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2022-07-13翟佩友

成功密码 2022年1期
关键词:同学语文老师

翟佩友

步入初中,同学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其中很多同学会感到初中语文课堂经常出现枯燥乏味、效率低下的情况,这给同学们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其实,同学们只要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点燃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之上认真思考,抓住每一个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就可以在语文学习中发现乐趣,感受活跃、动态和开放的课堂。

一、抓住课堂导入阶段

如同歌剧的“序曲”一样,课堂导入环节是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引人入胜,那么,同学们也能更好地融入课堂,认真听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老师也越来越重视课堂导入环节,或通过看视频的方式,或设置悬念,通过讲故事、猜谜语,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同学们要做的就是跟随老师的引导,打开思维之门,来学习和探索新知。

二、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之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一)保持积极的学习劲头

因为每一位同学都是独立的个体,过去老师常常会采取直接讲授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很多同学有自己的想法,但无法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在语文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学习劲头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 在课堂上多一点微笑

在课堂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老师和学生。如果同学们能够亲近自己的老师,接受(她)的教学方式,老师自然也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进行教学,对同学们也会少一点苛责,多一点鼓励。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话语,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为学习的进一步开展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多利用小组互助

如今的课堂中,小组合作讨论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环节,当同学们可以准确、流利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时,这对拓宽双方知识面都有好处。因此,当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了同学们互相帮助、小组共同合作探究的情境时,同学们要抓住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时刻保持敏捷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3.勇于挑战,体验成功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相同,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会设定个性化的目标,让每个同学都有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例如,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各个级别的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或稍加指导和讨论的情况下就能进行回答。作业也应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同学们要积极进取,勇敢挑战,向着更高难度的问题发起冲击,只要付出努力,即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为以后的进步打下基础;如果能够解决问题,同学们会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为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二) 鼓励自己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告诉学生“是什么”,还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和“怎么做”,帮助学生一起探索知识。为此,教师需要创造尽可能具体和可识别的场景,同学们要抓住机会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会观察、思考、感知和表达。

1. 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

赵丽红老师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声音,是这个时代的各种社会风俗和人文景观,是这个时代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作为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现语文之美,并能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和经验,从而达到整合学科知识的效果,有了自己独有知识的加持,同学们就可以充分发掘语文学科的内在魅力,激发自己对语言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深入活动内部去探索发现

正值美好年华的初中生们正处于从童年到青春期的过渡过程中,仍然充满对事物的探索乐趣。老师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去探索发现,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甚至是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语文并不像物理、化学等学科一样,很多情况下语文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同学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思考时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截然相反。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同学们要多思考,不断在内心深处燃起求知的火花,积极探究新事物,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3. 以更积极的态度配合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

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始终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使同学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同学们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及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进一步的调整,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为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以课堂阅读为例,许多老师喜欢组织小组阅读,在有了具体的阅读任务之后,同学们可以在组内选择喜欢的方法,例如可以独立阅读之后分享收获,可以找一个合作伙伴共同阅读,交流想法,也可以分角色阅读等等。学生在组内有了高效率的阅读经历,面对老师的提问就会更加游刃有余,由此,形成高效课堂,而这同时也是保持同学们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保障。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积极学习语文知识

在当前的教育行业中,教育设备的现代化非常重要。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多媒体设备已经十分完备,像如投影仪、“智慧黑板”等已經十分常见。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语文的纯文字性,教材中的插图较少,但有了多媒体的帮助,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它拥有丰富的教育工具和资源资料。与此同时,互联网信息库非常庞大,许多资源也为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学们利用多媒体设备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比如,在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课时,同学们如果想从文字当中感受当年的场景肯定有困难,加之对安庆、芜湖、九江、铜陵等地的位置不太了解,在学习时难免会分心走神,这时如果借助多媒体展示一张地图,同学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解放军前进的路径,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整个渡河之战,再辅助以视频、纪录片资料等,同学们就能身临其境地感知这一历史事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发现语言文字之中蕴含的丰富画面。

四、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

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常常担心同学们听不懂,所以他们把知识整合起来,直接传授给每个学生,希望学生都能掌握。有时较难的知识会重复三四遍甚至更多遍。然而重复的知识对于学生们学习主动性的压制是十分明显的。因此,现在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逐步改变了这种做法,从主导者变成引导者,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激活。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会偏离课堂的主题,这样反而与语文学习目标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因此在课堂中学生一定要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思考,以保证课堂效率。

五、积极面对学习中的成就与挫折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学生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也会经历失败的苦恼。有的同学在经历失败之后会重新站起来,但有的同学则会一蹶不振,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正确面对我们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也是我们学习生涯的必修课。同学们正处在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如果取得了好的成绩,我们可以高兴,可以庆祝,但切记要戒骄戒躁;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因此当成绩不理想时要去找出原因,弥补自己的不足,保持自信向上的心态,迎接人生中的挑战。如果我们遇到了挫折,可以心情低落,但一定不能丧失信心,要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并解决,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向成功。

总而言之,能够参与到初中语文课堂学习活动并有所收获,保持积极的心态既是一门技能,也是一门艺术。同学们要树立自信心,在课堂学习中把自己放在“C位”,成为学习“主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有效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同学语文老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