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教育德育功能的思考与实践

2022-07-13朱文娟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6期
关键词:劳动课程活动

朱文娟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给我校的办学理念注入了更深层次的内涵。中华奋斗史,无不是千千万万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换句话说,这光辉的奋斗史也是生生不息的劳动史。时至今日,这源远流长的历史不能忘,这灿烂瑰丽的文化不能丢,这劳动创造幸福的传统更应薪火相传。

一、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一)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需要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小学生来说,从小就要培养树立“劳动者都是光荣的”的意识,并立志努力成为为国家添砖加瓦的人。

(二)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小学阶段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启蒙期。劳动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小学生而言,力所能及的劳动除了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还能有效促进学生洞察力、记忆力与注意力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养与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外塑行,内养志,是一举两得的有益事。

(三)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让学生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内涵与意义是学校播下的种子,而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才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

(四)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实际教育的需要

我校地处宜兴偏远的西北,与常州接壤,没有成熟的工业圈,无数家庭为了生计外出务工,在孩子的教育上由“临时监管人”负责。临时监管人多半是岁数较大的隔代亲人,在保证学生吃饱穿暖的基础上,很难对学生负起思想教育的责任。学校作为学生重要的接受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地方,理应对学生进行有益学生终身发展的素养教育。劳动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教育内容,劳动教育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树立“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观念,从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开始,继而培养其劳动技能,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劳动教育实施计划

本劳动项目秉承一个出发点——劳动与生活,坚持两个融合——融合传统元素、融合现代信息,辐射五个维度——自身、家庭、学校、社会、自然。

有数据表明,64.7%的中小学生认为所谓劳动教育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课,而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春游、秋游和参观;70%的学生认为劳动技术就是信息技术。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更新观念:劳动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有幸福生活的能力。那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幸福生活建立于辛苦劳动之上,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础。劳动不仅仅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更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在开展劳动项目之前,让全体师生认识到这一点,并达成共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劳动课程

以国家课程为基础。根据学校征订的国家教材《劳动》下册的内容来看,不难发现,基础课程(国家课程)主要是从传统工艺制作、整理与收纳、现代服务业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工农业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这六个方面展开,虽内容丰富,但大部分課程集中于劳动课堂,手工材料的种类颇多,有黏土、纸、3D打印、手链、绳子……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补充相关作品的知识,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建构双线并进,抓实基础劳动课程,帮助学生在校培育劳动观念,形成劳动兴趣,并养成一定的劳动动手能力。

以延伸课程为拓展。劳动教育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劳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回归生活,是要在生活中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培育一种现代“新生活”方式,让学生获得持续创造好生活的能力。为此,学校的延伸劳动课程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拓展性劳动课程注重对学生课外劳动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立足自身对家庭、对社区、对社会的劳动意识,主要以掌握生活(生产)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动手美化生活为基础,积极服务学校、社区、社会,参与家务劳动,参与社区活动为更高要求,弘扬以勤劳美德、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感受劳动价值为价值观的养成,循序渐进,逐层推进。

以探究性校本课程为抓手。国家性课程、拓展型课程,说到底,都是有章可循的课程内容。结合我校实际,更需要一种适合我校学生、便于日常开展、能帮助学生培养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等素养的课程,那便是校本课程。

(二)劳动基地

劳动实践是全国少工委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未来发展要求,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活动。建立劳动基地,便于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同时,让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增强学生的农业科普知识,提高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能力。

校内劳动基地。学校拟在西教学楼后面的原乒乓球场地西面的空地开发建设劳动基地,面积约667平方米,名为“四季农场”,以种植各季蔬菜、瓜果作物为主,以种植代绿化,使之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我们把学校的劳动基地分为两类管理:班级区——分配到指定班级,主要种植一些常见的蔬菜,由班主任老师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管理;特色区——学校综合兴趣小组使用,由语、数、英、美、科学指导教师和兴趣小组的学生管理,可以考虑种植一些不常见或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植物,组织学生观察、活动、研究。

校外劳动基地。结合我校地理位置,校外劳动基地定为两处:一处是农业科技园。根据学校活动设计要求,提前联系,定期前往,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农业的优势,了解培植、嫁接等技术,动手参与幼苗培育、浇水施肥、采摘保存,在亲身经历中增长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另一处为镇龙村新时代文明基地——花木种植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前往,了解花木种植的品种,知道其不同的生长习性,动手移植幼苗,能简单判断虫害或病害现象。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每种花木的不同用处和价值,体验劳动辛劳,培养劳动者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树立“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的价值观。

(三)劳动活动

所谓的劳动活动,可以是一个广义的范围,也可以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为了使活动围绕“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这个主题开展,此项目精心挑选,从融合传统元素、融合现代信息这两个点开展主题活动,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撷取最有效的信息,达成最终劳动服务生活的目的。

1.劳动文化

(1)追溯“劳动文化”,品劳动工具之文字美

文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印记,也是祖先千年来的劳动成果。文字打通了历史和现在的通道,同时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决定了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其产生的农耕文化遗产是我国的主要财富。作为小学生,理应肩负起文化传承和弘扬发展的重任,面向未来。为此,我校开展追根溯源“劳动文化”主题活动,利用班队课时间和课余时间,从资料收集到作品展示,完成寻根求源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安排如下:

