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俗体育服务健康中国的内在逻辑
2022-07-13雷军蓉张嘉信王世友
刘 艳,雷军蓉,张嘉信,王世友
(1.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2.浙江农林大学 体育军训部,浙江 杭州 310020)
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判断,并提出建设“健康中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目标[1]。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中央将人民健康工作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形成了以健康中国战略为顶层设计,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行动纲领,以健康中国行动为推进抓手的国民健康促进体系,强调加快推进体育健康服务,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2]。体育健康服务建设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必然要求。但目前,因我国区域、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明显,现有的体育健康服务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迫切需要深化体育健康服务供给侧改革来缓解“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逐步达到健康服务均等,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民俗体育作为我国本土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和依附于民众生产生活实际,其群众基础殷实广泛,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健身娱乐价值突出,易满足群众健身健康实际需求。加快推进民俗体育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既是新时代民俗体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民俗体育的“能力”所指。鉴于此,本研究以“健康中国”的内涵和民俗体育的价值功能为逻辑起点,深入探骊民俗体育服务健康中国的内在契合点,厘清两者间的内在逻辑,以期为民俗体育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为确保获取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以及学术价值,主要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民俗体育、健康中国、体育+健康、体育健康服务、内在逻辑等为关键词,进行来源类别为核心和CSSCI的“期刊”检索与“博硕士”的毕业论文检索。对于未能在知网获取的领导讲话、政策新规等系列前沿资讯,则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在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信息网站平台进行检索查询。除此之外,以湖南师范大学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所为依托,广泛查阅民俗学相关书籍资料,从中提选文献素材与前沿资料,以期充分了解并掌握研究所需知识和理论,为后续撰写工作提供学理依据。
1.2 逻辑分析法
以“健康中国”的内涵和民俗体育的价值功能为逻辑起点,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理论支点,以民俗体育服务健康中国的内在逻辑为问题视域,围绕马克思基本理论,阐释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诉求与行动纲领,剖析民俗体育的服务维度,进而解读民俗体育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能力所指”,并通过实例列举加以佐证民俗体育服务健康中国的内在逻辑所在。
2 健康中国的内涵阐析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1]。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健康”一直是贯穿始终的重要民生问题,是人民福祉之本,更是社会生产之基。在日益创新更迭的新时代大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由表层的“寻医问药、疗伤止痛”向心理、生理、社会、国力等综合因素转变,“健康”日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水平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目前,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等现实因素致使我国面临着诸多疾病威胁以及一系列交纵错杂的卫生与健康问题。
2008年,陈竺、高强首次对于健康中国的理论概念进行阐述,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打造健康中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并部署了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的健康规划[3]。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全党上下协调一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经历了从“博采群议”到“加快推进”,再到“贯彻实施”的升华过程。在此阶段,学者们也一直前赴后继致力于解读“健康中国”的内涵所在。刘国永指出“健康中国”涵盖了健康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的“大健康”与多维度服务于人民的“全面健康”[4]。李滔认为“健康中国”是全民健康蓝图,应坚持健康优先,从各类健康因素着手大幅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5]。可见,“健康中国”已经不再停留于以医疗卫生服务为枢纽前移后延的单一“身体健康”层面,而是进一步拓宽了健康的内涵与外延,主张从社会个体发展出发,涵盖社会生态坏境、社会发展要素、自然生态要素等多要素、多维度的系统性的健康社会。其目标定位精准、涉及项目广泛、涵盖内容全面、发展动力充沛,不仅仅是为确保人民群众拥有健康的机体,更为创造更健康的生命状态,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存在价值,营造可持续性发展的和谐健康社会。
