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浆加固技术在综采工作面过断层中的应用

2022-07-14

山东煤炭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锚索断层岩体

庞 威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白洞矿业公司,山西 大同 037031)

断层是采掘过程中常见的地质构造,断层侵入后会造成断层区围岩破碎、断裂,当工作面回采至断层区时很容易出现顶板破碎垮落、煤壁大面积片帮等围岩失稳现象,增加了工作面回采难度,降低了回采安全系数,因此对断层区围岩采取合理有效控制技术,对工作面安全回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白洞矿8114 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提出了以注浆加固为主、锚索梁棚支护为辅的综合围岩控制技术[1-5]。

1 概况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白洞矿业公司8114 工作面位于301 盘区南部左翼的最北部。工作面东部为井田边界,西部为盘区的皮带、材料、回风巷,南部为实煤区,北部为301 盘区东部的皮带、轨道及回风巷。8114 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为1316 m,倾向长度为151 m,工作面回采煤层为石炭系3#煤层,平均厚度为9.05 m,平均倾角为3°,煤层普遍有3~8 层夹石,夹石厚一般为0.10~0.30 m,夹石断断续续,不稳定。煤层顶底板岩性见表1。

表1 8114 工作面3#煤层顶底板岩性汇总表

8114 工作面回采至840 m 处在机头处揭露F8正断层,断层落差为2.4 m,倾角为52°。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断层从机头处揭露并向工作面中部延伸,断层影响工作面倾向长度为42 m,影响走向长度为64 m。工作面揭露断层后,受应力影响,工作面顶板及煤壁出现严重破碎现象。

2 断层区围岩控制技术

为了防止工作面在过断层期间出现顶板垮落、煤壁大面积片帮等事故,保证工作面安全快速过断层区,决定对断层区围岩采取注浆加固为主、锚索梁棚为辅的联合控制技术。

2.1 注浆加固

通过现场观察发现,断层侵入后导致断层区煤体出现严重硅化现象,煤岩体呈严重破碎状。通过对断层区煤岩体采取单轴抗压试验发现,硅化煤体单轴抗压强度不足10 MPa。为了提高煤岩体整体稳定性及抗压强度,可采用注浆法进行加固。

2.1.1 注浆加固原理

注浆加固主要通过对破碎围岩体内施工注浆钻孔,然后在钻孔内安装注浆管,通过专用注浆泵高压将注浆液压入钻孔内。注浆液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注浆液在高压作用下渗透至岩体裂隙带内,浆液凝固后对裂隙岩体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一是注浆凝固体对裂隙岩体进行填充封堵,防止应力在裂隙内产生卸压破坏作用及风化作用;二是注浆液凝固时对沙粒状煤岩体进行粘接固化,进行二次重组,提高破碎岩体整体承载能力;三是注浆液凝固体具有很强的抗压强度以及很好的韧性,从而提高围岩抗载荷能力。

2.1.2 注浆钻孔布置参数

8114 工作面在过断层期间,煤壁片帮量远远超过顶板破碎垮落量,顶板破碎主要是由于煤壁片帮导致端面距加大,当支架支护不及时或端面维护不到位时,很容易出现顶板垮落、冒漏事故,所以决定对煤壁布置注浆仰斜孔。

(1)注浆钻孔采用手持式钻机配套长1.2 m、直径为22 mm 的麻花钻杆以及直径为42 mm 的“八”字型合金钢钻头进行施工。

(2)注浆钻孔布置在工作面煤壁上,钻孔开孔位置距顶板距离为1.2 m,钻孔仰角为45°,钻孔深度为5.0 m,钻孔终孔位置位于工作面顶板往上1.5 m 处,注浆钻孔布置间距为3.0 m,如图1。

图1 8114 工作面断层区围岩联合控制技术(mm)

