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秦安县花椒红胫潜跳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2022-07-15刘丽丽
刘丽丽
(甘肃省秦安县林业和草原局,甘肃 秦安 741600)
红胫潜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桔潜跳甲属,俗称土跳蚤、折花虫、折叶虫、霜杀等,成虫危害花椒树的叶芽、花芽、花序等,幼虫食叶、蛀果,导致花椒果实脱落、产量降低,甚至影响第2 年结果。
秦安花椒栽培历史悠久,素有“秦椒出成纪”的说法。全县花椒种植范围包括王窑、安伏、千户、叶堡等14 个乡镇380个行政村,栽培面积达20.8 万亩,是全县的重要经济支柱。近年来,红胫潜跳甲造成花椒大量减产、椒农收入降低。林草部门及时组织人员成立项目组在花椒主产区王窑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2020~2021 两年调查研究,探清了红胫潜跳甲的生活习性、生活史,总结其发生规律,并制定了花椒红胫潜跳甲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形态特征
红胫潜跳甲的形态特征总结见表1。
表1 花椒红胫潜跳甲的生物学特性
1、成虫
椭圆形,雌虫体长约4 mm、宽2.4 mm;雄虫体略小,长3.0~3.5 mm、宽2.0~2.2 mm。有1 对丝状黑色触角,共11 节,长约2 mm。其中,基部4 节光亮,棕红色;顶端7 节颜色漆黑,多毛粗壮。头顶拱凸状,有微小刻点,两侧有较深沟纹,指向触角低部。背部翠绿色,体腹面与各足腿节均为黑色,前胸背板横宽,是中长的2 倍,有不规则刻点,深凹,侧面呈弧状,向前收狭,基缘向后拱出,两侧刻点粗,中部细并稀。鞘翅刻点较粗,排成规则的10 行纵列,行列规则,行距内平坦,具细刻点。雄虫腹部末节中央具圆形深凹窝,凹窝内密生白毛,阳茎腹面中央呈角状突出。
2、幼虫
幼虫体长约5~7 mm,纺锤状,头与足部黄褐色,其他部位均为乳白色。
3、卵
长椭圆状,体长1mm,宽0.3~0.5 mm 左右,初为金黄色,孵化时变成灰白色,老熟时渐呈黄白色。
4、蛹
裸蛹,体长约3 mm,初为白色,后逐渐变成淡黄色。
二、生活史与生活习性
1、生活史
2020~2021 年在王窑设点观察研究,详见表2。红胫潜跳甲1 年发生1 代,成虫在树冠下1~7 cm 疏松土壤中或枯枝病叶及翘皮内越冬,第2 年春季出蛰活动。3 月末至4 月初为活动盛期;4 月中旬开始产卵;4 月下旬为产卵盛期,产卵期一般23天左右,至5 月上旬结束,成虫产卵后在12~35 天内死亡。卵经过12 天孵化出幼虫,5 月上旬至中旬为孵化盛期,也是为害盛期;5 月下旬至6 月初为末期。幼虫经过15~20 天羽化为成虫,6 月中旬新的成虫出现;7 月上旬为盛期,此代成虫8 月上、中旬入土蛰伏。
表2 花椒红胫潜跳甲生活史图
2、生活习性
成虫善于跳跃,喜食花椒嫩芽、叶柄、花序,夜晚在叶背活动[1],具有假死性,受到惊动立马跳离叶背,落地翻身假死,片刻后又起身活动。幼虫主要危害果实,可转果危害。一般将椒粒啃食出孔洞钻入,然后分泌透明胶状物将入口堵塞,在里面啃食花椒种子,吃空后原孔爬出转移到下个果实继续危害。根据调查可知,1 头幼虫能食5~6 个花椒种子,多的可达10 个,导致果实脱落减产。
三、发生规律
据2 年观测点调查研究,花椒红胫潜跳甲的发生有以下规律:椒园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园地危害严重,反之较轻。高海拔地区危害严重,海拔在1300~1600 m 之间的园地发生最严重,1300 m 以下地区发生较轻。阳坡的花椒红胫潜跳甲发生率高于阴坡园地,同一植株阳面危害较阴面严重。干旱少雨年份危害严重,多雨年份危害较轻[2]。同一园地,管理相同、品质不同则危害程度不同,大红袍危害严重,秦安一号次之,八月椒几乎无危害。
四、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
加强椒园管理,及时清耕除草,清除病枝枯叶并带出集中无害化处理。在树盘下深挖施肥、灌水可破坏成虫的越冬场所,减少红胫潜跳甲的危害。
2、物理措施
花椒采摘后,修剪、清园、施用基肥结束后,在树行两侧铺宽90 cm、厚0.008~0.016 mm 的黑膜。要以花椒树为中心,尽量保持地面平整,在树行两侧同时覆膜,宽度以大于树冠垂直投影30 cm 为宜,两侧重叠膜宽度控制在5~10 cm,之后用土覆盖踏实。覆膜时要轻拿、轻拉、轻放,以免损坏薄膜,翌年6 月左右发现有落果时撤膜。还可利用红胫潜跳甲的假死性,通过振动树枝等方造成成虫掉落地下,再进行人工捕杀。
3、化学防治
3 月下旬花椒萌芽前地面喷洒25%噻虫嗪分散粒剂每亩2 g或3%印楝素800~1000 倍液。椒树发芽前和成虫出土前将树冠下的土壤耙松,将兑好的药液均匀喷洒到树冠下缘、主干半径1.0~1.5 m 范围内的地面上。施药后纵横交叉耙2 遍,可有效阻止越冬成虫出土。在新梢生长期至开花坐果期,即产卵盛期和孵化盛期,全园喷施4.5%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 倍液或溴氰菊酯2.5%微乳剂1000~1500 倍液,可杀灭成虫[3];也可选用高渗透或具有内吸作用的高效低毒农药,如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4000倍液或10%除尽悬浮剂,一般间隔7~10天连喷2~3次。防治成虫与幼虫的药剂可交替使用,防治效果更佳,详见表3。
表3 化学防治红胫潜跳甲使用的药品及适宜浓度
五、结语
选用2.5%溴氰菊酯微乳剂和4.5%氯氰菊酯防治红胫潜跳甲成虫效果较好,最佳浓度为1200~1500 倍液,可优先选用。土壤处理选用25%噻虫嗪分散粒剂或3%印楝素效果较佳,在红胫潜跳甲危害严重的椒园,可以采取“土壤处理+树体喷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树盘铺膜是防治花椒红胫潜跳甲的重要措施,同时还有抗旱保水作用,尤其在交通不便、水资源匮乏以及房前屋后家禽人畜干扰较多的椒园中应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