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票是怎样取消的?
2022-07-15华轩温
文/华轩温
四大化纤基地生产的合成纤维产品,解决了人民穿衣难的问题。
“辽化是国有企业的种子队。我1986年在厦门任职时来过辽化,当时辽化是国内四大化纤基地之一,生产出我国第一块‘的确良’。”2018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辽阳石化时说。当时,上海、辽阳、四川等厂生产的合成纤维产品,每年可向全国每人提供一米的化纤织物,结束了我国纺织品凭票供应的历史。
建设化纤基地
1954年,中国实行布票制度。每年发多少布票,需要经过反复计算,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做出规定。根据气候的不同,各地方的标准略有差异,大体上成年人每人每年发布票18尺。穿衣问题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棉花年产量一直徘徊在4000多万担的水平上,纺织原料紧缺。为了解决棉花产量的问题,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每年都召开棉花工作会议。
增产棉花又存在粮棉争地的问题。在当时的工业化国家,化学纤维占纺织用原料的比重已达到40%甚至更大。在中国,这个比重只有5.5%。随着大庆油田的开采,中国的石油年产量从1959年的313万吨提高到1972年时的4567万吨,不仅自给还能有余。
纺织工业部、第一轻工业部和第二轻工业部1970年7月合并为轻工业部,钱之光出任部长。周恩来宣布:全国重点抓轻工,轻工重点抓纺织,纺织重点抓化纤。钱之光上任后不久提出,可以利用中国自己的油气资源,建设几个化纤基地,要搞100万吨,相当于2000万担棉花。所需的技术设备,则可以从国外引进。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全面主持日常工作,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8月、9月间,毛泽东到南方视察。有一天,他派身边工作人员上街。这是他出巡时常用的一种社会调查方法。这位工作人员在一家服装店排长队,买了一条“的确良”裤子,回来后汇报说,为了买这条裤子千辛万苦排了半天队。对此,毛泽东颇为感慨:买件“的确良”不要千辛万苦行不行?
改善百姓生活
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打破了中美两国间20多年的坚冰。正如毛泽东所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解决人民“衣被甚少”、吃穿短缺的问题,也有了新的可能性。周恩来指示国家计委研究,引进解决穿衣问题的化纤设备和解决吃饭问题的化肥设备。
1972年初,全国计划会议期间,分管轻工业部的顾秀莲找来该部与会代表、计划组副组长陈锦华,请他向钱之光汇报,并要他代计委起草报告。陈锦华根据指示,在部里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报告提出计划,进口总值为4亿美元。在化纤方面,拟从法国、日本进口4套装置,约需2.7亿美元。建成后每年可生产合成纤维24万吨,约等于500万吨棉花,可织布40亿尺,耐用方面比棉织品高几倍。其中,“的确良”将达到19亿市尺。
国家计委将这一报告上报国务院,李先念、华国锋和余秋里联名上报周恩来。1972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先后批示同意。当时初步确定,把项目放在纺织工业比较发达、棉花原料短缺而人口又比较多的地区,设想建“三大化纤”: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和四川天然气维尼纶厂。后来,天津倚借大港油田的优势,想把原定在上海的项目抢过去。李先念最终拍板,在天津追加一个石油化纤厂。11月,国家计委提出《关于进口成套化工设备的请示报告》,建议进口6亿美元的23套化工设备,并且提出配备专职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周恩来认为,既然有这么好的机遇,事情就应该做大一点,指示国务院业务组和国家计委,要准备采取更大规模的引进方案。
1973年1月,国家计委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计划引进技术项目26个,共需资金43亿美元,被称为“四三方案”。这一方案后来经过追加,总投资为51.8亿美元。2月初,毛泽东、周恩来先后批准了这一方案。
涤棉细布诞生
周恩来亲自点将,柴树藩从干校被调到外贸部,主持“四三方案”的谈判工作。最先开始谈判的是上海项目,其后是四川、辽阳和天津项目。谈判1972年6月开始,次年9月结束,历时一年多。
在辽阳项目的谈判中,因1000多万美元的价格分歧,中法之间迟迟未能签订合同。1973年9月,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亲自出面洽商。他在法国驻华使馆宴请周恩来,希望中国政府在价格上让步。他说,如果中法两国达成合作,将会轰动欧洲和世界。最终,中国政府做出让步,签订了总值达12亿法郎的合同。“四三方案”中,燃化部的项目最多,引进13套大化肥设备,引进一套30万吨大乙烯和4套大化纤设备等,总计资金18亿美元。
引进技术和设备所需外汇,大部分来源于外贸收入。1970年,全国出口总额为22.6亿美元,1973年达58.2亿美元。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产品主要有两类,一是土特产,二是手工业品。为了节省有限的外汇,“四三方案”只能尽可能压缩软件技术的引进,而注重引进能够快速形成生产能力的成套硬件设施。此外,引进大部分采用延期付款方式。在对被引进国的选择上,能否提供出口信贷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银行也为方案的实施筹措了部分外汇。1972年,陈云复出,参加了对“四三方案”的领导工作。1973年6月,新上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希愈和副行长乔培新,为筹措外汇资金的问题请示陈云:现在可以搞到10亿美元甚至更多,但这是否不符合毛泽东的自力更生方针和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精神?
对此,陈云回答:“过去我们的对外贸易是75%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25%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改变为75%对资本主义国家,25%对苏联、东欧。这个趋势是不是定了?我看是定了。”
1979年1月,辽阳石油化学纤维总厂生产出第一批纤维原料织成涤棉细布,宣告国产“的确良”正式诞生。此后,13套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相继投产。最终,“四三方案”引进的26个大型项目于1982年陆续建成。“四大化纤”1982年全部投产后,中国宣布取消长达30年的布票。
点评
更新意识形态 推动经济流通
打破坚冰,彼此尊重,推动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使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关系得到了改善,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四三方案”实际上是新技术引进工作的恢复和大发展,不但增强了中国基础工业的力量,增添了新的工业门类,提高了现代化技术水平,而且培养了一批能掌握现代化先进技术的工人和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