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发展的特征趋势研究
2022-07-14马玉娟
钟 存,魏 鹏,马玉娟
(1青海省贵德县气象局,青海 贵德 811799;2青海省贵德县农牧和科技局,青海 贵德 811799)
0 引言
天气的阴晴冷暖影响着人们的出行生活,相关的气象信息制作、传播从古到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1-2]。近20年来,国家对科普和气象高度重视[3],随着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气象科普水平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地域差别仍然很大,偏远地区广大农牧民、中小学生、社区居民等群体仍然缺少基本的气象知识,特别是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气象灾害知识了解甚少,对灾害性天气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差。地方政府和气象部门在气象科普宣传上存在形式单一、参与度和融合度不高、针对性不强等特点[4-6]。少数民族地区属于生态较脆弱区域,气象灾害频发,人口文化素质参差不齐[7-8],气象科普宣传有以下特点:气象科普具有民族特殊性,形式以宣传为主,主要内容在气象灾害预防,主要科普对象为中小学校、社区及机关事业单位,宣传内容形式单调单一和范围有限,专业的科普人才建设滞后[9-11]。目前对基层尤其对西部落后省份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气象科普发展现状上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以西部省份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贫困县为例,从近20年中气象科普的不同形式、科普内容、科普对象、科普活动及当地特殊性、经费支撑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分析了20年间青海基层气象科普发展的特征及趋势,为开展基层气象科普提供科学依据。
1 气象科普发展
1.1 科普形式有所改变
在对基层大众气象科普形式上,没有现成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直接查询,只能通过对县气象局档案文件资料查阅及与参加工作20年以上的相关业务人员调查交流获取。在基层,对大众气象科普的形式已从单一的上街宣传,发展到了多渠道、多形式[12-14]。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为例,通过对县气象局档案文件资料查阅和调查,2000—2008年期间,贵德仅在每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上街宣传,具体在气象日当天或前几日在县城所在地广场开展宣传,以悬挂每年世界气象日主题的标语条幅为主,一同发放一定量的科普单页材料,单页数量在100~200份之间,加气象知识的答疑。自从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固定了“3.23”、“5.12”上街宣传活动,还有对科技周宣传活动的重视,增加了上街宣传科普次数。
2011—2012年期间,随着基层办公经费增加,每年增加了气象科普宣传次数,形式还是限于上街宣传和学生参观,但人数和次数均有所增加。2013年通过制作气象知识科普展板进行宣传,并开始走进校园对学生进行科普宣传,同时在学校开展知识问答、专题讲座。2014年后,随着中央财政“三农”专项的项目支持,印发气象科普册子,宣传材料样数和科普内容均大幅增加,单页由黑白全部转为彩页印刷,内容由原先的气象法规宣传,增加了气象预警信号等内容。按照中央财政“三农”专项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直通式”为农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跟种植户和气象信息员交流培训,培训也开始向乡村走进。每年至少开展1~2次气象知识培训。科普活动随着2017年中央财政“三农”项目支持,开始走进了农村学校及城镇社区。随着县局气象服务应用系统增多,气象重要信息的科普,用手机短信、微信群等形式发送,如天气预报中增加科普标语,微信群解答气象疑问。2019年起APP客户端(青海天气)、抖音、快手和视频号等科普宣传形式兴起,受到了大众的喜欢。
1.2 科普内容有所拓展
2001—2010年,县级区域地区的气象科普内容以气象知识包括天气气候方面相关内容为主,附有气象法和地方气象条例等内容。在此期间,防雷检测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随即开展,雷电灾害的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科普也开始受到重视。如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随着2005年防雷检测工作由所在5个县级台站自主开展,县级区域内雷电灾害预防的科普内容在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中开始增加,每年对易爆易燃场所工作人员就防雷知识普及开展培训和宣传。易出现冰雹灾害的贵南县和同德县从2002年开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贵德县相对冰雹灾害少,从2007年开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每年都增加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科普宣传和培训,人影作业人员如何防雹和增雨知识、人影作业设备的原理及应用、云的知识点、雨量观测方法和安全方面的知识点等为每年培训内容。防雹和增雨的益处及注意事项等知识也成为了人影作业涉及地的农牧民的科普重点内容。2007年开始预警信号发布实施,各县局当地常见气象灾害类型的预警信号及防御内容在宣传材料中以科普形式呈现。
2013年开始展板制作,气象灾害内容通过展板展示,内容不再是单一的雷电灾害内容,本地主要的气象灾害特征、发生时期、预防措施等开始图文并茂的展示,如贵德县气象灾害科普涉及到易出现的干旱、暴雨、雷电、霜冻、冰雹和大风等内容,均有展板。2014年开始贵德县有中央财政“三农”专项支持,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科普得以发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涉农方面气象科普内容较多,制作了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农作物与气象要素、二十四节气等内容宣传小册子。
2015年贵德县级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业务平台建成后,参观人员参观业务平台,科普内容增加了天气预报制作、气象要素数据如何获取和传输、预警信息发布过程演示和观测资料查询系统介绍等。气象观测场和业务平台成为了参观的科普场地。至2020年青海省基层县级均没有气象科普场馆。
