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唐代瓷器研究(下)
2022-07-14董健丽
董健丽
(十)壶类
1.越窑秘色瓷执壶(图30):高14.2、口径6.1、足径7.4厘米。壶撇口、束颈、溜肩、鼓腹、浅圈足,圈足上留有五个支烧痕。颈部一侧置八棱短流,另一侧置曲柄。通体内外施釉,釉色青中闪黄,釉层晶莹透澈,釉面开细小纹片。此件器物1936年出土于浙江省绍兴市唐代户部侍郎(正四品下)北海王府君(叔文)夫人墓,墓志砖上有元和五年(810)纪年。执壶是中唐出现的一种酒器,根据唐人记载,他的正式名称为注子。
2.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椰枣纹执壶(图31):高22、口径9.6、足径14.5厘米。壶圆唇直口、阔颈、短流、扁形柄、丰肩、腹壁斜直、平底。通体施青釉,釉色略显灰黄,肩、腹处塑贴椰枣(大食枣)。
唐代长沙窑的产品,主要销往西域大食诸国,“大食”是波斯的一个部落名称。唐代以来,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此器的纹饰是唐朝和大食友好交往的物证。
3.长沙窑青釉花鸟图执壶(图32):高21.7、口径11.2、足径12.2厘米。执壶撇口、阔颈、瓜棱形长圆腹、肩一侧置六棱形短流、另一侧置曲柄。腹部以釉下褐彩勾描一株花草及一只碩鸟,釉下褐彩线条内涂釉下绿彩。长沙窑瓷器上的纹样多见花鸟,一般绘在流之下。此执壶流行于会昌、大中年间,为盛酒具。
4.寿州窑黄釉席纹执壶(图33):高14.2、口径6.5、足径9.4厘米。壶撇口、短颈、长腹、平底。壶肩部一侧有短流,流口削平,上刻弦纹五周,另一侧置曲柄,柄连于口、肩之间,肩部两侧各有一双带形系,肩部刻弦纹二周,壶身有席纹,近底足处刻弦纹三周。壶外部施黄釉,施釉不到底。类似的器物见于1980年河北省沧州市第一砖厂出土。席纹壶是唐代北方流行的器物,此器器形饱满稳重,是唐代执壶的典型之作。黄釉器多见于开元、天宝时期的墓葬。烧制的窑口有安徽淮南市的寿州窑、萧县白土窑,河南省密县窑、郏县窑,陕西的铜川市玉华宫窑,山西的浑源窑和河北的曲阳窑等七个窑址。
5.巩县窑黄地绿彩席纹执壶(图34):高27.1、口径11.5、足径11.6厘米。壶广口外撇、短颈、溜肩、弧腹、腹下内收、近底处外凸、平底。肩部有一短直流、流口平削,另一侧口、肩部置双带状曲柄。粉白色胎,器身施黄釉,腹下部无釉,口、柄、流、肩及腹上部饰不规则绿彩斑块。肩及腹上部满布席纹,其间又饰以数道弦纹。同类器物见于唐代早中期,河南新乡凤泉区王门唐墓出土一件黑釉执壶。
通常认为,执壶盛行于唐中期至宋代,是由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鸡首壶或盘口壶演变而来。唐代早期,器身矮胖,短颈,腹部浑圆饱满,短流,施釉不到底。晚唐五代时,器身加长,颈部加高微细,腹呈椭圆形或瓜形,流与柄加长,显得轻盈秀丽。宋代壶身更趋瘦长,以瓜棱形为常见,流口和柄加高。部分制品常与温碗配套使用。
6.花瓷双系执壶(图35):高15.6、口径7.5、足径8.6厘米。壶广口外撇、短颈、溜肩、椭圆形长腹、腹下内收、近底处外撇、平底。肩部置短流、流口平削,另一侧口、肩之间饰双带状曲柄,流、柄左右两侧之颈、肩部各饰一系。胎色灰白。器身内、外施黑褐色釉,里满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口、流、肩及上腹部饰不规则灰蓝色斑块。
花瓷,通常指在黑、黄、黄褐、茶叶末釉等上饰以天蓝、月白色等彩斑。一般认为,花瓷始见于唐,唐代烧造花瓷的窑场多分布于今河南省,如河南鲁山窑、内乡窑、郏县窑等。
7.耀州窑茶叶末釉执壶(图36):高17.6、口径10.8、足径9.1厘米。执壶撇口、短颈、丰腹、斜壁、平底。短粗流,曲柄宽扁,与肩口相连,通体施茶叶末釉,近底处无釉,釉层肥厚而润泽。此器形制规整,造型端庄,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同类器物见于陕西西安市东郊王家坟出土。
8.白釉刻花“丁道刚作瓶大好”铭花口执壶(图37):高11.2、口径3.3、足径4.5厘米。瓶口呈莲瓣形、短颈、溜肩、圆腹、圈足微外撇。通体施白釉,釉面有细小开片纹。人面曲柄连接于瓶口与肩部,肩部刻弦纹和花瓣纹各一周,腹部刻一朵花纹,并有“丁道刚作瓶大好”铭文,底足内刻“记”字。此瓶造型新颖,在瓶身的腹部和底部刻有带字款记,是唐代白瓷的精品。
(十一)灯类
邛窑绿釉灯盏(图38):高3.7、口径13.0、足径6.8厘米。灯盏敞口、平底、实足。胎体厚重,里施绿釉,釉薄而失透,匀净无光泽。外部及底素胎无釉。此类器物多出土于成都府、邛州,即今成都市区及所辖新津县、邛崃县等地。
(十二)烛台类
1.白釉烛台(图39):高22、口径5、足径13.3厘米。烛台有二层平台,上层小,下层大,中间以螺旋形柱相连,圈足外撇。上层平台中心有筒形口,用来插蜡烛。通体施白釉。同类器物见于景龙三年(709)洛阳安菩夫妇墓出土1件青釉烛台。此类器物隋代就有,见于隋大业十二年(616)吕思礼墓出土青釉烛台。
2.白釉塑贴蟠螭烛台(图40):高21、口径4.5、足径12.5厘米。烛台有二层平台,上层小,下层大,中间以柱相连,圈足外撇。上层平台中心有筒形插烛孔。通体施白釉,釉色土黄,釉面斑驳。柱身堆塑两条盘绕的螭龙,张口露齿,盘绕灯柱,追逐争斗。
