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压拉性能及混杂效应
2022-07-14马芹永张鸿朋李龙钰
马芹永,张鸿朋,李龙钰,张 发
(安徽理工大学a.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b.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是充分利用自身重力无需振捣即可实现填充的混凝土,因其具有质地密实、生产效率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工程建设[1-2]。在SCC 配制过程中,掺加适量的纤维可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增强其与水泥基材料的黏结力,从而提高其结构强度[3-4]。但纤维的掺入会降低SCC 的流动性,导致其工作性能下降。为获得性能优异的纤维SCC,需探讨合适的纤维种类与掺量[5]。李林香等[6]试验研究发现,单掺1.5,3.0 kg/m³的玄武岩纤维(basalt fiber,BF)及1.0 kg/m³的聚丙烯腈纤维(polyacrylonitrile fiber,PAN)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不明显;贺晶晶等[7]研究表明,混掺BF和PAN 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的增强系数无明显的正相关性,但劈裂抗拉强度的增强优于抗压强度;Zhou 等[8]研究发现,BF 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且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增强效果低于抗拉强度;Lin 等[9]研究表明,掺入体积分数为0.1%的耐碱BF,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2.5%和12.1%,且BF 的掺入可改善混凝土的内部孔隙状况,增强其与混凝土基体之间的黏结力。
综上可看出,目前研究较多集中于单掺纤维对SCC性能的影响,较少关注混掺纤维对SCC性能的影响。鉴于此,通过单掺和混掺的方式制备纤维SCC试件,研究混掺纤维对SCC压拉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微观形貌和混杂效应进行分析,以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效依据。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淮南市八公山水泥厂;粉煤灰,Ⅱ级,烧失量4.5%,具体化学成分见表1;细骨料,淮河中砂,细度模数2.7;粗骨料,碎石,粒径不超过20 mm;试验用水为淮南市普通自来水;聚羧酸高效粉状减水剂,上海锴源华工科技有限公司;玄武岩纤维(BF),上海臣启化工有限公司,长18 mm、直径17.4 μm;聚丙烯腈纤维(PAN),莱芜兴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长12 mm、直径10~15 μm。
表1 粉煤灰化学成分Tab.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ly ash
1.2 试件配合比
以本课题组[11]制备的SCC 为基准配比试件,其原料配合比见表2,各项工作性能指标均符合JGJT 283—2012《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0],具体如表3。在此基础上单掺、混掺不同含量的BF 和PAN 两种纤维,其组合配合比如表4。
表2 SCC基准配合比Tab.2 Base mix radio of SCC
表4 纤维组合方式Tab.4 Fiber combination
1.3 试件制备
充分润湿混凝土搅拌机(HJW-60型),按表2所示配合比先将中砂和碎石加入搅拌机中搅拌60 s,再加入纤维、水泥以及粉煤灰干搅90 s;然后倒入配比要求的50%的水和减水剂湿搅60 s,再将剩余的水和减水剂倒入搅拌60 s。搅拌完成,将新拌混凝土倒入100 mm×100 mm×100 mm 的三联模具,再将其移入标准养护室养护1 d后脱模,将脱模试件放置室温为(20±2)℃的环境养护28 d,得到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试件。
1.4 性能测试
1.4.1 力学性能
按照GB/T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12],对标准养护28 d 的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试件开展强度试验,采用混凝土压力试验机(WAW-1000,上海三思纵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测试试件的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
1.4.2 微观形貌
压拉强度试验结束,在混凝土碎块中选取尺寸为8 mm×8 mm×4 mm的水泥-骨料界面以及纤维-基质界面试样。将试样放入酒精中浸泡24 h,而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后密封保存。将试样用导电胶黏在试件盘上对其表面进行喷金,采用扫描电镜(Flex1000型)观测喷金后试样的微观形貌。
2 结果与讨论
2.1 压拉性能
2.1.1 抗压强度
单掺纤维对SCC抗压强度的影响如图1。
图1 单掺纤维掺量与SCC抗压强度的关系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ngle fiber content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CC
从图1 可看出:PAN 掺量(体积分数,下同)在0~0.12%范围,纤维SCC 的抗压强度均随PAN 掺量的增加而增大,PAN 掺量为0.12%时,抗压强度最大,为44.33 MPa,增幅10.22%;BF 掺量(体积分数,下同)在0~0.20%范围,纤维SCC 的抗压强度随BF 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BF 掺量为0.10%时,抗压强度最大,为42.12 MPa,增幅4.72%。这是因为BF 是一种耐碱硅酸盐材料,少量掺入可均匀分散在SCC 中,过量掺入在混凝土基质中会出现结团现象。
混掺纤维对SCC 抗压强度的影响如图2。从图2 可看出:BF 掺量为0.05%时,PAN 掺量在0~0.12%范围,随PAN 掺量的增大SCC 抗压强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PAN 掺量为0.12%时,抗压强度最大,为42.35 MPa,增幅为5.30%;BF 掺量分别为0.10%,0.20%时,SCC 抗压强度均随PAN 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PAN 掺量为0.09%时,抗压强度最大,分别为42.94,41.88 MPa,增幅分别为6.76%,4.13%。
