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2022-07-14陈利东
陈利东
摘 要: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所面临的问题和服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在图书馆的选址和空间设计、面向社会读者的通借通还、微信平台助推借阅服务等方面,做深入论证和践行,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为新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实施的成效来论证高校图书馆向地方全开放的重要性,并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反思,希望能为其他图书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图书馆校地共建; 通借通还; 微信; 芝麻信用
中图分类号: G25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2)03-0039-06
一、引言
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其中第37条内容为: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1]。2018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该法中第四十八条内容为:国家支持公共图书馆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服务。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2]。
可以看出,国家大力支持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工作,希望他们能为区域内的人文建设贡献力量。虽然有政策的支持,但是,这项工作开展得不是很理想。因为这里涉及各个体系间的融合:地方行政、高校体系、公共文化、社会团体等;部门之间的合作:相关行政机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企事业单位等。在相关部门相互支持、共同协作、包容对方等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工作必能有序地开展起来[3]。
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所存在的困境和服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以实际案例进行论证,为正在和准备做这项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所面临的问题
高校是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是社会发展的智库,而高校图书馆是能为社会文化建设提供丰富资源的场所。高校图书馆一般都会设置在校区的显眼位置,或者方便学生使用的区域,如:校区的中心位置、靠近教学楼等。这就给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开放物理空间增添了难度,所以,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只是有限地向社会“半开放”,如:开放网络资源。对图书馆物理空间是严格控制的,基本限制社会人员进入。
如果要实现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全开放”,所面临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高校图书馆向社会人员“全开放”后,对校园环境的冲击,如:校园安全问题。(2)资源“侵占”问题,如:自习空间资源、电子阅览室资源、纸质资源等。(3)向社会开放后,必然会产生“前所未有”的问题,如:突发事件、财产损失、违纪违法行为等。高校图书馆如何预案和解决,并找到学校和社会的平衡点,是高校图书馆必须要面对的。
三、物理空间开放对策与论证[4][5]
(一)馆舍选址及空间设计
馆舍位置选择需要充分考虑社会服务功能与校园服务功能的有机结合,在不影响高校图书馆正常服务学校师生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资源,让社会读者“走进”高校图书馆,实现真正的“全开放”。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对其他高校图书馆所做的调研情况分析,为高校图书馆在对社会开放物理空间问题上,提出了以下幾点建议:
(1)高校在新建图书馆时,应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理位置,能让社会读者和校内师生共享图书馆。
(2)如果高校图书馆正好在校区与校外接壤处,可以考虑开辟一条社会人员专属通道,方便他们走进图书馆,但限制他们进入校区。
(3)如果高校图书馆设在不方便的区域,可以考虑在校区划出可操作区域,开设“社会读者分馆”,提供社会服务。如:将靠近校门的建筑里划拨出部分区域,把图书馆内的部分纸质资源(图书副本、期刊、报纸等),存放在“分馆”内,供社会人员借阅;为社会人员开设文化宣传展览,如绘画、模型设计、摄影等,举办主题教育讲座(政策解读、专业介绍),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专场音乐会,丰富区域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4)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馆内空间,在满足方便、实用等前提下,将校内专属空间、社会专属空间、共享空间有效区分开来。
四、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对象研究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后,需要面对的服务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社会读者、企事业单位职员和部分特殊人群。
(1)社会读者是服务的主要对象,虽然个体单一,但是数量庞大,需求多样,特别是在图书借阅方面,与校内服务内容对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图书馆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性,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为他们提供便捷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如:一卡通、统一借还、微信服务等。
(2)企事业单位职员对服务的专业化需求比较高,他们不单单满足于图书借阅,还需要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可通过设置“专属馆员”进行“点对点”服务,包括网络信息服务(架设VPN专线、电子文献传递、科技查新、建立科技情报站等);组建专业资料室(为单位调拨他们需要的专业资料,培训资料室管理人员,适时相互沟通并更新资料);专业学科馆员还可以参与企业的科研工作,实现共赢。
