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料“强基”到工业“强国”
2022-07-14
材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要素和关键资源,随着社会生产模式的发展而演进,不断涌现的新材料与现代科技的联系愈加密切。新材料的发展进步对各个产业领域的生产技术推动作用显著,其与5G、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汽车、新能源、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度融合,创新步伐持续加快,新材料各个细分领域的突破正成为科技竞争的胜负手。
一直以来,新材料是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全球新材料市场表现活跃,诸多国家都在积极布局发展新材料产业。新材料涉及领域广泛,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作为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
新材料可以从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之间相互交叉和嵌套。按照发达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将新材料按照应用领域划分为十三个大类: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汽车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稀土材料、新型钢铁材料、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生态环境材料、军工新材料。
新材料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所涉产品品类众多,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的关键基础原材料,是我国构筑工业强国的重要抓手。
受益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储备和广阔的新材料国内消费市场,我国新材料产业持续壮大,在体系建设、产业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成绩斐然,在部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领域,如人工晶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细分赛道上,已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甚至“领跑”。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和下游市场需求强劲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新材料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目前正处于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国产替代需求迫切、市场巨大、进程加速。“十四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将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助推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跻身世界新材料产业强国行列。
作为材料大国,我国材料体系完整,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细分领域地理分布各有侧重。环渤海地区在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兴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珠三角地区在电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优势。位处西南地区的四川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钒钛新材料、锂电新材料、晶硅材料、化工新材料、稀土新材料等行业已成链成规模发展,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等前沿材料研制和产业化发展加速。在此情形下,不同省市结合在地实际施策发力新材料产业拓进意义重大。
新型材料作为成都重点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已然走过了一段自主创新、刻苦攻坚的奋斗之路,产业规模不断扩容、重点企业和项目云屯雾集、新型材料产品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复兴号车组、华龙核电等国之重器上都有“成都造”高端装备材料的加持,成为支撑全市先进制造业及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和“底盘技术”。成都市委市政府着眼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谋划图谱、引优育强、集聚要素、拓展空间”四方面对产业建圈强链作出部署。随着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将新型材料列为20个重点产业之一,正着力聚焦产业基础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持续引育高能级重点项目和链主及链属企业,为重点产业发展筑基赋能,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破题解题、见行见效,推动全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向高端化、绿色化、现代化迈进,生动诠释“材料强基、工业强国”的成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