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

2022-07-14张安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3期
关键词:平片疝囊修补术

张安龙

腹股沟疝气是外科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相关研究显示,以往临床多使用常规手术方式治疗,该种治疗方式属于有张力修补,术后伤口愈合比较慢,极易致使多种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恢复[1,2]。和常规手术相比,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些年临床使用比较广泛的治疗手段,无张力疝修补术具备操作便利、切口小、创伤不大等优势,有利于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有效改进患者预后[3,4]。为探析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有效性,本院特选取腹股沟疝气患者68 例进行分组实验,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 年2~12 月就诊的68 例腹股沟疝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 例。对照组女14 例,男20 例,年龄42~78 岁,平均年龄(58.26±6.58)岁。实验组女18 例,男16 例,年龄41~75 岁,平均年龄(58.27±5.9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腹股沟疝的诊断要求;排除患有较重心肝肾重大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较重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较重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对治疗依从性不高的患者;排除同时参与其余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患者的下腹部处选取手术切口,切口大小4~6 cm,找到疝囊后将其逐层分离,对疝囊进行复位,之后高位结扎疝囊,使用Bassini 方式修补后壁或前壁。实验组采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修补材料选取聚乙烯平片,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需与腹股沟韧带平行,且切口大小为4~6 cm,游离疝囊向疝囊颈处,如果疝囊较大则需将疝囊横断打开,并实行荷包缝合;如果疝囊较小,需将其直接向患者腹腔内纳入。针对远端疝囊,可以不进行分离,防止术后出现阴囊出血。对补片进行修剪,确保其腹壁缺损边缘在1.5 cm 以上,同时在补片上缘位置,修补裂口,其大小为0.5 cm。之后在对精索进行环绕,补片放好后,将周围组织和补片间断缝合并固定。

1.3 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总满意率。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术后随访1 年,患者的病灶完全修复,且没有任何反常状况及复发者;显效:术后随访1 年,患者的病灶修复状况较佳,且没有任何反常状况,但在6 个月内出现复发者;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没有任何好转,且有增重趋向者。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使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患者满意率测评,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4 项,评分采用百分制,非常满意者为得分≥88 分;比较满意者为得分75~87 分;一般满意者为得分63~74 分;不满意者为得分0~62 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发生尿潴留0 例,阴囊血肿1 例,切口感染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对照组发生尿潴留5 例,阴囊血肿3 例,切口感染4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29%(12/34);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47,P=0.0027<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治疗总满意率比较 实验组非常满意20 例,比较满意8 例,一般满意5 例,不满意1 例,总满意率为97.06%(33/34);对照组非常满意12 例,比较满意7 例,一般满意9 例,不满意6 例,总满意率为82.35%(28/34)。实验组治疗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13,P=0.0460<0.05)。

3 讨论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当前,临床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修补术约有十几种[5,6]。其中,以Bassini 为代表的有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Bassini 法主要就是将各解剖层次的韧带、肌性组织进行缝合,是比较常见的有张力疝修补术,此方式分离范围较广,需将腹股沟管相应的解剖结构充分显露,并将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股沟韧带和腹内斜肌缝合在一起,以便实现强化腹股沟管后壁的效果。但是,此种手术方式的张力较大,术后疼痛指数较高,恢复较慢,再者由于较长时间内存有局部牵拉感,导致其复发指数及并发症发生指数均较高[7,8]。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当前临床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治疗手段,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补片是人工合成的,用于修补腹股沟管缺损处,腹股沟的正常结构不会被破坏,且组织相容性与耐冲击性均较优,创伤较小,操作比较便利,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复发率较低,故而被广泛应用在临床疾病治疗上。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中充分使用聚丙烯补片,但机体组织不会将其吸收,且生物平稳性较佳,具备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在较短时间内粘合固定缝合组织,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9,10]。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综上所述,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平片疝囊修补术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成人腹股沟疝囊内面病理及细菌学观察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斜疝巨大疝囊TAPP 中不同疝囊处理策略的应用研究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颈椎病病人应做哪些检查?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1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