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2-07-15孟凡忠
孟凡忠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西苇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吉林 伊通 130708)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型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在食品、医药加工等行业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市场发展,对玉米的要求已经由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相同种植品种,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的产量表现有很大差异。其中,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优质高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研究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田间试验,旨在为玉米科学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数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与试验品种
2020 年,本试验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某玉米示范种植基地进行,该地区以黑钙土为主,土壤肥力中等偏上。供试品种为先玉335。
1.2 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 种种植密度,分别为每亩定植4000、4500、5000、5500 株,分别为处理1、2、3、4。每小区种植10 行,行长8 m,行距65 cm,小区面积52 m2。2020 年4 月下旬播种,9 月下旬收获,每个处理3 次重复。
1.3 指标测定方法
玉米产量指标测定主要是测定各个处理区玉米收获后带回室内进行风干处理,记录穗行数、行粒数以及千粒质量,并计算实际亩产量。玉米品质测量使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进行分析测定。
1.4 指标统计
使用Excel2003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 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定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1 数据可知,4 种种植密度下,玉米的有效穗、穗粒数、行粒数以及千粒质量随玉米种植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由此可知,在合理种植密度范围内,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玉米穗粒数、穗行数和千粒质量。但是,超过后各指标会呈逐渐下降趋势。
表1 不同定植密度的玉米产量和构成因素
玉米产量随着定植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由此可知,在合理种植密度范围内,适当增加定植密度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但是,超过后会因为田间定植密度过大,造成植株之间叶子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2.2 不同定植密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由表2 数据可知,不同种植密度之下,所生产出来的玉米脂肪、蛋白质、淀粉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蛋白质是衡量玉米营养的主要成分之一,一旦蛋白质含量低于10%就会影响玉米品质,不利于玉米上市销售[1]。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超过合理密度,随着植密度增大,蛋白质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表2 不同定植密度的玉米营养物质含量
玉米种植密度过高会对玉米籽粒中的脂肪含量积累产生一定影响[2]。灌浆中期到灌浆后期,脂肪含量会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种植合理密度内,玉米灌浆期到成熟期,籽粒中的脂肪含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并且在成熟前几天达到最大值。
玉米脂肪含量增加或减少规律和蛋白质、淀粉大致保持相同[3]。由此可知,在合理定植密度下,通过增加田间种植数量,有利于增加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但是,超过一定合理密度后,上述3 个指标会降低。
3 结论与讨论
玉米栽培管理中,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因素较多,播种前应全面调查,充分了解土壤肥力、品种特性以及水源供给情况,以确定适当的玉米种植密度。
从本次使用结果可知,不同定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内的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但超过合理范围后,增加定植密度反而会造成玉米产量与品质下降,各种营养成分含量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