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环境下倒锥壳薄壁钢筋混凝土水塔的爆破拆除
2022-07-13茆恒阳
万 佳 宋 超 茆恒阳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
水塔、烟囱等高耸建(构)筑物爆破拆除时,只要场地条件允许,一般采用爆破工作量小、拆除效率高的定向倒塌方式。为了精确控制倒塌方向,减小爆破振动、爆破飞散物、爆炸冲击波等有害效应,通常会对构筑物进行预处理,如开设导向窗、定向窗、提前拆除内衬、砌筑封堵检修门等。现将爆破拆除的2座水塔(1#和2#水塔)环境复杂,倒塌方向有限,支撑区均有检修门,通过分析对比2座水塔的预处理情况、爆破参数和爆破效果,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1#水塔建于20世纪90年代,为钢筋混凝土倒锥壳结构,混凝土标号高,钢筋密,全高为35 m,支筒部分高28 m,中环梁高32 m,水塔水箱部分直径为11 m。支筒底部直径为2.4 m,底部周长为7.54 m,壁厚为0.18 m。底部南偏西45°有2.2 m×0.6 m的检修门。
水塔东侧65 m处为平房,东南方向4 m处为围墙,150 m处为道路;在水塔和围墙间的上方,距离水塔筒体2.5 m有供电线路通过;水塔南侧35 m处为某居民小区;水塔西南方向7 m处为1座变压器;西北侧120 m处为民房,100 m左右有1座信号塔;北侧160 m处为S440省道;东北侧130 m处为民房。水塔周围环境如图1所示。
2#水塔建成于1995年,为钢筋混凝土倒锥壳结构,底部混凝土风化严重,钢筋较稀疏,全高31 m,支筒部分高22 m,中环梁高25 m,水塔水箱部分直径为11 m。支筒底部周长为7.64 m,壁厚为0.20 m。底部正东方向有2.2 m×0.6 m的检修门。
水塔东侧3 m处为彩钢瓦棚,15 m处为道路,道路边为输电线路;南侧10 m处为041乡道,32 m处为某中学;西南侧10 m处为1座变压器,连接西北东南方向的通电线缆;西侧10 m处为1座泵房,泵房西侧为水池;西北侧20 m处为住户,北侧30 m处为原水厂住户,东北侧13 m处为门卫室。水塔周围环境如图2所示。
2 爆破方案
2座水塔均采用定向爆破拆除,倒塌方向根据水塔结构特点及周边环境条件选择。2座水塔建设年代久远,结构设计图纸缺失,布筋情况和混凝土强度通过开凿定向窗获取;工程环境复杂,倒塌方向要求严格,检修门的存在对倒塌方向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水塔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对炸药单耗和爆破飞散物的控制难度大。
1#水塔检修门位于南偏西45°位置,南侧35 m有居民小区;西南侧7 m有变压器;东北方向相对空旷,倒塌方向确定为东偏北40°(图1),开设定向窗和导向窗,爆破切口距离支筒底部0.2 m开始向上布设。
2#水塔检修门位于正东位置,东侧3 m处有水厂彩钢棚、15 m处为道路及电线;南侧32 m为某中学,北侧30 m为民房。为将爆破对周围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在爆破前将西侧泵房、变压器和电线拆除,采用总体向正西方向倒塌(图2)的方案,定向窗及爆破切口距离支筒底部基座0.2 m开始向上布设。
2.1 爆破切口
爆破切口是影响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根据类似工程经验,采用类正梯形爆破切口,爆破切口开设对称,从而准确控制倒塌方向。
参考类似工程经验,要使水塔失稳倾倒,爆破切口高度[1]应为
式中,h为切口高度,m;δ为水塔壁厚,m。
实际施工中,1#水塔底部混凝土标号高,钢筋密,切口高度为1.2 m;2#水塔底部混凝土风化严重,钢筋稀疏,切口高度为1.0 m。