据《三才图会》释文称:“螭亦龙类,但无角。”相传螭为龙的一种,螭形盘屈,又称蟠螭。中国古代对龙的图腾崇拜体现在工艺装饰上,历史悠久,陶瓷装饰中采用蟠螭堆塑,早在汉代的釉陶博山炉上就已出现,这件蟠螭烛台应是对这一传统图形的继承。
3.三彩烛台(图41):高30.2、口径6.8、足径17.8厘米。烛台直口、直壁、其下接小承盘、承盘撇口、短直壁、平底,其下接细筒形柱、柱壁等距饰十数道凸棱,柱下接大承盘,承盘撇口、短直壁、平底,其下接喇叭状外撇高圈足,底有一小圆孔。胎色灰黄,器身施蓝、白、黄等彩。
从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看,唐高宗时期三彩器开始在墓葬中大量出现,盛唐时达到鼎峰,此后逐渐衰落。在今天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内蒙、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广东等地都出土过唐三彩,其中,西安、洛阳一带发现的数量较多,制作也较为考究。
(十三)枕类
1.三彩绞胎枕(图42):高5、长10.8、宽8.5厘米。枕呈长方体。枕侧面开一小透气孔,底面有三个细小支钉痕。通體绞胎,施黄、绿、白三彩釉。绞胎纹理自然流畅,三彩釉色斑驳绚丽。
此类瓷枕分黄釉、白釉、绞釉几种釉色,类似的瓷枕还出土于河南驻马店朱洪村、山东兖州李梅村。纪年墓出土见于偃师杏园穆悰墓(847)。早至隋开皇十五年(595)张盛墓即有此型瓷枕出土。
2.月白釉釉下绿彩菱形纹枕(图43):最高8.5、面横16.6、面纵10厘米。长沙窑产品,枕呈长方形,枕面微凹。器身施白釉,釉面有细小开片,外壁近底处及底部无釉。枕面中部饰四组绿彩菱形纹样,错落有致,组成一大菱形。枕面四角、枕壁四周分别饰一组绿彩纹样。器身开有一透气孔。
(十四)腰鼓类
1.青釉腰鼓(图44):长17、鼓面口径9.8厘米。鼓的口、底大小相若,束腰、中空,外施青釉,釉色青中闪黄。鼓的两端包皮,属敲击乐器。
唐代始制瓷质腰鼓,有青釉、花釉等品种。此器是研究唐代乐器发展史的宝贵实物资料。
2.鲁山窑花瓷腰鼓(图45):长58.9、鼓面口径22.2厘米。腰鼓广口、纤腰、鼓身凸起弦纹七道。通体以花釉为饰,在漆黑匀净的釉面上,泼洒出块块蓝白色斑块,宛如黑色闪缎上的彩饰,优美典雅。此鼓造型硕大规整,线条柔和,纹饰奔放,通体漆黑明亮的黑釉与变幻多姿的月白釉相互衬托,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如云霞飘渺,似水墨浑融,堪称传世唐代瓷器中的精品。根据考古出土资料,生产腰鼓的窑址有河南鲁山、禹县小白峪窑、山西交城、陕西耀州窑等。
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乐器,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唐代瓷腰鼓可谓别具特色。
(十五)狮子瓷塑类
白釉褐彩子母狮塑像(图46):高10.8、底边长6.3厘米。邢窑产品。母狮昂首,转头目视远方,两眼圆瞪,双耳直立,张口露齿,长须卷发,前腿直,后腿曲,尾上卷,伏卧于台上,一只幼狮伏于母狮双腿间。母狮眼睛、腿部以及幼狮眼睛等处均点以褐彩。台为长方形,上下垂直,四周施褐色釉,釉深处呈现黑色。此件白釉子母狮设计精巧、姿态生动,浑厚古朴,为唐代瓷塑艺术的杰作。
二、唐代陶瓷器的文化内涵
总体上看,唐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是封建社会繁荣强大的朝代之一。就唐朝制瓷业而言,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白瓷以邢州内邱窑(今河北省内丘县)为代表,唐人李肇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器质地坚致,釉色如银似雪,极为纯净,深受人们的喜爱。正是该窑打开了后世北方定窑系的窑业基础;唐代青瓷以越窑为代表,瓷质如冰似玉,青翠润泽,深受当时茶家的推崇。除以上南北两大名窑之外,唐肃宗时人陆羽在《茶经》中还举出婺、岳、鼎、寿、洪州都是著名的制瓷地方。
唐代瓷器,工艺成熟,富于创新,风格鲜明,既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传统,又汲取了外域文化的精华,为宋代陶瓷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瓷器既是生活用品,有的还是艺术作品,概而言之可统称文化产品。一定的文化都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或者说不同的时代或社会都要求其文化反映该时代和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唐代瓷器概莫能外。兹就所介绍的唐代典型瓷器谈谈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1.