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源达心, 以艺化人—— 听丁义教授的演唱专辑《源》有感
2022-07-14张美林
张美林
昨天收到好兄弟、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丁义教授寄来的个人演唱专辑《源》,今天特地找了一对录音棚的监听音响,把CD中的十首作品反复欣赏,前后听了近三个小时。每遍听,细听、静听,细微的声音处理、细节动情处,让我沉默了很久,心里的感动、感想似乎有很多,难以言状,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丁教授的歌声!从第一首歌的第一声,就被那种富有强力的、带有阳刚与血性的男高音嗓音和真挚表现而感动。听完第一首《黄河人家》,我在想如此摄人心魄的声音,为什么我没有早点听到呢?
大数据时代,网上的音乐资料层出不穷、应有尽有,随时手指一点,多彩的世界便飞速地展现在你眼前,真正实现了全人类资源共享,尤其是声乐资源。所以,想听什么、想看什么,我们会很方便、快捷地从互联网得到,而听老唱片、CD的时代似乎是很久远的事了。
二十多年前,我也曾出版过个人演唱CD《今夜无人入睡》,正版销量还不错,直至出现了两三种盗版,导致正版销量锐减。那时,网上音乐资源极少,CD、DVD为专业、非专业学习音乐的人提供了最直观的参考资料。而现在,丁义教授个人专辑的出现,让我开始思考他的动意与构想。因为当下听CD的人少,沉下心来细品音乐的心境也消失殆尽了。通过与丁教授的交流得知,他在寻源、寻文化之源、声乐艺术本真之源,或者说他在追求对歌唱艺术本真的回归。一碟十首歌,风格各异,他用风格下的语感、语境,以直击人心的音乐表现,以一种种真实、自然、震撼又侠骨柔情般的声音塑造出多个音乐形象,让人沉醉其中。音乐是语言尽头的表现方式,歌曲又是音乐与歌词的艺术有机体。音乐与语言的高度融合,是歌者内心审美取向的外化表达。
毫无疑问,丁义教授演唱的十首风格各异的歌曲,以其独到的艺术审美、个性天成的嗓音处理,真实表现出“歌唱为了什么”的初始发问。听者应该和我一样,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十首歌,十种音乐风格,我叹服词、曲作者的才情与执守。执守的是地域民族音乐风格,是在音乐创作中开拓新的样式的大胆尝试。其中包括特色乐器的编配与歌曲结构都缜密构思,与唯美乐思完美融合。同时,我更叹服丁教授以自如、从容、自信的歌唱状态,演绎着他对当下音乐文化反思的一种新的价值构建。当然,每首歌艺术性的表达要具有个人的立美、审美的精神面貌,无论是北方的雄奇、苍凉,还是南方的隽秀、舒缓;无论是悲欢离愁,还是相思绵绵、爱恨情仇,都凝聚在丁教授的歌声里。最令人折服的是,在他的歌声中始终充分张扬着一个有血性、有筋骨、有气节的伟大丈夫的音乐形象。即便在音调柔美的《胭脂扣》《离歌》里,依然保持着刚柔相济的声音特点,把张弛有度、抑扬结合的声音张力发挥到近乎完美!
从题材上看,《黄河人家》的粗犷豪放与质朴、直抒胸臆的倾诉;《胭脂扣》的委婉、细致与曲风的静谧之美;《景德镇的女人》的文化意蕴,虚实结合与南北地域文化时空的穿行;《女儿要嫁人了》描述了平常人家的故事,父母与女儿难以割舍的款款深情;《离歌》里,离别的叹息、无奈与人生况味的抒发,琴里、酒里的思念之苦;《故乡的海棠》中浓浓的乡愁,真切的抒怀与游子思乡的情感;《天津卫车夫》对辛苦劳作场景的再现与快乐每一天的乐观人生态度;《乌云嘎》唱出情歌里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坚守、执着与失去爱人的苦闷、忧伤;《我住长江头》里相爱不能相见的离恨与长江流水般的相思意;《九一八》对史实悲情般的倾诉与莫忘国耻的警示!十首歌的主题呈现,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多维地反映了人们对于历史、社会、人文、地域、情感、人生态度等精彩丰富的内容。《九一八》这首歌充分展现了丁教授的说唱功力,尤其是“说”的基本功及艺术表现,语调轻重缓急,字的“喷口”、声母的强调,把人物的语气、语势与调侃、憎恨、向往等,使字的魅力充分得到了张扬,音乐形象鲜明、生动。
音乐上,十首歌曲风格迥异又各具特点。《黄河人家》高亢、粗放又不乏细腻柔情,舒缓起伏的音调中表现出黄河人家旷达、张扬的人物形象,生动感人。《胭脂扣》也是丁义教授自己比较满意的一首,在轻柔的苏州评弹混合昆曲的旋律中,音乐娓娓道来,妩媚、柔情的音调,无不让你穿越在吴侬软语的语境里。他把吴语区方言的“糯味”与普通话的韵辙结合得非常巧妙。按理说,不同语系的语言与音乐是难以糅合在一起的,但丁教授在充分尊重音乐风格的前提下,稍做了一些字的“变形”,使字正与腔圆巧妙结合。韵中有字,腔润又字正,缠绵悱恻,余有未尽。《景德镇的女人》中北方说唱的曲调、风格、语言、韵味很浓,尤其以说为主的音调,更是把瓷器上虚虚实实的人物情感表达得非常鲜活、生动。《女儿要嫁人了》是词、曲作者去云南采风而创作出的带有城市民谣风格的作品,语调与音调有机契合,平实地表达了父母在女儿出嫁时复杂的内心世界,曲风接地气,令人回味无穷。《故乡的海棠》是丁教授自己作词、作曲,也算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首歌曲,可谓词、曲、唱三位一体,精神契合,在静谧又跌宕的北方音调里,谣唱着对遥远故乡的浓浓乡愁。《天津卫车夫》的音乐性格热情、豪爽,说话般的天津方言,唱中带着说的腔调,尤其方言语调、音调一下子把车夫劳作的欢快心情,展现在你的眼前。