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宁盐官安澜园遗址与理景特色考辨

2022-07-12

中国园林 2022年6期
关键词:安澜考古遗址

梁 伟

安澜园是清代名园,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盐官古镇,初名隅园,为当地望族陈氏所建。乾隆六下江南,曾4次在这里居住,清代俞鸿渐有诗,“海内论名园,安澜实称最”[1],足见其当时的辉煌。乾隆以后安澜园逐渐荒废,地面建筑及园林景观悉数消亡,仅余遗址,2011年被公布为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安澜园在相关古典园林研究书籍里多有提及,但都只是收录其历史图本,仅进行简要介绍。陈从周在《嘉定秋霞圃和海宁安澜园》一文中详细考证了安澜园历史沿革,对地面可见遗址状况进行了调查描述。张镇西的《失落的安澜园》一书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献,详尽记述了安澜园的发展历史,并以文献为基础对其总体情况进行了想象推测。方振东等从历史变迁和符号学出发,对安澜园的景观发展和植物分布方面进行了探讨[2]。目前,针对安澜园的研究相对开展较少,因缺乏必要的考古资料支撑,尚不够深入。

历史园林及古遗址的保护最早在《威尼斯宪章》中提出的,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遗产特征的不同,学界对遗址保护以及历史文化遗产恢复重建方面的认识始终存在一定差异。以《奈良真实性文件》《北京宣言》为代表,强调了东方文化特征指导下的保护和修复理念,《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提出“已经消失的文物古迹原则上不得重建”的中国理论。总体来看,文物保护界更强调基于遗址保护的建筑复原推演研究,反对简单的恢复重建[3]。基于遗址考古资料的复原研究方面,许多学者都进行过广泛的探索,其基本方法均为以遗址考古资料为基础,根据年代特征、结合存世文献、图本(如壁画、古画等)和现存实例进行综合推测复原。如杨鸿勋对殷墟宫殿的复原研究[4],傅憙年对唐代明堂等建筑的复原研究[5],以及近期北京大学李松阳等《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建筑复原研究》都采用的是此类方法[6]。

近年针对消失历史园林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对其平面布局的推演复原,成果多以古籍、地方志等文献记载为研究依据。黄晓等依据宋懋晋的《寄畅园五十景图》对寄畅园进行了平面复原[7],他们还参照《止园图册》等文献对明代止云峰进行了复原研究[8]。葛嘉铭等通过实地调研遗址,结合年代学,参考清《营造则例》对来青轩进行了复原研究[9];陆金霞等以界画和轴测法反推园林尺寸的方法复原了扬州乔氏东园[10];徐若菲在对南浔宜园的复原研究中,利用遗址和现存遗迹调研,采用了固定关键点平移缩放的方法[11]。总体来看,文献记载和历史图本仍然是研究历史园林的主要依据,但多数研究由于缺乏考古资料的直接实证,在复原研究过程中没有准确的尺度参照和数据信息,往往导致推测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综合文物考古学、遗产保护和历史园林研究现状分析,基于遗址考古资料的二元证据法是建筑考古领域现阶段普遍采用的最为有效和准确的复原研究方法。202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澜园遗址进行了考古调研,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契机,可以在遗址考古勘察报告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记载、历史图本进行对照研究,对安澜园遗址反映的历史信息和造园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1 安澜园的历史概况

童寯《江南园林志》载:“清初海宁陈氏隅园,本南宋安化郡王废园”[12],清代学者管庭芬《海昌从载》中记述:“六舟上人言及安澜园,本为南宋安化郡王王沆家园故址”[13],两者均认为安澜园是在宋代王园旧址基础上建造的。但王氏园的确切位置和规模,尚无其他文献佐证,因此是否安澜园后期的建立借用了部分王园的遗物或者仅地界相近,其造园活动是否有关联,亦无法确切考证。

