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弘揚本土歷史 細說澳門故事
2022-07-14山梓
山梓
踱步穿梭澳門歷史城區,尋訪古希臘柱式建築的何東圖書館感受書齋氣息,小巷裡品嚐土生葡人美食再喝口地道涼茶,最後到劇院細聽中樂團演奏葡萄牙法朵(Fado)的醉人旋律。歷史城區保存了澳門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見證澳門作為近代中西文明交匯的重要橋樑,時至今天,歷史城區仍與居民的生活習俗、文化傳統密不可分。澳門基金會及澳門歷史教育學會2017年起合辦“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學員縱覽明清時期至近代澳門的社會文化及發展,每位完成課程的“歷史文化大使”都有機會策劃導賞路線並率團考察澳門世遺景點,項目至今培養約700位學員為本土歷史文化傳承出一分力。
探尋澳門歷史足跡
“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下稱:“大使培訓計劃”)分為中學生組及公開組,參與的學員須在兩個多月內完成21課時的理論課及6課時的導賞工作坊及考察實習。理論課深入介紹本澳不同時期的歷史大事,如澳門開埠、鴉片戰爭與澳門、甲戌風災、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一二·三事件等,涵蓋生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澳門世遺等,選材以歷史事件的影響力、與宏觀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相關性為主要考量,至今已舉辦六期培訓。
“大使培訓計劃”重視學員對澳門歷史文化內涵的深入認知與應用,特意為不同組別學員設置考核項目:多媒體應用(學生組)和考察實習(公開組),其中學生組需要在課程尾聲完成一份主題為澳門歷史、中國歷史或文化遺產相關的多媒體作業,創作形式可自選短片、海報、小冊子、電子遊戲、學習系統等;公開組方面,學員會以小組形式策劃不同主題導賞路線,並化身導賞員帶領參加者穿梭世遺城區,重溫不同時期繁盛的“澳門街”,發掘鮮為人知的典故逸事。主辦方希望學員進一步強化文獻檢索、演講技巧、導賞策劃、多媒體創作、世遺建築辨識等能力。
言傳身教從心出發
哥德式、文藝復興式、新古典主義、巴洛克風格……,各種經典的西式建築風格都能在小城某角落找到蛛絲馬跡,“在我眼中澳門是一個移動的建築物博物館。”由第一期“大使培訓計劃”一直擔任導師至今的阮世豪,負責主講世遺建築和導賞工作坊,他表示:“澳門總是逛不完,愈是深入發掘,愈會有新發現,讓你更立體地認識每一條街道,從不同角度印證歷史書上所描述的澳門。”近年,參與課程的人士逐漸呈現多樣性,阮世豪稱,起步階段報讀的多數是歷史愛好者或大學畢業生,後來公開組的好評漸漸廣傳,來自導遊業界、教育界或退休人士的學員增加。阮世豪認為,課程在業界漸漸獲得認受性,報讀的學員專業性正在提高,“學生組的學員雖然年輕,但他們大多都有參與史地類社團或興趣班,對本地文化有一定認知,一般題目都難不到他們,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是社會文化普及工作有所加強。”
“大使培訓計劃”培育本土歷史的傳承者,希望喚起社會對文化保育、建設和傳承的關注和推廣,展示澳門和中華文化的魅力,阮世豪認為,歷史文化大使的重要使命是令澳門人更“識寶”:“為何有古老大宅遷拆後,家品都被丟在垃圾桶?因為大宅的後人不知道裡面有‘寶’,如果大宅的主人有把其價值告知後代,子孫才會珍而重之地傳承。我們導賞工作就是告訴澳門人這城市有多重要,一起珍惜保育這地方。”歷史教科書再詳盡,亦比不上由每一代人言傳身教地來得更深刻,阮世豪憶起,曾有一對父母完成“大使培訓計劃”後,下一期課程竟發現他們的女兒也來報讀,其父母在考察導賞當天也有到場支持女兒,令他十分深刻。
阮世豪認為,弘揚歷史文化不論資歷與學識,最重要是由心出發,“意識和心態上不要認為歷史是一門高深學問,而是視之為生活常識,‘你以前是怎樣打水?’就是一段口述歷史,從心出發就是最好的保育和延續。”為幫助學員更好地把歷史文化連結到日常生活,阮世豪在每期“大使培訓計劃”內容中加入社會議題鼓勵學員思考,如2019年法國巴黎聖母院大火事故、澳門大三巴戀愛巷有建築物牆壁被塗鴉的事件等,“學員明白到該建築物的歷史價值有多大,會更多關注相關報導,亦有主動和我討論保育議題,敏感度和意識也提高了。”
文化根源傳承創新
