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儿童雾化互助服务的模式

2022-07-15罗志攀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儿科雾化互联网+

罗志攀

儿科医疗服务供给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中相对薄弱的环节[1]。目前,全国各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儿科医疗资源供应紧张、结构与分配不合理以及儿科医疗资源整体效能差等问题[2]。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实施,儿科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儿科医疗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各大医院儿科门诊量大幅上升,其中呼吸道疾病占70%~80%[3],雾化治疗作为小儿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常应用于临床。由此,以医联体建设为契机,我院构建了“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儿童雾化治疗互助服务模式,旨在缓解基层儿科优质资源紧缺,确保儿童医疗方便,有效地为儿童提供“高水平,同质化”的诊疗服务[4]。

1 构建“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儿童雾化治疗互助服务的新模式

1.1 组建互助服务团队 在医务处与护理部的支持下,由我院儿童雾化中心和儿科门诊共同推进改善服务项目。通过构建3个治疗科室(门诊儿童雾化中心、医学心理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护理组(医疗、生活、身心护理)、医疗一体化、零差距“3310”式互助服务团队。团队共16名成员,分别由儿科呼吸组医师5名(主任医师3名),医学心理科医师2名,儿童雾化中心专职治疗师4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人(医师2人,护师3人)共同组成。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技术水平优秀,责任心强。各位成员分工明确,紧密协作,儿童雾化中心负责患儿的接诊,评估,处理,指导及双向转诊;儿科门诊医师负责对治疗方案进行咨询与处理,根据患儿情况进行方案的重新制定与双向转诊。医学心理科负责对患儿进行专业安抚,对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给予相应心理支持,社区卫生中心配合我院成立儿童雾化中心,配备设备器械与相关物品,并组织义诊及相关培训。

1.2 开发儿童雾化之家公众号及微信工作群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医联体建设为契机,联合软件工程师自主开发儿童雾化之家公众号,主要由科室简介、专家出诊和健康宣教3个模块构成。科室简介主要是介绍科室的简要情况及特色,各位专家的擅长领域。专家出诊是面向患儿家属的相关专家及雾化治疗专科护士的门诊,包括在线及附近医院问诊就诊,由患儿家属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医生问诊,随时向儿童家庭提供雾化知识和用药指导、设备消毒及健康教育等。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向不会使用公众号的患儿家属提供咨询、指导、预约等服务。

1.3 成立儿童雾化治疗中心

1.3.1 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 ①社区儿童雾化中心的标准化:布局合理温馨,摆放独立卡通卡座。引进新型雾化设备和器械,采用智能一体化装置,安装触屏式平板电脑播放儿童动画及健康宣教视频,保证治疗的同时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②人员的同质化:医院选派儿童雾化治疗中心专职护士到社区儿童雾化中心,带动和培养社区骨干力量。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社区患儿及家长管理、设备器械的消毒、专科知识等方面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医院和社区相关人员知识技能素养管理等同质化。③信息的共享化:积极完善社区患儿信息的录入流程,建立相关制度规范,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维护,必要时更新。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信息管理和协同服务平台,实现定期远程会诊[5]。

1.3.2 建立医护合作群 鉴于医联体内社区医院儿科人力资源短缺、分级诊疗进展缓慢、公众认知和接受度低等情况,需要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引入三甲医院的医生团队,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合作模式下进行远程指导和会诊,利用团体的智慧与力量共同解决社区医院雾化治疗遇到的难题。医护共同合作,通过微信群对雾化治疗护理进行在线沟通交流,提供合理的治疗护理指导性意见,方便了患儿及家属。

1.3.3 开展家庭式服务 下沉到社区的专职护士定期随家庭医生进行居家访视,为小、幼儿及出行不便的患儿家长提供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设备器械消毒保养、相关知识咨询指导等服务。对于需要长期做雾化的患儿,提供雾化器械租赁服务,签约个性化护理服务包,针对患儿的不同个体情况,提供咨询指导、疾病护理、预约诊疗、双向转诊等系列服务。

