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半年债券市场违约分析及展望

2022-07-13李思琪

证券市场周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融资额中资信用风险

李思琪

2022年上半年违约总体情况较2021年下半年减少。2022年上半年,中国债券市场累计有14家企业(含5家上市公司)的41只债券出现违约,其中9家民企(含2家上市公司)、1家中央国有企业、1家地方国有企业,违约企业数量较2021年下半年减少3家;违约涉及债券规模总计约245亿元,较2021年下半年减少85亿元。新增首次违约企业8家,较2021年下半年增加3家,违约涉券规模164亿元,较2021年下半年增加6亿元。

2022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连续散发,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企业信用基本面有所恶化,不过得益于一揽子政策措施快速落地,融资环境明显改善,上半年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暴露有所减少,且债券总体违约规模延续逐季回落态势。第二季度违约企业数量由第一季度的10家减少至8家,违约规模由135亿元降至110亿元。新增首次违约企业数量由第一季度的5家减少至3家,违约涉券规模由93亿元降至16亿元。

2022年上半年共有9家民企发生违约,占违约企业总数的64%,民企违约债券规模215亿元,占总规模的88%,较2021年下半年上升8个百分点。国企则受益于盈利改善,信用基本面好转,加之地方政府对区域内国企债务风险高度重视,违约较往年同期明显减少,上半年仅有2家国有企业发生违约,占违约企业总数的14%。截至5月,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由去年末的6.92%提升至8.21%,而私营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从5.73%下滑至4.83%,与国企的差距扩大至3.38个百分点。

尽管上半年房地产行业政策明显放松,但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继续发酵。上半年共有8家房地产企业发生违约,占违约企业总数的57%,房企违约债券规模209亿元,占总规模的85%,较2021年下半年上升30个百分点。另外,房地产中资美元债违约明显增多。上半年共有18家房企美元债券发生违约,比2021年增加8家,涉券规模122亿美元,较2021年增加45亿美元。6月21日,绿地控股集团完成了对将于2022年6月25日到期的5亿美元高级无抵押票据的12个月展期,是500强房企中唯一宣布债券展期的国企,房企债务偿还压力已蔓延至国企。

数据来源:Wind,剔除重复统计数据。未包括展期兑付的债项。

上半年,发行时主体评级为中高等级(AA+和AAA级)的违约企业数量共有9家,较2021年下半年增加1家,中高评级的违约企业数量占比较2021年下半年提升20个百分点至60%。上半年中高等级发行主体的违约涉券规模为189亿元,涉券规模占比较2021年下半年大幅提升22个百分点至77%。

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稳增长、宽信用仍是后续宏观政策重心,短期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但疫情反复加重预期的不确定性,企业与居民的实际融资需求收缩,而地产板块仍在筑底阶段。当前信用风险缓和主要由宽松的货币环境支撑,若后续融资条件有所收紧,信用风险暴露将可能增多。

受疫情冲击,二季度经济数据全面走弱,消费、生产和投资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信用基本面承压。工业生产和接触性服务业受疫情影响明显,餐饮、零售、旅游、民航、运输等行业遭遇重创,部分市场主体出现经营困难、现金流断裂等现象,债券市场信用分化持续。

按企业性质划分,民企仍然面临债券融资困局。上半年国企信用债发行规模约6.5万亿元,累计净融资额约1.4万亿元,而民企信用债发行规模3538亿元,累计净融资额为-1437亿元,民企债券资金已经连续21个月净流出。按评级划分,中高等级企业仍为债券融资主体。上半年发行主体评级为AAA级、AA+级、AA级及以下的信用债累计净融资额分别为9418亿元、4898亿元和-2896亿元,低等级呈现资金净流出状态。按品种划分,城投债融资优势显著。上半年产业债累计净融资额为3767亿元,城投债累计净融资额约为9324亿元,占比高达71%。

上半年,因城施策持续加码,各地稳楼市政策密集出台。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00余个城市共计出台各类楼市松绑政策逾300次,包括放松限购、限贷、限售、调整公积金政策、发放购房补贴等。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5月央行先后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与5年期以上LPR,多地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贝壳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6月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4.42%,二套房贷利率为5.09%,创2019年以来新低。其中,有58个城市的首套、二套房贷利率已降至下限(即首套4.25%,二套5.05%)。

数据来源:Wind,剔除重复统计数据。未包括展期兑付的债项。

数据来源:Wind,剔除重复统计数据。未包括展期兑付的债项。注:本表统计口径为发行时主体评级,由于企業评级随时间发生变化,本表中的违约主体数量加总可能超过前文的违约主体数量。