茶盏与茶文化:唐代盛行饮茶,将饮茶做为生活的必需品,即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士大夫、文人学者更以品茶作为一种雅事,唐人饮茶之风深入到了各个领域,形成了饮茶文化。从所举5件精美的碗盏可见一斑。道家强调“道法自然”,精神与物质统一。茶汤中包含了大自然最洁净、最美好的品性,茶人也从中获得了一种淡然无极的美感,从而身心愉悦,即道家所谓的“天人合一”也。唐人不仅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和烹茶方法,而且对茶具也非常重视,当时很多地方出现了烧造茶盏的瓷窑,如浙江的越州、婺州,湖南的岳州、鼎州,安徽的寿州,江西的洪州,河北的邢州等。唐代的茶盏器身较浅,器壁斜直,敞口浅腹,底浅的茶盏容易吸尽茶汤和茶末,唐代的茶盏增加了人们的感官享受,标志着唐代的饮茶又上了一个新层次。饮茶风俗的流行和普及,更提高了瓷器作为饮茶用具的文化品味,可见唐代瓷茶具的于饮茶文化息息相关。
2.酒注与酒文化:唐人豪饮成风。上自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莫不纵酒狂欢。唐代朝野士庶皆以诗酒风流为人生一大快事。那些大诗人们也介入了社会化的饮酒活动,使其雅化、文明化乃至诗化。唐代长安、扬州等地有很多西域胡人开的酒肆,村镇酒店在唐代遍及南北。有诗句描绘了南方的春日景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长安“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伴随饮酒风的兴盛,唐代南北方瓷窑皆烧造流行的酒具,执壶最有代表性。执壶,为盛酒器,唐代称注子、偏提。“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虽数十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无遗滴。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嘴、柄皆具,大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长沙窑出土的注子上经常书有“陈家美春酒”“酒温香浓”“自入新峰市唯闻旧酒香”等题铭,说明这类注子是当时盛酒用具。与酒注配套使用的还有酒杯,从唐诗“举杯邀明月”“会须一饮三百杯”等诗句,证明当时杯是饮酒用具。
3.粮罂与道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唐代得到发展,唐代初期,为了提高本姓地位,李唐政权的统治者自称是道教教主老子李耳的后裔,因此道教在唐代备受推崇。唐高祖李渊曾于武德八年(625)下诏,定“道先、儒次、佛后”的三教次序。民间道教活动很流行,如炼仙丹、祈长寿、画符咒、禳鬼神。道教的发展在瓷器装饰中也有体现。如唐代流行的越窑青釉堆塑龙纹盘口瓶,亦称“粮罂”“食罂”“食瓶”等,即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明器或神煞器在丧葬中是作为盛放食物或粮食的器具,瓶中的食物是有象征意义的特殊鬼食,能提供亡者之魂享用,使其不至饥馁,从而得以安息。古代人们相信灵魂不死,死亡只是人生旅途的转换,希望亲人死后能在阴间得到安宁,在阴间生活得丰衣足食。这种灵魂不死的观念,体现了浓厚的道教文化传统。
4.瓷净瓶与佛教文化:唐代是佛教进一步发展、佛教信仰达到鼎盛的时代。由于唐代以玄奘、义净为首的大量僧人到天竺(今印度)求法,佛教教義与宗派传到了黄河流域。密宗就是唐代曾经盛行一时的外来佛教宗派。安史之乱后,密宗一方面宣传正法护国护王思想直接为巩固皇权服务,适应了统治者复兴王室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和老子的成仙、咒术、房中术等,迎合了当时儒、释、道三教正在融合的趋势,因而满足了各阶层信徒的需要,并受到李唐皇室的支持与信赖,从而得到急剧发展。伴随宗教活动的频繁,瓷净瓶应运而生,北方各窑生产的白釉、黑釉、绿釉净瓶,以及南方越窑的生产的青釉八棱净瓶等便是例证。
净瓶是佛教法器。在印度早期佛教美术中,弥勒与观音作为胁侍菩萨成对出现的造像非常之多,其中净瓶与莲花又分别是两者的主要持物。密宗信奉的千手千眼的观音“一手把杨枝、一手把净瓶”的形象在民间更是深入人心。常见的唐代瓷净瓶造型除受印度早期净瓶造型和佛典描述的净瓶造型影响外,还受到萨珊、粟特、拜占庭、吐蕃等地金银器的影响,唐代的瓷净瓶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在法门寺地宫中室出土的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与白瓷碗和漆盒一起供奉在汉白玉石灵帐的右下方),其内装佛教五色宝珠29颗,瓶上有一颗大珠覆盖,应属于密教的“五贤瓶”“五宝瓶”或“净水瓶”。该器物在佛教密宗拜佛的曼荼罗坛场中是有特殊用途的。