3 民俗体育服务审思
在百度百科中,“服务”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下彰显着不同的释义。当“服务”作为一个社会学名词时,常指为他人提供便利,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类基本社会活动;作为一个信息技术名词时,意指在电脑运行过程中支持某些功能的必需载体;作为一个行为动词时,被定义成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劳动的形式以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求。而从马克思的服务劳动论理论出发,马克思认为“服务”(Dienst)主要指使用价值被消费(功能发挥)时产生的效果[6]。这种使用价值既可以是事物与生俱来的基本属性,也可以是其借助外力作用而催化产生的使用价值。概言之,服务都是使用价值功能发挥的结果,它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只要存在使用价值,他的功能发挥必会产生服务。
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的民俗体育,深深扎根于我国社会基层,在历史的演进与嬗变过程中创造了多样价值,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能,也必然产生着“服务”。基于此,以马克思服务劳动论为理论支点,全面审视民俗体育的价值功能,是厘清民俗体育服务维度的题中之义。民俗体育的价值功能实则可视为“民俗”与“体育”价值功能的复合体,作为民俗的重要组成以及体育的典型代表,民俗体育既承载着民俗所赋予的特有功能属性,又具备着体育所彰显的固有价值功能。而对于民俗体育价值功能的研究也一直是学术热点所在,在文化层面,尤勇认为民俗体育丰富了基层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调动了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自我确认[7];在政治层面,任海认为民俗体育活动增强了村落凝聚力,铸牢了村落共同体意识[8];在经济层面,任远金益强调民俗体育文化的旅游价值,是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9];在教育层面,刘旻航指出民俗体育的风俗仪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的思想行为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10]。
通过梳理分析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民俗体育价值功能的产生不但继承了本土文化的特殊属性,更迎合了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创造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如大部分戏舞类民俗体育项目从被赋予祈福弥灾的祭祀功能到承载休闲放松、强健体魄的娱乐健身价值,再到引申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民俗体育的价值功能在社会演进中紧跟时代步伐,日益完善、升华,而在此过程中民俗体育的服务维度也一直得到发展与扩布。
4 新时代民俗体育服务健康中国的内在逻辑探析
健康不仅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现实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石,如何积极应对健康问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无疑是国家发展的当务之需。基于此,2016年10月党和国家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强调,要从广泛的健康因素入手,旨为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大覆盖的健康体系[3]。而依附于四时节令、庆典仪式的民俗体育既具备民俗所蕴含的文本叙事,又积聚了体育活动的身体展演,在将民俗事象类化于“体育活动”之前,民众参与的动因主要归于乡土风俗、精神寄托,健康促进效应并未成为支撑民众广泛参与的有力因素,而随着群众健康观念的加强,现代卫生学、教育学的引导,国家健康行动战略的推进,民俗体育的健康效应逐渐从民众的“无意识受用”到“自我主动呼吁”,从隐喻于民俗事象之内到彰显于体育之本能,成为民众广泛参与的重要动因之一。那么,民俗体育能否成为“健康因素”的一份子,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呢?鉴于此,通过剖析健康中国的战略内涵,审视民俗体育现代发展态势,深入揭示民俗体育与健康中国之间的深层联系纽带,提出民俗体育服务健康中国的内在逻辑所在(如图1)。
图1 民俗体育服务健康中国的内在逻辑
4.1 教育维度:民俗体育为“普及健康生活”提供了意识指引
2019年7月,我国印发颁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核心,以广泛的健康因素为抓手,积极开展专项健康行动[11]。同年10月,“规划”明确了以“加强健康教育,塑造健康行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行动抓手的专项健康行动,为全面普及健康生活绘就了“路线图”和“施工图”。其中,更是将体育运动的价值功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充分体现出“健康中国可期,体育大有可为”的时代精神。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12]体育作为一种将体质、意志和精神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源于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民俗体育不但具有“民俗”的规范、教育和模塑之效,更进一步延续、拓展了体育的教育属性,在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亦是通过其独特多样的运动形式与深厚渊源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民俗体育的教育功效在全面普及健康生活中的效应日渐凸显。1)在加强健康教育方面,民俗体育常以学校教育、社区共建、群众自发等模式为基础,依托于口耳相传、行为示范的传承方式,通过“教”与“学”的方法手段,将教育元素渗入学校、社区以及乡镇,达到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目的。