切口长度L通常应满足下式[2]:
式中,D为水塔底部直径,2.4 m。
计算得:3.77 m<L<5.02 m。取值:1#水塔L1=4.8 m,2#水塔L2=4.8 m。2座水塔爆破缺口对应圆周角均为229.3°。
为了确保1#水塔能够按设计方向倒塌,在切口两侧预先开设定向窗,在倒塌中心线上开设导向窗。定向窗开设长度为0.5 m、背高为0.2 m,中间部位导向窗开设长度为0.4 m,高1.20 m。切口形状及炮孔布置如图3所示。
2#水塔炮孔布置和定向窗的开设与1#水塔基本一致。定向窗开设长度为0.50 m、背高为0.20 m,但是在钻孔时发现混凝土标号不高且风化严重,强度较低,所以炸高确定为1.0 m,中间部位未开设导向窗。切口形状及炮孔布置如图4所示。
1#水塔爆破前,采用红砖将检修门砌牢,红砖与检修门上侧接触部分采用木锲锲紧、锲密。2#水塔检修门未做任何处理。
2.2 爆破参数
1#水塔壁厚0.18 m,最小抵抗线W1=0.09 m;2#水塔壁厚0.2 m,W2=0.1 m。钻孔直径为38 mm,孔距a=0.20 m,排距b=0.20 m,孔深L1=0.12 m,L2=0.14 m,炸药单耗q=2.0 kg/m3,则单孔装药量Q=37.5 g,实际取40 g。爆破主要参数[3]如表1所示。1#水塔实际钻孔106个,总装药量为4.24 kg;2#水塔实际钻孔108个,总装药量为4.32 kg。
2.3 起爆网路
为确保起爆网路的可靠性及减少最大单段装药量,减小爆破振动,采用孔内延时的非电毫秒导爆管雷管起爆网路,采用“簇联”法联接,由倒塌中心线向外侧依次采用ms3段、ms5段雷管,孔外采用ms3段雷管绑扎,四通联接成复式网路。
3 爆破安全与防护
3.1 振动控制
3.1.1 爆破振动校核
爆破振动速度可根据萨道夫斯基公式进行计算,对于拆除爆破,按照拆除爆破振动计算公式[4]:
式中,R为与保护目标的距离,1#水塔为南侧居民小区35 m,2#水塔为南侧中学32 m;v为爆破安全允许质点振速,cm/s;k、a为与爆破点至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取k=150、a=1.5;k'为与爆破方式有关的装药分散经验系数,取0.3。
计算得1#水塔振速v1=0.31 cm/s,2#水塔振速v2=0.42 cm/s。实测数据分别为v'1=0.28 cm/s,v'2=0.38 cm/s,与计算数据基本吻合,均符合《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的要求。振动速度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没有对周围保护对象造成损害。
3.1.2 塌落振动校核
水塔塌落会对地面产生强烈的冲击而形成塌落振动,其强度比爆破振动大且频率低,需重点校核与防护。塌落振动速度根据下式[5]计算:
式中,vt为塌落引起的地面振动速度,cm/s;R'为保护物与冲击地面中心的距离,1#水塔主要塌落位置距离最近保护物为南侧居民小区,R'=35 m,2#水塔主要塌落位置距离最近保护物为南侧32 m中学及北侧30 m民房;M为构件质量,估算1#水塔150 t,2#水塔130 t;H为构筑物重心到地面的距离,估算1#水塔为20 m,2#水塔为18 m。σ、g、Kt、β分别为地面介质的破坏强度、重力加速度、衰减系数、衰减指数,可按经验取σ=10 MPa、g=10 m/s2、Kt=4.09、β=-1.66。
经计算,1#水塔塌落振动速度为0.94 cm/s,实测数据为0.88 cm/s;2#水塔计算值为1.06 cm/s,实测数据为0.87 cm/s。1#水塔及2#水塔的实际塌落振动均小于《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的安全允许振动速度,未对居民小区、中学及民房等保护对象造成危害[6]。
