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铁岩:信仰坚定似岩石

2022-07-14汪月

共产党员·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杨靖宇抗联抗日

汪月

“提鞭策马赴疆场,巨觥三杯热中肠,怒火交流我心烧,将把人类大敌消,资本恶魔捕杀尽,工农专政牢又牢。”这首慷慨激昂、展现出抗日将士的豪迈与激情的战歌,作者竟是一位儒雅书生。然而,正是这位看似柔弱的书生,在国土沦陷、倭寇逞凶之际挺身而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洒尽一腔热血。他就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

改名自勉 铁岩明志

宋铁岩,原名孙肃先,1909年生于吉林省永吉县。1931年春,考入北平中国大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宋铁岩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组织本校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反日宣传。10月间,他被选为北平学生南下请愿团负责人,率团赴南京请愿。请愿学生遭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宋铁岩也因此被捕入狱。在狱中,他英勇不屈,与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痛斥敌人:“爱国无罪!你们卖国,我们爱国。我们的斗争一定要坚持到底,爱国的火焰是永远扑不灭的!”在各界群众的声援下,宋铁岩获释出狱,他决心改用“铁岩”这个名字,以示用铁一样坚强的决心与侵略者和反动派作斗争,凭岩石般坚定的意志为收复祖国山河而献身。

策反起义 振奋士气

1932年秋,宋铁岩受党组织委派,回东北做抗日工作。1933年4月下旬,宋铁岩进入伪铁道警备第五旅第十四团迫击炮连开展党的工作。在中共吉林特支的领导下,宋铁岩用各种形式向士兵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使士兵的反日情绪不断高涨。他又争取了该连士兵张瑞麟等人,介绍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迫击炮连移防到磐石县烟筒山,这里恰好是杨靖宇领导的南满游击队经常活动的区域。宋铁岩认为起义时机已经成熟,在端午节这天晚上全连聚餐时,发动士兵当场击毙伪连长,打死两个伪排长,带领全连120余人起义,随即率领起义队伍和杨靖宇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会合,被编为迫击炮大队,宋铁岩任大队政委。迫击炮大队的加入,使南满游击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同年9月18日,南满游击队在磐石县玻璃河套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宋铁岩被任命为师政治部主任。

随部南征 痛击日伪

在艰苦的斗争中,宋铁岩与杨靖宇一道,率领抗联部队在白山黑水之间开辟了两千余里的抗日游击战线,不断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1933年冬,宋铁岩随杨靖宇率部南征,在八道江南珠宝沟一举歼灭东边道“讨伐”司令邵本良部一个骑兵连。1934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宋铁岩被任命为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初,日伪当局以伪满军政顾问佐佐木为首,率领第一、二、三、五军管区伪军1.6万余人,对东边道北部各县再次进行“讨伐”。面对强敌,杨靖宇和宋铁岩等第一军领导决定让主力部队南下,向桓仁、新宾、本溪等县挺进。4月30日,宋铁岩随杨靖宇率部在本溪赛马集梨树甸子设下埋伏,一举击垮了尾随跟进的邵本良部。

政治工作 才能卓越

在协助杨靖宇进行军事指挥的同时,宋铁岩还负责第一军的政治和党务工作,展现出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才能。为了正确处理军政、军民关系,严明部队纪律,鼓励指战员奋勇杀敌,宋铁岩制定了《东北人民革命军暂行奖惩条例》和《第一军战斗员作战奖励条例》,对于损害群众利益者加以惩处,对于作战有功或缴获武器者予以奖励。在他直接主持下,第一军还印发了油印小报《反日民众报》《人民革命画报》和宣传单《红五月革命斗争口号》等,这些宣传材料在提高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增強抗日斗争的胜利信心、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抗联第一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长期抗日游击战争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带病西征 意志坚强

为了进一步向辽宁西部拓展,配合红军东征抗日,打通东北抗日联军与党中央及关内红军的联系,第一军军部决定由宋铁岩率第一师西征。1936年6月28日,身患肺病的宋铁岩与第一师的几位领导率领400余人的队伍由本溪县和尚帽子的蒲石河出发,开始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第一次西征。队伍途经本溪县境内的套子峪、太平山等地,从连山关、下马塘之间穿过安奉铁路,冲破敌人封锁,迅速翻过摩天岭,进入辽阳、岫岩境内,准备跨过南满铁路,渡辽河,直奔辽西、热河。但此时,日军发觉了抗日联军的西征意图,立即调集重兵层层阻截。西征部队为避免与敌遭遇,被迫在深山僻路中迂回前进。由于连续不断的行军打仗,加之营养严重缺乏,宋铁岩的肺病日益加重,呼吸困难,咳嗽不止。不久,他的病情急剧恶化,高烧不退,大口吐血,不能吃饭,只能喝一点鸡蛋清。在这种情况下,他勉强听从了大家的劝告,由少年营一个排护送回本溪县和尚帽子密营中休养。在病床上,他仍时刻挂念西征中的广大指战员。

率部突围 血染疆场

1937年2月10日,是中国传统的大年除夕。宋铁岩与抗联第一师留守部队在和尚帽子山里的密营中共度佳节。第二天是农历春节,当黎明的曙光刚刚照上和尚帽子山峰,骤起的枪声便惊醒了在密营中憩息的抗联战士。只见山下涌上来黑压压一群日、伪军,病容憔悴的宋铁岩立即振作精神指挥战士们顽强迎敌。霎时间,愤怒的子弹夹杂着石块如暴雨般向敌群倾泻,敌人溃退了,但很快又张牙舞爪地扑了上来。眼见敌人越来越多,宋铁岩果断决定突围。他令主力部队朝敌人包围圈最薄弱的地方狠打猛冲,自己率几名同志断后。百余名战士形成一股洪流,冲破了敌人的包围,但走在队伍最后面的宋铁岩由于病体虚弱,行动迟缓,在越过一个小山岗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8岁。杨靖宇得知宋铁岩壮烈牺牲的消息后十分悲痛,痛惜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战友和得力的助手,第一军的广大指战员得知噩耗后也都悲痛不已。

宋铁岩短暂的一生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他把鲜红的热血洒在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东北战场上,在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猜你喜欢

杨靖宇抗联抗日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英雄杨靖宇之死
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李兆麟
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将领杨靖宇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