如: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大力推广“舞龙舞狮进校园”,推出“百校龙狮进课堂”计划卓著成效,学生们从体育活动中感悟传统文化之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凝聚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武术之乡河北沧州,武林根深叶茂,兴习武崇武之风,尚武精神盛行于沧州大地。民俗体育在普及健康知识,弘扬健康文化,拓展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着其特殊的功效。2)在塑造健康行为方面,民俗体育注重“内外兼修、双管齐下”。在意识层面,民俗体育依托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将健康知识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项目之中,以体育活动促交流,以风俗信仰凝意识,以项目规则束民风,将健康教育亦隐于精神认知。在身体层面,民俗体育广泛融入人际交往、休闲小憩等民众固有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了消遣娱乐、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体育之本能。如陕北的“扭秧歌”、苗族的“摆手舞”、广西的“莲湘舞”等,群众在沟通交流中舒缓心理压力,在身临其境中感悟健康生活,在良好文化环境中树立正确价值观,推动着人民群众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3)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方面,民俗体育因其源于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大多数项目与人文地理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具有较易获取的场地设施和极为丰富的老少皆宜项目,如:打陀螺、荡秋千、拔河、健身气功等民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在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有着积极的作用。概而言之,无论是民俗体育显于外的身体教育还是隐于内的感化教育,民俗体育的教育功能在推进民众养成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素养、凝聚健康文化,形成健康价值观,都彰显出正向催化效应,为我国体育健康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案,更为普及健康生活提供了意识指引。
4.2 实践维度:民俗体育为“优化健康服务”提供了民族方案
新冠疫情的突发,给我们带来了生命危机的同时,也为我国健康事业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人们逐渐由采取隔离等被动防御向主动参与身体锻炼提升免疫力的主动防御转变,体育衍生为民众应激防御的首要选择[13],体育健康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扩张。如何强化体育健康服务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衔接和交互作用,推动健康服务事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全面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成了新时代体育健康服务的新考验。
根源于民族民间文化土壤的民俗体育,是融文化背景、地域风俗、体育活动以及自然、社会环境于一体的社会活动,为民众创造于实践,亦为民众服务于实践,作为身体实践的典型代表,实践功能已是其所固有的基本属性。通过纵向考究民俗体育发展历程与横向整理体育健身实践,不难发现,民俗体育是理想的体育竞技和娱乐健身资源,被广为接纳与应用。在实践指导方面,民俗体育蕴含着独特的哲学与伦理思想,注重文化内涵的潜在滋养与精神文化的协同育人,对于个体的思想启蒙、技能形成、行为塑造等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进而对于社会的决策制定、服务优化具备一定的导向作用。在实践参与方面,民俗体育不但强调健身娱乐的本质属性,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老少皆宜,是民众易获取的本土体育资源,可满足不同地域、年龄层次民众的身体实践需求,为民众提供了全周期、多样化、易操作的实践参与途径。如:从不同地域来看,邻近水域的民众创造了“嬉水”“龙舟竞渡”“独木冲浪”等亲水型项目;平原丘陵地带的民众创造了“舞龙”“登山”“抢花炮”等运动项目;高原地区的民众创造了“摔跤”“赛马”“骑射”等豪放型项目。从不同年龄层次来看,既有备受孩童喜爱的“跳绳”“骑木马”“荡秋千”,也有适合青壮年闲暇放松的“舞狮”“马球”“游水捉鸭”,更有切合老年群体修身养性的“太极拳”“健身气功”“健身球”等民众雅俗共赏的民俗体育项目,为加快补齐体育健康服务地域、城乡资源不均的短板,助力建构全方位的体育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了方案选择。
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呈现出复杂性与技巧性的时代特征,加之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发展较为迟缓,使得群众常面临着体育健身资源匮乏和健身方法、手段失调的局面。而源于实践、盛于乡村、易于参与、服务于大众的民俗体育,在完善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推动体育健康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均表现出其特有优势所在,无疑是优化健康服务的合适选择,将其广泛应用于民众健身实践,不仅为进一步优化体育健康服务提供了民族方案,更为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4.3 社会维度:民俗体育为“完善健康保障”提供了服务支持
