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如何更好地达到育人目的
2022-07-13徐维
徐维
一
我所在的学校是中部省份的一所省示范高中,在我们学校担任班主任有一项工作,那就是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新高考实施之前,我所在的省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从公民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中,“公民道德素养”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其他五个方面均分为A、B、C、D四个等次来评价,并且规定任何一项被确定为D等次就不能录取到一本以上的高校。
由于与高考录取挂钩,评价要求很严格,文件要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其中学生自评占10%、学生互评占40%、教师评价占50%。同时,还要求每个方面被评为B等次的学生数必须控制在被评学生数的50%,而评A、D等次要非常慎重,要严格对照条件提供实证材料,实证材料需要经学校审核。
根据文件要求,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并且明确告知相关规定。学生、老师都很认真,大家都到机房,一人一台电脑,登录系统,严格操作,经过大半天的时间,好不容易结束了,每个人评的B等次都没有超过50%,但是系统合成以后发现所评的B等次多于50%,需要重新评价。这下麻烦了,已经耽误了一上午的课程,后面还有班级在等着进入机房评价。不得已,班主任只好将A、B、C、D四等次的人员确定下来(实际上D等次是没有人的,因为影响学生高考录取),要求老师和学生都按照这个名单来操作,第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就这样仓促完成了。
经过第一次评价以后,学校以后每年都是这样操作,先将A、B、C、D等次学生名单在班级公布,要求老师和学生都严格按照名单到机房在系统中勾选名单,合成以后一次性成功。后来得知,其他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做法大致相同,只要完成工作,不影响学生高考录取就行。说到底,这样的评价是学校为了自己管理的方便,而不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更不能推进育人方式变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
很显然,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这种评价方式只是完成了评价任务,而没有达到评价的目的。
评价是指挥棒,要引导学生朝着指定的方向去努力。学生必须按目标努力才能达到合格的标准,如果学生没有努力就能够获得较好的评价,或者学生的努力在评价中得不到区分,那么,学生就会轻视这样的评价。以我经历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例,经过一两年的实践以后,学生知道了评价的方法和流程,对评价就无所谓了,平时也不关注评价的指标体系,加之班主任平时缺少宣传,到了高三快毕业的时候,就到学校机房按照班主任提供的名单操作一下,只要没有被评为D等次就行了。学生平时唯一关注的仍然是成绩,“只要成绩好,一俊遮百丑”。
有一个故事,说动物王国想招一个看家护院的保安,报名的有鸡、鸭、狗三种动物。经过一系列的综合评判后,鸭子被认为作保安看家护院最合适。为什么呢?因为评价人员对应聘者进行了综合测试,不仅要测试应聘者陆地上的看护能力,还要测試应聘者水上的、空中的看护能力。虽然鸭子水、陆、空的看护能力都不是最强的,但是它都会一点,不像狗只会在陆地上跑,也不像鸡不会水,所以鸭子最终入围。
招聘保安,多方位考察、综合评价似乎没有问题,看起来公平公正,但是招聘的结果是原本最擅长看家护院的狗落选,这不免让人唏嘘。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却形象地反映出评价操作的重要性,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评价需要慎重,学生评价要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健康成长。2022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在评价导向上,存在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办学质量的倾向;评价内容上,存在重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评价方式上,存在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的问题,迫切需要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
三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一幅图,一个孩子拿着一张100分的试卷,脸上有一个亲吻,表示得到了表扬;第二幅图,另一个孩子,拿着55分的试卷,脸上有一个巴掌,表示得到了惩罚;第三幅图,一开始得100分的孩子拿了一张98分的试卷,脸上有一个巴掌,表示得到了惩罚;第四幅图,一开始得55分的孩子拿着一张61分的试卷,脸上有一个亲吻,表示得到了表扬。
图1中,表扬是因为分数,惩罚也是因为分数。那么,分数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能够简单地用分数作为依据来表扬或惩罚学生吗?道理很简单,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并不都是学习成绩优异的、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人,分数衡量的只是一个学生的文化课成绩。
教育上有一个“第十名现象”,说的是一个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处于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学校的排名往往以文化课成绩为标准,导致教师、家长们都在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三名”或“前五名”。这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约束,限制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说直白一点,一个人的成功需要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保持协调、平衡。或许就是在班上处于第十名左右的学生既没有优秀生“想赢怕输”的心理负担,也没有差生的自卑心理,敢闯敢拼,才使得这部分学生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综合能力较强。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习总书记的讲话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教育同样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以阻碍学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发展为代价,教师的眼中不应该仅仅有分数,更应该有人。
