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泻要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探讨

2022-07-14王信芳黎宝妃周永茂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0期
关键词:耳穴证候西药

王信芳 黎宝妃 周永茂

小儿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其表现为排便时腹部不适或疼痛感,排便习惯改变。根据罗马Ⅳ诊断标准,临床分为4 种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IBS-M)、不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U)[1]。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当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治疗只能起调节性作用,包括微生态制剂、止泻剂、解痉剂等。本研究采用痛泻要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于中山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儿96 例,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2 例。西药对照组男19 例,女13 例;年龄2~12 岁,平均年龄(6.31±2.42)岁;病程7~14 个月,平均病程(9.86±3.12)个月。中药治疗组男17 例,女15 例;年龄2~13 岁,平均年龄(6.32±2.36)岁;病程6~15 个月,平均病程(9.36±1.96)个月。联合治疗组男18 例,女14 例;年龄2~12 岁,平均年龄(6.25±2.53)岁;病程6~14个月,平均病程(10.26±2.06)个月。三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罗马Ⅳ诊断[2]中关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病程至少6 个月,最近3个月反复腹痛,发作>1 d/周,同时符合以下≥2项:①腹痛与排便相关;②腹痛伴有排便频率发生改变;③腹痛伴有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松散粪或者水样粪占当天排便次数的比例>25%,硬粪或者干球粪占当天排便次数的比例<25%)。

1.2.2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参照《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 年)》[3]中的证候分类标准。肝郁脾虚型:主症:腹痛、腹泻、泻后痛缓;次症:腹胀,纳少恶心,体倦乏力,舌质淡红或淡胖,苔薄白,脉弦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本文中所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的证型为肝郁脾虚型;③年龄2~13 岁;④纳入研究前2 周未使用任何药物治疗;⑤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的证型不符合肝郁脾虚型;③由于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肠病;④合并有严重脏器及血液系统基础病、原发病;⑤精神类疾病;⑥耳部缺损,耳部表面有破损、皮疹、溃疡;⑦对胶布过敏或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

1.4 方法 西药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规格:0.5 g/片)治疗,2~6岁,1 g/次,2~3次/d口服;6~13岁,1~1.5 g/次,3次/d口服。中药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治疗,药方组成:陈皮5~10 g,白芍5~15 g,炒白术5~10 g,防风5 g;腹痛明显者倍用白芍,加延胡索5~10 g;腹胀较甚者加枳壳5~10 g,大腹皮5~10 g;腹泻较甚者加苍术5~10 g,茯苓5~10 g;倦怠乏力、纳差者加太子参5~10 g,淮山5~10 g;1剂/d,根据年龄及体重加水400~800 ml,煎至80~100 ml,早晚分服。联合治疗组在痛泻药方基础上联合加耳穴压豆,穴位:脾、肝、直肠、耳中,操作步骤:每次选取单耳,探针定位,碘伏消毒后稍晾干,将放置好王不留行籽的耳穴贴紧贴在穴位上,嘱家属3~5次/d按揉穴位,1~2 min/次,按至耳朵微微发红为度。洗澡时注意耳穴处不沾水。三组患儿共治疗4 周。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 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标准制定。痊愈:腹痛、腹胀消失,大便频次及性状恢复正常,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显效: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次数2~3 次/d,近似成型,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90%;有效:腹痛、腹胀等症状有所改善,大便次数和质有好转,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69%;无效: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基本无改善;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参照2002 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制定的标准,根据有无主次症及轻重程度,主症采取4 级计分,分0、2、4、6 分;次症采取4 级计分,分0、1、2、3 分,评分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③治疗前后NPY、5-HT 水平,分别于治疗前1 d 与治疗后1 d 清晨采集三组患儿空腹静脉血约2 ml,采用3000 r/min的转速进行10 min离心处理,将分离的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待测。送广州金域检测中心,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儿血清NPY、5-HT 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中药治疗组的68.75%和西药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三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低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分)

表2 三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联合治疗组比较,bP<0.05;与中药治疗组比较,cP<0.05

2.3 三组患儿治疗前后NPY、5-HT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三组NPY、5-H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血清NPY、5-HT 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优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儿治疗前后NPY、5-HT 水平比较()

表3 三组患儿治疗前后NPY、5-HT 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联合治疗组比较,bP<0.05;与中药治疗组比较,cP<0.05

3 讨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疾病,迁延反复的特点严重影响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西医方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项研究表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多与以下因素有关[5]:脑-肠轴功能紊乱,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免疫异常,肠道炎症,精神心理因素等。近年来,脑-肠轴功能紊乱是研究的热点。脑肠肽是一种多肽类的神经递质,在中枢、肠、胃肠道自主神经系统均有分布,调节脑肠互动。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的脑肠肽主要有NPY、5-HT 等。NPY 能调节胃肠的分泌与吸收,通过抑制肠道液体、电解质分泌及收缩肠道平滑肌,起到抑制肠液分泌和胃肠道运动的作用[6]。5-HT 属于一种存在于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可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具有调节消化道功能的作用。

根据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的“泄泻”、“腹痛“范畴。小儿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这种特殊的生理特点容易使得肝木犯脾土。而《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故肝郁脾虚是本病病机。治疗时采用内外同治可以促进患儿康复。痛泻要方最早载于《丹溪心法》,药物组成包括白术、白芍、陈皮、防风。方中白术多采用土炒白术,以健脾止泻为主要作用,为君药;白芍性寒而味酸,白术健运脾阳,两药合用,共奏土中泻木、柔肝缓急之功,为臣药。脾虚易生湿,湿可困脾阳,陈皮苦、辛而温,可理气、醒脾和胃,为佐药[7];防风辛、甘,微温,少量可做脾经之引经药,舒脾升清,将中焦清气升举,又可辛散调肝,为佐使药。药虽四味,其药物组成、功效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相符。“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五脏六腑,有终于耳者。临床采用在单耳或双耳的脏腑反应点上贴上王不留行籽来持续刺激耳穴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肝郁脾虚引起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采用耳穴压豆操作刺激(脾、肝、直肠、耳中)等耳部穴位,达到疏肝健脾的作用,可以减轻患儿腹痛、腹泻症状,明显提高患儿食欲,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8]。而且耳穴压豆具有操作简单、副作用少、儿童易接受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低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血清NPY、5-HT 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优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痛泻要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脑肠肽水平,疗效优于纯中药或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耳穴证候西药
中药、西药一起吃,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