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小儿湿疹中的应用
2022-07-13舒恋叶欢
舒恋 叶欢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2)03-0091-04
湿疹(eczema)属于过敏性皮肤病,在小儿群体中普遍常见,病情迁延,复发率较高。小儿皮肤细腻、娇嫩,极易因为粉尘、花草、环境、食物等因素而引起湿疹,另外,家族遗传、生物因素、免疫因素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儿湿疹发生率,给小儿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1]。由于小儿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面对湿疹引起的瘙痒症状十分不耐受,以致于烦躁、哭闹、反复抓挠,极不利于配合治疗,甚至还会影响到护患关系的建立[2]。因此,临床规范化治疗小儿湿疹同时辅以高效的护理措施,通过护理干预帮助湿疹患儿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故而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52例湿疹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湿疹中的应用效果,期望通过优质护理模式改善湿疹患儿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0月湖北省大冶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52例湿疹患儿,按照患儿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常规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80±1.50)岁;病程2~12 d,平均病程(7.20±1.80)d;头面部4例、臀部6例、四肢8例、胸背部5例、其他3例。研究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50±1.60)岁;病程1~11 d,平均病程(7.10±1.60)d;头面部5例、臀部5例、四肢9例、胸背部4例、其他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湿疹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患儿皮肤表现证实为湿疹。排除标准:患儿家属配合度不高;主要临床资料缺失;伴有其他皮肤性疾病;肝肾缺失;心脑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所有入组患儿均给予有效防治,全面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动态记录患儿体温变化、24 h出入量,用温水80 ml稀释20 ml清热止痒洗剂(广西白云山盈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B20020928,规格:250 ml)浸湿无菌纱布,为患儿湿敷,3次/d,皮损范围广泛的患儿给予全身擦洗,结束之后再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71,规格:0.1%×10 g),早晚各1次;同时每次口服3 ml复方敏维糖浆(冀药制字H20050013),每日早中晚各1次。
1.3.1常规组 予以常规护理模式,按照医嘱要求,嘱咐家属合理用药,并要求家属认真观察患儿皮损变化;为患儿清洁皮肤,清除分泌物,杜绝过敏源;外涂药物时,禁止患儿用手接触药膏,以免误入口中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1.3.2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同时予以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环境干预:为患儿创设干净整洁、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温湿度控制适宜,若患儿渗出较多,适当调小湿度,过大的湿度有可能会延缓皮损愈合速度;若患儿高热,适当调低温度,高温环境会刺激患儿分泌更多的汗液刺激皮损,影响皮损恢复。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勤通风,保持新鲜的空气;②生活干预:嘱咐家属为患儿提供棉柔的衣服,如果患儿瘙痒难耐、反复搔抓,为患儿戴好手套,勤剪指甲,以免引起皮肤感染。床单被褥定期更换,内衣与外衣分开洗涤,洗净之后在太阳下暴晒。指导家属为患儿提供棉柔的衣服,并对患儿贴身衣服、生活用品进行全面消毒。禁止患儿接触过敏源,比如粉尘、鲜花、易过敏的海鲜食品或水果等。要求家属陪患儿一起活动锻炼,以增强患儿身体抵抗力。患儿每次排尿排便之后,指导家属清洁患儿肛门局部皮肤,保证局部干燥,预防肛门湿疹;③饮食指导:小儿湿疹的发生与食物过敏密切相关。患儿食物以清淡为主,少加盐和糖,以免造成体内水和钠过多储存,加重皮疹渗出及痛痒感;指导家属给患儿添加新食物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很少量开始,一点点逐渐增加,若10 d左右患儿无过敏反应,才能再增加摄入量或新食物;若患儿脾胃吸收能力薄弱,嘱咐家属为患儿熬煮红豆山药粥,帮助患儿利湿、健脾;④皮肤护理:沐浴产品一定要温和无刺激,或者是不用沐浴产品,直接用温水清洁;沐浴时注意控制水温,禁止使用肥皂,患处禁止涂抹过于油腻的护肤品;每周洗澡2~3次即可,不宜过多。小儿皮肤细腻,日常清洁时,动作一定要温柔,以免皮损加重。