四
我这个高中团委书记刚上任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差,按照规定不能担任学生会主要干部,可是她自己却很想担任,我们姑且称这位同学为Y同学。Y同学现在在我们学校读高二,高一时是学校学生会实践部的成员,由于她工作很出色,高二学生会换届时被推荐为实践部部长人选。这些都是我上任以前的事情,我兼任学校团委书记后,准备对学生干部重新聘任,并举行聘任仪式,颁发聘任证书。
聘任之前,我组织团委发布了《学生干部聘任办法》,对学生干部提出了要求,除遵守校级班规基本要求以外,以下三种情况不能聘任:一是学习成绩很差的,二是学习成绩大幅退步的,三是班主任不同意的。为此,团委制作了学生干部考察表,并对我上任以前推荐的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的学习、工作等情况进行了解。
Y同学的考察情况让我们大吃一惊,她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不同意她担任学生干部,在她的考察表上非常明确地签署了“不同意”的字样。接下来我们查阅她的考试成绩,居然一直位于班级后五名,有时候连学校划定的虚拟本科线都达不到,要知道我们学校高考本科达线率这几年都已经超过了98%。
对Y同学全面考察以后,团委给出的意见是这位同学不能担任学生干部。大家都认为如果再让她当学生干部就是害她,她当务之急应该是提高学习成绩,至少要稳居本科线以上。为了慎重起见,我分头找人进一步了解Y同学情况。据Y同学班主任说,Y同学做事很认真,参加学生会分散了很多精力,耽误了学习;据Y同学的同学说,Y同学做事很出色,实践部能够评为优秀集体主要就是Y同学的功劳;而Y同学自己说,她很想继续在学生会做事,她觉得在学生会做事很有成就感。
听完不同方面的介绍,Y同学的形象更加清晰了:她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学习成绩很差,工作影响了学习,目前她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学习成绩。怎么办呢?从维护制度考虑,Y同学显然不符合学生干部聘任条件;从学习成绩考虑,Y同学也不能担任学生干部。但从该同学的主观考虑,她又很想担任学生干部。思来想去,我觉得既要维护制度,也要考虑Y同学的主观意念,毕竟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不能老是拿制度说事,制度也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我的强烈建议下,决定有条件地聘任Y同学。于是,我找来该同学,说了以下这段话:“我要感谢你为学生会做的贡献,但是我们不能聘用你,要为你考虑,不能因为你善于工作而不考虑你的学习,如果你因为学习成绩差而考不上理想大学,这是对你的伤害。你说是吗?”她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接着说:“我们不仅要考虑你的学习,也要考虑你的心理感受,如果你确实想当学生干部,我们不妨来个约定。”Y同学眼睛一亮,我接着说:“我依然聘任你为部长,但是有三个月的试用期,这三个月你的主要任务是把学习成绩提上去,每次月考都在本科线以上,就给你换发正式聘书。你看好不好?”Y同学非常高興,起身毕恭毕敬地鞠了一个躬,她抬头的瞬间,我看见有眼泪在她眼眶里打转。
距离我与她谈话一个月后的高二月考,我查了Y同学的成绩,她居然在班级前进了十五名,达到了一本线。我很庆幸没有粗暴地让她离开学生会,也没有简单地将她留在学生会,而是采取了试用三个月的方式给了她一次机会,也给了学生会、给了自己一次机会,看似试用三个月,试验的不仅是Y同学,也是我们教育的良心——是否真的为学生着想。
五
我所在的学校大力开展品格教育,努力让品格教育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其品格教育成果荣获2018年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其中一个做法就是评选“十大品格青年”。“十大品格青年”评选是一个系列的评选活动,为了树立同学们身边的品格标兵,学校设立“871春晖品格奖”来奖励品格优秀学子,以此来引导广大学子争做品格青年。“871春晖品格奖”的奖学基金是由学校87届(1)班捐资50万设立。
为了发挥教育评价的教育意义,我们非常注重过程的教育意义。评选前后历时三个多月,几乎覆盖整个学期,分为“班级品格之星”评选、“年级品格之星”评选、“校级品格之星”评选和“十大品格青年”评选四个层面,每个奖项都有奖金和证书。其中,“班级品格之星”先由全班同学根据评选条件海选十五位候选人,再由班级授课老师从中选出十位候选人,接着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由这十位候选人在班上公开做事迹汇报演讲,最后由班委会和班主任遴选出五位班级之星。整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判断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品格好其实就是做一些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小事,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做学校的“班级品格之星”。
“年度十大品格青年”评选场面更是壮观,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及社会人士1 000余人现场观摩。十五位“校级品格之星”或制作幻灯片,分享精美图片;或通过视频播放,讲述品格故事;或自我代言,阐释孝道内涵;或班级合作,分享集体智慧;或他人介绍,讲述感人事迹;或掷地有声,发表成长宣言……台上,选手们时而激情澎湃,慷慨激昂,时而娓娓道来,坦露心迹。台下,观众们时而专注倾听,凝神静思,时而颔首赞许,击掌欢呼。
精彩演讲,激情互动,励志故事,热烈氛围,令人如沐春风。近四个小时的大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评选的夜晚,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评选大会,堪称精神大餐,令人回味无穷;又如心灵盛宴,启人心智。后期,学校还利用橱窗展板、校园广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发挥榜样的力量,营造人人讲品格的良好氛围,有效地发挥了评价的教育性。
评选不是目的,用评选的过程来教育人、发展人才是目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强调要坚持正确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应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