2016年开始,随着中央财政“三农”专项在贵德县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2个体系全面实施,在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普方面,项目经费主要投入在农村科普方面,建立了10个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信息员手册》《农村气象灾害知识要点与防御》等书籍气象信息员每人一份,在培训中作为重点内容,农村气象知识点内容开始丰富起来。从2011年开始,气候变化方面的科普成为了科普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包括气候变化的原因、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危害及气候极端事件等内容。从2016年开始重视气象文化科普长廊建设,开始大力宣传科普气象法制建设、二十四节气、气象廉政建设、气象与安全、气象与人类生活等专业气象知识。同时开始涉及气象灾害紧急避险与自救、气象仪器知多少、山洪泥石流等与气象有关的衍生灾害。
1.3 科普对象多元化
通过对县级气象科普对象调查发现,在基层气象科普对象经历了从个别逐渐向大众发展的过程[15]。从贵德县调查的情况来看,在2000—2008年,科普对象仅限于县气象局所在地的城镇居民,居民对科普宣传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科普的形式单一,面对面科普的接受人员仅在100人次之内。自2009年起,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始上街宣传,再加上科技周科普宣传重视,接受科普的学生和城镇居民人数增加,每次能达到100~200人次。专业气象科普对象则仅限于防雷和人影人员。
2011—2013年,贵德县逐年增加了气象科普宣传次数,接受科普的城镇居民和学生人数次数比2001—2010年均有增加。2014年后,随着中央财政“三农”专项的项目支持,每年开展气象信息员和重点单位应急责任人培训1次以上,加上科普形式的多样化,科普对象及人数均大幅增加。选取调查的直接接受气象科普的人次数据,将2010、2015、2019年的接受科普人员占相应年份的人口数百分比做比较,虽数值在0.42%~3.76%之间,但逐年在成倍增加,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贵德县重点人群参与面对面气象科普人次一览表 人
2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科普活动发展特征
2.1 提高针对性
近20年,气象科普进校园从以单纯的组织参观气象台站观测场为主,逐步发展到了气象科普走进校园(包括农村学校),以及开展气象知识讲座、发放科普宣传材料和气象知识抢答等多种形式[16]。以贵德县为例,2011年前气象科普进校园只是单纯的组织参观观测场。从2011年后,气象科普进校园的形式逐渐增多,开始了在学校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向学生发放宣传材料,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气象知识问答讲解互动等。但据调查数据显示,局限于城镇附近的学校,受众均为小学生和初中生,而对于高中生和少数民族班的学生科普均为零。从2014年中央财政“三农”专项的实施开始,开展了气象为农服务2个体系建设,气象科普服务走进农村,向农村幼儿园、学校进行科普。主要以气象知识讲座、气象灾害视频播放、气象知识问答等形式开展,科普人数逐年增加。从2011—2020年接受面对面气象科普学生次数占贵德全县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总数百分比来看,比重虽小,但接受科普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具体见图1。气象科普活动从以学校为主,逐渐开展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在近几年,特别加强了与社区和村基层合作,联合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构成了与党建、党支部主体党日和道德讲堂等活动融合共同发展的趋势。
图1 2011—2020年贵德县初中生和小学生接受面对面气象科普比例
气象重要信息接收方面,从2016年中央财政“三农”专项在贫困县和少数民族县全面实施来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两个体系全面建设,气象信息员队伍的不断完善发展,能够保证每个村(社区)有一名气象信息员,每个乡镇有一名协理员,每个重点企业单位部门最少有一名应急责任人,能够接收到气象信息,实现了气象信息的最后一公里,气象科普涉及面扩大到了每个村和社区及相关部门。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普涉及群体及内容有了提高,能够达到重要性、转折性和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均能发送接收,再通过各自村(社区)和单位群体的微信群和其他方式及时转发。气象重要信息编发方面均能够做到内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确保信息无误、时效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农牧民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也逐渐从无知不需,开始向急需和比较重视的方向发展。
气象科普人才培养发展较为缓慢[17-18],截至到2021年,青海省县级气象部门仍没有专职气象科普岗位,均为兼职人员。专门组织培养科普人才方面,从2016年开始科普类培训向基层延伸,县级气象人员开始参加科普培训和科普演讲等活动,同时开始举行气象科普征文和视频评比大赛,县级人员积极参加,科普能力得到了提高。在2020年的县级目标任务考核中,开始加入了业务科研成果的科普转化考核,表明气象科普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2.2 增加投入
在科普基地、场馆类建设方面,青海省科普基地和场馆趋向于民族地区发展建设。全国气象科普基地中青海省有5家,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占2家,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气象局,两个州级气象局均在建设气象科普馆,但2个科普馆由于经费投入问题,均未建设完工开放运营。青海省所有县局均没有气象科普场馆。