(3)特殊人群指的是对特定项目有需求的人,比如需要音乐、美术、文学等方面的服务。图书馆可以为他们开展主题活动,并打造成系列项目,最终凝聚成图书馆特有的品牌服务,提升图书馆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针对上述对象,图书馆要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稳步推进各项服务工作,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服务策略,积极引入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解放馆员劳动力,让馆员在创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一卡通与统一借还[6]
图书借阅的服务对象主要由两大群体组成:校内师生和社会读者。他们所持的借书证是由各自所属的图书馆统一办理,分属不同管理体系,在“统一管理、配置优化、资源共享、合作双赢、产权清晰、职责明确”的前提下,对读者信息进行整合,统一到一个管理平台,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借还服务。下文以宁波市北仑图书馆(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和宁波市北仑区图书馆组成)为例,详细分析其在这项工作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整合借书证信息实现一卡借书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与宁波市北仑区图书馆借书卡的基本情况如下: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使用的是江苏汇文软件有限公司的Libsys图书馆管理系统,采用浙江正元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校园一卡通作为借书卡。该卡内置高频芯片,自助借还机上安装了高频读卡器,借还图书馆时,读取卡内信息,通过校园网,进行身份认证。北仑区图书馆使用的广州图创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的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与宁波市各县市区实现集群化管理,读者数据都存储于宁波市图书馆服务器内,由宁波市图书馆统一管理,采用B/S结构的网页工作站,相当于宁波市图书馆的一个分点。借书卡则采用普通的条形码认证,无内置芯片。两卡的共同点是,都采用深圳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RFID智能图书管理系统。
为实现两家图书馆借书卡的通用,即读者持任何一张借书卡,都可在这两家图书馆借书,我们设计了三套方案进行论证:
(1)为两馆的图书管理系统开发对接软件,实现两馆读者数据的无缝实时对接,并整合RFID图书管理系统,设计出方便两馆读者使用的新管理系统。
(2)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卡通用户信息导入到北仑区图书馆数据库内,并把每年的新卡信息添加到数据库,北仑区图书馆读者信息导入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数据库,且定期进行数据对接,来实现预期目标。
(3)在各自的自助借还机上,添加对方馆的借还系统,并开发统一管理界面,实现读者在一台机器上可以归还两馆图书。
上述方案利弊分析如下:
方案(1)的优点是:读者感觉不到自己在使用两套借还系统,方便快捷。缺点是:开发成本高,需要支付新系统设计费、三个管理系统的对接费、后期的管理维护费等;北仑区图书馆读者的信息在宁波市图书馆,如果因对接漏洞而造成全宁波市的读者数据外泄,后果严重。
方案(2)的缺点是:造成大量的数据冗余,增加计算机软硬件的费用支出;给工作人员的维护工作,增添不少工作量。
方案(3)的优点是:通过对自助借还机的适当升级改造,就能使读者在一台机器上实现两馆图书的借阅操作。缺点是:读者在借书的时候,需要选择借书卡类型,并将卡放到指定区域,没有方案(1)那么便捷。
根据两馆的具体情况,在各方充分论证后,我们采用方案(3)进行实施,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改造硬件设备。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自助借还机上,安装全向式条码识读器,实现北仑区图书馆借书证的识别。在北仑区图书馆自助借还机上,安装高频读卡器,实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借书证的识别。并在两馆的服务台的办卡电脑上加设对方馆的读卡设备(高频读卡器和扫描枪)。
其次,信息录入。各馆的读者需要先去对方馆的服务台,开通借还服务的通道,此操作相当于读者办理新借书卡,而借还系统录入的是读者现持有卡片的信息。由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借书证采用高频卡,在北仑区图书馆开通借书证的办理的时候,为了保障卡内信息的安全,系统只进行物理卡号的读取,并与条码号进行关联,不对卡内存储读者信息进行修改。办证完成后,读者即可在自助借还机上进行借还图书操作。
最后,设计自助借书流程。读者点击“借书”“选择卡类型”,然后把卡放置指定区域“输入密码”,按照指令在机器上放置图书,待机器读取图书信息,再点击“确认借书”。自助借书流程如图1所示。
(二)统一还书服务
读者在还书时无需借书卡,只需在自助借还机上选择还书功能,然后将所借图书放置在自助机上,确认还书就行了。自助借还机将根据所还图书的信息,分别还入相应的图书馆系统中(汇文和图创),并将图书的违章信息写入对应的数据库内,读者在下次借书时,先要将违章事件处理完成,才能继续借书。具体流程如图2。
两个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还来的图书时,要将对方馆的图书选出来,每天固定时间送至对方馆内。为了使识别方便,两馆在图书标签上,用不同的颜色作了明显的区分(红和蓝)。
六、微信平台带来借书革新[7][8]
(一)引入微信平台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信平台的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通过论证,微信平台不但能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创新,而且能弥补上述一卡通技术的缺陷,提升读者借书的好感度。
读者只要关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公众号、绑定借书卡即可,系统会自动生成读者的电子借书证,以后只需打开电子借书证,就可在自助借还机上借阅图书,为解决因设备故障而引起无法借书的问题。微信平台可增添“扫码借书”功能,来取代自助借还设备,读者通过扫一扫图书里的条码号,就可完成借书操作,而且门禁报警自动解除。
(二)优化违章处理流程
读者在处理违章事件时,必须保证借书证内有相应金额。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微信企业号开通“校园卡充值”功能后,虽然给社会读者带来了便利,但也随之产生了新的问题:整个充值流程存在多個中间环节(如图3所示),只要某个结点出错,就会给读者和馆员带来不便。具体表现有:(1)读者通过微信给借书卡充值,电子账户没有及时到账,而造成多次充值。(2)电子账户充值成功,但是实体卡没到账,而无法扣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微信平台技术进行了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其“点对点”的特性,并在校内其他部门共同协作下,新增“逾期处理”功能。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降低读者与学校账户往来的出错率,减少违章处理的中间环节,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具体对比如图4。
