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冬奥会时期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研究

2022-07-14王秋艳

冰雪运动 2022年1期
关键词:冬奥会研究发展

摘 要:研究后冬奥会时期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策略,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在企业的数量、生产项目、产品销售与研发等方面现实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产业链不健全、知名品牌少等问题。提出设立冰雪装备产业园区、发展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进一步拓宽冰雪装备制造业的生产种类、完善其生产结构,加强冰雪装备制造的自主研发能力与多元化发展,加强自主品牌的宣传力度,打造更多的知名品牌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冬奥会;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488(2022)01-0079-0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ing the Post Winter Olympic Games

WANG Qiu-ya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50, China)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re is still a slow development of the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 unsound industrial chain, poor brand awareness of the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 in publicity. The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foreign brands. structural imbalances, etc.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of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mprov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 of independent ice and snow equipment brands, further broadening the production types of the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mproving its production structure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Winter Olympics; ice and sno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research

1 中國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背景

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使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为了进一步服务冬奥会,普及冰雪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1](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针对我国冰雪产业规模较小、缺乏自主品牌、不能满足现在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需求,重点强调了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到2025年形成以冰雪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冰雪体育产业体系——以此为标志,我国各地的冰雪制造业开始发展。此外,体育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制定了《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2],提出设立“冰雪运动众创空间”和“冰雪运动产业创意孵化基地”,企业要加大冰雪设备品牌自主研发,提升我国冰雪装备制造水平。为进一步发展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3],对冰雪装备制造业做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规划。由此可见,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政策红利与政策保障。

冰雪装备制造业包括场地设备、运动装备、服装配件等,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首先是需求的增长。据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冰雪运动大众参与状况调查报告》显示[4]:我国大约有2.7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其中参与人群以东北三省传统冰雪运动省份居多,其次是华北地区。参与冰雪项目人数的增加首先会使滑雪服、护具、配件等的需求增加,另外也会促进冰雪相关娱乐场所、设备等的进一步增加。据中国发展网2019年1月份的报道显示:2015年开始,我国有29个省份开展了冰雪运动;据不完全统计,到2019年我国比较完善的滑雪场约有770家,与2015年时的568家相比增长了约36%[5]。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冰雪运动,加大对冰雪场馆设施的投入,满足不同地区人民的冰雪运动需求,国家制定了《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提出截至2022年冬奥会举办年,全国预计新建成滑雪场240座以上、滑冰馆500座以上。据专业机构测算,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我国的冰雪装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而根据我国目前冰雪运动人数的增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滑雪装备市场的规模将增长10倍[6]。据天眼查专业版2020年数据显示[7]:以冬奥会为发展契机,我国冰雪运动相关企业数量迅猛增加,目前已有6 700家(图1),其中制造业占8%。

从图1可以看出,自2015年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冰雪运动相关企业年度注册增速达到了历史峰值(全部企业状态),此后2年依然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9年冰雪运动相关企业年度注册数量达到了峰值,2020年随着增速的大幅度降低,企业年度注册数量也出现降低。

6 700家冰雪运动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河北省、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其中,黑龙江省的冰雪运动相关企业超过了650家,排在全国省份第二名(图2)。

北京冬奥会为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兴起创造了发展的契机,随着后冬奥会时代的来临,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将面临更加剧烈的竞争。冰雪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由于冰雪运动发展的地域性、季节性、发展历史等特点[8-10],黑龙江作为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大省,在后冬奥会时代冰雪装备制造业将面临巨大的变局。对此,要依据全国各地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状况,描绘好省内的冰雪体育经济发展蓝图[11-16],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其产业发展方案。

2 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冰雪装备制造业企业现状

2.2.1 企业的数量

黑龙江省在冰上运动方面发展较好,尤其是冰球运动。所以,2017年黑龙江省依托其冰上运动的发展基础,以冬奥会的举办为契机,开始加大对冰雪制造产业的投资。从全国冰雪运动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前10名的省份与城市的排名看,黑龙江省的冰雪运动相关企业超过了650家,排在全国省份第二名;在城市分布上,哈尔滨市有450家冰雪运动相关企业,排在全国城市第一名。按天眼查制造业占8%的数据比例估算,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数量在50家左右,其中,哈尔滨市为36家左右。

