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变迁视域下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功能转向及保护策略

2022-07-13吴润帆曾锦树

湖北体育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拳种技击传统武术

吴润帆,林 欣,徐 菁,曾锦树,徐 飞

(杭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新时代体育文化功能的转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体育需要,也是中国体育摆脱“中体西用”的形式模仿阶段的重要变化。近年来,传统武术拳种文化在新时代的功能特性问题也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关注,《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明确指出:“要挖掘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传统武术项目,鼓励和引导地方拳种文化发展。”[1]武术拳种作为承载着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单位,自产生起便经历了“门派林立”“尚武思潮”“军国民体育思想”和“土洋体育之争”等时代标识,也正是这一次次的文化冲击,使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发展在不断与具体历史时代相适应。同时也在时代变迁的进程中折射出许多问题,传统武术拳种与现代社会的矛盾逐渐暴露在大众面前,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传统武术拳种的发展。然而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功能特征”并不是单一维度的[2],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侧重和摇摆,甚至在某个历史时代存在某类拳种文化特征湮没(隐匿)的现象。但究其根本,传统武术拳种显现的文化功能特征,只是其在历史演进中产生的主动和被动的适应过程。因此,基于上述现象本文对时代变迁背景之下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功能转向进行研究,以探求传统拳种的文化保护路径。

1 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功能特征转向

1.1 以“战”为核心的军旅武技与民间武艺的文化本质

武术的萌芽诞生于人与自然在斗争中掌握的攻防技能,传统武术拳种的形成就建立在此基础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武术的攻防技能有着不同表述,由商代“拳勇”、春秋“技击”演化为汉代“武艺”[2]。但归结起来可以发现,其称谓的变化离不开攻防格斗的本质特征,国家更加重视军事上武艺技打的练习,逐渐从徒手对抗发展为器械搏杀。戚继光在《纪效新书》[3]中指出:“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博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可见,军事技艺是中国武术之根源,讲求“一招制敌、临敌实用”的目标。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等级兵役制度的破坏与社会动乱的加深,军事武艺逐渐流入民间,军事平民化与民事军制化的结合,使武艺在军中和民间得到广泛的交流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民间武艺与军事技艺的交融。民间引现出一批以武为业、以技击手段谋生的群体(游侠、镖头、拳师),以期通过技击术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2]。在结盟、结社的潮流下,拳师等职业的出现逐渐开始对军事武艺拳法进行改造,多人通过对动作的拆招、递招,将杀敌军事术转化成有规矩的套子,通过套子的拆解练习逐步加深了实战过程的招法应用,进一步扩大了武术技击的实战核心,促进了新时代多类拳种的形成。

军事战争与民间生存的需求生成了武术拳种文化的技击格斗本质,这种文化本质的表达是通过“战”来延续的。总体而言,是以武术的技击实用性贯穿于军事与民间两个社会,但武术的技击功能并没有随时代变迁作出改变,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表现出以“实战技击”为本质的功能特性。目前普遍认为武举制度的废除是武术战技意识开始弱化的标志[4],同时也提出以“打”为意象的武术文化评价标尺[5],明确与西方体育不同的评价尺度,实际上传统武术拳种的技击性并没有消失,其蕴含的攻防动作、技击效应,体现在踢、打、摔等技术要领中,但目前武术拳种能否进行打练实战的议题始终存在。

1.2 以“观”为核心的国术展演与艺术美学的文化需求

武术拳种以格斗为目标的风格特征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纵观武术发展历程,无论是古代军事时期的徒手器械演练,还是现代军事操化训练都离不开技击,但随着“土洋结合”的争论,武术拳种与体操逐渐结合为“武操”,传统武术拳种的技击性趋向内隐,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不仅包含实战应用型技击,还蕴含着美学元素的演艺型文化,其是对以“战”为核心的技击再现,从此武术兴起了一种套路化的展演模式,以其独特的观赏美学价值受到大众的认可。与其他项目不同是,武术展演属于非语义性文化现象,以视觉艺术来传达审美教育[6]。