从图4可以看出,新的违章处理流程相比老的流程,减少了对借书卡充值环节和借书卡扣费环节,等于说整个违章处理流程已经不需要借书卡,只要微信对公转账成功,违章处理就完成了,这大大降低了流程的出错率,也让读者使用起来更便捷。改版升级后的微信平台,让图书借阅可以“完全脱离”借书证,真正实现读者一个手机就能完成所有操作。
七、信用体系介入图书馆业务[9]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向社会“全开放”后,为了保证馆内图书资源的安全,尽量避免或减少图书馆财产损失,比较常用的手段就是向读者收取押金,但这一行为又恰好阻止了部分有需求的读者来图书馆办理借书证。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可以享受免押金待遇,但是,需要所属单位开具证明。对于员工的违约行为,在个人逃避责任的情况下,所属单位需要共同承担责任,这对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存在不利因素。
在读者注册时,图书馆对读者的身份资料进行核实,但是,又没法深入细致地核实,这对图书资源的安全,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在没有第三方监管的情况下,社会读者的违约行为,将给图书馆服务工作带来困扰。比如:读者借书后,长期未来归还,造成其他读者无法借阅,若是无法追回图书,将对学校的财产造成损失。
上述问题在北仑区图书馆中也存在。目前,全国部分图书馆已通过引入个人信用体系使得上述问题得以缓解。
2014年10月,上海图书馆将读者的借阅行为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体系中,为上海市民提供免押金办证服务;后来,又与阿里巴巴集团的芝麻信用合作,利用读者的芝麻信用分,提供免费服务。现今,杭州、宁波、苏州、合肥等全国20多个地区,数十家图书馆开通了芝麻信用借还服务。
(一)芝麻信用的优点[10]
(1)图书馆引入芝麻信用后,可以对读者实行“免押金”服务,真正实现“零门槛”,吸引更多读者来图书馆借阅图书。还可以“免罚款”,用扣除信用分的形式来抵消“违约金”,促使读者守约,也给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制约读者“失信”的新手段。
(2)芝麻信用提供了一个图书馆与读者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保障,读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图书馆证明你的“可信任度”,图书馆也提供给读者应有的服务,让两者间建立相互信任、合作的关系。
(3)引入个人信用可以培养读者的信用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信用是相互合作的基础。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让他们在校内就养成良好的信用意识,为将来踏入社会打下基础。
(4)政府机构已为每位民众建立了一个基础信用体系,但这个体系还不完善,政府正在积极打通各部门间的关联(如银行、铁路部门)和建立信用数据,来不断完善整个信用体系。图书馆可以通过芝麻信用平台,为每位读者建立图书馆信用数据,参与到政府的信用“大体系”建设中。
(二)芝麻信用的缺陷[11]
(1)芝麻信用评分机制存在基础信息全面性和真实性的不足[12],而且,他的评分结果也没有政府或权威机构来“背书”,政府也未出台相关政策来明确支持芝麻信用。
(2)没有芝麻信用分的用户被排除在外,特别是老人和儿童,这些人群由于数字技能的缺乏或出于对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顾虑等因素,无法享受图书馆的信用服务。而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内容中,这个群体是必不可少的,且非常重要。
(3)读者芝麻信用违约的惩罚,只能限制其在平台上使用其他服务功能,对于图书馆信用体系的建设来说,还有待于深入挖掘和合作。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工作,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现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各项业务的“同质化”非常迅速,你刚推出好的创新服务,他人根据自身的情况,稍微调整下就能借鉴使用。例如上述的芝麻信用服务,从2015年12月上海图书馆推出此项服务后,2017年4月杭州图书馆也推出了同类服务,现今已有几十家图书馆推出该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借鉴公共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快速“成长”,特别是笔者单位,地处宁波,临近上海、杭州、苏州,这给我们的交流学习带来了便利,甚至可以请他们来现场做业务指导。而且,芝麻信用已有多家图书馆合作经验,只需根据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对他们已有的软件平台作适当调整就能上线。
八、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成效[13][14][15]
(一)社会人员较多
高校图书馆为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打破原有的作息制度,增加开放时间,特别是寒暑假。笔者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部分数据进行统计,具体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提升,来借书和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充分体现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后的价值。
笔者对假期来馆的社会读者作了抽样调查,发现有以下几类:
(1)中小学学生。一到假期,中小学学生的父母乐意让小孩到图书馆来,图书馆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学习,而且环境优美,不用担心在家会看电视、玩电脑等问题,几个同学拼成一桌,相互促进完成作业。
(2)大学生。大学生在假期更喜欢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学习,因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与自己学校的图书馆基本相同,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似曾相识的环境,而且对资源的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比如,学生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类考试用书,能获取到写文章所需的参考资料、电子文献等;环境安静让他们更容易沉浸在学习中。
