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纸艺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

2022-07-15戴春华

好家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纸艺小精灵报纸

文 戴春华

纸是幼儿常见的生活材料,幼儿喜欢用纸来折叠和绘画,喜欢收集各种纸,如牛皮纸、糖果纸、锡纸、包装纸、餐巾纸、报纸、吸油纸等。我园从创设“纸艺室”入手,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纸艺活动。活动中,教师要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鼓励和支持幼儿发展创作能力,学会用心灵发现和感受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

一、开展相关活动,丰富幼儿经验

大自然中蕴含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美,让幼儿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例如,幼儿在散步中发现红树叶,发出“好漂亮的树叶”“还有小洞洞”等声音,这些都是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中的美,还要创设美的环境,让幼儿感受美。在大班纸艺活动“万马奔腾”中,教师没有展示范例,而是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自主合作绘画草原。幼儿通过讨论、观察,获得关于草原的审美经验。活动前,家长带领幼儿观看赛马比赛,参观“飞马水城”,帮助幼儿积累审美经验。幼儿从观察马到收集各种马的图片,对马的认识更加深入,对马的理解更加透彻。此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选择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美术作品,供幼儿欣赏和创作,激发幼儿的表现激情与灵感。

我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例如,我园发动家长每月收集各种纸张、纸盒,如泡泡纸、报纸、彩纸、牛皮纸等;我园开展“亲子纸艺制作”“纸艺大探索”等活动,组织家长参与其中,让平时生活中常用的纸成为一个个艺术品。家长每季度还带领幼儿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支持幼儿积累审美经验。

二、学会观察等待,给予自主空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我园不仅要了解幼儿创造过程中的投入状态,还要关注幼儿审美创造的过程,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例如,在小班纸艺活动中,主题材料是报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各种创作。有的幼儿将报纸撕成条,做出一大碗面;有的幼儿将报纸团纸球,做出汤圆;有的幼儿将大张报纸铺在地上做毯子,裹在身上做被子;在中班纸艺活动中,教师尊重幼儿的想象与创作。有的幼儿将泡泡纸剪成圆形,有的幼儿用泡泡纸拓印出小鱼、热气球等图形。

陈鹤琴先生指出:“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儿童在生活中体验的东西进行结合。”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学会观察,并绘画方式记录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例如,有一次,大班幼儿阿福轻轻把我叫到雯雯旁边,说:“老师,你看雯雯画的是不是你。”我走近一看:“哪里像我?”阿福指着画面对我说:“看,这是你的长头发、高跟鞋,手里还拿着教棒。”我被幼儿细致的观察力打动,觉得这幅画里的人物正是本人。

创作离不开材料。在纸艺活动中,我园提供了大量材料,支持幼儿进行纸艺创作,园所采购的各种纸品,有家长收集的废旧纸张等。大班幼儿手部肌肉发展较快,在纸艺活动“万马奔腾”中,幼儿将废旧的牛皮纸撕拼成马、草原、蒙古包等。教师将审美创意藏在材料里,不仅是一种教育智慧,还是对幼儿审美创造的尊重和支持。

三、重视活动讲评,提升审美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教师要从“点评”中突围出来,将交流和欣赏过程回归儿童视角,深入解读每个幼儿的作品,并在理解幼儿的基础上,支持他们新的挑战和发展。

教师如何在评价中呈现幼儿的作品,并让幼儿因自己的作品而感到自豪?我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悬挂式,有画板式,有平面式等。在纸艺活动“万马奔腾”中,教师将幼儿合作的画全部展示出来,幼儿可以欣赏自己的作品,并愿意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听;在大班纸浆活动中,由于纸浆风干需要时间,教师将作品悬挂起来,便于幼儿欣赏,促进发展幼儿审美能力。

教师要将赏评环节交给幼儿,多给幼儿交流的机会,帮助幼儿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例如,在纸艺活动“叫醒树叶的小精灵”中,幼儿利用纸、颜料、超轻黏土等材料进行纸艺创作。在赏评环节,有的幼儿用纸做成树干,用超轻黏土做成小精灵;有的幼儿用超轻黏土做成树干,用纸做成小精灵;有的幼儿用纸做成鸟窝。幼儿在交流时不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方法,还分享了有关小精灵的故事。每个小精灵的故事都不同,代表每个幼儿的创意。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支持性策略,使幼儿的纸艺活动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

猜你喜欢

纸艺小精灵报纸
纸艺——鸟
树上住着的小精灵
确实不容易
纸艺插花技术
纸艺大丽花
草丛里的小精灵
非常魔典
呆萌小精灵
旧报纸·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