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温暖的有效课堂评价”融入小学语文课堂
2022-07-13金王子
金王子
摘要:课堂评价是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评价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了创设温馨、自主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应合理恰当地运用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予以更多的激励和引导,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其深厚的学习潜能。课堂评价语言要以正面评价为主,有理有据,公平公正,有引导性;要机智巧妙,温暖激励,多角度进行,为高效课堂赋能,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
關键词:语文课堂 评价语言有效 温暖
课堂评价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思考或认识的评判,随机性与过程性都很强,也没有绝对规范、确切的答案,但课堂评价语言要讲究策略和艺术。一句温馨的话语,仿佛是寒冬里的一片温阳;一句中伤的冷言,就像一块令人心寒的坚冰。激励性评价,能增添学生无穷的动力;趣味性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性评价,能构建学生以情促学的氛围;引导性评价,能一步步地引领学生开拓思维,掌握技能。课堂评价语言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自信心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重视并悉心组织课堂评价语言,让课堂教学因为合理的评价语言变得精准、有效又温暖。
但是,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来看,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评价语言价值导向不明、内容存在“虚假捧场”、缺乏学科特色、亦或是语言太过尖锐,直接否定学生等。长此下去,必然严重影响教师整体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自信。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并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该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的评价语言更具灵性与温暖,并有效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一、以教学内容与目标为基础,提高评价的价值标准
为了让课堂评价语言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以教学内容与目标为基础,提高评价的价值标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对词语的理解也仅停留在字面意思。(2)回答问题缺乏全面的思考、感悟不透彻、理解不深刻。(3)语言单一,表述内容不规范、不完整。但许多情况下,教师并没有马上指出学生的不足,反而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盲目地运用“特别好”、“很棒”、“回答得真不错”等“虚假捧场”的评价语,这对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虽说教师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语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挫伤其自信心,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反映的是教师未能深入钻研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因此也就无法准确把握课堂评价语言的基本价值,对学生的回答也无法给予有价值的评价。漫无边际地表扬学生,这样的课堂评价语毫无价值,也会削弱学生的思维空间,无形之中还带偏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把握,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教学《山行》一诗为例,笔者让学生体会“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一句中“生”字的含义。一位学生回答:“我认为是产生的意思,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有一户人家住在白云产生的地方’。”笔者给出这样的评价:“听得出来你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不过貌似没有结合白云的特点去理解,所以不是特别恰当,请你再结合白云的特点思考一下,你会有新的想法。”这时,又有一位学生补充:“我认为是白云环绕的地方住着一户人家。”笔者继续评价:“你的回答比刚刚那位同学准确了许多,但‘山高、白云多’这些景象是诗人是从远处看的,你能否再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可能是怎样的呢?”有学生说道:“深山之中白云缭绕,且又飘飘悠悠,还有人居住山上。”还有学生回答:“应是隐约地看见几户人家坐落在白云环绕的山顶。”学生的回答越来越精准,笔者在评析学生的回答时以事物的特点为基础,再从诗人看到的、想象的两种角度入手去点拨学生,并由此为学生指点了一条正确思考的明路,也激发了学生思考、发言的热情。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善意的否定而失落,反而随着评价回答得越来越精准,直至完全准确,厘清了思考方向,这才是课堂评价语言的存在价值。
由于学生认知、经验的局限,对于老师抛出的问题,其思考、探究的结果,难免会出现碎片化、单一化的现象。此时,教师要本着宽容的态度,以无痕的智慧引领,以温暖的评价推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他们自我发现、自我纠错。比如,在引导学生练习复述《狐假虎威》这一故事时,学生起初只会关注课文中最明显的环节“老虎抓住了狐狸,狐狸说它是老天爷派来的,然后带着老虎吓跑了小动物”,却忽视了狐狸的思考、老虎的心理变化、百兽的自然反应。此时,笔者没有简单地否定他们,而是采用问题支架,搭起学生语言表达实践的平台:当狐狸想要让老虎相信它确确实实是老天爷派来管理百兽的,会如何对老虎撒谎呢?在凶猛的大老虎面前,狐狸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你能想象出它在老虎前面走动时的样子吗?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后半信半疑,此时它又会怎么想呢?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大胆的想象,对课文语言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创造性的表达,狐狸和老虎的形象在他们的复述中也逐渐变得鲜活了起来。
课堂评价语言应有理有据,不仅要让学生知晓自己的答案中哪些说得比较到位,而且要让学生明白教师的鼓励不是简单地应付,而是在真正倾听、了解他的观点之后作出的真诚客观评价,这样也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此外,客观公正原则要求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做到对错分明。纠正和批评不同,批评会使学生感到羞愧自卑,甚至对举手发言留下阴影,而委婉真诚的纠正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其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温暖,有利于促发其学习的动力。每个人身上都有未被唤醒的强大潜能,一旦被激发,其发展就有无限的可能性。由于学生的知识层面、技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开发,所以通过教师的准确评价,就能开拓其思维的宽度,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更深的层次,进而更易于把握教学内容核心,这也是课堂评价语言的价值所在。
二、以学生个体自由发展为目标,突出评价的导向作用
导向性评价语言在学生个体自由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既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水平,做到“因材施言”,还要针对其表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因此,有的放矢,一语中的的导向性评价语言对学生来说是尤其重要的。导向性评价语言要求教师要清楚无误地指出学生回答的对错、表现的优劣,既不拔高也不贬低,使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为什么错、如何改?