(3)社会人员。现今科技快速进步,给社会从业人员特别是企业技术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们需要时不时的给自己“充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恰好给他们提供优良的资源。相比北仑区图书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更多的专业类书籍和数据库资源,而且他们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管理人员,联系到校内的专业老师,帮助解决工作和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
(4)老年人。“冬暖夏凉”的环境,让老年人非常乐意来图书馆,而且,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着不同于北仑区图书馆的报纸杂志资源,他们经常会呆很长时间。
(二)网络信息服务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拥有4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近200万册电子图书,两个自建特色库。这就给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做好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目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校外社会人员传递文献10万多条,提升了知名度。
(三)人文成效
在推动区域人文工作中,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充分利用校内特色资源,与相关专业的师生共同开创了多个特色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区域市民的业余生活,而且对校内师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九、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反思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后,可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其主要体现有以下几点:
(1)高校图书馆可以适当减少社科类图书,把剩余的采购经费来提升专业图书量,而丰富的专业图书资源,对于地方社会人员来说,是个很好的“加油站”。
(2)高校图书馆空间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共享展厅、会议室、电子阅览室等等,使得空间的空置率大大下降,而且,丰富的文化活动,提升了周边市民的幸福指数。
(3)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节省出大量的开支。比如:共享一套物业管理、共建一个中心机房、避免图书的重复采购等。
(4)勤工助学学生和学生志愿者团队的加入,大大缓解了图书馆人员紧张的现状。他们完全可以胜任简单的工作任务,比如:图书上架、活动秩序管理、搬运东西等,让图书馆馆员腾出手来,完成专业性强的工作,比如:文献传递、信息查新。
做好社会服务工作,使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文化、经济、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该区域的“新高地”,才能引来政府和企业等各方关注,让高校图书馆有持续的“新血液”补充。高校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反哺社会,为地方经济和人文生活带来新的“活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 (2016-01-04)[2021-12-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 (2018-01-01)[2021-12-01].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18298885?fr=aladdin.
[3] 许碧文.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高校的考察[J]. 图书馆,2017(9):97-102.
[4] 黎梅,奉晓红. 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图书馆,2014(5):107-109,115.
[5] 曹文振.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困境与突围[J]. 图书馆杂志,2018(9):51-57,85.
[6] 曹瑞. 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服务的合比例性分析:以部分“985 工程”高校为例究[J]. 图书馆,2017(7):106-110.
[7] 李丹. 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实践与思考[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6(4):104-110.
[8] 宋振世,顾笑迎. 微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实践: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杂志,2017(10):26-32.
[9] 张广钦. 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的支撑、前提、效能与未来[J]. 图书与情报,2017(5):10-14.
[10] 李春媛,伍巧,宋紅霞. 芝麻信用借阅与公共图书馆信用服[J]. 图书馆论坛,2018(9):17-21.
[11] 楼芳娟,张幼君,郑卫光. 芝麻信用借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 图书馆论坛,2018(9):14-16.
[12] 张岩,王晖,李宛娴,等. 互联网信用评分机制的潜在缺陷与改进思路:基于芝麻信用的调查研究[J]. 金融监管研究,2017(9):48-65.
[13] 陈雯.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调查研究:基于南京地区25所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调[J]. 图书情报工作,2017(4):76-82.
[14] 徐晓,李红培.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转型对策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263):35-39.
[15] 李育嫦. 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合作研[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1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