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处理方法对魔芋繁殖系数的影响

2022-07-15余山国陈和润李枝升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7期
关键词:结籽种源出苗率

●余山国 王 锋 陈和润 李枝升

(1.陕西省旬阳市棕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陕西 旬阳 725721;2.陕西省旬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陕西 旬阳 725700)

魔芋栽培过程中选用优质健康种子是关键的技术措施,陕西省旬阳市在魔芋产业发展过程中,因缺乏合理有效的种源基地建设,导致生产用种严重不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采用外地调种的方法,但调运过程中由于种子碰创、环境温度的变化、搬运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种子不仅价格高且损伤严重,同时存在由种源携带软腐病菌的潜在危害。本研究针对魔芋种源不足的问题,采取不同魔芋繁殖方法,比较繁殖系数,以期解决魔芋产业发展的种源瓶颈。

1 试验方法

选用本地花魔芋品种中无伤无病、在播种前形成明显花芽的种魔芋及芋鞭作为试验材料。试验设5个处理。

1.1 掰芽繁殖处理

选用单块重200 g 左右的种芋,将魔芋花芽(主芽)在播种前5 d 去掉,晾晒5 d,待伤口愈合后播种。

1.2 切块繁殖处理

选用单块重400 g 以上的种芋,将魔芋花芽(主芽)在播种前5 d 去掉,沿纵向切割成4 块,晾晒5 d,待伤口愈合后播种。

1.3 割花芽繁殖处理

选用单块重400 g 左右、有明显花芽的种魔芋,晾晒5 d,播种,于播种后显佛焰苞前割掉主芽。

1.4 结籽繁殖处理

选用单块重400 g 左右、有明显花芽的种魔芋,晾晒5 d 播种,正常开花结籽。

1.5 芋鞭繁殖处理

选用魔芋收获过程中的5 cm 长芋鞭进行繁殖[1]。

观察地上地下的生长情况。

计算公式:魔芋繁殖系数=收获物单体个数/实际收获窝数

2 试验地点和栽培方法

试验在旬阳市棕溪镇吕槽村吉应政的承包地内进行,海拔860 m,土壤质为黄泥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玉米,播前进行翻犁整地,试验占地333 m2。设置5个小区(分别编号处理1 ~ 5),小区长4 m,宽3 m,每个处理占地面积12 m2,采用单排式排列,不设重复。

试验于2015年4月14 日人工挖窝播种,每个小区种4 行,1.5 m 对半开双行起垄,行距67 cm。处理1、3、4 株距为40 cm,每行播10 窝,小区内播种40 窝,折合2220 窝/667 m2;处理2 株距为26.7 cm,每行播15 窝,小区内播种60 窝,折合3330 窝/667 m2;处理5 株距为16 cm,每行播25 窝,小区内播种100 窝,折合5560 窝/667 m2。

播种时每小区窝施商品有机肥4 kg,折合施商品有机肥220 kg/667 m2。播种后,4月20 日在垄间套种2 行玉米,行距40 cm,株距33 cm,播玉米2668 株/667 m2。魔芋出苗展叶前清除田间杂草,生长期间分别用20%噻菌铜、72%农用链霉素进行二次喷施,预防魔芋病害发生,10月15 日至30 日分别倒秆,11月5 日统一人工收获。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育期和出苗率

不同繁育方法处理下魔芋生育表现,见表1。

表1 不同繁育方法处理下魔芋生育表现

由表1 可知,各处理全生育期均达到180 d以上,结籽繁殖处理(处理4)高达199 d。

各处理间出苗率差异较大,出苗率最低的是切块繁殖处理(处理2),出苗率仅63.5%,最高的是割花芽繁殖处理(处理3),因割花芽在出苗后进行,不影响出苗,出苗率100%,其他处理出苗率因采取措施不同,出苗率各有差异。

3.2 软腐病发病率

不同繁育方法处理下魔芋病害发生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繁育方法处理下魔芋病害发生情况

由表2 可知,芋鞭繁殖处理(处理5)魔芋软腐病发病率最高,达27.7%;其次是结籽繁殖处理(处理4),魔芋软腐病发病率25%;割花芽繁殖处理(处理3)魔芋软腐病发病率最低,仅2.5%;其他2个处理发病率均在15%以内[2]。