陈氏建园的证据是比较充分的,现存民间和官方文献均有详细记述。据记载,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陈与郊辞官回归海宁故里,即开始着手建园,因选址城西北角安国寺北,紧靠城墙位置,偏于古城一隅,故名隅园(图1)。此时隅园“亭小如拳,池大如杯”,但已有西池之名,建筑多处已初具规模[14]。后经陈与郊次子陈巘、陈之伸等人修葺增建,一直延续至康熙时期。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陈元龙回到海宁,将隅园作为颐养之所,改其名为遂初园,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百姓俗称其为陈园。此时陈园规模已经发展到“计地广六十余亩,池半之。泉石深邃,卉木古茂,为浙西园林之冠”[15]。至1762年,乾隆第三次南巡,第一次驻跸陈园就对其非常喜爱,于是赐名安澜园。此后,乾隆还命人将安澜园图形绘制带回北京,对圆明园四宜书屋前后仿安澜园进行改造,亦命名为“安澜园”。后来,乾隆第四次至第六次南巡期间又先后3次到安澜园居住,陈氏在此期间乘势对其进行增扩,“直至占地百亩”[16]12,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安澜园达到鼎盛面貌。嘉庆以后,陈氏家道败落,已无力维持安澜园日常保养整修,再加上兵祸危害和陈氏子孙的拆卖,一代名园迅速衰亡[17]。

图1 安澜园在盐官古城位置示意图

清末以后,安澜园建筑尽毁,全园古木大树被砍伐殆尽,假山石亦陆续被移做他用。民国初,这里辟为农场,根据1935年的《海宁县实测清丈图》(图2)仍可见此时池沼清晰,几座大的假山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残存的假山被取去烧制石灰,残石被掘卖殆尽。据陈从周先生1960年对遗址状况考察记述,当时仅可见零星土埠和黄石,池塘水面大半淤塞,唯一幸存的构筑物是六曲桥(金波桥)[18]。

图2 1935年《海宁县实测清丈图》

2 安澜园遗址状况和考古分析

安澜园历经各种破坏,现地面遗址仅可见局部池塘和六曲桥。该桥为明代遗物,宽约2m,桥面由3块青石拼合组成,近水低平,宛转古朴。池塘已改为鱼塘,现陈阁老宅中陈列有一块“漾月”石匾,亦为安澜园存世不多的遗物之一。202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澜园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进行了局部探沟探查和地面遗址揭露工作。本次勘探成果,初步确定了安澜园的四至范围及园门、寝宫、太子宫、南围墙、东围墙等关键节点,并对不同区域的保存状况进行了评估。考古勘探确定了安澜园门和二门位置,太子宫在安澜园的东北角,建筑共三进。通过对太子宫第二进建筑的基础发掘,确定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四周石筑墙基。寝宫遗址位于现存池塘北侧,遗址平面呈正方形,石筑基础边长19.0m。寝宫东侧回廊遗址南北长21.0m,东西宽约8.0m。北侧10m处有假山石块遗存,材质为太湖石、黄石2种。遗址西南角7m处有小石子铺地,青砖包边,铺地遗迹西南为进入“云林山”的入口处,有假山石和台阶遗迹。本次勘探还对北侧城墙遗址进行了探沟探查,基本确定了城墙宽度和位置。根据考古探查,确定其遗址埋藏深度约地下30~40cm,尽管保存状况不一,但全园范围内普遍均有遗迹留存[19](图3、4)。

图3 太子宫遗址考古平面图(浙江省考古所提供)

图4 安澜园遗址考古总平面图(浙江省考古所提供)

3 安澜园园林理景研究的方法和依据

3.1 研究依据

上述考古调查报告和1935年的《海宁县实测清丈图》是目前安澜园研究的最准确、最有力的依据,可以为我们准确定位建筑位置、园林布局和尺度。其他依据还包括传世园林绘画图本和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记述文献。

