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爵或因减赋

2022-07-15傅刚

读书 2022年7期
关键词:郑伯桓公程氏

傅刚

《春秋》桓公二年载“滕子来朝”,引起历代经学家不同解读,因为隐公十一年经有记:“春,滕侯、薛侯来朝。”《公羊传》说:“诸侯来曰朝。”朝、聘之礼是周王朝所定,《周礼·大行人》说:“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左传》文公十五年发诸侯朝例说:“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也。”所谓“世”,郑玄解释说:“父死子立曰世。”是说先诸侯死,新诸侯立则往朝焉。朝何人呢?春秋之世,大国未尝朝王,皆小国朝大国,滕、薛是小国,故来朝鲁。问题是隐十一年鲁史记滕为侯国,为什么至桓公二年却记为“滕子”呢?于是有各种猜测。杜预说是时王所黜,即周平王将滕国由侯爵黜为子爵。这个说法受到后人的批评,认为春秋时周王无此废黜能力,如果周王有的话,孔子《春秋》就不要作了。或认为孔子恶滕人朝桓,故书法黜其为子,这个解释也不通,滕自此以后皆书为子,难道滕之子孙都要因朝桓而受黜?在众多解释中,沙随程氏的解释却能结合社会现实推测,不失为一角度。程氏有《春秋解》一书,朱熹引曰:“沙随谓此见得春秋时小国事大国,其朝聘贡赋之多寡,随其爵之崇卑。滕子之事鲁,以侯礼见,则所供者多,故自贬降,而以子礼见,庶得贡赋省少易供。”朱熹认可此说,他说:“此说却恐是,何故?缘后面郑朝晋云:‘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赋。’见得郑本是男爵,后袭用侯伯之礼,以交于大国,初焉不觉其贡赋之难办,后来益困于此,方说出此等语。非独是郑伯,当时小国多是如此。”谓滕子自贬降,以减少贡赋,确属新解,观古今政事,有可以印证者,虽不合《春秋》义,但于现实政治或非虚构。

猜你喜欢

郑伯桓公程氏
苏东坡的母亲
《豫》卦释义
《郑伯农文选》座谈会在京举行
反映今天的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在《郑伯农文选》座谈会上的即席讲话
《程氏墨苑》中广告宣传的举措及效应研究
浅谈中华诗词改革——致郑伯农名誉会长
齐桓公知人善任
"狗保姆"一家三口照顾中风主人 还会健身陪练
齐桓公现象
齐桓公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