图2 混掺纤维掺量与SCC抗压强度的关系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 of mixed fiber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CC
对比图1,2可知,单掺纤维对SCC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较混掺纤维显著。这是由于随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在混凝土中无法均匀分散,纤维表面与混凝土之间相互吸附,导致SCC 内部出现受压薄弱面,抗压强度下降,两种纤维混掺呈“负混杂效应”。对于抗压强度,混杂纤维最优掺量组为BF 掺量0.10%、PAN 掺量0.09%,此时试件抗压强度为42.94 MPa。
2.1.2 劈裂抗拉强度
单掺纤维对SCC 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如图3。从图3可看出:PAN,BF掺量分别在0~0.12%,0~0.20%范围时,SCC 劈裂抗拉强度随单掺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PAN 掺量为0.12%时,抗拉强度最大,为5.06 MPa,增幅29.41%;BF 掺量为0.20%时,抗压强度最大,为4.48 MPa,增幅14.58%。由此可见,BF 和PAN 均可较好地提升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
图3 单掺纤维掺量与SCC劈裂抗拉强度的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ngle fiber content and the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of SCC
混掺纤维对SCC 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如图4。从图4 可看出:当BF 掺量分别为0.05%,0.10%,0.20%时,PAN 掺量在0~0.12%范围,SCC 劈裂抗拉强度均随PAN 掺量的增大呈持续增大趋势;PAN 掺量为0.12%时,劈裂抗拉强度最大,相应为6.19,6.86,6.72 MPa,增 幅 分 别 为58.31%,75.45%,71.87%。
图4 混掺纤维掺量与SCC劈裂抗拉强度的关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 of mixed fiber and the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of SCC
对比图3,4 可知,混掺纤维对SCC 劈裂抗拉强度的提升效果优于单掺纤维,且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其劈裂抗拉强度线性增大。这是由于两种纤维在SCC 基体的水泥砂浆中形成纵横交错的纤维网,与水泥砂浆之间产生较大的黏结力,对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起到抑制作用,两种纤维混掺呈“正混杂效应”。对于劈裂抗拉强度,混杂纤维最优掺量组为BF 掺量0.10%,PAN掺量0.12%。
2.1.3 纤维SCC微观结构及机理分析
SCC在骨料-基质界面和纤维SCC(BF10PAN12)在纤维-基质界面的微观形貌如图5。
图5 SCC微观形貌Fig.5 Micro morphology of SCC
从图5 可看出:SCC 内部的水泥与骨料之间存在明显裂缝,结构较疏松,微裂缝的存在会使混凝土受力时形成宏观裂缝,从而导致破坏;BF 和PAN 横跨水泥基质的内部裂缝,阻止了裂缝的发展,这是由于两种纤维与SCC的“桥接效应”,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网状结构,致使混凝土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得到明显提升。
2.2 混杂效应
选取混杂系数表征纤维混凝土的混杂效应,纤维混凝土强度的混杂系数[13-16]计算公式为
式中:f为纤维SCC的强度;fm为SCC的强度;αA-B为混掺PAN与BF的纤维SCC混杂系数,αA-B≥1时为正混杂效应,αA-B<1 时为负混杂效应;βA-B为混掺PAN 与BF 的纤维SCC 强度相较于SCC 的增强系数;βA为单掺PAN的纤维SCC强度相较于SCC的增强系数;βB为单掺BF的纤维SCC强度相较于SCC的增强系数。
由式(1)计算表4 所示纤维SCC 试件的混杂系数,结果如表5。从表5 可看出:受压时,所有混掺PAN-BF 的纤维SCC 试件的αA-B<1,PAN 混杂纤维SCC 呈负混杂效应;受拉时除BF05PAN06 试件的αA-B为0.890 外,其他试件的αA-B>1,其他组合的SCC 呈正混杂效应;混掺BF 掺量为0.20%,PAN 掺量为0.06%时,即BF20PAN06 试件抗压强度的混杂系数最大,为0.962,此时试件的抗压强度增幅最大(6.76%),这与试件抗压强度的实验结果一致;混掺BF 掺 量 为0.20%,PAN 掺 量 为0.09% 时,即BF20PAN09试件劈裂抗拉强度的混杂系数最大,为1.444,此时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增幅最大(75.45%),这与试件劈裂抗拉强度实验结果一致。由此可见:混掺PAN 与BF对SCC劈裂抗拉强度的提升效果明显;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之间的混杂效应不具明显的正相关性。
表5 纤维SCC混杂系数Tab.5 Hybridity coefficient of fiber SCC
3 结 论
1) 混掺PAN 与BF 较单掺对SCC 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差,但较SCC 均有提升;单掺PAN 较单掺BF 对SCC 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显著,单掺PAN,BF 的掺量分别为0.12%,0.10%时,SCC 试件抗压强度均达到峰值,分别为44.33,42.12 MPa,较SCC 分别分别提升10.22%,4.72%;混掺BF 掺量为0.10%,PAN 掺量为0.09%时,SCC抗压强度达到峰值(42.94 MPa),较SCC提升6.76%。
2)混掺PAN 与BF较单掺对SCC 劈裂抗拉强度的提升效果好,混掺BF掺量为0.10%,PAN 掺量为0.12%时,SCC抗拉强度达到峰值(6.86 MPa),较SCC提升75.45%。
3)SCC 内部的骨料-基质结构较疏松,混掺PAN 与BF 后,其和SCC 之间的“桥接效应”有利于提升SCC的劈裂抗拉强度。
4) 混掺PAN 与BF 时,对于SCC 抗压强度呈负混杂效应,对于劈裂抗拉强度呈正混杂效应,混掺纤维SCC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混杂系数不具明显的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