3.1.1 园林绘画的解读

传世的园林绘画直观形象,对于了解安澜园总体布局、建筑相对位置、外观面貌有较大帮助。解读古画能否作为依据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其写实性如何,这可以根据其创作目的、作者、绘画技法和风格等方面分析。其次可以采用图文对照方式,将画中描绘景物与文献记述相互对照验证其准确性,另外最准确的是与考古资料的比对验证。安澜园的传世公开的图本共有南巡盛典本安澜园图、故宫本安澜园图、故宫牌坊本浙江海宁安澜园图、南巡名胜本安澜园图、陈赓虞本陈园图、钱镜塘本海宁陈园图6种(图5~7)。

图5 故宫牌坊本图[17]

图6 南巡盛典本图[12]

图7 钱境塘本图[18,27]

从绘画表现内容、完整程度和成图时间方面分析,在与考古资料和文献描述范围对照后,可知故宫本和南巡盛典本范围及描述景点相似,但两图仅有西部和中部景点,未见东部太子宫部分,此两图成图时间最早,均为1763年左右,此时尚未建设东部轴线建筑群,记录的应是属于遂初园时期的状况。南巡名胜本成图稍晚,本图缺少园林的东部和西部,景点无标注,但中部主体部分描绘清晰,可能现存图本范围不全。故宫牌坊本和钱镜塘本成图最晚、最完整,范围可见御碑亭和太子宫等完整东部后期建筑,表现的是安澜园最鼎盛时期的景象。故宫牌坊本图中大门外绘有石牌坊一对,与其他五图均不同。陈赓虞本陈园图据陈从周考证为嘉庆年间所作,与钱镜塘本极为相似。根据题跋看,此本应为钱镜塘本的临摹版或为《海昌胜迹志》中所记朱克勤藏本(此图至今未见)的临摹版。

从图版绘画技法、风格和来源分析。根据故宫本、南巡盛典本绘画技法和其透视效果看,其制图笔法拘谨,绘制工整,房屋景物画法规矩,采用了界画白描线条的技法。参照乾隆曾命工匠描摹图本回京仿建安澜园的记载,可知此两图应出自修建园林的臣工手笔,不排除即为带回京仿建的图样。故宫牌坊本范围完整,比例得当,建筑相对关系较为准确,每一处建筑还标注了开间,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建筑图样的立面加散点透视,类似轴测图的绘制方法,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工匠普遍运用的建筑图样画法,也应是出自专业工匠之手。

因此,故宫本、故宫牌坊本和南巡盛典本写实性非常强,应较为可信。至于陈赓虞本陈园图和钱镜塘本海宁陈园图这2个版本,这2幅画均采用传统中国山水工笔画技法,其写意的成分较多,结合题跋分析,此图应出自当地文人画师之手,绘画主要目的应不是记录实际情况,而是颂扬安澜园辉煌成就为其歌功颂德所作。

从图文互证、图图互证和图与考古资料互证方面。故宫牌坊本与南巡盛典本、南巡名胜本三图之间比照没有矛盾,基本可以一一对应,相互印证。故宫牌坊本与《安澜园记》等重要文献描述的景点名称、景物方位,基本吻合,并与考古资料能够基本对应。南巡盛典本与早期的文献描述在建筑名称和位置上略有出入,而钱境塘本描绘的很多建筑、景点与文献均无法对应。综合来看,故宫牌坊本和南巡盛典本从来源、写实性、完整性、互证性等方面均较好,应可以作为主要的参考图本,其中故宫牌坊本最全面、准确,最具参考价值。但是各版本对于建筑单体形态和假山形态的记录还是存在较大差别的,因此,单体建筑的形式,特别是环碧堂这组建筑的组合方式,假山形态,植被分布具体位置和范围,园路和硬质铺地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大门口是否存在牌坊,目前均存疑问。