(3)由于8114 工作面揭露的F8 断层从机头处揭露,为了防止机头三角区域煤柱出现垮落,在运输顺槽侧煤壁依次施工一排注浆钻孔,钻孔参数与工作面注浆参数相同。

2.1.3 注浆工序

(1)为了不影响工作面正常回采,钻孔施工、注浆等工序在检修班施工。注浆施工顺序为:钻孔施工→安装注浆软管→连接注浆泵→钻孔封孔→开泵注浆。

(2)注浆液采用聚氨酯浆液,注浆施工时施工人员应站在上风侧,注浆时先高压将注浆液安全渗透至围岩裂隙内,然后采用低压注入使浆液在裂隙内逐渐渗入。

(3)在注浆施工时为了防止注浆返浆现象,在注浆口处应安装返浆装置和卸压装置,注浆期间一旦出现煤壁有浆液渗透时立即停止注浆。正常情况下单孔注浆量不得低于30 kg,注浆时间控制在15~20 min 范围内。

2.2 锚索梁棚施工

注浆加固后虽然可提高断层区裂隙岩体稳定性,但是当工作面局部出现片帮、端面距加大时,若不及时进行控制维护,同样会出现顶板垮落事故,所以对8114 工作面局部顶板采取锚索梁棚支护。

(1)锚索梁棚支护主要施工在端面距大于1.5 m 的煤岩胶结区,传统锚索梁棚主要采用工字钢梁与锚索配套施工。工字钢锚索吊棚在施工中存在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工字钢锚索吊棚重量大,施工时劳动作业强度高;工字钢锚索吊棚成本费用高;工字钢锚索吊棚施工后很容易对顶板产生切顶作用,导致顶板二次破坏。因此,8114 工作面决定采用JW 型钢梁配套锚索进行施工。

(2)JW 型钢梁宽0.32 m,厚度为6 mm,为了便于施工,每根JW 型钢梁长度为2.5 m,钢梁上布置两个锚索支护孔,孔间距为2.0 m。为了便于工作面回采后直接顶能够及时且全部垮落,根据8114 工作面直接顶厚度为4.95 m,确定锚索长度为4.5 m,直径为17.8 mm。

(3)锚索梁棚施工时JW 型钢梁布置与支架顶梁平行,当施工区域顶板凹凸不平吊棚施工后无法接顶时,应对钢梁与顶板之间填塞刹顶木背牢,锚索吊棚布置间排距为1.0 m,两排锚索吊棚采用迈步式布置。

3 应用效果

至2021 年4 月8114 工作面已回采至920 m 处,工作面已完全通过了F8断层区。对断层区采取注浆、锚索梁棚联合支护后,通过现场观察、单轴抗压试验以及围岩监测发现,联合支护后达到了预期围岩控制效果。

(1)围岩观察。通过现场观察围岩支护前后对比,工作面在过断层前期围岩破碎严重,煤壁片帮严重,煤体破碎成沙粒状,设计割煤深度为0.8 m,实际回采时割煤后工作面回采深度达1.8 m。而采取联合控制技术后,断层区煤岩体胶结稳定,煤岩体最小粒径0.3 m,割煤后深度控制较好。

(2)单轴抗压试验。为了验证支护前后断层区围岩强度,分别在回采前期以及加固支护后取煤岩样,进行单轴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前断层区煤岩体施加10 MPa 压力后,岩体已成破碎状,当压力增加至15 MPa 时岩体成细沙状;而加固后的岩体进行抗压试验时,当施加压力达28 MPa时岩体开始出现断裂,当压力增加至42 MPa 时岩体出现破碎。支护后岩体单轴抗压强度提高了2 倍以上。

(3)围岩监测。工作面过断层期间分别在850 m 以及870 m 安装顶板围岩监测仪以及煤壁片帮监测仪,通过现场观察发现,在850 m 处未采取联合支护措施时顶板下沉量达0.47 m,煤壁最大片帮深度达1.7 m;而在870 m 处采取联合支护措施,顶板下沉量控制为0.15 m,煤壁最大片帮深度为0.5 m。

4 结语

(1)通过对工作面断层区围岩采取注浆加固,浆液完全渗透至围岩裂隙内,对破碎围岩起到很好的粘接作用,有效提高了破碎围岩单轴抗压强度以及承载能力。

(2)对端面破碎顶板施工锚索梁棚能够提高端面顶板稳定性,防止因端面距加大造成顶板冒漏,在端面破碎顶板施工锚索梁棚可以保证支架工作阻力,防止支架顶梁镂空出现倒架现象。

猜你喜欢

锚索断层岩体
页岩断层滑移量计算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冀东麻地岩体铷等稀有金属元素赋存特征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