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种规格亲蟹繁育后代养殖性能的比较

2022-07-15罗明赵恒亮肖温温周文全潘望俊齐若非

水产养殖 2022年6期
关键词:亲本金坛河蟹

罗明,赵恒亮,肖温温,周文全,潘望俊,齐若非

(1.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金坛 213200;2.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街道农村工作局,江苏 金坛 213200)

在相似的环境和相同的管理模式下,对3种规格的河蟹亲本繁育出的后代进行分组选育,并对比各组养殖的成蟹,根据收获时的规格分布、平均体质量、产量和成活率等养殖性能指标,评估选育效果,以期为今后选育工作的开展和品系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地位于江苏省河蟹体系金坛推广示范基地,有9个室外池塘均为(26 m×26 m×1.5 m),面积均为667 m,东西向,池底平坦。池塘均安装双层护坡、防逃设施和微孔增氧设施。

试验分3组:Ⅰ组为3只雌蟹亲本(140~160 g/只)繁殖培育出的扣蟹,Ⅱ组为4只雌蟹亲本(190~210 g/只)繁殖培育出的扣蟹,Ⅲ组为5只雌蟹亲本(240~260 g/只)繁殖培育出的扣蟹。每组设置3口重复池塘。Ⅰ组亲本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崇明基地,Ⅱ组和Ⅲ组亲本来自江苏省河蟹体系金坛推广示范基地。

所有亲本于2018年11月,在上海海洋大学如东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中心进行交配繁殖,2019年5月培育出的大眼幼体在省河蟹体系金坛推广示范基地进行扣蟹养殖,2020年2月开始成蟹养殖试验。

1.2 池塘准备

2月初,清除池塘过多淤泥,保留淤泥层不超过10 cm。暴晒2周后,每667 m用漂白粉75 kg对池塘消毒5~7 d。池塘内种植复合型水草,以伊乐藻为主,轮叶黑藻和苦草为辅,比例为2∶1,供河蟹隐蔽。伊乐藻南北向呈条带状插秧式栽种,轮叶黑藻南北向条带状播种,条带宽度均为2 m,间隔3 m。

1.3 蟹种投放

3月初,将肢体健全、规格均匀、活力十足、规格为120只/kg的扣蟹移入养殖池塘,每667 m投放1 200只,雌雄对半。扣蟹放养前,采用质量浓度为30 mg/L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0.5 h。

1.4 肥水、投螺

水温>10℃时,每667 m施用生物有机肥10~15 kg,促进水草根系生长,培植水体有益藻群以及水蚯蚓、红虫等底栖生物,供扣蟹摄食,并根据水色变化及时追肥3~4次,抑制青苔生长。4月上旬和8月下旬,各投放1次鲜活螺蛳作为补充饵料,可清除残饵和粪便等,保持水体清新,每667 m投放200~300 kg。

1.5 池塘管理

养殖期间,全程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待水温达到12℃时,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量为塘内蟹总质量的1%~5%,投喂量根据天气和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每隔10~15 d,饲料拌多糖、多维和生物菌等制剂后投喂,以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

河蟹生长阶段不同,饲料投喂方案不同。养殖前期,投喂蛋白含量为38%~40%的颗粒饲料,养殖中期投喂蛋白含量为32%左右的颗粒饲料,养殖后期投喂蛋白含量为38%左右的颗粒饲料。

根据水草的生长情况逐步增高水位,高温期水位控制在1.0~1.2 m。水草顶部于水面以下10~20 cm处,水草覆盖率为60%~70%,根据水草长势及时施肥、割茬、疏割。

购置成品或自行扩培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菌)、乳酸菌、光合细菌、小球藻等,每7~10 d,池塘调水、改底、解毒1个批次;在梅雨高温季节要加大使用频次,保持水体“肥、活、嫩、爽”,pH值7.5~8.5。高温的夜间和阴雨天,适时开启机增氧,确保水体溶氧含量不低于5 mg/L。

1.6 数据采集

11月1—10日,对每个池塘捕获的全部河蟹,称质量,统计雌雄个体的规格和分布比例。雄体分为6级,分别为:≥250.0 g,225.0~249.9 g,200.0~224.9 g,175.0~199.9 g,150.0~174.9 g和<150.0 g;雌体分为6级,分别为:≥200.0 g,175.0~199.9 g,150.0~174.9 g,125.0~149.9 g,100.0~124.9 g和<100.0 g。计算雌雄个体平均体质量,并统计各试验组的最终产量和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3个试验组收获的雄性成蟹和雌性成蟹规格占比见表1和表2。由表1可见,3组雄蟹的规格为200.0~224.9 g和175.0~199.9 g占比高,Ⅲ组的雄蟹(≥250.0 g和225.0~249.9 g)占比高于Ⅰ组和Ⅱ组,Ⅱ组高于Ⅰ组,而Ⅲ组的小规格雄蟹(<150.0 g)占比为3组中最小。

表1 不同试验组收获的雄性成蟹规格占比 %

由表2可见,3组雌蟹规格均为150.0~174.9 g和125.0~149.9 g占比高,Ⅲ组的雌蟹(≥200.0 g和175.0~199.9 g)占比最高,Ⅱ组次之,Ⅲ组的小规格雌蟹(<100.0 g)占比最小。

表2 不同试验组收获雌性成蟹规格占比 %

3组河蟹在成蟹阶段收获时的平均体质量、产量和成活率见表3。由表3可见,3组中雄蟹和雌蟹的平均体质量由大到小均为:Ⅲ组、Ⅱ组、Ⅰ组;产量为:Ⅱ组、Ⅰ组、Ⅲ组;成活率为:Ⅰ组、Ⅱ组、Ⅲ组。Ⅲ组的产量和成活率明显低于另外2组,Ⅰ组和Ⅱ组的产量和成活率相差不大。

表3 不同试验组收获成蟹的平均体质量、产量和成活率比较

不同规格河蟹亲本繁育的后代,其成蟹养殖性能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河蟹亲本规格增大,其后代最终养成的规格越大,且大规格成蟹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小规格成蟹呈递减趋势,即大规格品系繁育的后代在其成蟹的养成规格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最终的产量和成活率方面,大规格亲本繁育的后代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Ⅲ组(5母)的产量和成活率明显低于另外2组,这也可能与Ⅲ组的2口试验塘后期水草腐烂有关。

3 结语

试验中大规格品系河蟹繁育的后代在养殖性能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但这种优势在子一代表现不全面,出现规格大、产量低、成活率低的现象。应继续开展选育工作,稳定与平均体质量和大规格分布等优势性状相关的遗传表达。另外,河蟹养殖技术也是决定最终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大规格河蟹养成需要更高的精细化养殖管理,因此与大规格品系培育相匹配的养殖技术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猜你喜欢

亲本金坛河蟹
King Lion
多亲本群体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2020.7.6 莱肯生物)
“纸上神话”
蟹逼金秋,寻味金坛
关于北方河蟹养殖关键技术的探讨
金坛雀舌 茅山青锋 品牌价值 逐年提升
安徽省玉米隆平206高产制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1982—2011年江苏大麦育成品种亲本分析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