气象科普经费的支持力度为逐年增加趋势。从贵德县的调查数据来看,2001—2010年每年的气象科普经费约在几百元,主要为气象日上街宣传经费支出、气象报和气象知识杂志的征订费用,也包括对业务人员的进行人工影响天气和防雷检测业务等相关科普知识培训。2011—2013年,随着科普宣传次数增加和科普展牌制作等的开展,科普经费支出增多。从2014年中央财政“三农”专项的实施,科普宣传品制作种类及数量、气象类报刊杂志的征订份数均有所增加,经费支出达到每年5000元左右。随着中央财政“三农”专项中对加强当地气象为特色农业服务的要求的提出,开始制作为农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展板,以及向专业合作社普及为农服务信息,自此科普类支持经费大幅提高,2017年投入经费已达到4.7万元。
3 气象科普在贫困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建议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较差的边缘山区。受历史、宗教、文化、地域和环境的因素影响,民族地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普遍偏低。山区气候条件差、气象灾害多、对气象科普需求大,近20年中气象科普虽不能达到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但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如将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传播与传统文化融合,用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印发气象科普宣传材料,发展少数民族气象科普员,培养少数民族气象干部,逐步增加为少数民族的服务[19-21]。
3.1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气象科普
2001—2010年,气象科普宣传材料从单一的汉语转变为了汉语和藏语双语的印刷,针对少数民族的科普疑问解答和宣传交流仍以汉语为主。以贵德县为例,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上街宣传,气象日主题标语条幅,从单一的汉语转向藏汉双语印刷,科普单页材料也从单一的汉语转向藏汉双语印刷。但解答疑问中,在有懂藏语气象职工的贵南县气象局,能够直接应用藏语向藏族居民科普交流。但这10年中,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5个县局均未开展直接面向藏族牧民科普的专题宣传科普活动,学生到气象局进行观测场参观活动中,没有涉及到专门请藏文班学生来参观,且用藏语科普讲解。
2011—2020年中,科普材料及科普用品均能够做到藏汉双语制作,科普宣传中逐渐重视为少数民族专门策划活动形式等。以贵德为例,2011—2012年,每年在气象日有1~2次的小学生或初中生,人数在100人左右的场地参观活动,但并未专门为民族班(藏语班)学生开展科普宣传或参观的活动。2013年开始制作了气象知识科普展板,2014年后,随着中央财政“三农”专项的项目支持,印刷气象科普册子,均为藏汉双语;2016年开始制作气象科普用品,如手提袋、纸杯,均是藏汉双语。2019年青海省开始开展气象科普进寺院,发放藏语版雷电灾害科普视频、天气生活科普彩页宣传材料等。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所在的6个县局,每年5—6月的挖虫草时期,雷电灾害预防科普越来越受到重视,雷电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和开展科普服务也是这2个月的重要气象服务内容之一,气象服务人员深入山区和采挖点进行科普宣传,发放科普材料。
在提高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的气象科普宣传,首先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多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的因素,重点从气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强科普[22-23],结合民族历史和文化发展[24-25],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对生态保护意识强的特点,将“气候好产品”、“天然氧吧”、“气候养生乡”与气象科普融入,发挥好气象科普桥梁纽带作用。像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制气象科普山歌,青海地震局和海北地震局利用藏族弹唱、说唱等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防震减灾常识等,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利用回族喜欢的花儿和藏族的弹唱形式普及气象常识,也可挖掘青海方言及青海花儿中的气象知识密码来科普气象。
3.2 利用好现有的多媒体科普手段,结合民族特色形式
如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气象局制作了藏语雷电灾害预防短片,片中以藏族动画造型的主人公科普雷电知识,更具民族特色和亲和力。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制作的雷电灾害预防唐卡,在科普宣传中赢得藏族同胞的喜欢,如在2021年人大代表检查贵德县气象局民族团结工作时,藏族人大代表看见后很感兴趣,称赞科普效果有特色。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气象科普”形式,如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喜欢用快手APP特点,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在快手推出藏语版天气预报播报和气象科普直播等形式,在不同时期根据青海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气候特点增加一些农牧业气象服务科普、在青海旅游黄金期到来之前从气候角度出发,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宣传等,起到气象科普为农牧业和旅游气象及乡村振兴服务的作用。
3.3 在人才方面加大培养,增加资金方面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好少数民族气象信息员作用,利用少数民族气象信息员,做好对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二次科普宣传。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合理科学安排对重点人群的科普。针对基层多民族并存的特征,对少数民族同学的科普要结合民族历史文化及当地语言,结合气象知识设计科普活动。针对农牧民的生活安全及牧业的气象服务等方面制作科普材料[26]。气象科普场馆继续趋向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级气象局积极申报“全国气象科普基地”和“百年气象站”,挖掘当地独特的气象科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