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怎样在学校语文课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022-07-13彭毓容

民族文汇 2022年45期
关键词:渗透小学思想

彭毓容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学看似两个独立的学科类别,但两者之间有存在极其紧密的联系。培育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国优良传统的语文教学很注重“教化”的功用,而要想实现“教化”功用,就离不开文以载道的语文教学思路。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入思维品德教育方式意义重大。本篇笔者专门研究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入思维品德教学的方式,意在助力小学生更良好地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想;渗透

一、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意义

作为母语教学,语文课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掌握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固然关键。不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工作是不可以完全独立完成的,既离不开学生对文字的掌握,又少不了文化与思维的相互渗透。语文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其人文作用也不容忽视。而母语教学又关乎人类文明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所以教育应当注意语文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

在人的生命发展和日常生活中,语文教学意义也十分重要。一方面,人类文明史起源于语言文字发展的开始,会说话已经成为了人和动物之间的基本差别。随后,人们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自己,进而才有了文明。另外,语文教学对个人价值观的养成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现代语文教育要求以人为本,这也意味着学校语文教学的立人功能开始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而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学校语文教育的有机融合,不仅仅是对学校语文教育内容的进一步完善与丰富,还为思想品德教育创造了更便利的途径。

二、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重要性

把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到普通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尽管这一做法的重要意义已经获得了社会普遍的肯定,但深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实际推行起来也很不容易。而另一方面,由于老师自身的学科素质受限,虽然大多数老师都能够讲授基础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在普通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思想品德教学却具有相当的困难。另外,文化教学因具有的情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要基础。但单纯的品德教育实施起来却有点困难,且作用也极其有限。而班主任及语文教师则作为在小学校园生活中和学生情感联系最为密切的老师,所以也应该擔当起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主要工作,将学生品德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联系起来。

三、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策略

首先,老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即在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课堂教学中重视思想品德教学。而且,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课堂教学不可以脱离文字,因为学校语文课本中的文字教学内容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思想性也非常强,能够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素材。所以,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应在指导学生深入研读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习者深入地分析和理解课文内涵,进而加深对字、词、句、片段的理解,并学会品尝文中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同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也可透过了解民族英雄人物的优秀事件,使小朋友们体会民族英雄的优秀品格,从而强化爱国,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完善的人格。

其次,养成诵读习惯也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文老师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正确诵读,从抑扬顿挫的语言声调中进一步了解文章的内涵与表达的思想,感受作家的情感,并合理调节学生的情感与思维,以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涵的同时,增强思想品德素质。譬如:我在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四年级作文第三单元——轻叩诗歌大门。我首先向孩子们推荐了冰心笔下的《繁星》、艾青的诗作《绿》、叶赛宁的《白桦》、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等,让孩子们通过自读,齐读,小组讨论等方式,由各小组分别选取其中的一首,采用自己最精彩的方式加以朗诵,从而感受诗作的韵味,深入理解诗歌带来的创作美,让学生陶冶情操,让学生在诗作学习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最后,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形象和品质。语文教育本来就带有很强烈的理论思想,而老师本人的理论境界也是一本显性的教材,当一位语文老师有了崇高的教育道德,有了高尚的理论境界,在学生眼中就有了一本非常好的、显性的教材,对学生形成的深远影响就是潜移默化的、深刻长久的、终生受用的。试想,一个思想消极、庸俗、品行底下的语文教师,又怎能培养出有思想、有道德、有追求、爱祖国、爱人民的学生呢?因此,语文教师应具备崇高的思想,保持不骄不躁的良好形象。用自身的真心去交换学生的真心,用自身的正直去构筑孩子们的公正,用自身的清白去塑造孩子们的清白,以自身高尚的思想境界去感召学生,服务学校,因为身教的作用远远胜于言传。在小学阶段,他们的模仿意识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烈,而且每个学生的品格、行为的形成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受朝夕相处的老师的影响。所以,语文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做到为人师表,给每个学生提供最优秀的榜样教育,这也是思想品德渗透的主要途径。

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在学生学习阶段处于重要地位,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更好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融于学校语文课堂,进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知文明、有礼貌、会学习、善思考的良好的品行,语文老师必须从生活的点滴小事抓起,必须从养成学生的习惯抓起。

参考文献

[1]唐璐.项目学习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小学教育)2021.

[2]邢晶.如何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中国科技博览》.2011.

猜你喜欢

渗透小学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