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比较阅读考查例谈

2022-07-15李晓川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2022年5期

李晓川

中考文言文比較阅读,要求考生在掌握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课外文言文。中考选择的课外文言文语段以浅显的文言散文为主,与课内文言文语段有一定的联系(或作者相同,或主旨相近,或内容相关)。因此,同学们平时复习时要注意多积累文言知识,尤其是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有精力的话也可自行阅读《史记》《吕氏春秋》《唐史》《宋史》《古文观止》等书籍,为中考做充分准备。

考点梳理

一、字词辨析能力考查

【考查特点】

1.兼顾实词与虚词。实词考查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字为主。虚词以课文中学过的常见虚词为主。

2.注重课内外迁移和对比。

【真题呈现】

(2021·辽宁·沈阳)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①而虏晋,饭牛于秦,传鬻②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③,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 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选自《吕氏春秋·慎人》)

注释:①亡虢(guó):当为“亡虞”,指从虞国出逃。②传鬻(yù):转卖。③缪公:秦穆公。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饭牛于秦/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请属事焉/属引凄异(《三峡》)

C.彼信贤/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D.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

解析:A项中前句“于”意为“在”,这个用法在课内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如“战于长勺”;后句中“于”意为“比”。B项中前句“属”通“嘱”,意为“嘱咐”,这个用法与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相同;后句中“属”意为“连接”。C项中前句“信”意为“确实”;后句中“信”意为“实情”。D项中两个“焉”都是“怎么,哪里”的意思。故选D。

【答题技巧】

在积累识记的基础上进行辨析,如果遇到不熟悉的词,可以通过课内自己熟知的词义反向代入进行辨析。

【备考建议】

对于课内讲读文言文,尤其是课标要求掌握的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汇,要有意识地进行积累,并能将它们的各种词义及用法连同例句整理到一起,对每一个常用词汇都能够有全面、整体的认知。

二、语句翻译能力考查

【考查特点】

1.以关键字词解释、特殊句式处理为主要采分点。

2.着重考查课内知识点的识记和迁移,要求语意准确、通顺。

【真题呈现】

(2021·辽宁·抚顺、葫芦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崔杼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①在脰②,剑既在心。维③子图之也。”晏子曰:“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④吾以利而倍⑤其君,非义也。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⑥矣。”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⑦教矣。”崔子遂舍之。

(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既:即,便。②脰(dòu):颈。③维:语气词,不译。④回:转变,改变。⑤倍:通“背”,背叛。⑥革:改变。⑦为:算作,算是。

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

(2)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

解析:翻译句(1)的关键在“由”字意思的准确理解;翻译句(2)的关键是“以”字的理解,以及倒装句和判断句的使用。(1)句翻译为: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2)句翻译为:用刀威逼(我)让我放弃自己的意志,(这)不是勇敢。

【答题技巧】

首先在基础词汇词义识记的基础上,确定关键词汇,准确解释这些词汇,结合语境解释句意;然后阅读译句,使之成分完整、语意通顺。

【备考建议】

识记书下注释,归纳特殊句式的特点,多进行应用迁移训练。

三、文言断句能力考查

【考查特点】

1.考查的句子均来自课外语段,通常句子较短,难度不大。

2.着重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对虚词的掌握及语感。

【真题呈现】

(2021·辽宁·抚顺、葫芦岛)(原文同题型二,此处省略)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

解析: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断句,题目中给出的句子意思为:用弯曲的兵器钩死我,用直的兵器刺死我,我也不改变(自己的话)。由此可知正确的断句为: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

【答题技巧】

依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寻找动词、名词,同时关注虚词的使用,也可通过上下文寻找句式特点来确定断句处。

【备考建议】

多读经典文言文,培养语感,了解古文的行文规律,总结断句技巧,并加以训练。

四、概括分析能力考查

【考查特点】

1.主要考查概括文章大意、提取原文信息或比较异同等能力。

2.考查语段之间都会有一定的联系,比较注重思想性,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真题呈现】

(2021·辽宁·抚顺、葫芦岛)(原文同题型二,此处省略)

[乙]文中的晏子就是[甲]文孟子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理由。

解析:[甲]文中对“大丈夫”的阐释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据此本题答案可整理为:崔杼以共同管理齐国的好处来引诱晏子,晏子却不被迷惑(富贵不能淫);崔杼威胁要杀死晏子,晏子却不屈服(威武不能屈)。

【答题技巧】

首先准确审题,明确是自己概括、还是用原文语句作答;然后认真理解文本内容,在对课外语段分析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以从课内所学知识入手,反向理解課外语段。

【备考建议】

对课标要求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点要掌握扎实,着重训练概括文章中心(或论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等能力。

实战演练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景公树竹,令吏谨守之。公出,过之,有斩竹者焉,公以车逐得而拘之将加罪焉。晏子入见,曰:“君亦闻吾先君丁公乎?”公曰:“何如?”晏子曰:“丁公伐曲沃,胜之,止其财,出其民。公日自莅之,有舆死人以出者,公怪之,令吏视之,则其中金与玉焉。吏请杀其人,收其金玉。公曰:‘以兵降城,以众图财,不仁。且吾闻之,人君者,宽惠慈众,不身传诛。’令舍之。”公曰:“善!”晏子退,公令出斩竹之囚。

(节选自《晏子春秋》)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过之/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公日自莅之/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C.以众图财/何以战(《曹刿论战》)

D.且吾闻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2.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公树竹,令吏谨守之。

(2)有舆死人以出者,公怪之,令吏视之。

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公以车逐得而拘之将加罪焉

4.两文都使用了 A 的劝谏方式:[甲]文中邹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劝谏齐王,得出了 B 的结论;[乙]文中晏子以丁公处理偷偷往城外运金与玉的人的事例来劝谏景公,得出 C 的结论。(B、C用原文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1.C 2.(1)景公种了竹子,让官吏谨慎守护。(2)有人用车拉着死人出城,丁公对此感到奇怪,让官吏(打开棺材)去看。3. 公以车逐/得而拘之/将加罪焉 4. A:类比 B:王之蔽甚矣 C:人君者,宽惠慈众,不身传诛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