洗澡后涂抹药膏,注意防寒保暖,若是患儿用药之后有不适反应,立即指导家属正确处理;⑤健康宣教:通过专题讲座,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集体宣教,通俗易懂的阐述湿疹诱因、病理机制、治疗措施、治疗禁忌等,不断加深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了解,使其树立治愈信心,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耐心答复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强调各种药物的应用时间、应用剂量,说明药物不良反应症状以及正确处理方法,避免患儿及其家属过度惶恐、焦虑而阻碍临床治疗进展;⑥心理指导:护理人员耐心聆听患儿及其家属的表达,及时满足其治疗需要,通过鼓励性语言,安抚患儿及其家属心理情绪,使其正确看待湿疹;以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向患儿及其家属展示治疗变化,让患儿及其家属亲眼目睹湿疹恢复情况,使其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护理效果:皮损彻底消失或皮损范围缩小80%以上,判定为显效;皮损范围缩小50%~80%,瘙痒症状减轻,渗出少,轻微红肿,判定为有效;皮损无变化,渗出多、皮肤糜烂、红肿,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②护理前后评估患儿湿疹面积与严重程度: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标准(EASI评分),总分72分,得分越高越严重;③护理前后评估湿疹患儿生活质量: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主要评估患儿社交、情感、生理等3个方面,得分越高,说明患儿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計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组间比较行χ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EASI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E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EASI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常规组比较,χ2=8.705,P<0.05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小儿湿疹好发于四肢、头面部、肛门、臀部等部位,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渗出、糜烂、疱疹,极易反复发作,常常导致患儿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不利于患儿健康[5]。湿疹病因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通常认为与环境、遗传、免疫、饮食有关[6]。虽然湿疹的诊疗难度不大,但是一旦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就有可能会引起严重感染,导致患儿病情迁延。
为减轻小儿湿疹症状,本研究为患儿外敷了清热止痒剂,旨在起到消炎、灭菌、除湿、解热的作用[7],然后局部外涂软膏,能够减少渗出、抗炎、抗变态反应,早日修复受损部位的皮肤组织;复方敏维糖浆口服有助于增强患儿免疫力以及抗过敏能力[8]。但是患儿年龄小,自理能力不足,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影响[9]。因此,予以精心护理可促使患儿早日康复[10]。优质护理模式能够围绕患儿治疗需要提供高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首先照顾好患儿日常生活起居,帮助患儿清洁皮肤,勤换洗床单被单、衣物,为促进湿疹消退提供了优良的外在条件[11],再为患儿戴好手套,勤剪指甲,禁止接触过敏源,有助于护理人员纠正患儿不良行为,帮助患儿规避过敏源,从而加速症状消退,避免患儿抓挠导致的病情恶化[12];饮食指导干预方面,患儿饮食以清淡为主,有助于减轻皮疹渗出及痛痒感,并且添加新食物采用循序渐进原则,可以进一步避免因食物过敏加重湿疹,且为患儿提供利湿、除热、益脾胃的食物,有助于患儿营养状态的改善,增强其免疫力,消除免疫因素引起的湿疹[13]。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运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控制症状,进而改善治疗效果。分析原因为优质护理模式始终以患儿为中心,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而言,护理内容更加丰富,实际操作更具有针对性,在最大限度上了满足了患儿的治疗需要,加快了患儿恢复进程,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14]。与此同时,研究组护理干预后EASI评分较护理干预前降低,且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患儿减轻病情,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分析原因为在优质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病情变化、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操作,让患儿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15],为患儿穿戴手套,避免了患儿不自觉地抓挠,从而加速了皮损消退时间,缩小皮损范围,减轻对患儿日常生活的影响,实现生活质量提升[16]。
綜上所述,对于小儿湿疹而言,优质护理具有积极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能促进患儿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