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市基本面和价格逻辑
2022-07-12李月清
自石油产业诞生以来,对国际油价的研究可谓卷帙浩繁。由于石油资源具有地缘、经济、金融和政治等多重属性,因而对其研究的视角也大相径庭,但不管怎样,国际油价不可能长期呈现与供需平衡相悖的涨跌态势。站在每桶100美元关口解读国际油价多少有些短视,观察油价曲线需要一个更宽广的时间尺度。长期来看,决定油价基本因素还是供求关系,而地缘冲突等其他因素影响仅仅是短期震荡。
按地缘分区,目前全球主要区域基准石油市场在西区有两个重要基准原油,分别是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和布伦特(Brent)原油,而东区基准原油则由迪拜原油(Dubai)及阿曼原油(Oman)来承担。WTI原油产自美国内陆西得克萨斯,属于低硫轻质原油。作为主要的原油期货交易品种,WTI原油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挂牌交易,区域内(大西洋西区)现货原油普遍以WTI为基准原油联动作价。期货原油可以实货交割,交割地位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地区(Cushing)。
在现实市场中,几乎不存在需求量与供应量之间的完全相等,库存普遍存在,因此“供应量=需求量”假设显然不反映真实的市场情况。合理的基本面模型应该建立在需求量、供应量和库存量的等式上,这也说明需求和供应之间是动态平衡关系。“供应量-需求量=库存量”在一个给定区域内,的确存在一个等量关系,甚至可以说库存是区域供需平衡的结果,是对区域整体基本面直接反映。如果库存持续增加,则反映出基本面出现供大于求。但基于全球石油市场存在地缘上的天然分区,则需要进一步将供、需、存三要素基本面分析框架跨区延伸。以两区为例,区域内供、需、存平衡不仅仅是依靠自身解决的。当一个地区出现供不应求的时候,可以通过进口弥补,对应地区因出口而化解自身供大于求的矛盾。如果两区基本面态势是严重失衡的,那么这种贸易流向是单向的,供大于求地区资源将持续流向供不应求地区,这个格局也必然反映在两区价格中。如果两区基本面态势是相对平衡的,那么这种贸易流向可能是双向的,也可能不发生。国际石油市场地缘供需格局就存在上述跨区间的失衡和平衡。在供、需、存三要素作为变量基础上,价格对供应和需求经典影响规律继续发挥逻辑作用。
自地缘冲突爆发以来,油价显然受到战争刺激和主导,一路高歌猛进。Brent主力合约最高涨至139.13美元/桶,WTI主力合约最高涨至130.5美元/桶,刷新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纪录。尽管短期国际油价仍将受地缘冲突时常和烈度影响,但中长期看,其未来走势还是要回到油市基本面和价格逻辑框架来里来分析。综合来看,当下全球能源需求端并没有改变,且因疫情尚未结束,经济形势对高油价缺乏支撑。一旦地缘局势缓和,油价回落将是大概率事件。百元/桶油价,在数字上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但很难长期持续。
站在油市基本面和价格逻辑视域,国际油价未来走势可能呈现以下情景:情景一,地缘冲突短期结束,且伊核协议落地,油价或倒“V”型反转。此前基于地缘危机引发的油价上涨动力将不复存在,油价未来走势料或出现倒“V”字型反转。考虑到多国对俄能源制裁遏制供应端因素,油市基本面依然偏紧,会对油价形成较强支撑,空头难以击穿每桶85美元-90美元区间价格。情景二,冲突短期结束,但伊核协议未能落地,油价震荡回落。在该情景下,此前基于供应中断逻辑不复存在,但低库存且全球剩余产能不足仍然成立,油价中长期存在供需基本面支撑。伊朗闲置产能迟迟不能释放,将有利于供应端偏紧氛围持续,油价维持较高区间仍有可能。情景三,冲突长期持续,且不断升级,油价仍有震荡上涨空间。今年全球原油供应和需求本来是紧平衡状态,未来地缘冲突持续和升级,将持续烘托市场对供应中断风险的预期,这将是高油价最重要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