课堂评价语言的运用必须是有着明确目标的,能为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服务,促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引导启发。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课堂评价语言的导向性,既要充分开展赏识教育,又要予以恰当的引导指正,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明确了其之后的改进方向。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闪光点,通过有效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运用更为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始终确保学生具有努力学习的“方向标”[1]。
例如在《坐井观天》一文的教学中,由于文章通篇都由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组成,于是指导学生读好两者之间的几组对话就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面对动物寓言类课文的学习,不少老师都会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办法试图让学生理解课文,但往往只停留在读通、读对的标准上。笔者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之前,出示了以下星级评价表(如表1)。学生朗读时每达成一个要求便能获得一颗星星。低年级学生课堂表现欲强,为获得更多的星星和老师的表扬,朗读都会尽量往“三星”的标准靠拢,再通过老师导向性的评价和反复操练,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分角色读好对话。星级评价表不仅让学生明确了分角色朗读时需做到的要素,也成为了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含义的方向标。
此外,导向性评价语言的作用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简单,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回答问题的层次普遍比较浅显,而教师导向性的评价语言就可以帮助学生跨越这些障碍,使学生从认知、思维两方面都能上升到新的高度。例如在《晏子使楚》一文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先体会人对人的尊重,再引导学生体会人对国家的尊重,最后引导学生感悟人对自我的尊重,层层递进。在教学初期,学生能想到的只是对文本表面内容的理解,而通过教师富有导向性的语言,学生能逐步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虽然最后学生领悟的层次各有高低,但每位学生都能从教师的导向性语言中获得适合自己的启发,这就是学生个体在思维上的拓展与提高。
2.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是很常见的状况。在出现类似的问题时,使用导向性评价语言要有一定的技巧,不能用过于直白的、带有指责的语言指出错误,而要善于旁敲侧击、委婉表达。例如“同学们,是老师今天太没吸引力了吗?还是觉得老师讲得不够好呀,为什么有些同学不愿意看老师呢?”这种侧面引导性的幽默语言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原本严肃沉闷的课堂氛围一下子温馨起来,走神的学生也会暗自羞愧,转而聚精会神地参与到课堂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上应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也应该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导向性评价语言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发挥课堂评价语言的育人功能,挖掘学生回答的闪光点,尽量通过小细节去评价学生的优点,以微笑、点头、竖大拇指等方式肯定学生。教师不管随时随地都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主动关注学生,做学生的聆听者,切不可盲目地指责与惩罚学生,也不能居高临下,更不能忽视学生。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也要适度,让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導向性评价语言中生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达成其个体自由发展的目标。
三、以激励鼓舞学生为宗旨,呈现评价的温暖意义
课堂教学应当是富有人文关怀和温暖收获的,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动交流,从而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和赏识学生,通过温暖的评价语言,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开阔,个性持续发展,绝不能讽刺和过度批评学生,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回答的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并帮助其解决。
近年来,“蹲下来和学生交流”这一教学思想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推崇,它要求教师应该树立平和亲切的教学心态,抛开自身高高在上的教师身份,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多地运用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语言,形成更加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促使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2]。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经常会有语言表述不清晰,或者回答方向偏差等情况,若是此时教师直接批评责备,极有可能扑灭学生主动思考的火苗,无形地挫伤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所以教师应当保持包容的心态,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耐心地让学生慢慢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化解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准确的窘境,对他们的学习也产生了积极暗示的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更应如此,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期待得到教师别具匠心的评价,所以不能小看教师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因为它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当学生的回答比较准确时,教师可以采用“你的回答太令人惊喜了,老师看到你的进步非常大”等肯定的评价。当学生的朗读优美时,可以用“你读得非常流畅且感情充沛,连窗外的树叶都在为你频频点头呢”这类风趣幽默的评价。这是一种教育技巧,温暖的评价会让学生放松并感到心情愉悦,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成功的体验,并能吸引更多学生的发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思维保持活跃状态;反之,伤害性的言语会使学生情绪消沉,削弱其学习积极性。小学生表现欲强,争强好胜,喜欢被肯定的感觉。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一切机会,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发掘潜能,树立信心,从而取得进步。但是不能错误地认为这种激励性评价是重表扬轻批评,鼓励表扬学生不代表没有原则,一味地谬赞虽让课堂气氛看似温馨活跃,但事实上学生却无半点收获。
积极温暖的评价也是完善语文课堂的关键。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批判式评价向激励性评价过渡,防止生硬否定的评价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扑灭学生的思维火花,而要通过转化、调动体态语言等评价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更高效地进行学习。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表达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认可,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活力,让学生不断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们要以一个个饱含善意的微笑,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话语,一双双满怀爱意的目光去折射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魅力,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与鼓励。虽然教师的亲和力与温暖的评价不可能解决课堂中的所有问题,但是它一定会如冬日里的一把热柴一般,点燃学生的求学之光,将小学语文课堂打造得更活力、更温馨。
总而言之,课堂评价语言的目的是全方位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状况,为高效课堂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温暖、有艺术的课堂评价语言更是一件“神器”,好比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能有效、恰当地运用评价语言,并让其如一束温暖的阳光照射进学生的心田,就一定会在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使学生意气风发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并收获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葛姗姗.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运用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学院,2016.
[2]张庆娟.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