加快推进体育健康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夙愿的题中之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计,是迈向健康中国2030的必由之路[14]。健康中国战略中曾明确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从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和挖掘健康促进因素入手,建立系统、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与健康保障体系,多维度提高我国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究诘本末,扎根于广袤中华文化沃土的民俗体育,是极具生活化、模式化的我国本土特色体育活动,已成为有口皆碑的健康促进因素,与民众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与国家政策脉脉相通。
基于此,围绕社会学基本理论展开思考,以民俗体育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功效与作用为理论支撑,剖析其与完健全人民健康保障之间的内在关联,发现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功能。源自并依附于民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民俗体育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蕴藏了深厚独特的民族文化,整合了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性以及人文价值观。如:傣族的“丢包”“爬杆”;藏族的“马术”“赛牦牛”;土家族的“舞龙灯”“打飞棒”;壮族的“打扁担”“板鞋竞技”;朝鲜族的“跳板”“打秋千”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俗体育项目库,为民众提供了更多健体康体、娱人娱己的方式方法,进一步铸牢了基础的运动项目保障。2)交流功能。民俗体育大多隶属于模式化、集体化的体育活动,是民众沟通交流、民族“三交”与“三和”的重要载体与桥梁。异于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追求,民俗体育更贴近日常生活实际,给民众提供了更多身体参与的途径和情感交流的契机。大到纳入群众项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成功举办了11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小至盛行于全国各地城镇乡村的广场龙舞,不但为传统项目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媒介动力,更为民众提供了技艺切磋、沟通交流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缓解抑郁症、自闭症等社交心理疾病,为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了的多样化服务支撑。3)导向功能。民俗体育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下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缩影,强调“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健康理念,蕴含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的传统养生观念。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融合儒家修身与道家养生之思想,坚守“身心二元合一”,注重颐养性情、内外兼修,其独特的价值功能导向,对于促进民众营造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有着积极作用。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民俗体育的继承与发展不仅是以文化为载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以体育运动项目为媒介,延续本土健身康体方式方法,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体育锻炼选择,为健全体育健康服务体系“添砖加瓦”。除此之外,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通过民俗体育运行所独具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行为准则等“非正式制度”,推动村民自治、村落善治,为完善健康保障提供自我约束型的制度支撑。
概言之,从社会维度解读民俗体育的价值功能所在,民俗体育为“完善健康保障”提供了服务支持。
4.4 文化维度:民俗体育为“建设健康环境”提供了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转换,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日攀升,建设健康环境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将建设健康环境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把健康融入环境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大力创建基础物质环境,积极营造健康文化环境。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方式的历史凝结,更是一个民族绵延不息的精神血脉。就个人而言,文化起着塑造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于社会而言,文化有着社会治理和导向的作用[15]。在历史的演变中鲜活、璀璨的民俗体育文化应运而生,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成为了建设健康环境的有力推手。
在物质文化方面,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民俗体育,在社会需要与个体需求的双效作用下,创造出系列体育健康活动、场所以及工具,衍生出不同的物质文化。际遇国家大力扶持发展传统文化的时代契机,民俗体育得到愈发重视与有效传递,兴建民俗活动场所、置办器材道具、创新民俗赛事供给,逐渐成为新时代民俗体育发展的常有之态。桂南村落“钦州跳岭头”就是鲜活的实例。为营造良好的民俗体育活动环境,地方政府和各界力量致力于投资建设传承基地、更新服装道具、完善书籍影像存档,无一不使得惠及全民的物质文化环境功能得到扩张。加之,在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浸润之下,民俗体育文化强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衍生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与我国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以上,都为创设健康环境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文化基础。