《乌云嘎》是富有蒙古族音乐特点的音调,辽阔、悠远,在孤独忧伤的音乐中,把失恋的痛苦和悲伤,演绎得很长、很长……《我住长江头》的古韵里,吟唱着相思之苦的幽幽恋情,音调、语调都在浓情的音乐里,缓缓又跌宕地漫延着如水的倾诉。《九一八》是根据东北的民间音调,与历史性的描写歌词结合在一起,更显音乐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激愤、调侃、大声怒吼的语调与节奏,更在音乐与语言的节奏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反复欣赏丁义教授的唱碟之后,有一个声乐专业的同行说,如果再有几首“美声”作品就更好了!我立刻反问,什么叫“美声”?难道带有“嗷嗷叫”,一味大嗓门,从头到尾用一种声音唱歌的就叫“美声”吗?他答不上来。有时,专业无知是很可怕的,如果他(她)是一位声乐教师,不知道要把多少学生“带沟里去”!美声唱法,首先是“美”字当先,声音要美,是唱法审美规避下的美的声音表达,美的情感抒发。丁义教授的歌声就是“美声”!我想,这位同行的观点不只是代表了一部分人,对于“美声”认识进入误区的人可能还有很多。有的学生连一首完整的歌都唱不了,一会儿眼翻上去找位置,一会儿跺脚找气息下沉,似乎没有技巧痕迹的歌声,就是低劣的、不美的。一分为二地说,各种唱歌小动作的养成,跟我们平时的教学有很大关系,或许教师就是这样教的,学生也就这样模仿了。因此,笔者认为,呼唤歌唱本体与美的回归,是当下声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哲语说:我是谁?我在哪?我能做什么?我们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靠谱的事,对于自己的定位要十分明确!再说,授业、解惑是我们教师的天职,对于“美声”概念及本体认识不足,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的拙劣,人才培养自然会进入“发育不良”“走偏门”的恶性循环。
丁义教授
丁义教授的唱碟《源》的面世,无疑给那些概念不清的民族男高音的培养,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促进了相关概念认知的更新。男声演唱首先要有男人的血性,要有充分的声音张力,以应对不同风格的歌曲需要。丁义教授这张专辑,从词曲创作到演唱,一切回到风格的源头,寻找自己想要的声音。本真、不造作,情感的真实流露,从声音的品质中,我们可以听出几乎没有任何混音及其他混响而改变声音的做法。尽管有个别音音准有些游离,但瑕不掩瑜,丝毫不影响他的真实演唱和风格的差异性表达。一切都被丁教授拿捏得恰如其分、合情合理,而这种风格韵致的表达,均在他多彩的语调、准确的发音里。
同行们都知道德法艺术歌曲中,尤为重视语言的正确发音。语言的元音、辅音的准确性,决定了声音品质的美学性和艺术性表达。语言破裂与变形,实则是对声音塑造音乐的一种背离。德国人对于语言的准确发音,几乎到苛刻的地步。我们的中国语言发音,要比其他国家语言发音复杂得多。十三辙、四声,以及各地方言发音,足以让歌者一辈子去努力研习。戏曲界有句行话,千斤道白四两唱,充分强调了念白的重要性。还有,我们常说的“以字行腔”也是强调了念字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歌唱的发端就是语言的表达!在意大利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会说话就会唱歌。语言不准确(大舌头、有腔无字)都是歌唱道路上的“拦路虎”,由于语言发音造成的各种声音问题也是屡见不鲜。丁义教授是东北人,所以他的语言基本功扎实,语言习惯好,声音自然、敞亮、张力充分。丁教授唱过好多东北地区的民歌,包括二人转选段。这实际上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吐字和咬字习惯,无论是“喷口”的运用,还是高亢音调中的元音安放,以及其他地域语言的衬词,甚至是风格迥异的江南吴侬软语,依然在说字艺术的形态里,惟妙惟肖地表达出穿越不同韵味与视域的音乐品格,令人叫绝!
我的师兄马金泉教授说过,声乐圈中说、唱自如者寥寥,把中国声乐作品中“说唱歌曲”弄明白的人更是少数。主要问题在于,歌者整日“唯声音论”,琢磨声音、高音的时间占了大部分,而弄不清好声音一定源于“字正”。当然,正确的发声基本功是前提。
在此,我强调“字正”的重要性,是基于当下各声部均存在轻字重声的问题。实践中我们发现,往往语感表达好的,唱歌的乐感也不会差到哪去。所以,正音、念白、朗诵歌词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歌词(高八度),就男声而言,实际已解决了高音或声音高位置的问题,可谓字声双得,可获得双重的艺术价值,不信你可试试!
丁义教授还告诉我,他们的创作团队一直秉持着原生、本真、初心、初声,秉持向民间学习的艺术态度。姜木填词、谱曲的作品给我印象尤深,充分体现出一位艺术家深厚的艺术修养。无论是歌词的立意及思想性,曲调的风格性,都举重若轻般化入音乐中。才气、敬畏之心,令人叹服!他们强调不复制、不强求,以传统文化根性美的艺术形态,融入时代精神,再现了人们精神向往中一个又一个的审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