为减小塌落振动可能产生的危害,施工时采取了降振措施:1#水塔在水箱落地点两侧及前方开挖深度在2.5~3 m的减震沟,在设计水箱触地位置上铺设软土和竹笆,从而降低水箱触地塌落振动。2#水塔水箱落地点为有盖板水池,水池可以很好地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在水池盖板上方铺设0.3 m厚黄土,黄土上再铺设草垫和双层竹笆,并提前抽干水池内积水。
3.2 飞散物的控制
水塔定向爆破拆除可能产生的飞散物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爆破时的飞散物;二是水塔触地冲击产生的飞散物。
由于水塔是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爆破时极容易产生飞散物。拆除控制爆破无防护条件下个别飞石的最大飞散距离,按经验公式[7]计算:
式中,α为飞石抛射角,取45°;g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f1为介质系数,混凝土一般为9.23~9.60,取9.5;f2为防护系数,1层防护时取2,2层防护时取1,3层防护时取0.5,实际采用2层钢丝网和3层竹笆防护,防护层为5层,取0.1;V0为个别飞石初速度,一般为15~30 m/s,取20 m/s。
则计算可得Smax=19.4 m。
爆破时采用多重防护,即用双层密目铁丝网包围爆破切口,外侧用一层竹笆覆盖并用铁丝与筒体联为一体;在距离墙体外1.5 m处搭设双层竹笆防护排架。实测2座水塔爆破产生的飞散物最远距离约12 m,防护效果很好,确保了爆破飞散物不产生危害。
爆破前对1#水塔水箱中环梁预估落地点进行处理,先铺设厚0.3 m的软土,再铺设长15 m、宽10 m的双层竹笆,用扎丝联接竹笆使之成为整体,并在其上面铺1层彩条布。
2#水箱中环梁落点下方为水池,爆破前对场地进行处理,在水塔预估落地点水池盖板上铺设厚0.3 m软土,再铺设长15 m、宽10 m的双层竹笆和草垫,并用扎丝联接竹笆使之成为整体,在其上面铺1层彩条布,爆破前抽干水池内积水。
2座水塔爆破倒塌后,因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在水箱触地时,未引起二次飞溅。
4 爆破效果
2座水塔基本按照设计方向倒塌,爆破振动、塌落振动和爆破分散物均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没有对周边环境和保护对象造成危害。1#水塔倒塌方向比预定方向向北偏转约3°,筒体产生撕裂,水箱翻转碎裂。检修门码砌的红砖在爆破后,由于爆破冲击波及水塔倒塌对底部的拉伸作用,有个别砖块飞散至后方7 m处的变压器下面。
2#水塔完全按照设计方向倒塌,水箱翻转碎裂。为防止爆炸冲击波引起后方飞石的危害,在施工时没有进行砌筑封堵,但是对检修门进行了多层防护,达到了预期效果。爆破后,距离仅3 m的彩钢瓦完好无损。水塔倒塌效果见图5。
5 结语
(1)水塔检修门位于支撑区时,如果在支撑部分正中间,对倒塌方向没有影响;检修门不在支撑区,因缺口两侧压力区不对称,会使筒体产生较小角度偏转,在爆破钢筋混凝土水塔时应引起重视。
(2)检修门位于支撑区时,可以不做封堵,支撑区强度能够满足倒塌要求,不会产生后坐。封堵强度低于水塔筒体时,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反而会在支撑后部方向产生飞石危害,造成次生危害,对于检修门附近有保护物的应综合考虑是否封堵。
(3)切口形状、定向窗、导向窗、爆破参数应根据水塔混凝土风化程度和配筋情况合理选取。在开设定向窗的情况下,缺口对应圆周角可以控制在230°左右,尤其对于混凝土风化严重筒体,应尽量不超过230°,以预防后坐。
(4)水箱触地点有减震沟和现有水池时,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对减小塌落振动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