3.1.2 古代文献的解读

有关安澜园的古代文献存世较多,主要有诗文和相关记载2类。现总计存世相关诗词近200首,这些诗词虽对安澜园景物多有描述,但包含过多主观抒情色彩成分,因此只可参考。文献中记述最详尽、最具参考价值的当数陈元龙自撰《遂初园诗序》[20]和陈璂卿于嘉庆年间写的《安澜园记》[21]。《遂初园诗序》中将建造遂初园的过程和建成时的面貌记述得十分清楚,《安澜园记》则通过散文漫游记述的形式,详细描写了安澜园鼎盛时的建筑和园林景观,这些记述基本可与存世图本和其他文献相对应,是最有价值的文字研究资料。在前述存世6个不同版本的图本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相关说明和题注,特别是南巡名胜本,收录了沈复关于安澜园游记的记述,对了解安澜园当时的盛况颇有参考价值。

3.2 总平面的生成

以金波桥为定位基准点,首先将考古遗址总平面图与1935年的《海宁县实测清丈图》进行等比例统一缩放后叠加,两图角度偏差约3°,以金波桥为原点旋转修正后,考古遗址标示位置和地形图城墙、金波桥和水面位置基本重合。根据考古图确定的建筑遗址位置,再与故宫牌坊本进行了叠加。发现其与东,南,北外轮廓范围吻合,但西侧比地形图缩短了许多,明显是省略了紧靠城墙的菜圃部分,水面位置基本准确,建筑位置亦基本对应,因此可以判断故宫牌坊本应是按照实际比例和相对位置准确绘制的。这样分别从考古勘探总平面图提取水系、建筑定位、建筑尺度信息;从《海宁县实测清丈图》提取假山、水池、总体格局信息;从故宫牌坊本提取建筑平面组合信息。以考古发掘遗址平面为建筑平面尺度基准修正,三部分叠加形成基础图。再进行误差分摊修正,参考文献描述及南巡盛典图等其他图本修正,即可以推断得出安澜园鼎盛时总平面图。对于园路,具体的假山形态、建筑形式,铺装,绿化分布等比较细节的存疑部分,目前尚无法准确定位判断,所以在总平图中予以弱化表达(图8)。

图8 安澜园总平面图

4 安澜园的理景特色

安澜园平面呈不规则曲尺形,东西宽约300m,南北长约220m,总占地面积约5.2hm2,已超过拙政园规模。除去乾隆时期新建的东侧御碑亭、太子宫以及西南扩建部分,这与《海昌胜迹志》中“计地广六十余亩,池半之”[15]的记载基本一致。虽规模远达不到“直至占地百亩”[16]35的程度,但已远超绝大多数江南古典园林,可谓南方罕见的大型园林了。

4.1 相地选址

《遂初园诗序》中写道:“宁邑城西北隅,多陂池。昔经曾祖太常公因池为园,名隅园”,大致点明了安澜园初创的位置和地形特点[20]。陈与郊辞官归宁,希望过上闲适安宁的隐逸生活。海宁城西北角紧靠城墙的这块荒芜之地,有自然的水塘,有山坡,整体地形高低起伏的地方显然很符合其要求。天然地形优势有效地减少了造园的土方量和成本,西侧和北侧以高大的城墙作为园墙即节省了成本,又为北侧大范围的堆山提供屏障和保证。园址与护城河的距离缩短到了最小,极大方便了引水。北侧有河泾与护城河相连,南侧考古发现也有一条河道蜿蜒流过,园内池水与周边河道连通,既使水体保持了“源之去由”的自然水体属性和活性,也有效解决了园内排水和引水需求。安澜园的选址还考虑到了对周边景观的巧妙因借,园址南侧为始建于唐代的安国寺,西南紧靠城墙为始于宋代的延恩寺。千年古刹的雄壮殿宇成为主要的借景,在安澜园内假山高点应可清晰地看到周边古刹的景色。《园冶》有“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22],古刹晨钟暮鼓,主人园中闲坐时,梵音隐约萦绕耳边,这听觉的因借也是颇有意趣。