一年级:观看介绍中国农业社会的视频。

二年级: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图片读一读、认一认农具。

三年级:能区别古代农具和现代农具,并能简单说出它们的用处。

四年级:搜集古代农具和现代农具的图片,能正确写出相对应农具的名称,查阅资料,了解农具名称汉字的演变,了解农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五年级:能准确将古现代农具与名称、用途相匹配,学习自制宣传小报,向全校同学展示。

六年级: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农耕社会的发展历史,了解古现代农具在历史中起到的作用,召开班会,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创新改良生活中常见的农具,并以创意稿的方式参与评比。

(2)探究劳动故事,赞祖先创造的劳动奇迹

史前时代就有诸多歌颂勤劳的神话,因勤劳能干而被尧封赏土地的后稷、因争取更多劳动时间而追逐太阳的夸父、因解救人类于漫长黑夜而辛勤钻木取火的燧人等,无一不在勉励我们要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有关古人劳动的故事、伟大成果背后的艰辛,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滋养精神的养料,都是前进路上的标杆,我们要充分挖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结集成册,作为校本教材内容之一。

低年级:搜集故事,讲故事的形式。

中年级:搜集资料,手抄报的形式。

高年级:转化语言,短视频的形式。

以上活动分年级展开,由各年级的语文老师负责,教导处确定活动方案和评比细则,指定评委,进行统一评选,公布成绩,表彰优秀。

(3)积极对标“劳动榜样”

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对勤劳美德的培养,并将之看成是修身、齐家和治国的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应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勤劳美德,创造幸福生活。由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给他们在生活中树立劳动教育的榜样,对其终身发展都是极其有益的事。

出镜的榜样: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时代,身边的电子产品可以为我们提供学习的平台,了解各行各业的榜样。紧跟时代,与时俱进,聚焦劳模榜,要求学生倾听他们的事迹,说出他们的名字。我们充分利用班会课和课后延时安排,让学生观看视频,说说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写写自己的感想,学学他们的精神。学校还在“幸福新星”展示栏中介绍劳模,让学生感觉他们就在身边,从身边学起。

身边的榜样:如果说出镜的劳模是一种精神的号召,那现实生活中的乡村劳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如近几年,杨巷打造农业特色,涌现出一批以农业种植、水产品养殖、花木种植、高新产业培育和传统工艺的人才榜样,我们将和镇相关部门联系,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榜样,寻访前确定参加活动的学生,提前布置搜集相关资料,列举有价值的问题,现场观摩采访,做好笔记,回来整理成报道,由“新小视线”公众号进行推送。

(4)身体力行“劳动实践”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用劳动创造了生活,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劳动中培养了互助和团结精神。劳动人民在勤劳创造生活的同时,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明,这是历史想要告诉我们的经验。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才能让我校的劳动教育有落脚点,有生长点。

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活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是以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的,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中产生的农耕智慧。从立春开始,每一个节气的大致时间是什么时候?农事活动有哪些?气候变化对耕种收的影响怎样?此节气,百姓的传统习俗有哪些?此节气,饮食养生又应注意什么?这些在劳动中衍生出的文化雋永,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为此,我校将根据2022年4月开始的节气,一一记载,用红领巾广播专刊做宣传,以节气诗词吟诵渲染气氛,以观察自然、记录节气景象留下观察痕迹,制作节气书签或画画留住时节,以宣传节日文化为己任,打通历史和未来的链接,品传统文化,记真实生活,过幸福生活。

与志愿服务结合的活动:以学生为主题的红领巾志愿者,靠的是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和责任心,但更需要一定的劳动技能。本学期,我校成立了校级志愿者队伍,结合学校开展的“我是小小巡护员”活动,开展校园卫生巡查、垃圾桶换新颜、展示栏绽光彩等活动。每次参与的志愿者基于一定时间的积分制度,积分在前列的10名志愿者被评选为“优秀志愿者”。除此之外,还安排红领巾志愿者进行疫情下的宣传,走上街道,发放杨巷镇防疫告知书,参与校级核酸检测的秩序维持工作等等,真正将自己融入志愿者公益活动中,锻炼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2.劳动评价

如果是一次活动,可设定评选规则,择优者录取,但劳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可持续的项目,在劳动评价上,我们计划结合“幸福德育”的劳动特色争章评价——一年级设立:自信章、打扫章、能干章、宣传章、绿色章;二年级设立:自信章、技能章、家庭章、体验章、自然章;三年级设立自信章、巧手章、能手章、体验章、植物章;四年级设立:自信章、能手章、达人章、践行章、创意章;五年级设立:自信章、主人章、整理章、志愿章、节气章;六年级设立:自信章、美化章、厨艺章、服务章、代言章。

我校“幸福德育”旨在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幸福好少年,结合劳动特色争章,除自信章以外,每集齐两枚印章,即可获得“自立章”一枚;每集齐两枚印章再加一次活动证书,即可获得“自强章”一枚;集齐三枚印章即可成为学校幸福少年一次。一学期以单位进行统计、评选,在“六一”儿童节集中表彰,由校长颁发“校长特别奖学金”。

猜你喜欢

劳动课程活动
“六小”活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活动随手拍”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