狮子与佛教文化也有密切的关系。狮子的故乡并不是中国,而是非洲、美洲及中西亚等地。西汉时期,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开辟,狮子被带入中国,成为中国境内的新物种。狮子在古印度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尊崇。佛教创立,狮子开始作为佛祖的象征,成为佛教圣物。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土发展迅速,由于石窟艺术的兴起,佛教造像大量出现,而狮子作为佛教圣物,其形象也多见于各类石窟造像中。唐代,随着佛教文化的进一步推广及中外文化经济交流的频繁,真狮进贡数量增加,从而加深了民众对狮子形象的了解和认知。唐代邢窑、越窑在烧造过程中还引入了佛教文化的狮子元素。狮子的造型在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重影响下,造型逐渐写实,以蹲坐造型为主。同时狮子也被民众赋予了威武正义、惩恶扬善的意义,成为一种吉祥瑞兽。
5.腰鼓与音乐文化:唐代的音乐和舞蹈,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边疆少数民族和外来的音乐和舞蹈,随之传入了种类繁多的乐器,腰鼓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通过对石刻、壁画等考古材料的分析,推测腰鼓最早发源于古代印度,先流传至古代中国西域地区,随后又东渐中原,至隋唐时期已成为很受欢迎的一种乐器,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于中土,并为玄宗君臣所喜好,腰鼓成为盛唐之音的一种代表,更是丝路风尚与中土文艺结合的典范。
6.椰枣与西亚文化:在长沙窑的执壶上,椰枣纹为常见的纹样。椰枣,学名海枣,别称“波斯枣”“伊拉克枣”等,为棕榈科刺葵属植物。乔木状,高可达35米,其果实呈椭圆形,果肉肥厚。原产西亚和北非,是干热地区重要的果树作物之一。长沙窑瓷器上的椰枣纹等具有异域色彩的纹样,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大唐王朝与世界其他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唐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而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格的开放型的先进文化。唐王朝在政权稳固的背景下,思想统治上较为自由宽松,儒释道三家并举,文化艺术上诸家并重,提倡鼓励多种艺术题材流派的自由发展,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精粹,经过碰撞、沟融丰富发展,唐代陶瓷器在审美艺术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
结语
唐朝是中国帝制时代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都盛极一时,影响远播海外。官办和私营手工业都相当发达。在此背景下,陶瓷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有名的窑场遍布南北各地,形成了以南方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同时在陶瓷工艺诸多方面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瓷器的使用在唐代远远超过前代,器物的品种更加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唐代陶瓷的高度发展,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滋养,从而更加完美融合。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朝代,也是比较典型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朝代。在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都比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及以后的宋文化,显示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民族融合为唐代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唐文化不再是传统的汉文化或中原文化,而是胡汉合一的、具有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混成的新文化。唐王朝对域外文化的吸收不仅促进了本国文化的发展,而且加强了对外的文化交流,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田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