武术展演迈向世界的序幕,起始于“中央国术表演队”在柏林奥运会上首次展现武术拳种的表演[7],使西方世界开始向中国武术文化投来目光,国内也掀起了展演活动的热潮,政府更加关注以武术为媒介来展现国家形象,国术展演的观赏功能受到认可。为满足观赏文化需求,武术拳种的美学文化逐渐与人们生活中的戏曲、影视融合,武打电影等产物应运而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签,舞台技艺的展现给予观赏功能独特的暴力美学元素,是对拳种攻防格斗练法的戏剧化、舞蹈化、诗意化的再现。纵观38年春晚武术节目来看,武术展演的美学追求产生了重大改变[8],在编排结构与演练技巧中突出形式美的变化,在历史典故与戏曲音乐中强调意境美的传达,在文化内涵与武德情感中展现人文美的特色。综上而言,武术拳种与时代接轨的多样化发展,能够极大丰富武术拳种文化的美学艺术,但套路展演并不能代表全部的武术文化,其中蕴含的暴力文化仍不可忽视。而“观”不只是发现传统武术拳种的展演技形美,更强调要把握其内在的意蕴美,以此显现传统武术文化多元的“观”之功能。

1.3 以“赛”为核心的传统竞赛与国际传播的文化潮流

以美学元素为主的展演活动一直是传统武术拳种的重要交流方式,而随着西方竞技体育思潮的涌入与国术改良运动的进行,以马良为主的新武术引发了传统武术竞赛化的发展[9],也成为全国武术运动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会内虽仅限表演观摩,但却一改传统武术街头表演方式,采用西方体育竞赛模式,成为向竞赛发展的开端。在传统武术竞赛发展过程中,由于传统拳种门类众多,无法保证评分可比性,国家体委将相似拳种风格融合编制成3类拳法(长拳、南拳、太极拳),有效促进技术规格统一,推动竞技武术形成。因此,传统武术从古代军艺的技击性和体育性转变到现在的竞技武术,是历史必然的结果[10]。然而,北京奥运会后国家开始重视竞技武术申奥,多次对规则修改,以满足竞技武术项目国际化、评分客观化、赛事规范化的标准,武术的体育竞赛属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但传统武术技术却发生了重大的改革,形成于武术技术之上的传统武术拳种文化内容也随之发生适应性变化,并在“高、难、美、新”的竞技武术目标追求下,传统武术赛事愈加重视。

传统武术赛事在国际上以节日、竞赛为内容,给人们在认武、观武、练武上提供了新的路径。第一,在普及武术的认知上,公开的国际传统武术赛事是传统武术进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1]。人们能通过传统武术赛事了解多样的拳种文化与竞技技术,能减少“传武大师”社会舆论再现。第二,传统武术在观赏上,更侧重运动员赛场的状态表现与动作展示,与武术展演不同的是,以竞赛为主的传统武术表现出“一拳种、多人练、百风格”的特点,带给观赏者不同的视觉感受。第三,在参与武术的练习上,传统武术节、网络赛事的举办,为习武者提供更广泛的练习途径,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传统武术社会化。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拳种的竞赛文化随时代更迭的发展中表现出重要作用,传统赛事在国际上的认可度逐渐加深,但在竞技化发展的需求引导下,许多传统拳种的技术风格模糊,致使拳种失去原有特色,同时拳种种类的多样性与主观性评分的限制也让竞赛迎来了更多挑战,因此规则变化的必然与反思是未来传统武术发展值得探究的方向。

1.4 以“健”为核心的学校武术与全民健身的文化价值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人们的健身需求不断提升,健身需要也是现代人们生存发展的更高层次价值[12]。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武术拳种的健身价值愈加凸显,逐渐向以下三大领域转变。第一,在群众武术领域越来越重视传统武术拳种中的功法练习。汉代五禽戏的出现就推动了健身功法练习,而后随着八段锦、易筋经等气功的演进,又进一步丰富了传统武术健身练习的内容。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证实传统气功练习对人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存在良性影响,同时也对亚健康人群的体质改善有一定成效[13]。第二,在武术研究领域更加侧重传统武术拳种的练法科学化。有研究发现太极拳对姿势稳定性的良好影响,也更加关注练习时不同动作的力学传达方式[14],以期直观展现拳种对人体的健体效益。第三,武德与武技的教育价值在学校武术领域作用愈加显著。学校武术的功效不仅体现在练技,更注重德育。已证实中学生经16周八极拳课间锻炼干预后,身体素质和认知水平有显著提升[15],提示传统武术拳种蕴含的德、技文化对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群众性武术活动是人们为满足健体养生的目标而自发形成的,在全民健身的时代要求下,更多人自觉参与传统武术练习,国家也明确提出完善武术公共服务健身体系[1],因此夯实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至关重要的,例柔和缓慢的功法与太极拳练习是便于全民参与的健康体系。而总的来看,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扩大了武术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发挥拳种的健身功效,以保护与传承传统武术拳种文化。同时结合三大领域的转变,以“健”为核心的拳种价值发展是符合传统武术社会化发展的,人们可以自主选择自身适合拳种加以练习,强化传统武术在各领域的实用推广,但现今“武术进校园”的实施出现瓶颈,各地落实状况不同、差距较大,同时青少年也是传统武术拳种文化发展的最广大传承者,因此校园武术的发展之路亟待提升。

