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①

2022-07-15

关键词:思政价值观课程

程 晨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402)

一、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课程特点与思政教学目标

(一)平面广告设计的课程特点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是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平面广告是市场需求下的“命题作文”,设计者根据广告传播的目的,围绕特定的主题在限定范围内通过市场调查、目标策划、确定主题、创意开发和艺术表现、广告执行等过程,将图形、文字、文案、色彩以及版式等设计元素有机结合,用创意激发人们的想象,用表现唤起人们的共鸣,最终将观念、产品、信息等广告内容传递到大众心中。故而,平面广告设计涉及的行业极其广泛,不仅用于商业品牌与产品的宣传,也与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文化与公益传播、观念意识等信息传播紧密关联。

(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专业思政教育目标

基于以上的课程特点分析,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有着非常广阔且灵活的施展空间。具体思政教学目标如下:

1.在课堂教学中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通,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的“四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在广告设计专业的知识传授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在任务设计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与专业学科知识同行同向;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以主题创作的思考与设计再现的方式夯实学生的内在德性与其一生的思想基石。

4.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让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根植于内心。

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

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广泛而零碎,如何深入挖掘、梳理、提炼与课堂教学相匹配的思政元素,科学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实现专业课程思政创新改革的关键与核心。由此,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思政建设中,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思政教育目标,在教学顶层设计上建立专业知识教学与价值观塑造的耦合关系与协同效应,从“日常、科学、哲学”三个维度拓展课堂思政教学的广度、厚度和深度,以德树人、以美育人,让学生踏实走好脚下的路的同时拥有“诗与远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时期是人的思想观念成型的关键阶段,面对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的融汇与交锋,当下社会的思想意识日趋多元、复杂与多变。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群体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广告专业基础概论这一知识模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广大青年的创新设计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寻找相应的典型海报设计实例,比如历史上的西方广告与中国广告、新中国成立后海报设计与当代革命风海报设计、20世纪30年代招贴画与创新复古风格海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广告等,加以对比分析、讲解、讨论,并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幻灯片讲解等方式向学生讲述海报设计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设计理念和创作宗旨上引导学生“创作什么”“为谁创作”“如何创作”,以“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隐形方式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人生追求目标。

(二)家国情怀

自古以来,“家国情怀”深植在每个中国人的骨髓里。“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广为流传的经典诗词名句都表明了每个中国人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前途是紧密相连的。

在“广告设计技能与要素”这一教学模块中,通过对歌颂祖国和家乡的经典海报的分析,如汶川大地震海报、北京奥运会海报、抗击新冠疫情海报、建国建党周年海报、抗日胜利周年海报等,解构其思政内涵与创意技法,同时导入“我们都是追梦人”“少年强则中国强”等思政内容,将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价值逻辑与平面广告设计的创作训练相结合,在创意过程中唤起学生心中对家国情怀最真切的共鸣。在教学和实践中,让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成为滋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养分,将对国家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转化为设计的原动力,努力用海报设计的方式浇灌出爱国之心。

(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播

“00后”大学生成长于网络媒体发达、经济相对富足的环境中,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00后”相对“80后”“90后”更加没有思想包袱,也更容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又缺乏辨别力。部分“00后”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丧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思政案例,从中华文化、中华价值、爱国理念、创新传承这四个维度对大至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地方传统文化、乡土风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小至中华历史名人和伟人、地方美食、地方风景、乡村特色产品等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解构。通过挖掘其中的民族故事和文化内涵,把优秀的中华历史与文化当作教学案例使用在课堂思政教学中。对当下流行的国潮风、新中式、革命风、老上海香港风、非遗文化、少数民族文创等类型或者特定主题的海报中蕴涵的各种表现技能与图形要素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中华人文素养。鼓励学生以海报为载体,结合乡村振兴主题和中华文化传播、非遗文化传播、地方文化传播等题材进行海报创作,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能通过设计与创作在学生心中树立“中华正当潮”的民族文化自信,自然且主动地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四)广告人职业素养

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就业质量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状况,因此,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广告设计行业的职业规范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围绕“促进个人发展”以及对“中国梦”的追求,通过“大广赛海报抄袭事件”“非法使用版权字体的严重性”“ps抠公章的法律责任”“自我知识产权保护”等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和“今日油条”原创与抄袭、“椰树集团”涉嫌违反广告法等真实的违规违法案例,对2018年10月26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进行重点解读。通过对其刑罚后果的客观描述,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使其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较好在就业后保护自己,并在平面广告设计实践中理解与坚守职业道德与规范底线。

三、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思政教学方案构想

在具体课程的思政教学构想上,依据广告设计行业“平面广告设计”领域中典型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培养需求,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培养目标,将课程思政的四大主题元素与五大学习情境相结合,选取具有说服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思政教育元素来构建思想政治、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具体教学方案见下表。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表

以上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循序渐进地挖掘思政元素、构思思政教学。以情怀入手,在第一个教学情境中调动学生感性的家国情怀,第二个教学情境中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而在第三、第四教学情境中引入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和正面的价值观,最后在第五个教学情境中,将所有的思政元素都融入四大专业设计项目的设计与制作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并外化为设计动力和思想养分,在最终的设计实现中结出思政教学的花朵。

四、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使思想辨别力和集体意识较弱、自我主体意识较强的“00后”艺术类大学生认识到了自身可能存在的某些偏见或者偏激行为。开拓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层次,促使他们从更高更广的范围、更公平公正的角度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

在本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中,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的方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设计比赛,锻炼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课堂思政学习中的收获感、成就感。最终帮助学生获得了浙江省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高职组平面类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平面类全国三等奖,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教师比以往更重视言传身教、知行合一,对“德”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深入挖掘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思政隐性元素并与显性专业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在“立德树人”的育人目

标中锻炼了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

五、结语

平面广告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对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教学方案的构建和思政教育的应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取得了一定知识教学与“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以实际教学经验与成果为艺术设计专业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的思政大格局建设添砖加瓦。

今后,笔者将继续对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思政教学做进一步深化。比如,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确定各个教学情境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确立各思政教学环节的层次、维度、侧重点。再者,在课程教学标准与教学设计中建立完整的思政教学体系,并继续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实践,将平面广告设计建设成为育人示范课程。

猜你喜欢

思政价值观课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价值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