3.3 繁殖系数

不同繁育方法处理下魔芋繁殖系数,见表3。

表3 不同繁育方法处理下魔芋繁殖系数

4 结论

4.1 掰芽繁殖

掰芽繁殖处理播种40 窝,出苗32 窝,出苗率为80%;实际收获28 窝,发病4 株,发病率为12.5%;收获魔芋球茎及芋鞭45个,繁殖系数为1.6,而以实际播种40 窝计算,繁殖系数为1.125;收获物最大单重0.83 kg,平均单重0.32 kg,产量500.3 kg/667 m2。该繁殖方法有可取之处,但繁殖系数低,在种源急缺且一、二年生幼小花芽魔芋多的情况下可局部推广。

4.2 切块繁殖

切块繁殖处理播种60 窝,出苗38 窝,出苗率为63.3%;实际收获33 窝,发病5 株,发病率为13.2%;收获魔芋球茎及芋鞭78个,繁殖系数为2.36,而以实际播种60 窝计算,繁殖系数为1.3;收获物最大单重1.1 kg,平均单重0.26 kg,产量478 kg/667 m2。切块繁殖法可在魔芋种芋繁育方面应用,但要注意切块伤口愈合情况,播后低温多雨等不利天气,应采取垄作、排水、覆盖措施,以提高出苗率。

4.3 割花芽繁殖

割花芽繁殖处理播种40 窝,出苗40 窝,出苗率为100%;实际收获39 窝,发病1 株,发病率为2.5%;收获魔芋球茎及芋鞭95个,繁殖系数为2.43,而以实际播种40 窝计算,繁殖系数为2.375;收获物最大单重2.21 kg,平均单重0.95 kg,产量2051 kg/667 m2[3]。从出苗率、发病率、收获产量各方面都有良好表现,但因魔芋是单体繁殖作物,开花个体相对较大,单芋重均在400 g 以上,加之极易感染软腐病导致腐烂,故生产实践中多以开花魔芋作为种芋。

4.4 结籽繁殖

结籽繁殖处理播种40 窝,出苗40 窝,出苗率为100%;实际收获30 窝,发病10 株,发病率为25%;收获魔芋球茎及芋鞭35个,繁殖系数为1.16 倍,以实际播种40 窝计算,繁殖系数为0.875,收获地下球茎最大单重2.46 kg,平均单重0.78 kg,产量1300.7 kg/667 m2。结籽繁殖的主要目的是繁殖采收种子,本试验与预期效果还有距离,分析主要原因是播种时间偏迟、气温回升快,花芽生长分化快,种芋换头前自体养分没有及时供应到花芽部位,部分花芽果穗魔芋正常发育,加之采收不及时,种子散落损失。建议利用大田自然繁育、集中采集回收,统一进行实生苗繁育,以有效解决魔芋种源短缺问题。

4.5 芋鞭繁殖

芋鞭繁殖播种100 窝,出苗90 窝,出苗率为90%;实际收获65 窝,发病25 株,发病率为27.7%;收获球茎及芋鞭352个,繁殖系数为5.42;收获魔芋最大单重0.16 kg,平均单重0.065 kg,产量233.5 kg/667 m2[4]。据地下球茎及芋鞭收获分析,其繁殖系数优于其他方式。因芋鞭收获单体平均重量为65 g,在生产实践中,芋鞭是二年生魔芋种芋的最佳选择,建议魔芋产区在采收过程中应及时收集保存,统一繁殖。

综上,芋鞭繁殖是较为理想的繁育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材料来源广、出苗率、收获率高的特点,而且生产出的种子符合生产用种特征,应大力推广。同时,种子繁殖方法繁殖系数高,可有效保持花魔芋的优良种性,也是魔芋产业可持续发展解决种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结籽种源出苗率
刍议香合欢形状特性及生长差异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我的发现
试论传粉昆虫对我国中南地区油茶结实和结籽的作用
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西南桦种源早期选择试验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
女贞子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