2 传统武术拳种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2.1 异域体育项目对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冲击问题

文化全球化将跆拳道、空手道等异域体育项目传入国内后,逐渐与传统武术共生并迅速发展。但近年伴随着“徐雷约架、马保国等事件”的发生,人们对传统武术拳种的媒介舆论与技击争议逐渐扩大,愈多孩子更愿意学习跆拳道等实用性较高的竞技体育项目,同时传统武术拳种也因练习形式、人群的明确划分,造成了文化土壤的丧失与群众基础的弱化[16],进一步引领社会群体在项目选择上产生偏差。练习与观看人数的下降带来武术社会关系范围缩小,社会关系的断裂势必会使传统武术拳种文化处于弱势,给各类拳种文化带来了全新的冲击。

2.2 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共生冲突问题

国家与武术工作者一直努力推进“武术进奥运”,从技术标准、规则等方面进行调和,以致现代竞技武术的演变方向与传统武术发生背离。竞技武术是在吸收传统武术各流派的技法融合形成的,多拳种的归一提高了“赛”与“观”的文化价值,大量非武术动作被移植进套路表演,割舍了套路中的“攻防技击”。而与竞技武术相比,传统武术更具有拳种的本质与生活属性。但在奥运时代的影响下,传统武术为迎合竞赛要求,从劲力与技法方面脱离了其本质[17]。总的来看,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是时代发展后武术分化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冲突问题只是时代变迁的过程,共生发展才是武术历史功能特征的体现。

2.3 传统武术拳种遗产传承的濒危问题

传统武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据统计已有36项传统武术拳种进入非遗文化行列[18],而武术遗产的保护重在传承,传统武术通常遵循群体传承、家庭传承、师徒传承和社会传承4种途径达到代代延续的目的[2],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武术拳种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逐渐变化,武术拳种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消亡的局面,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传统武术的文化传承体系不明确。一方面由于传统武术拳种传承途径的局限,使普遍授课制仍无法满足传统武术真实技艺的传承,现今家庭与师徒传承成为主要路径,但这也只能保留少部分的传承。另一方面,传统武术遗产传承的名录两极分化严重,具有群众基础的拳种得到更好的保护,少部分弱势拳种更加濒危。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问题现状在历史演进中逐渐显现,可以发现其本质上是为了延续传统武术的文化传承,是在社会快速变迁的环境中产生适应的过程。因此,传统武术拳种文化不能只考虑发展问题,更应该立足于历史的功能特性转向,把握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共生的新路径(见图1)。

图1 时代变迁视角下的传统武术拳种文化功能转向、困境、保护策略机制图

3 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保护策略

3.1 以武防身,把握拳种文化技击属性

时代变迁的环境并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武术的技击根本,在“战”的思维架构下可以发现拳种的技击应用十分广泛。以制服对手为目标的防身技术是时代的调整,军旅武艺的技法练习也为现代防身术提供了重要支撑。现代警察徒手防卫是以传统武术的擒拿技术为基础,提高警察工作者的防卫能力,同时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对防身术的学习意愿较强[19],因此通过传统武术拳种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拳种技击要领,细化动作要求,拓展武术教学改革内容。

探究“武术大师”事件的发酵,传统武术拳种训练的固化性本不适合擂台格斗[20],为把握技击性的现代发展,加强对传统武术拳种的招法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从不同拳种的习练风格来看,咏春拳拳法“贴身近战、截击优先”,太极拳练法“松劲连贯、刚柔有度”,通背拳技法“放长击远、直出直入”,不同传统武术拳种的技击含义存在共异性,但不同的打练方式都是为了满足技击性的表现[21]。综上所述,传统武术拳种技击性弱化缘由诸多,但大量研究表明技击是武术得以传承的核心,技击含义的弱化并不意味着技击意识的衰弱,传统武术拳种蕴含的技击含义更侧重发力技巧,对现代培养防身与攻防意识有积极作用。因此,技击性的保留是对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重要传承,也是实现其“战”之功能的现代转向。

