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大户变身节能大咖
2022-07-15刘建军
文/刘建军
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热注作业二区围绕水电气治理,打赢节能降耗攻坚战。
在稠油生产开发中,注汽向来是能源消耗和成本支出的大头。
2021年初,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给热注作业二区下达了全年燃料费21478万元、电费953万元的任务指标。仅燃料费就占了热注作业二区基本运行成本的87%。如何打赢节能降耗攻坚战,成为作业区降本增效的关键之举。
2021年底,一组亮丽的数据展示在账面上:全年节约燃气675万立方米、节电26万千瓦时、节水11万立方米,折合共计节约成本1280万元。
●在每一个工作细节里抓节能。 供图/刘建军
怎么做到的?
“围绕水电气治理,建立‘三合一’机制,实施‘五字法’措施,让我们抓住了节能降耗的‘牛鼻子’。”热注作业二区干部员工道出了从能耗大户转变为节能大咖的制胜法宝。
创建“三合一”机制
工作实践中,热注作业二区发现影响节能降耗效果的关键要素,是员工的能动性和对所管设备设施的监控程度。
“只有建立人和设备相融合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各项节能措施高质量推进和落实。”热注作业二区主抓节能工作的副区长尹威介绍说。
走进热注作业二区20号热注站的值班室,摆放着一本设备运行档案。这是岗位员工监测每台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数据采集的登记册。
“通过这本数据档案,我们不仅可以随时发现每台设备是否健康运行,做到及时诊断,而且可以监测员工是否履职到位。”20号热注站员工焦健说。
作业区每座热注站都建立了“一炉、一档、一人”三合一管理法,即以每台注汽锅炉为节能管控中心,每台锅炉的所有工艺流程和每台设备是围绕“中心”的点,对它们进行数据采集,建立数据档案。同时,每个点的监控管理情况,作为员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属地管理职责,专门制定与奖金挂钩的节能降耗考核方案和属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通过PDCA管理循环,确保每台设备随时有人监控、每段流程有人监管,有效杜绝了因设备运行不稳、报表参数不准、巡检不细、私接管线、跑冒滴漏等管理漏洞造成的能耗损失和浪费现象。
为调动每名员工参与降本增效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每名员工的智慧力量,热注作业二区常态化开展了以班组为单元的成本分析活动。围绕燃料消耗、电耗等重要指标设立“四图四表一栏”,每站每月评选一名“节能降耗明星”。通过开展班组成本分析,共提出合理控温、优化流程等节水节电节气建议11条。
实施“五字法”措施
热注作业二区在每台设备和每个参数上寻找水电气节能突破点。对工艺流程、机泵设备、热效率的合理性、匹配性和损失值等,进行深入调查、反复论证、精心计算,运用“五字法”措施,拓宽了节能潜力点。
“改”造流程不浪费。针对泵功率输出上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通过改造工艺流程,采用一台生水泵供两台锅炉用水的方式,保证锅炉经济运行,2021年节约用电86.4万千瓦时,节约电费57万元。通过摸索,将原有的冬季溢流改为利用采暖管线与清水管线并连,每个站一个冬季可节约用水100立方米,节约费用355元。
“调”节参数保最佳。以每台锅炉为监测中心,班站员工对烟气、干度、排烟温度等参数进行周测试月对比。通过动态调整风量、气量配比和风门旋转角度等措施,保证锅炉随时处于最佳燃烧工况,最大限度减少燃料消耗。2021年共监测指标124次,及时调整锅炉运行参数76次,减少耗气量135万立方米。
“控”好温度节燃气。锅炉对流段入口水温是影响注汽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反复摸索试验,采取对流段入口水温控制在55℃~65℃之间,并合理控制风门开度,每台锅炉每天可节约燃气约154立方米,2021年节约成本262万余元。
“检”测仪器夯基础。把计量环节作为节能工作的基础,严格按照计划及时检定到期计量器具。针对测量设备损坏、与台账不符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处理现场反馈的仪表问题,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消除。2021年改造锅炉气表计量流程33处,检定计量仪表65次,输差始终控制在2%以内。
“转”方式以变应变。随着稠油开发进入中后期,油层发生了变化。热注作业二区在注汽方式上以变应变,与地质、工艺部门积极配合,探索蒸汽驱中后期注汽强度、干度和产量的变化规律,逐步推行低干度和变干度注汽。2021年,在齐40块蒸汽驱增加边际低干度注汽量16.05万吨,单耗同比下降18.2立方米/吨。
以技术革新为利刃
针对节能空间日趋狭窄的实际,热注作业二区坚持借鉴推广先进技术和群众性自主创新齐头并进,发挥了技术革新的利剑作用。
应用先进技术破解难题。针对锅炉烟温过高导致燃料浪费和热效率损失的现象,应用对流段改造、燃烧器改造、节能喷涂等技术措施,锅炉排烟温度降至125℃,热效率提升了3.5个百分点,2021年减少耗气量262.5万立方米。同时,应用锅炉移动式观火孔、锅炉对流段吹灰操作平台等先进技术,为锅炉高效平稳运行和提升热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开展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工作全面开花。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力量,持续深入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13号站员工针对夜间生产过程中照明整晚开启不关闭,造成电能浪费的现象,设计研发了夜间照明远程控制系统,单站全年可节电8000千瓦时,节约电费5000元。
20号站员工研究出的减相控温法,能够将采暖电加热器的三相加热电极断开一组,输出功率降低了1/3。这不仅解决了电源线过热问题,而且可以控制加热温度在中温状态,解决了温控器损坏带来的问题,平均一台电加热器节约电费3000元。
…… ……
涓流汇聚,终成大河。硬核举措,成就了稠油生产开发的用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