2.1.2 生产项目

黑龙江省相继出现一批冰雪装备制造公司,产品为各类滑冰鞋、冰雪服装、雪地摩托、压雪车、索道、魔毯、造雪机、制冷冰场设备等(表1)。

2.1.3 产品销售与研发

黑龙江省有我国最早的冰雪体育装备制造品牌“黑龙”,笔者对“黑龙”品牌的生产企业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进行了调查,并引用他们的数据举例说明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销售与研发情况。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简称黑龙冰刀厂)始建于1951年,生产速滑、花样、冰球三大系列冰刀器材,产品曾出口海外24个国家,是国内最早、最大的冰刀厂。2016年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完成了多元化的发展,由单一的冰刀生产转化为滑雪板、轮滑鞋、服装、护具、辅具,以及室内冰雪场制作安装等业务(承担了多个城市“百城千冰”项目的室内外冰场建设),年产冰刀300万副、滑雪板20万副。目前,产品销售以国内北方8省市为主,2021年重新开拓国外市场,产品在乌克兰、德国、荷兰、俄罗斯等国家与地区销售,但出口量不大。企业固定资产1.2亿元,2019~2021年年销售收入分别为3 500万元、3 200万元、3 600万元。

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发展的驱动力,2019~2021年投入研发费用1 200万元(占3年营业收入的11.65%);企业与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多个单位合作研发新产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个、省级项目1个,获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29项,申报发明专利1项。研发高端冰刀及冰刀与雪板磨床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黑龙”品牌打破国外垄断、提升品牌形象的创新发展,也是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自主研发产业开始的标志。

2.2 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冰雪装备制造产业链不健全

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产业是在冬奥会申办成功后进入的快速发展阶段。黑龙江省由于是老工业基地,虽然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起步时间较早,但依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冰雪装备制造业主要以生产冰鞋器械、服裝、护具为主,而雪板、雪鞋、手杖等主要是以国外运动品牌为主。且冰雪装备制造业相关企业相对于冰雪服务业、租赁业、文化娱乐业、零售业等数量较少。从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后,冰雪产业相关公司的增加速度达到巅峰,此后几年数量持续增长。虽然企业数量在不断上涨,但是也说明这些企业的发展时间较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虽然生产冰雪设备的企业较多,但是这些企业基本不在同一区域内,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2.2.2 冰雪装备制造产业知名品牌少

一个品牌要想占有一定的市场率,除了受其自身的质量、性价比等因素的影响外,品牌的知名度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由于冰雪运动在我国还属于初级阶段,大众刚开始接受这项运动,基本都是以体验式为主,所以对相关装备的需求还比较少。冰雪装备制造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其产出相对也较少,很多企业的规模都较小,这样很难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产品和企业的宣传,而知名度较差又会直接影响行业的发展。此外,在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内品牌生产的高端产品不被人们认可,很多冰雪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还是以购买国外的高端品牌为主。目前,在我国冰雪装备制造的企业中,以服装和场地设施的生产企业较多,而雪板、冰刀、手杖等装备的生产商相对较少,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3 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策略

3.1 设立冰雪装备产业园区,发展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

张家口市是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近几年冰雪运动发展迅速,各类冰雪旅游娱乐业迅猛发展。随着冰雪运动的广泛开展,张家口市很多传统企业开始制造冰雪装备,如河钢集团、宣工集团转型生产的压雪车,同时,有专门性的产业园开始自主研发装备和引进国外知名品牌。据报道,张家口市规划建设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宣化冰雪产业园,产业园内已经陆续入驻了各种品牌,包括自主研发品牌和国外知名品牌。截至2019年10月,累计引进签约冰雪项目55个,完成注册36个[17]。这些公司中,有国内投资的相关企业,例如:京禧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安美地山地发展有限公司;也有自主研发品牌清投智能滑雪机项目;更多的是引进国外的知名品牌,例如:法国MND索道项目、瑞士BMF索道项目、苏法格造雪机项目等。这些品牌基本涵盖了冰雪装备制造业的所有项目,张家口市产业园的建设是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集群发展的开始。

冰雪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是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借鉴张家口市规划建设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宣化冰雪产业园的经验,可以在哈尔滨市或齐齐哈尔市建立冰雪装备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优质冰雪装备品牌入驻,建立区域研发的生产联盟,发展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

3.2 进一步拓宽冰雪装备制造业的生产种类,完善其生产结构

随着冰雪运动的不断发展,冰雪需求不断增大,冰雪运动种类不断增加,在很多地方冰雪装备的需求已经成为当地产业主体,广大企业也应该改变其对我国冰雪运动现状的认识。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很多人对运动装备都有一定的要求,他们的需求不只是体现在服装上,也对一些项目设备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相关企业应该不断研发新产品,将精力集中在我国目前生产较少的主流产品,如滑雪板、冰鞋、滑雪鞋、手杖等产品上。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冰雪设备的配套产品,加大对新品的研发力度;在产品的研发上要考虑冰雪运动的地域性限制,针对部分气候条件不允许开展冰雪运动的城市,要加大室内项目的研发;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装备的生产结构。