短期内房地产行业恢复态势因疫情受阻。疫情期间居民收入下滑,加杠杆的能力和意愿不足,加之疫情对实地看房与成交造成场景约束,地产行业基本面仍延续下行趋势。5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延续下降态势,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金额、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和竣工面积累计同比降幅均较1-4月扩大。但6月的高频指标已出现企稳迹象。6月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明显回暖,截至6月26日的当周成交面积达到453万平米,为2021年7月以来新高,增长主要由一线和二线城市贡献。下半年地产行业能否出现实质性改善,还需持续观察政策力度及效果。

从融资角度看,房地产资金来源收紧,信贷融资低迷。1-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04万亿元,同比下降25.8%,其中国内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6%、-27%,降幅较1-4月进一步扩大。债券方面,房地产企业境内融资有所回暖,上半年房企境内发债总规模累计2961亿元,同比下滑26%;累计净融资额为294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587亿元,半年度的净融资额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首度转正。

综上,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弱资质民营房企,销售、融资两端受阻,现金流恶化,叠加短期偿债压力较大,易触发债务违约风险。下半年,在房地产销售、投资等核心指标扭转前,地产行业信用风险仍然维持高位。

尽管当前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但严控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的趋势延续。4月25日,监管层出台加强境外美元债管理的窗口指导,对城投境外发债的资金用途、规模、经营要求、项目收益等做出了严格规范。5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指导意见》, 要求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严禁银行保险机构配合地方政府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5月1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集中通报河南、湖南、贵州等地城投公司8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在城投融资监管的刚性约束下,上半年城投境内债券融资明显收缩。上半年境内城投债发行规模2.64万亿元,同比下降7%,净融资额9324亿元,同比下滑21%。城投融资区域分化的现象依然严重,信用资质较弱的区域存在融资缺口。上半年城投债净融资规模较大的仍是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大省,前五大省份的净融资额在全国占比高达70%。而甘肃、青海、辽宁、贵州等经济与财政实力偏弱的地区,净融资额仍然为负。

地产走弱带动土地市场降温,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萎缩。财政部数据显示,1-5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861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7%,有26个省份下滑幅度超过30%。在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大规模留抵退税、防疫支出增多等因素影响下,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城投平台作为地方政府信用的延伸,偿付压力相应上升。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上半年共发生3起城投非标违约和3起风险事件。

2022年新增专项债发行已接近尾声,后续城投平台将在基建项目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建投资稳增长发力,保障城投平台合理融资需求,省级政府作为全域债务风险责任主体,将为城投平台的信用基本面(特别是强省份弱平台)提供支撑。短期内城投平台偿债意愿高,信用风险可控,公开市场实质性违约的可能性很低。但仍需关注非标规模和占比高、低行政级别(区县平台)、债务压力大的弱资质城投,或出现非标违约及估值波动风险。中期来看,需密切关注城投监管政策变化,及其对城投偿债与再融资能力变化的影响。

上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加速紧缩,中资美元债整体表现疲弱。中资美元债投资级收益率最高触及5.13%,较2021年末大幅抬升226BPs,高收益级收益率在20%附近高位震荡。一级市场方面,中资美元债融资成本显著抬升,加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美元债务压力,部分发行人转向在岸市场发债融资,发行规模明显回落。上半年,中资美元债发行规模811亿美元,同比下滑约47%,净融资额为-601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大幅减少1076亿元。其中,地产美元债融资显著收缩,上半年地产行业中资美元债累计净融资额为-312亿美元,同比下降284亿美元。预计中资美元债发行降温的趋势将延续到下半年。

上半年,尽管境内债市违约减少,但中资美元债市场违约频发,且集中在房地产板块。截至6月末,已有20家中资美元债发行主体发生违约,涉券规模133亿美元,其中18家为房地产企业,违约规模占比高达92%。下半年中资美元债到期规模逾1400亿美元,其中城投美元债到期规模219亿美元,较上半年增加90亿美元,房地产美元债到期规模319亿美元,较上半年减少72亿美元,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下半年随着美国金融条件快速收紧,中资美元债发行成本继续抬升,发行主体还面临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城投境外债券监管收紧、市场风险偏好下滑等多重挑战,中资美元债信用风险將继续暴露。

作者来自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猜你喜欢

融资额中资信用风险
4月份全球初级和中级矿业公司融资额环比下降57%
起底中资房企海外债
中资美元债券责任管理:流动性压力下的主动应对
上半年中国金融科技融资额达2300亿元
2016年中资海外矿产能源投资报告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
投资市场起泡,AB轮虚高
参赛企业平均融资额2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