3.2 武艺结合,加强传统武术拳种的展演艺术

传统武术拳种本身蕴含的动作美学元素便奠定了艺术形式,促使其在现代舞台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形式上看,其与舞蹈、体操等表演类项目并没有多大区别,但在内容演练上表现出独特的攻防技击含义,使之走上武术技艺与舞台演艺化相融合的发展模式。现今武术表演渗透在商业、艺术、文化等多个领域之中,无论是国际交流还是赛事晚会,都涵盖武术表演的元素。为推动演出化发展,有研究将其归纳为5种类型,即文艺类、剧目类、活动类、景点类和其他类的武术展演形式[22],但各种类型的表演过于强调艺术表现,降低了对传统拳种的技击表达与德育教化,拳种展演形式的单一也限制了人们对“观”的需求,故丰富展演艺术内容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破困之路。

展演内容的多样化首先要求把握传统武术拳种的技击本质,技击具象化是通过拳种的“象形取势”来塑造联系[23],形是对身体练习姿势造型的艺术化,势是练习劲力与节奏的变化,例如八极拳的贴山靠、扣肘拉弓等动作仅凭名称即可构建拳种的形与势,也将难以表达的技击动作与攻防意识更具象化地体现。其次,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为拳种文化融合提供了更多方向,展演内容与其他文化的有效融合是推动传统武术艺术化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在传统武术拳种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认真考虑与其他文化的艺术性融合,重新加强实用武术的技击艺术化与内容丰富性,是拳种展演当代发展的首要问题。

3.3 推武入赛,加强传统武术文化赛事开发

在竞技武术与现代体育冲击的背景下,传统武术为解释污名化处境而侧重赛事开发,故此推动传统武术赛事的发展也是传统武术拳种对现代化的适应过程。传统武术开始效仿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将各类拳种重新拉回人们视野,传统武术节、传统武林大会等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有传统武术进入商业搏击赛事,并影响综合格斗,有调查发现多个WMA俱乐部均有其代表的传统练习拳种[24]。这些赛事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传统武术拳种的社会化进程,但拳种的不足也随之暴露,无难度评判让传统武术受到更多主观性影响。

传统武术拳种的新项目竞赛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太极推手是传统武术的新兴项目,是传统武术拳种在竞技赛事的发展,其中不仅强调技击要领,也对规则体系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但参赛群众依旧局限,如何扩大赛事的参与范围,发挥赛事的品牌效应成为传统武术赛事发展的当务之急。总之,传统武术赛事的走向应该以观众为核心,将赛事观众的需求作为切入点,再以满足拳种发展的需要与逐步扩大赛事知名度为目标推进,传承传统武术拳种的“赛”之功能。

3.4 以武健体,推进传统武术拳种服务全民健身

社会追求的健康观念推动学者对传统武术拳种健身意义的探究,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证实太极拳与传统功法练习的健身效益[13],也发现武术健身与“阴阳协调”“内外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健康意识相契合[25],结合健康中国格局来看,传统武术拳种要更加关注中老年人与慢性疾病人群,同时对青少年人群的心理、德行等方面进行调节。首先要加强传统武术拳种的练习科学化研究,仅有个别拳种的科学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把握各类拳种的练习风格,在不同拳种练习时的状态调整是极其重要的。其次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深化传统武术拳种的运动处方,形成对慢性疾病的科学防治,在拳种健身为核心的基础上,扩大与医学、营养学专家的合作,形成慢性病的实时监测应用。最后也能通过不同的技术、武德教化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各年龄的练习需要,满足人们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意识,是在以传统武术作为健身手段的同时推进拳种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完善传统武术的公共服务体系。

4 结语

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演进经历了“战”“观”“赛”与“健”四大场域的发展阶段,在当代视角下传统武术发展主要以“健”为核心的转向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说明拳种文化功能转变是历史必然的,在每阶段的文化功能转向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不可分割的,“战”之功能实质上是拳种生存与需要的本质把握;“观”之功能是对民间文化的美学欣赏;“赛”之功能是拳种多样化与竞技化的综合取向;“健”之功能是社会发展与健康需要的转化结果。而传统武术到现代武术的发展,既一方面保持着传统武术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又能产生与时代同步相适应的拳种文化,使传统武术拳种文化得以传承。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武术拳种由“战”转“健”的功能转向并不是每一时期独立的存在,而是在一定时期内以某一功能为主体,其他功能特征并存的现象。

猜你喜欢

拳种技击传统武术
以中国传统文化全息缩影的视角浅析武术拳种发展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技术还是技艺:应该如何看待武术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