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丰县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与气候因素的影响
2022-07-15仇保华王广龙王新磊刘金玲任曦帆
刘 芹,仇保华,王广龙,王新磊,刘金玲,任曦帆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植保站,江苏 丰县 221700)
由布氏白粉菌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常见的真菌性气传病害,一般发生年份可造成小麦减产5%~20%,严重年份可造成减产达30%以上,发病严重田块减产甚至达50%以上[1]。丰县常年种植小麦4 万公顷左右,其中稻茬麦0.5 万公顷左右,白粉病是丰县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受菌源基数、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品种布局、茬口等多种因素影响,白粉病年度间发病差异较大,呈轻发生至偏重发生态势。通过调查2011~2020 年发病情况,可了解丰县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点,本文重点分析温度和降雨因素对病害流行的影响,以期对丰县小麦白粉病的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一、发生特点
1、不同年度始见期不同
小麦白粉病为丰县小麦的主要病害和常发性病害,田间菌源充足,常年3 月28 日见病。2011~2020 年间,早发年份为2015、2016 年,均为3 月16 日,比常年提前12 天;始见期接近于常年的年份有2013、2014、2017、2020 年;迟发年份为2011、2012、2018、2019,白粉病始见期详见表1。
2、不同年度发病差异大
小麦白粉病年度间发病差异大,2011~2020 年间,1 年中等偏重发生(2015 年),1 年中等发生(2016 年),5 年中等偏轻发生(2012、2017~2020 年),3 年轻发生(2011、2013、2014 年),详见表1。
表1 2011~2020 年小麦白粉病始见期统计表(江苏丰县)
以旱茬小麦不同生育期为例。小麦孕穗期普查,2015、2016、2020 年发病较重,病田率分别为60%、40%、40%;其他年份发病较轻,病田率为6.7%。从病株率、病叶率看,2015 年发病最重,分别为9.5%、4.8%,分别比常年同期高7.5%、3.8%。
扬花期普查,2015 年发病最重,病田率、病株率、病叶率分别为90%、17.1%、8.1%,分别比常年同期高58.2%、13.7%、6.3%;2019年病情大大轻于常年同期,三项指标分别为10.0%、0.4%、0.2%。
小麦乳熟期普查,仍以2015 年发病最重,病情上升快,三项指标分别为100%、26.7%、13.8%,分别比常年同期高48.3%、17.8%、9.4%。
3、茬口间发病差异大
以2015 年为例,小麦孕穗期普查,旱茬麦病田率、病株率、病叶率分别为60%、7.9%、4.8%,分别比稻茬麦低20.0%、7.7%、6.7%;扬花期普查,旱茬麦三项指标分别为90%、17.1%、8.1%,分别比稻茬麦低10.0%、12.9%、9.1%。2020 年小麦危害定局乳熟期普查,旱茬麦三项指标分别比稻茬麦低40.0%、23.2%、14.2%。
4、小麦品种间发病差异大
丰县小麦主体品种均不抗白粉病,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以2015 年乳熟期不同品种调查为例,烟农、矮抗系列等发病较重,矮抗58 病株率、病叶率、病情指数分别为60.0%、33.3%、9.5;保麦2 号、徐麦32 发病相对比轻,其中保麦2 号三项指标为19.6%、8.3%、0.9,徐麦32 三项指标为21.7%、8.3%、1.2。
二、气候因素对病害流行的影响
病害大流行年份与一般年份间波动幅度大,分析其原因,在小麦品种、耕作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气候因素是影响年度间病害流行程度的关键因子[2]。
1、秋冬季及早春气温偏高、小麦生长季节多雨对病害流行有利
以2015 年为例,2014 年10 月下旬至2015 年2 月为小麦播种至越冬期,总积温703.6℃,比常年同期高214.8℃,对白粉病菌的越冬较为有利。3 月总积温282.1℃,比常年同期高46.5℃,开春以后气温回升快有利于病菌初侵染。2014 年10 月下旬11 月为小麦播种至越冬期前,降雨60.4 mm,比常年同期高27.8 mm,对白粉病菌的初侵染较为有利。影响白粉病发病的关键时期降雨偏多,为187.2 mm,是常年同期的1.9 倍,有利于白粉病病菌的扩展蔓延,因此2015 年发病早、发生重。
2、早春气温高、小麦生长季干旱少雨对病害流行不利
(1)以2011 年为例
2010 年10 月中旬至12 月上旬为小麦播种至越冬期前,总降雨3.5 mm,仅是常年的6.6%,不利于白粉病病菌的初侵染。2011 年2~3 月总积温359.6℃,比常年同期高59.6℃。小麦返青后,影响其发病的关键时期3~4 月降雨依然偏少,3 月总降雨7.5 mm,是常年同期的24.7%,4 月总降雨6.3 mm,是常年同期的15.2%,极大地抑制了白粉病的扩展蔓延。因此,2011年发病晚,发生程度大大轻于常年。
(2)以2017 年为例
2017 年2~3 月总积温368.4℃,比常年同期高68.4℃。3 月降雨偏少,为4.7 mm,比常年同期低25.7 mm,不利于白粉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4 月以过程性降雨为主,雨日虽多达7 天,但降雨偏少,为34.0 mm,比常年同期低7.5 mm。5月降雨也偏少,为37.2 mm,比常年同期低19.9 mm。因此,2017 年中等偏轻发生。
(3)以2018 年为例
2018 年2~3 月总积温410.7℃,比常年同期高110.7℃。4 月降雨偏少,为34.9 mm,比常年同期低6.6 mm。5 月降雨也偏少,为39.4 mm,比常年同期低17.7 mm。因此,2018 年中等偏轻发生。
3、早春气温高、春季前期降雨多、中后期降雨少,不利于病害发生
以2019 年为例。2019 年2~3 月总积温384.0℃,比常年同期高84.0℃。3 月降雨虽偏多,为56.2 mm,比常年同期高25.8 mm,有利于白粉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但4 月降雨偏少,为34.9 mm,比常年同期低6.6 mm。5 月降雨也偏少,为39.4 mm,比常年同期低17.7 mm,不利于白粉病菌孢子的再侵染。因此,2019 年发生轻。
4、春季前期干旱少雨、中后期降雨偏多,有利于病害发生
2016 年3 月~4 月上旬降雨较少,为8.2 mm,比常年同期少29.9 mm,极大抑制了白粉病的扩展蔓延。但4 月中旬~5月中旬降雨偏多,为109.9 mm,比常年同期多34.0 mm。雨日多、过程性降雨偏多是2016 年中等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5、小麦生育后期常年气温不高,有利于病害发生
小麦白粉病病菌是不耐高温的病菌,气温超过25℃时病害会受到抑制[3]。丰县常年4~5 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4.6℃、20.0℃,因此有利于小麦后期白粉病的流行。
三、结语
通过丰县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可以知,白粉病病情受菌源基数、气候条件、品种布局、茬口等多种因素影响,年度间发病差异较大。本文对2011~2020 年小麦白粉病流行的气候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秋冬季及早春气温偏高有利于病菌越冬和病情的发展,反之不利于病害发展。雨水是左右病害流行的最关键因素之一[2],小麦生长季节多雨对病害流行有利。3~5 月是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关键时期,干旱少雨不利于病害流行。白粉病预测预报与绿色防控应选用抗、耐病品种,做好小麦生长期间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提高测报准确率。同时,密切关注温度和降雨变化,适期发布防治情报,减轻白粉病流行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