身處文物建築群內,導賞員從歷史脈絡細訴重要事蹟,參加者猶如親歷其境,無論是帶領導賞的“大使”或是前來考察的澳門人,從歷史傳統找到文化自信,從民族精神建立國家意識。“大使培訓計劃”(公開組)學員籌備考察路線及內容時,需要消化大量文獻資料,比對和核實史料的真確性,並按主題及景點訂定具體考察安排。阮世豪指,公開組學員來自社會不同階層,大家都各有背景和歷練,導賞時將自己的閱歷放入導賞解說中,令考察過程更加引人入勝。其中一位公開組學員吳銀興,本身是口述歷史團體的訪談員,她把口述歷史的所學所得,融會貫通在“大使培訓計劃”的學習中,“大使培訓讓我宏觀地,對整個澳門發展有一個清晰概括的線性認知,口述歷史則是以微觀角度切入到歷史事件、百姓的經歷中。兩者都是一個與受眾互動的過程。”
吳銀興的導賞考察主題為:澳門明清時期三街商業區的榮衰,為了進一步分析及整理主題內容,她與組員連續兩個星期在圖書館做資料搜集,多次調整了路線內容,最後敲定由三街會館、營地大街到草堆街,終點為關前正街。導賞主題是遊走澳門昔日繁榮的三街商業區,回顧它的興衰與小城的前世今生,商業區發展至今,不少標誌性景物都不復存在,吳銀興與組員搜集了大量歷史圖片加強參加者的印象,“這是我第一次帶領導賞,要寫講稿、梳理史料、實地考察、留意路況、排練和計時等,大家都好用心地抽時間製作,考察結束後一起交流心得,加上導師點評,令我對課題更加深刻。”
“大使培訓計劃內容涉獵了歷史教育和多媒體運用技巧,這些技巧除了運用在教學上,同樣適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思考如何推廣本土和中華文化。”吳銀興大學主修葡語研究,從葡語文獻中得以進一步解讀澳門歷史文化內涵,同時她有參與口述歷史工作,透過訪談,她對昔日澳門歷史事件有了新的領悟,“抗日戰爭、龍的行動等,從他們的回憶裡感受到那段歷史的親切,而受訪者亦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她認為,學習歷史是尋索自身文化根源,通過學習歷史才會知道自己根在何處,才會找到當代社會現象與過去的連結點,再加以傳承和創新,探索新的發展路向,“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可刺激藝術創作和發展,我們要認識本土歷史文化,才可創新。”
你我都是文化傳播者
“歷史文化大使”來自校園和職場不同崗位,不論職業種類學歷高低,皆能肩負本土文化傳承的重任,他們也許正是你最熟悉的同事或同學,在生活中努力把澳門傳統文化傳播出去。“大使培訓計劃”(公開組)學員賴珮君,在博彩企業任職公共關係工作,偶爾接待訪澳傳媒或網紅等,她會向對方建議不同主題景點展現澳門魅力一面,“他們會問我澳門打卡熱點,我會向他們介紹,不是因為我有歷史文化大使的身份,而是作為澳門人,我好希望推廣澳門更多,其實大家都可擔當這個角色。”賴珮君從小對人物傳記類十分感興趣,從偉人生平得到很多啟發,後來開始研究墳場歷史,“我學習孫中山的生平故事時,得知其元配夫人離世後曾短暫安葬在澳門,及後再遷葬於中山,這段事跡於澳門文獻中甚少記載,我感到可惜,同時亦引起我對墳場歷史的興趣。”
墓園給人的印象充滿神秘感,賴珮君從歷史角度深入研究,發現一般人對中式和西式墳場的主觀印象差異很大,想為中式墳場抱不平,“中式墳場的研究文獻甚少,我從不同渠道搜集資料並親身到處考察,其實中式墓地有其獨特之處,有關於孝道的壁畫及詩句,又有全澳體積最大的土地公,為何有人看墳墓的天使雕塑覺得不可怕,卻認為中式墳場的雕像恐怖?”從興趣到埋首研究,賴珮君更積極地把鮮為人知的澳門墳場歷史向外推廣,包括向來澳升學的學生介紹澳門墳場,“開課時我一提起孫中山先生,大家已經好投入,加上中式墳場的風水格局經常被聯想與中國《易經》有關,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她稱,當學生知道原來澳門與孫中山這歷史人物甚有淵源,就對這城市另眼相看。
“報讀大使培訓計劃令我喜出望外,以往一些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原來還有地理、商業狀況、建築技術等,是我以前從沒有細心留意的角度。”賴珮君稱,自己成長的年代,學習本土歷史的渠道甚少,現在總會把握機會參與不同文化機構的歷史培訓課程,她認為“大使培訓計劃”的獨特之處在於教材豐富立體,“相比在網上查找的資訊流於表面,這課程不是單單告訴你一件歷史事件,這邊有地理老師介紹不同國家的洋流變化,另一邊又能學習歷史建築在不同時期的演變過程,同一事件,從不同角度出發,可加深印證其歷史真確性,立體認識它。”賴珮君稱,身為澳門的一份子,每位居民也能說好澳門故事,她留意到近年如澳門記憶文史網等平臺普及,提升了市民對文化議題的關注,本地藝團亦在演出地點和劇目中滲入了具代表性的本土歷史元素,如荔枝碗船廠和益隆炮竹廠舊址。賴珮君相信,澳門人的歷史文化素養正逐步提升,“文化就是一班人聚集後創造出來的東西,文化在飲食、也在職場之中,只要持續強化保育和關注,提升對文化的興趣,人人都可成為文化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