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奋力书写中华文明探源的时代答卷

2022-07-14刘鸣谦

中国报道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物保护考古

文|刘鸣谦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蓝田猿人、半坡遗址、轩辕黄帝陵等为实证的远古历史,有秦、汉、唐等10多个政权上千年的建都史,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伟大革命史。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等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走进半坡遗址,从房屋到器皿,6000年前先祖生活的景象跃然眼前;在骊山脚下,那个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千年军阵,仍旧诉说着始皇帝统一华夏的功绩;前往庄严肃穆的大雁塔,穿越千年望一眼盛唐的繁华;置身气势宏伟的西安城墙,凝望流淌千年的护城河,还有陕西历史博物馆、延安宝塔山……陕西历史上先后有14个朝代在此建都,留下了大量丰富的文物古迹,文化积淀深厚。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陕西共有各类文物点4905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98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有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522家、博物馆341座,馆藏文物总计7748750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三秦大地上,历史遗珍和红色遗迹遗物星罗棋布,无声胜有声,永续着千年文脉。

保护第一,守住历史文脉

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工作实证了陕西文物资源至高性、丰富性、完整性的特点,体现了陕西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陕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紧抓文物保护,为文化遗产保护夯实家底;以科学创新的思维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赋予文物新的时代意义,照亮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未来图景。

2021年5月31日,西安火车站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宾朋。火车站北站仿恢宏、大气的盛唐风格建筑与对面的唐代大明宫南门——丹凤门遗址遥相呼应,使西安火车站成为全国首个“直面”世界文化遗址的火车站。地处繁华闹市区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成为实现大遗址保护与改善民生的双赢典范。

近年来,陕西创新文物保护模式,依托历史文化遗产,从古迹修复到生态修护,开辟出了一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共生”的新道路。比如,安康的凤堰古梯田,以自然风光当“展厅”,梯田民居为“展品”,古村落变身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当地群众在青山秀水之间实现了脱贫致富。

在西安,通过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曲江池遗址公园已经成为市民休闲的最佳去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探索了科学保护古迹遗址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的实践经验;西安城墙将文物保护与周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融为一体。

截至目前,陕西已实施50余项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2021年,共有15处大遗址列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约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另外,在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处大遗址中陕西有3处。

科技为文物保护插上创新翅膀。文物饱经沧桑,沉睡千年。文物保护工作不仅要发现它们,更要唤醒它们。

2010年12月14日至2011年1月14日,“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在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发掘出土、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专家共同完成修复的宗室女李倕冠饰惊艳亮相。这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一套复原的唐代冠饰。

“李倕冠饰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实验室微观清理、科学复原的冠饰。”唐李倕墓修复保护项目中方负责人杨军昌介绍,李倕冠饰出土时,已经无法看出冠饰的本来面目,需要整体提取,再送到实验室进行微观清理。而通过科技手段干预,有效遏制了由于环境剧变而引起的各种脆弱材质文物的进一步损坏,实现了出土文物从考古发掘现场到实验室的平稳过渡,这是李倕冠饰这一结构复杂的古代工艺珍品得以复原的保障。

3月25日,筹备3年多的《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文物大展在西安友好城市——日本京都正式拉开帷幕,上千名日本市民专程前去参观。

从李倕冠饰得到科学复原,到薄如蝉翼的法门寺地宫出土丝绸被成功揭取;从兵马俑色彩保护,到韩休墓壁画整体打包,现代科技助力文物保护,让历史原貌最大程度上得以重现。

除了文物保护手段的更新,陕西在健全完善文物保护利用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推动立法工作上也做了很多努力。近年来,陕西省在全国率先编制《陕西省文物保护总体规划》《陕西省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创新编制《陕西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规划》《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等,确保文物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实现文物保护与社会进步的和谐发展。

追本溯源,探寻文化之源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就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拓展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战略部署。

“陕西地处中华文明主舞台中央,是中国文明历史考古研究关注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战场。作为考古工作者,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于深入推进中华文明的溯源阐释,奋力书写出新时代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陕西答卷。”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表示。

“十三五”时期,陕西实施考古项目691项,发掘出土文物3.7万余件(组);7项考古成果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项考古成果入选“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项目”,2项考古成果荣获“田野考古奖”,石峁遗址被评为近10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新成就不胜枚举。在陕西,出土有10万至1.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的南郑疥疙洞洞穴遗址,为了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了重要证据;陕北地区发现的气势恢宏的宫室类建筑、布局规整的宗庙类遗迹和等级分明的大型墓地,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太平遗址的考古研究,使关中地区龙山文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对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开展的多学科研究,推动了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取得新进展;少陵原十六国大墓的发现、清平堡遗址的考古工作,为研究我国民族融合和长城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此外,陕西在全国率先完成石窟寺专项考古调查,摸清全省997处石窟寺资源家底,数量位居全国第二;配合建设工程考古取得重要发现,尤其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考古发掘项目,建立了该区域时代长达2200余年的完整中国古代墓葬序列。

为了推进考古工作取得更大突破,推动陕西文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作方式的改进必不可少。陕西大力开展学科交叉和学科整合研究,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本学科中的运用。在考古工作中先后提出“考古发掘是基础,科技保护是核心,陈列展示是手段,服务社会是目的”的工作原则,探索总结出“大范围调查、大面积勘探、小面积试掘”的大遗址考古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首倡“基地+”和“片区制”的区域考古工作模式,以及提高考古工作质量与研究水平的“五化”(考古研究科学化、考古工作标准化、考古管理规范化、考古方法系统化、考古成果普及化)工作思路,建成了9个“考古基地”和4个“基建考古片区”,实现了考古工作人员固定化、专业多元化的特点,辐射带动区域的考古工作与研究的深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肯定。

活化利用,绽放文物新彩

文物无言,却是历史最深情的讲述者。“文物讲述历史,而我们,理应讲好、讲‘活’新时代的文物故事。”罗文利颇有感触地说。近年来,陕西省文物工作者深入推动文物“活起来”,深化文物价值挖掘研究,用心、用情、用力讲好陕西文物故事。

4月28日,陕西考古博物馆对公众试行开放。这是陕西让文物活起来,探源中华文明、展示文明发展脉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举措、新进展。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这样的大学校,陕西有341所,约每11.9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们渴望了解历史、追寻过往,一系列考古成果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大门。从2010年开始,“体验考古·感受文明”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至今已持续举办了12年,每年都有大批社会公众现场聆听专家对考古项目的解读。2010年6月12日,陕西首次向公众开放考古工地。此后,杨官寨遗址、刘家洼遗址、镐京遗址等不断吸引人们前往考古发掘现场。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随着“互联网+文物教育”“互联网+革命文物”等项目的实施,陕西的文物资源信息正在开放共享,融入高校思政课,走进山村小学课堂,滋养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为发挥好陕西革命文物资源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陕西省教育、文物等部门日前出台了《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革命场馆与高校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体系中,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不仅如此,近些年,陕西文物还不断“走出去”,打开了陕西对外交往的新窗口,成为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交流互鉴的“金色名片”。以秦兵马俑等为代表的文物资源优势不断发挥,先后在26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主题鲜明的文物外展50余个,陕西文物逐渐成为配合国家外事活动和文化交流的“外交使者”。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陕西将牢记使命、认真履职,聚焦文明探源,让文物在发掘、保护和利用中重焕光彩,让文物工作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实现陕西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发挥力量。

鎏金青铜马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文物保护考古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名胜古迹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