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破解五大障碍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2-07-13杨威郑腾飞

中国经贸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产业链高质量

杨威 郑腾飞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带,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集聚区。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要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障碍

(一)技术创新能力偏弱,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难以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看,黄河流域制造业科技创新短板明显,企业尚未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创新活力不足和创新能力不强两大突出问题并存。一是由于创新具有“高风险、大投入、长周期”等特征,许多黄河流域制造业企业不愿意或无能力开展研究开发活动,2019年黄河流域开展创新活动企业数为54565个,仅占全国的15.0%,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及实现创新的企业占在全部企业中占比仅为39.6%和37.6%,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5.6个和4.1个百分点。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2019年黄河流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投入强度和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4.259和1.139,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23.9%和13.0%。三是科技创新产出效益不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产出占全国比重持续下滑,2019年黄河流域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分别占全国比重为11.2%和12.8%,比2016年分别下降0.4个和2.2个百分点;横向比较来看,2019年黄河流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强度和专利产出分别为12.751和0.561,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35.8%和43.5%。因此,无论从投入强度和产出强度来看,黄河流域技术创新能力都比较弱,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增长的驱动作用都亟待提升。

(二)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传统产业大而不强,高技术产业等新动能发展滞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黄河流域制造业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高端供给短缺、中低端供给过剩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从传统制造业来看,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增强、要素成本急剧上升,黄河流域传统制造业内生动力不足、动能转换不快、路径依赖较重等长期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传统制造业利润率偏低,如2019年黄河流域食品工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利润率分别为6.0%、3.3%和2.9%,都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从制造业发展新动能来看,黄河流域高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全国发展滞后,引领带动能力不强,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处于劣势。纵向比较来看,2019年黄河流域高技术产业业务收入为17484.0億元,占全国比重为11.0%,比2016年下降了4.3个百分点,这表明“十三五”期间,黄河流域高技术产业增长速度缓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高技术产业规模在全国比重不断下降。横向比较来看,2019年黄河流域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制造业比重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0.3%和3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6和5.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黄河流域传统制造业竞争力偏弱,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制造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三)基础能力相对薄弱,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力不强,供应链价值链水平亟待提升

黄河流域制造业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制造业核心控制能力较弱,缺少对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话语权和掌控力,部分高端装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等对外依赖严重,很容易由于经贸摩擦、重大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产业链供应链断裂,给黄河流域制造业造成剧烈冲击。从制造业基础能力来看,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领域及基础软件等领域短板突出,能力偏弱,缺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2021年7月,黄河流域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885家,仅占全国的18.6%,比长江经济带少1806家。另一方面,黄河流域缺乏具有行业话语权的企业和品牌,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偏少,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在2020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黄河流域共有110家,仅占全国的22%,且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钢铁、有色、石化、食品、纺织等领域,其中77家企业所属行业属钢铁、有色、石化等原材料工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中低端。

(四)“双碳”任务压力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结构性、布局性污染隐患突出

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加大力度,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然而,既往“欠账”过多,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问题交织,制造业资源能源消耗较高、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仍普遍较为严峻。一是黄河流域产业链高碳重碳,工业能源消费持续增长,2016—2019年,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从98101.0万吨增加到107463.5万吨,尽管增速持续回落,但工业能源消费峰值尚未达到。二是工业污染物排放全国占比持续提升,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任务艰巨,部分化工企业近水靠城,涉危、涉重风险源的布局性、结构性污染隐患突出。2016—2019年,黄河流域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由10413.0吨降至6830.0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比由16.1%增至19.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55072.0万吨增至195159.0万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比由41.8%增至44.3%;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仅44.2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6%)。三是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向黄河流域中上游转移风险隐患也在加剧,部分中上游地市在承接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时,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仍偏好走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老路”。

(五)地区之间产业互动关系不强,制造业同构问题明显,高效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建立

总体来看,受地理交通等条件等制约,沿黄各省区经济联系度历来不高,区域制造业分工协作不足,制造业区域内部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高效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完善。一是地区之间产业联系偏弱,从黄河流域高技术产业联动性来看,2018年黄河流域引进的高技术企业投资主要来源于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天津等省市,来自6省市高技术企业投资占引进的高技术企业投资的80%,而来自流域内其他省区的高技术企业投资仅占5.6%,这表明沿黄各省区产业经济联系度较低。二是黄河流域制造业结构具有较高程度的趋同性,2019年黄河流域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74,除青海外,其余省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平均值均在0.70以上,尤其是山西—宁夏、内蒙古—宁夏、山东—陕西3组省区制造业同构性问题非常突出,结构相似系数都超过0.90。从专业化水平来看,各省区优势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钢铁、有色、石化等重化工行业,区位商都大于1,如甘肃、青海和内蒙古有色金屬区位商分别为7.18、5.42和3.15,表明这些地区优势产业高度类似。应当看到,黄河流域制造业同构现状的形成,既有各省区资源禀赋相似及历史延续的客观原因,也与改革开放步伐滞后、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过度有关。

