农村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较低于城镇学生。首先,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缺乏足够的了解。尽管他们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是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他们只把它当成了单纯的阅读课,而忽视了它的实际功能。其次,我国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着思想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仍是以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学生总是种消极的学习状态,课堂上的氛围比较单调,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比较低。
1、课内阅读现状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自由阅读时间减少,造成小学生阅读能力不足,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造成了目前小学生的语文基础差、理解能力低、知识积累低等问题。另外,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与语文语言能力有关。如果对语文语言理解力不强,就会导致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出现了读不懂题干,组织不了语言,答不出题等问题,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前,小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到的主要是教科书和辅助性教材。这些教材涉及的文章内容很多,对小学生学习起来过于单调乏味,不能引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教学目的不符。
2、课外阅读现状
当前,我国小学升学率和学业的压力日益增大,使得小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日益减少,在课堂中所接触到的大部分课外读物都是以提高成绩功利主义为导向的,这就导致学生课外阅读范围缩小。首先,教师缺乏对语文阅读正确科学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则不够,对语文素质的培养也不够。因此,在课堂上,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课外阅读辅导。有些老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将本应上“阅读”课改成“常规语文教学”课,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进行检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量。其次,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尚未形成,主要是缺少教师的引导,很多学生都把阅读当成自己的课外作业,教师不检查学生就不会自觉地进行阅读,因而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意义。还有一部分同学不清楚具体读哪种类型的读物。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就不会选择阅读作品,导致课外读物与学生的需求不符。
二、小学生课内外阅读指导的基本策略
1、切实提高中小学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首先,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的认知感。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出发,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对所选作品的分析,可以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小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阅读互动。爱好是良师,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以强烈的兴趣阅读;通过点对面、传授知识,掌握经典的阅读方法,并能体会到其中的艺术魅力。这些经验与实践必将被运用于语言教学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意识,并通过读书笔记、手抄报等方法来总结、整理所学到的知识。
2、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和要求
明确的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根本原理与要求,而任何一项优秀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传统语文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对文本进行解读。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既要做到内容全面,又要做到内容多样。尽管阅读的数量很多,但是阅读的水平却没有相应的提升。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应正确掌握教学目的与要求,合理安排、熟悉教材、掌握教学要领、加强教学情感因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欣赏写作的能力。训练学生阅读,处理,分析信息,并运用参考书进行创意表达。
3、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教室里,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很好地了解学什么以及怎么学。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环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课堂布局方面,老师可以选择一块固定的阅读区,阅读区有条理地摆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出版物。定期组织班级阅读课,让同学们自己挑选书刊,并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在阅读时,让学生把自己觉得很好的句子或词语复述出来,让他们在课后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请在阅读后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文字中表达你的观点和体会。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体验进行了正确地指导和评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加强课外阅读课内指导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由于学生的阅读领域比较狭窄,所接触到的文章类型也比较单一,从而造成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薄弱。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认识,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必须在课堂上加大课外阅读的力度。比如,在解释文本的阅读理解时,老师可以利用与文本内容类似的课外读物进行解释。《西门豹》课文的内容主要是揣摩角色,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这一节,主要写的是官员们胆小、欺软怕硬的心理。后面描写这位大老爷时,显示了大老爷听到官员们的胡言乱语,使他们的子女受到伤害时的悔恨和仇恨。本文主要是赞扬西门豹的机智。所以,教师在《西门豹》的教学中,可以选用同样的描写方法,并将其与文本进行比较。比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人物形象,或者《西游记》的节选,都可以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又可以提高阅读的能力。
5、创新阅读模式,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在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读书。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形式,把某些可能出现的画面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一边观看,一边阅读。这种方法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增强其理解力。使学生能在课文中完全体会到情景与气氛。借助图片、视频的帮助,学生可以根据文章的文字描述,很快地将文章的图像感觉组织起来,以达到快速理解,加深印象的目的。
另外,小学的孩子们对写满了词句的文章厌烦了,也不想看了。增加了画面感的文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专心阅读。
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语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他们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它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智娟.浅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9):70.
[2]熊合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202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