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记忆与爱国史迹在民间

2022-07-14台湾许孟祥

统一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志士乙未新竹

□ 台湾 许孟祥

《出师赠同学》

书帏别出换戎衣,誓逐胡尘建义旗。

士子何辜奔国难,匹夫有责安乡畿。

——姜绍祖

2021年11月,《宝岛情——两岸名家书画展》在台南奇美博物馆展出,一名学生模样的青年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大陆书法家韩卫国先生书写的姜绍祖明志诗《出师赠同学》作品前站立许久,并低声念着姜绍祖的生平。我趋前与他交谈,知他出身新竹竹东客家镇,距离姜绍祖的祖居地并不远,年纪正同姜绍祖誓师起义时的19岁。

言语攀谈间,了解了他在《出师赠同学》前久久不离去的原因。他疑惑地说,这些抗日志士的诗词是他在求学过程中不曾读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浩然正气,这与中学教科书告诉他们日本殖民为台湾带入所谓的“现代化”有很大的歧异与矛盾。他接着说,祖父母辈偶有提起“日据”时期与“台湾光复”的故人故事,但那个“日据”在学院教育里却遭视为“政治不正确”,被要求改为日本治理的“日治”,而“台湾光复”也在弥漫着摸不着的压力与暧昧氛围中,早已被所谓中性的“战后”“终战”字眼替代了。至于姜绍祖这样的抗日志士,仅占中学教科书的寥寥数语,对于台湾青年,多是知其名却不知其事。

姜绍祖(1876年12月26日—1895年7月11日,幼名金韫,字缵堂),出身北埔“金广福”垦号(清政府支持下由闽粤合组于台湾竹苗地区武装拓垦组织),为第一代垦首姜秀銮曾孙,自幼家境富裕。清政府于台湾建省后的1887年,代表姜家与林朝栋、黄南球等人共组广泰成垦号,拓垦大湖、卓兰等地。

/ 书法作者 : 韩卫国

《马关条约》签订后,姜绍祖即写《出师赠同学》明志。乙未年间日军侵台,姜绍祖弃笔从戎,毅然投入万贯家财,组织敢字营义军抗击南下桃园新竹的日军,并为光复竹堑城而屡屡发动游击战,最终在枕头山与包围的日军战至弹尽援绝而被俘。绍祖不忍弟兄陆续被杀,在狱中留下自挽的《绝命诗》后自杀而亡,时年仅仅19岁。《诗》云:

边戍孤军自一支,九回肠断事可知;

男儿应为国家计,岂敢偷生降敌夷。

台湾民众在乙未抗日的历史中,岛屿南北客家聚落的武装反抗与牺牲尤其激烈,为后世留下传唱不朽的爱国战歌。在我生活的桃园新竹客家地区,据载早年流唱着一首童谣,其中一段是这样:

“自从郑王开台湾,开平台湾几百年;克塽被迫清朝管,辖下子民万万千。六十甲子转了转,转到光绪乙未前;乙未年时就起义,日本出兵打台湾。敢字前营姜绍祖,操练义兵成一联;南崁驻防后壁屋,屯营教练效前贤。早知日本东洋鬼,打进鸡笼港口边;禽兽红头兵匪类,每逢妇女就强奸。台湾成立民主国,牺牲抗日在我肩;闻人逢甲编民勇,绍祖募兵乐自捐。关防卫线未缩短,保民护土应当先;大战湖口丧敌胆,沙场攻夺两相缠。凤山崎顶来偷袭,杀了蕃头马又牵;赶快迎回街上过,大人细子喜欢天。八十公公也了然,三岁孩童喜出钱;只要大家有志气,狐群扫尽出头天。”

这首民谣吟唱的,便是新竹北埔客家地区抗日志士姜绍祖在乙未之役的抗敌义举以及侵台日军暴行,为1895年乙未抗日的历史留下了真实的民间见证。

据载,1895年6月占据台北城的日军近卫师团自北往南进入地形崎岖的桃竹苗地区,企图夺据新竹,就遭遇各地集结的义军抵抗,于桃园平镇、龙潭、新竹湖口一带伏击。其中来自新竹北埔的游击部队,连连痛击日军骑兵与运输补给,日寇将领一时不知这支剽悍义军的首领就是以勤学诗文闻名,年仅19岁的客家青年姜绍祖。

乙未战争后,姜绍祖的抗日事迹被民众以“七字仔调”客家山歌的形式详细地写成《姜绍祖抗日歌》流传于民间,词本一度散佚,直至近年才又出土重见天日。歌词全文共计八百余句、六千余文。

北埔有个姜绍祖,绍祖头家姜统领。

就团五百义民勇,五百□马敢字营。

点便兵□就起身,去同日本来交战。

壹程来到犁头嘴,兵□扎在犁头山。

五月初一对一阵,番头□倒马又牵。

杀到番头多欢喜,欢欢喜喜笑连连。

今日得胜回转营,满街老幼尽来迎。

绍祖骑马新埔过,男妇老幼说一篇。

尽忠为国天子少,少年老成系难见。

众街殷户贾银两,红绫拔甲又出战。

己多人来对番阵,看阵之人有己千。

四阵□来赢一阵,三阵都系番杀赢。

□马打死四五拾,番□赶来兵充散。

己多充散回转屋,也有充散杭在山。

看见日本就烧屋,茅屋瓦舍尽出烟。

……

(编者注:方框处字已无法识别)

流传于民间的《姜绍祖抗日歌》,巨细靡遗地记载了乙未年间的抗日史实,真实的历史记忆一直丰富于人民的生活之中,这是民众对于抗日志士保家卫国的缅怀以及民族受辱的切身之痛。岛内台独政客痴心企图以文化“台独”扭曲抹除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两岸的有心之士当与广大民众站在一起,从丰富的民间记忆中将它继续发扬。

驻足抗日志士明志诗前的年轻客家学子所思索反映的大抵是历史遗留的国家分裂状态,长期以来遭到岛内不肖“台独”政客、学者的推波助澜,妨碍着多数民众认识自己民族历史与现实的实态吧!

处在这样的时局态势下,由大陆名家书写岛内抗日志士的爱国诗句,通过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在台展出“宝岛情”画展,在重新认识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历史历程,突破岛内文化“台独”的笼罩氛围,力求克服民族分断状态,就具有势不妥协的现实需求及斗争意义。

两岸中华民族共属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在民间,这是民族血脉相连的历史与现实,事实证明任何野心力量都无法阻碍两岸民众的交流愿望及需求。通过两岸民众丰富的交流交往,民族的故事将会继续不断地谱写下去。

猜你喜欢

志士乙未新竹
西江月·百年华诞颂
从“易水送别”看志士荆轲
志士达人凭奋勉 杰章巨制戒平庸
秦波涛:中国矿井火灾中的“志士”!
乙未短章
乙未秋寓洞廊崖
“羊”溢新春 起航乙未
乙未大吉
这是谁的车
身边这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