4.2 造园意匠

安澜园最初的造园意匠自然是与其缔造者明代戏曲家陈与郊关系最密。陈与郊著述颇丰,醉心乐府,中年官场失意,辞官归隐,为救长子出狱耗尽半数家产,建园时经济已是比较拮据。隅园时期是以“因池筑室于城隅,颓然鱼鸟间”的心态来建造的,“小园有水,有竹,有芙蓉,特无古藤高树”[14],初建时完全承袭了明代朴素的造园风格,园内建筑稀疏,水木明瑟旷远。直至遂初园时期依然延续百年来朴实无华的风格,建筑古朴而鲜有雕镂,正如《遂初园诗序》载:“园无雕绘,无粉饰,无名花奇石,而池水竹木,幽雅古朴,悠然尘外。[20]”经过陈氏百余年苦心经营维护,至乾隆时期安澜园已经将园中一木一石均打磨得古意盎然,特别是西部加建的鱼池、菜圃的构思,需穿过土山上的桃林而入,更是平添世外桃源,隐居田园之野趣,终“以朴素当上意”,赢得了乾隆皇帝的无限喜爱[21]。沈复在《浮生六记》第四卷记述:“游陈氏安澜园,占地百亩。重楼复阁,夹道回廊。池甚广,桥做六曲形,石满藤萝,凿痕全掩,古木千章,皆有参天之势,鸟啼花落,如入深山。此人工而归于天然者,余所历平地之假石园亭,此为第一。”可以说是对安澜园自然朴实、山林幽深高远的造园意趣评价颇高[16]66。

4.3 总体布局

安澜园是目前唯一一处以城墙为园墙的明清园林。海宁现存明代城墙残高5~6m,厚9m,据此可以推断安澜园段城墙的常规高度应远高于普通园林院墙数倍。由于其西北侧城墙体型极为高大,外观粗犷,必然会对园内产生较强的压迫感,这成为影响其总体布局的主要因素。全园主要建筑布局在远离城墙的东、南侧,城墙的高度给地势抬高创造了条件,北部依城墙起土山为全园最高点,既有效化解压迫感,又得城市山林。紧靠西侧城墙布置菜园,无一处建筑,大池西侧又起高大假山进行遮挡,既保证全园主体部分完整,也增加了既分又联的景观层次,将城墙巧妙转化为远景,一系列手段将不利化解为有利。

安澜园东西宽南北窄,地势北高南低,旷奥兼宜,疏密得当,层次分明。沿大池西、南叠山造景,将全园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建筑密集,错置亭榭,从山林越过池水可遥望高低错落之建筑,自房屋也可欣赏对岸山崖林木,相互掩映互为对景。最东侧一组太子宫建筑与大门、二门、御碑亭组成中轴线,布局规则层层递进,院落嵌套,组成标准的宅院和礼制建筑部分。中间为寝宫和环碧堂建筑,寝宫是全园体量最大建筑,占据大池中心,与南侧假山互为映衬。逍遥楼及环碧堂这组建筑是全园的中心,建筑布局紧凑,其四面环水,屋宇鳞次栉比,交错穿插,形态极为丰富。园西部则开阔疏朗,山林幽邃,建筑分布稀疏,以点景为主,开辟菜圃、桃园,取世外桃源归隐田园之意趣。总体看安澜园并不是常见的宅园配套组合,初期隅园时基本是宅院合一。最后建成的太子宫部分,原本为陈邦直住宅,因乾隆第六次南巡时3位皇子居住在此而得名,这组建筑又与大门、御碑亭组合成东部轴线,具有较强的礼制成分。也就是说,安澜园至最后才逐步发展为常见的完整宅园结构,这是其初建立意,政治影响,社会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菜圃、鱼塘的设置甚至还充分考虑了日常生活的要求,反映了影响传统园林形态发展的多种原因。

安澜园也颇具水面辽阔,布局淡泊、疏朗的文人园林特征。在陈与郊的一封书信中写道:“且俟明年,弟新浚一池于城市西隅,曰西池……池中央分置两斋……更西更一池,稍广,中可阁。[23]”可见从隅园初建时期就是围绕水面进行布局的,至遂初园时期水面进一步扩大到“池半之”。全园水面布局以大池为主,形成一主四副的格局。西池、大池、东池和南池实际是一个完整的水面,呈长条形蜿蜒,借助南北2组假山和2座桥将水面分成了既相互贯通又相互分离的四部分,水面有主有次,聚分自然。北部有细渠与护城河相连,西北角和东南角留有水口,伸出水湾,得深远不尽之意。水面由南向北迂回,形成小溪将环碧堂这组建筑围成水中大岛。全园水系或大小对比,或曲折蜿蜒,或萦绕山石,或掩映屋宇,颇具江南水乡传统景观气韵[24]。

