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
2022-07-15张艳宏朱敏南
张艳宏 朱敏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包括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的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的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等。这些要求是7~9年级学生必须要达到的阅读水平。课标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因此中考现代文阅读是围绕课标中的要求来设置题目的。下面我们通过分析中考试题,一起梳理现代文阅读的高频考点。
一、记叙文试题分析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的内容主要有文本情节、人物形象、文章中心、行文结构、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等。例如:2021年沈阳市中考记叙文阅读共6道题,依次考查了情节概括、句子赏析、内容筛选、词语效果、人物描写、句子作用等内容;2021年阜新市中考记叙文阅读除了考查情节概括、语句赏析等内容外,还考查了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的内容,开放考查文本解读。
考点分析:
记叙文阅读的高频考点主要有情节梳理与概括、句子含义与作用、人物描写方法与作用、内容理解与分析、词语含义与表达效果、标题含义与作用、人物形象、文章线索、叙述顺序中的插叙和倒叙等。
中考考查的题型和考点在课文后的“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中几乎都能找到同类型的问题。以2021年沈阳市中考试题为例,第13题以表格形式来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这一考点,与统编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猫》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形式一样;第14题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这一考点,与统编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课后“积累拓展”第一题、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一致;第15题考查的是“理解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与统编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课后“思考探究”题“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一致;第16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这一考点与统编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春》课后“积累拓展”第一题相同;第17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方法与作用”,这一考点在统编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背影》课后“思考探究”中有体现;第18题考查的是“句段作用”,这一考点在统编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猫》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中有体现。
综上所述,同学们复习时要认真对待课文后的问题,掌握阅读分析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议论文试题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这些要求在中考试题中均有体现,例如:2021年阜新市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了中心论点概括、论证思路、论证方法和作用、论据的运用等考点;2021年沈阳市中考试题第20题考查了“段落位置及作用”这一考点。
考点分析:
中考议论文选材偏重于人格修养,文章多出自《人民日报》《思维与智慧》《演讲与口才》等报刊。设问通常以简答题为主,有的地区还会配一道选择题。以2021年沈阳市中考议论文阅读为例,第19题考查的是“概括论点”;第20题考查的是“段落位置”;第21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第22题综合考查了“文意辨析”“论据运用”“信息筛选”“段落作用”等考点。同样,这些题型和考点与记叙文一样,可以在课本中议论文篇目后的“思考探究”和“積累拓展”部分找到训练样本,同学们可以回归课本来梳理总结。
三、说明文试题分析
对于阅读说明性文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同样,这些要求在中考试题中均有体现。
考点分析:
中考说明文阅读的高频考点主要有概括说明对象、分析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特点、体会句子作用等。例如:2021年阜新市中考试题中《洞悉风云变幻的“千里眼”》设置了3道考题,依次考查标题作用、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内容理解等内容;2021年本溪、铁岭、辽阳市中考试题中《海洋二号三星组网,意味着什么》考查了说明内容概括、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方法和内容理解等内容。同样,这些题型和考点可以在课本中说明文篇目后的“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部分找到训练样本,同学们要多加训练,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辽宁省各市的语文中考试题中,记叙文是必考文体,说明文和议论文呈现出的规律大多是交替考查,个别城市是三种文体同时考查。建议同学们三种文体全面复习,扎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