1.4 雾化治疗互助服务新模式的工作方式 患者首次就诊儿科门诊时,应下载儿童雾化之家公众号或扫描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并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就诊医疗联盟内的医院或社区医院。不便外出的儿童和父母可预约上门服务或在线咨询指导。社区医护人员在雾化治疗工作过程中遇到难题,可通过医护合作群进行远程看诊与会诊,特殊疑难杂症可以根据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快速进入上级医院治疗[6]。

1.5 评价指标 ①对比新模式实施前后儿童雾化中心就诊的患儿数量变化及患儿治疗的依从与执行情况。②就医成本:通过查询收费明细和现场电话回访,统计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间由三甲医院转回社区治疗的50例患儿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平均费用和时间成本,比较其差异情况。③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患儿家长满意度的变化情况。

1.6 数据收集 安排下沉到社区的雾化治疗专职护士,通过登记的就诊数据库和社区诊疗平台的数据库相互对比验证,双人核对,对新模式实施前后儿童雾化中心患儿治疗执行情况,就诊数量及及相关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7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社区儿童雾化中心服务量和儿童雾化的漏执行情况采用频数进行展现,对患儿在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并对成本和患儿家长进行满意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社区儿童雾化中心服务量和雾化执行情况分析 社区儿童雾化中心就诊人数,新模式实施后6个月为687人次,较新模式前6个月(312人次)明显增加。就诊量新增的375人次来自首次到三甲医院就诊后回到社区雾化的50例患儿,人均雾化7.5次。新模式后雾化治疗全程完成率为74.0%,较新模式前(42.0%)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新模式实施前后患儿雾化全程完成情况比较 例(%)

2.2 患儿雾化的平均费用和时间成本比较 新模式下患儿雾化平均费用较模式前有所降低,时间成本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儿家长满意度的比较 新模式实施后患儿家长满意度较之前项目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新模式实施前后家长满意度和费用及时间成本比较(±s)

表2 新模式实施前后家长满意度和费用及时间成本比较(±s)

组别 n家长满意度(分)费用(元) 时间成本(h)实施前 50 92.8±1.6 79.5±6.2 2.56±0.52实施后 50 96.7±1.1 64.0±6.9 0.81±0.40 t 13.36 11.78 18.97 P<0.01 <0.01 <0.01

3 讨 论

3.1 整合优质资源,改善服务工作 “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儿童雾化治疗互助服务模式是当前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一项举措,可有效缓解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相对短缺的状况,形成儿童医疗服务网络,促进基层改善儿童医疗服务,让儿童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7]。我院依托安徽省创新城市医联体平台,充分利用三甲医院的优势,与社区等基层医院互联,可有效提高社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形成上下联动的儿童分级诊疗网络,切实解决了患儿就诊的一些困难,也为医院塑造了良好的口碑与品牌效应。

3.2 减少就医成本,改善就医感受 新模式下患儿可以就近问诊,减少了往返三甲医院的路途距离及长时间的等候,从而有效降低了患儿就诊的费用,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使患儿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能看病”,可减少来回奔波及因此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有效地方便和保护了患儿及其家长,改善了患儿及家长的就医感受。

3.3 提供个性化服务,丰富健康宣教路径 护士通过数据共享和信息管理平台[8],可以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及家长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方案进行面对面的健康宣教。患儿家长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在线学习关于儿童雾化的相关知识,也可在线咨询相关问题,及时获得答疑解惑,大大提高了患儿及其家长的主观能动性。

3.4 充分利用资源,提供延伸性服务 下沉到社区的护士可以根据患儿健康需求不断增加护理服务内容,儿科医生和护士可以就近到社区、学校、幼儿园等机构讲授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开展儿童相关知识讲座,也可以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儿童常见疾病的筛查工作[9],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儿童相关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省级儿科优质资源下沉,“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儿童雾化治疗互助服务模式的构建是顺应当前医联体建设及医疗现状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已初见成效,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就医成本,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有望未来在全省范围内覆盖,从而切实解决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短缺的问题,造福于广大儿童。

猜你喜欢

儿科雾化互联网+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圆梦儿科大联合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