4.4 植物景观

历史文献对安澜园植物景观记载描述颇多,其最鼎盛时以“藤萝蔽日,老树参天,颇见山林本色”[16]66而著称。即使陈与郊初创时并未种植奇花异草珍稀树木,但是从隅园至乾隆时期已经历近200年,初建时新栽植的树木也已经成为古树名木了。园中植物以古梅、古榆和荷花最有特色,广植修竹。陈元龙有诗“梅花修竹有闲地,雪鹭银鸥得饱看”[20]233,清代袁枚有“百亩池塘十亩花,擎天老树绿槎枒。调羹梅也如古松,想见三朝宰相家”[25]。可见园中梅、竹为主,荷花种植规模颇大。乾隆有诗云:“梅香闻不厌,竹净望偏深”及“园以梅称绝,盘根数百年”[26],静明书屋前梅岭曾保存有宋代古梅,这在存世图版中也有所刻画。《安澜园记》记载:“中为甬道,左右古榆数十本,参天郁茂,垂枝四荫”[21],可知大门至隅花塾之间皆为参天古榆,遮阴蔽日,与存世图版亦可对应。沈复《浮生六记》中记述“曾于桂花楼中张宴,诸味尽为花气所夺,唯酱姜味不变”[16]68,可见园内桂花种植的数量亦颇不少。根据文献记载内容看,其他植物品种还有桃、松、柳、蔷薇、紫藤、葡萄、牡丹、菊等。全园植物品种繁多,虽无特别名贵品种,但胜在乡土自然,朴素而不失优雅,兼顾了四季轮换,色彩搭配,视觉味觉的不同需求。

5 结语

遗址考古资料、历史图本和历史文献三者关系密切、互为补充,只有充分利用好三者所能提供的准确历史信息,相互对照、相互印证,才能获得较为可信的研究结论。通过二元证据研究方法,最终比照和剥离出安澜园遗址、文献、图本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获得了较为准确的安澜园总体布局平面图,进而分析得出了其主要造园理景特色。

安澜园选址体现了主人避世隐逸的造园追求,既得引、排水之便利,又减少了造园堆山土方量,同时实现了对景、借景和听觉的巧妙因借。安澜园保持了明代江南园林自然朴素、幽雅淡泊的造园风格,以朴素自然取胜。安澜园利用城墙作为西、北园墙,为目前江南明清园林仅见,在造园过程中巧妙地将城墙结合进来,对不利因素进行了消解转化,以此确定总体空间格局。全园北高南低,西疏东密,中部山高林茂,以大型假山将其分割为东西两部分,一主四副的水系既分又合,蜿蜒沟通,形成了全园主体骨架。植物景观以梅、荷最盛,品种繁多,乡土朴素而又不失丰富多彩。安澜园是研究中国明清古典园林的重要实例,其发展传承变迁,真实反映了中国明清古典园林的发展演变过程,在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和南、北方园林文化交流影响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当然,对于安澜园的建筑形式、体量,假山形态、堆山叠石手法,道路体系,空间结构,植被组合分布等内容尚可进一步研究。今后还可以与圆明园四宜书屋之安澜园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在造园理念、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深入探讨。在历史园林的复原研究过程中,文献、遗址和图本各自能提供给我们的准确历史信息其实相对有限,准确的历史园林复原研究尚需在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基础上,对研究手段、研究技术进一步改善提升。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安澜考古遗址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三星堆考古解谜
辽上京遗址
“考古”测一测
加快黄河生态立法 守护“母亲河”健康安澜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