3.3 加强冰雪装备制造的自主研发能力与多元化发展

创新研发能力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保障,也是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创新研发的首要条件就是人才的培养和利用,由于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起步较晚,企业缺乏专业性的冰雪装备制造研发人才。黑龙江省的冰雪装备制造业要想快速发展,需要学习、借鉴黑龙冰刀厂的经验,在对企业现有相关人员进行挖掘和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全国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新产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提高企业对创新研发的资金投入。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在培养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要学习利用国家或地方政府针对其发展给予的一定政策支持和资金辅助,从单一的以生产实体装备为主的企业,向融合冰雪装备用品、冰雪服务软件、智能装备、平台的宣传和运输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冰雪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中,黑龙江省各级地方政府要有针对性地鼓励一些经营状况相对较差的企业转型为冰雪装备制造业的辅助性企业。同时,要以优势地域的发展为主要扶持对象,促进更多的企业在优势地区发展,从而在发展中完成多元化、集群化的转型。

3.4 加强自主品牌的宣传力度、打造更多的知名品牌

想要提高黑龙江省自主冰雪装备品牌的知名度、打造更多的知名品牌,就必须结合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历史,宣传黑龙江省冰雪健儿为国争光的奋斗历史。通过电影、电视剧、报纸与电视栏目等不同形式的广泛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传统与优势。在宣传冰雪运动的同时,可以加入对冰雪装备品牌的推广;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发展模式,采用线上和线下双向宣传;也可采用品牌冠名、多平台线上营销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宣传。另外,在一些地区品牌的宣传上要以产业园或地域的名义进行集中宣传,这样在地区名气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冰雪产业园中。

4 结语

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为了借助后冬奥会时期的发展效应,实现可持续化的发展,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业应及时打破冰雪装备制造产业链不健全、知名品牌少的发展瓶颈。地方政府应出台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促进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提高自主冰雪装备品牌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国家體育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关于印发《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EB/OL].(2016-11-25)[2020-01-11].http://www.gov.cn/xinwen/2016-11/25/content_5137611.htm.

[2]、23部门关于印发《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11-07)[2020-01-11]. http://www.gov.cn/xinwen/2016-11/07/content_5128878.htm.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EB/OL].(2016-11-07)[2020-01-11].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3/31/content_5378541.htm.

[4]、中国人民大学.《冰雪运动大众参与状况调查报告》[EB/OL].(2018-11-20) [2020-01-11].https://www.sohu.com/a/276760132_114731.

[5]、李德忠.冬奥会视域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冰雪运动,2020,42(6):64-68.

[6]、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印发《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的通知[EB/OL].(2016-11-25)[2020-01-11]. http://www.gov.cn/xinwen/2016-11/25/content_5137605.htm.

[7]、冬奥筹办引领冰雪发展 我国6000余家冰雪运动企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EB/OL].(2021-01-19)[2021-01-21].https://www.cqcb.com/shuangcheng/2021-01-19/3600876_pc.html.

[8]、牛冰丽,万海英,汪作朋.我国传统冰嬉文化的发展历史与传承[J].冰雪运动,2020,42(6):90-92,96.

[9]、刘涛.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策略探究[J].冰雪运动,2020,42(3):77-80.

[10]、刘龙飞.“北冰南展”战略下冰雪运动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J].冰雪运动,2020,42(4):50-56.

[11]、翁发志,徐晓玉,吴进龙,等.北京冬奥会契机下东北普通高校冰雪运动发展的困境与消解[J].冰雪运动,2020,42(4):62-67.

[12]、邵长坤.城市冰雪运动文化发展的研究:以大庆市为例[J].冰雪运动,2020,42(6):81-84.

[13]、于阳洋,李智鹏,姚小林,等.新时代我国冰雪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与特色建设的策略研究[J].冰雪运动,2021,43(1):83-86.

[14]、甄棒,周子健.北京冬奥会周期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20,42(3):81-85.

[15]、李振伟,杨佳,李海霞.冬奥会背景下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J].冰雪运动,2020,42(4):90-92,96.

[16]、杨慧,徐加霖,翟波宇.冬奥会背景下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机制与实现路径[J].冰雪运动,2020,42(5):65-70.

[17]、张家口正规划建设高新区、宣化区2个冰雪装备产业园[EB/OL].(2019-10-09)[2020-01-11].http://www.chinacrane.net/news/201910/09/151942.html.

收稿日期:2021-01-21

第一作者简介:王秋艳(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冬奥会研究发展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区域发展篇
张家口居民对2022年冬奥会的感知及其参与意向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冬奥会中我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