二、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增强制造业发展新动能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牛鼻子”。以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黄河流域制造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因此,面对国内外新一轮先进制造业的激烈竞争,黄河流域应加快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黄河流域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发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吸纳和鼓励企业参与制造业科技项目决策,调动企业创新主观能动性,落实并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强化科创平台建设,面向黄河流域制造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持有条件的省市围绕黄河流域重点集群建设一批市场导向、机制灵活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三是加快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构建面向产业需求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深化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委托定向、并行支持、悬赏等新的组织模式,引导科技机构根据黄河流域制造业技术需求组织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补齐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短板。

(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优化制造业结构

黄河流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滞后,内生动力不足,制造业产业层次还处于低端水平,与发达地区及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发展赖以依靠的成本优势正在削弱,迫切需要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进而推动黄河流域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因此,协调推动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增强壮大“双轮驱动”,打破传统制造业经济支撑乏力和新兴产业增长失衡瓶颈,持续推进黄河流域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加快推进黄河流域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无论从带动就业、稳定经济增长,还是从保护生态环境及为新兴产业提供应用场景等多重功能来看,都应高度重视传统制造业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控“两高一低”新增产能,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升优质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壮大黄河流域新兴产业,要立足黄河流域制造业基础,加快引导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新材料、新能源与高端装备协同发展,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

(三)夯实制造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利于提高黄河流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塑造黄河流域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此,需要聚焦提升核心能力,瞄准国内外产业链发展趋势和科技创新动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联动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首先,围绕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重点领域,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有效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支持基础材料、零部件和软件企业与产业链下游应用企业协同攻关突破,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专业化协作配套,推动形成上下游之间供应关系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供应体系。其次,引导黄河流域沿线省区联合开展黄河流域制造业供应链安全评估,构建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摸排和供应链备份对接平台,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产品和核心技术,针对黄河流域产业链断链风险和短板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和项目布局,增强黄河流域产业链弹性和风险抵御能力,避免产业链、供应链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再次,加快推动黄河流域制造业更高层次开放合作,加快推动先进装备制造“走出去”,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区域融合互动、融通补充,深度融入流域外及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

(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构建循环经济新体系

黄河流域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生态环境脆弱,影响广泛深远,直接关系到我国中长期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的演变趋势。无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来看,还是从满足人民对高质量发展美好生活的优良生态环境诉求来看,必须探索具有黄河流域特点的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与路径。因此,面对“双碳”战略下的挑战和机遇,黄河流域应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构建循环经济新体系。一是大力推进黄河流域制造业节能降碳节水,坚决落实好能耗双控措施,坚决避免“运动式”减碳,推动清洁生产,加快钢铁、有色、化工等用能行业的节能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加快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建设,严格控制能耗强度,鼓励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开展节水改造,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分级回用,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二是全面提高黄河流域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资源在制造过程的高效利用,削减制造业固废、废水产生量,加强制造业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加快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推进工业固废规模化综合利用,大幅提高黄河流域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三是积极推行黄河流域制造业清洁生产改造,大力推行绿色设计,严格落实家用电器、汽车等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控要求,减少有害物质源头使用,加大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力度,研发推广过程减污工艺和设备,协同推进末端治理设备升级改造,大幅降低黄河流域制造业污染排放。

(五)强化分工协作,构建融合协调的制造业发展新格局

加强黄河流域制造业分工协作,有利于有效引导和动员沿线省区市场主体和要素资源,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高效率地组织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引导上下游地区形成原材料基地、生产加工基地和市场的密切联系,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因此,应以提供流域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率、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制造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为核心目的,加强统筹布局、分工协作,推动地区间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形成上中下游合理分工的制造业发展新格局。首先,加快构建合理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整合黄河流域不同制造业发展主体的利益需求,构建由不同职能部门、不同市场主体参与的跨区域合作平台和机制,为不同市场主体参与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沟通交流对接平台,以此降低各类制造业投资及项目建设的重复性。其次,加强制造业相关政策统筹协调,缓解发达地区及中心城市政策的虹吸效应,防止形成制造业政策洼地问题,因地制宜、精准制定与区域制造业发展实际相符、与全局产业发展相融合的区域差异化政策措施。再次,深化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科技合作机制,实行人才、高技术企业评价标准互认制度,探索建立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引导资本、创新资源等通过市场化方式深度整合,推动制造业合作向要素分工、价值链分工深化。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产业链高质量
1961—2019年黄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黄河流域需要更多“冬枣式”农业——关于大荔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