在精神文化方面,相较于显于外的动作展演,民俗体育隐于内的文化叙事更是深邃而久远,彰显着中华民族特有的集体价值取向,指引着健康中国的逐步推进。譬如,通过祭祀娱神等仪式性的民俗文化叙事表征人民弭灾求福、崇尚和平的内心夙愿,映射了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状态的心向往之,为建设健康环境提供了内生动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兼容并蓄、广纳万物”的包容精神等历久弥坚、更臻醇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在中华武术、太极拳等民俗体育项目中得到延伸和呈现。武术之乡——河南登封、河北沧州,太极之乡——河南陈家沟、广府古城,地杰人灵、民风醇厚、尚武崇德,是闻名遐迩的代表之地,不仅进一步点亮了传统文化之美,更加深了人民群众对于本土文化的价值认同,形成了统一的价值取向,引领着健康文化环境的营造。简言之,建设健康环境不仅需要外在物质的支撑,更需要内生动力的指引。在外在物质文化的支撑与内在精神文化的指引下,民俗体育为“建设健康环境”提供了价值取向。
4.5 经济维度:民俗体育为“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健康产业是以延续、守正和引领人民群众正确健康观念为根柢,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健康服务、生产经营健康产品等活动的集成,其涉及面广,产业链长,效益突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是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是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诉求,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行动。
随着人民的健康需求日趋强烈,健康产业逐渐跻身为庞大的民生产业。体育产业作为典型的非医疗健康产业,因两者倡导的价值目标极度切合,自然形成了一条本末相通、先后相继的产业链[16],在健康促进与消费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契合点。以民俗体育为例,在信息技术与传播媒介不尚发达的时代,扎根于社会基层的民俗体育常以周期性的民俗活动集会的形式,为民众创造等价置换、商品交易的场所,展现出潜在的经济价值。现代化以来,民俗体育在信息化、市场化、产业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不断发展,催生了民俗消费、民俗体育旅游、民俗体育休闲和健身等多种新兴健康业态,经济价值日益凸显。
在民俗旅游方面,随着物质水平的丰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人们理论与实践同行的重要窗口,而民俗体育以其特有的仪式性、体验性、娱乐性以及观赏性等多重人文属性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资源。如: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赛马,广西壮族布洛陀民俗旅游节中的抛绣球、斗牛;徽州古村落中赛灯船、叠罗汉的民俗表演;湘鄂黔渝边境的龙舞、鼓舞,民俗体育特有的身体展演与文化叙事吸引着人们去了解风土人情、丰富身体参与,感悟文化底蕴。民俗体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民俗+体育+旅游+健康”多方融合发展的健康新业态[17],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新的健康产业经济增长点。在民俗体育休闲、健身方面,随着体育消费逐渐向“治未病”转变,体育健康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促使着资源区域间的联动发展,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互补交融明显,如:泰山的国际登山节、拉萨地区雪顿节、铜梁龙灯艺术节和潍坊的国际风筝节等以民俗体育为依托展开的大型节日活动;黔西南州三岔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安徽六安大象养身气功小镇、广西马山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等以“民俗体育+休闲+旅游+扶贫”为主线打造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将民俗体育的价值功能极致发挥,民俗体育健康消费持续攀升,蹚出一条条体育产业脱贫与振兴之道,形成以体育健康促进为主,伴以娱乐、消遣的“一体多元”的区域特色健身休闲产业带。由此可见,伴随着体育的经济效益与健康效应日益凸显,民俗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衍生出一系列体育与健康、健身、休闲、娱乐等融合发展的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
5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勾勒出对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深描出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我国对“健康中国”的美好追求,为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体育作为跨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途径,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健康资源,民俗体育作为易获取的本土体育资源,常被视为弥补我国城乡体育健康服务供需不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足的“粘合剂”,在“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效果明显,意义深远。当前形势下,“健康中国”给体育元素带来了新的生长点,为民俗体育的不断深入和横向发展都提供了良好的引导,而民俗体育凭借其特殊属性,更是为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创新思路、开辟蹊径,两者相辅相成,践行着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着健康中国稳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