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劳动教育教材:内容组织、问题审思与未来进路

2022-07-12柳友荣张嘉懿

关键词:劳动教材课程

柳友荣,张嘉懿

(1.安徽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2.安徽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指明了劳动教育的目的,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内容,使劳动的价值性实现了从“创造物质财富”到“创造精神财富”再到“创造人生价值”的升华。不同于仅仅把劳动教育作为手段的“通过劳动”的教育,以及把劳动教育视为技能提升途径的“为了劳动”的教育,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可以诠释为“关于劳动的教育”,强调“劳动”与“教育”的高耦合性,劳动知识的生成性,劳动情感的浸润性,劳动价值观的塑造性,劳动实践的体认性,劳动习惯的养成性,以及劳动教育不同于其他四育的独特育人性。教材建设是劳动课程实施推进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成效。笔者以本科劳动教育教材为切入点,认真分析了收集到的《劳动通论》《大学生劳动教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等20种本科劳动教育教材,发现部分教材在编写思路、内容筛选、体例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高校劳动教育教材建设是打造高质量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基础,是劳动教育规范化、体系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劳动教育的内容,建设高质量本科劳动教育教材,推动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化建构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应该教什么

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是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具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学习者。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指出“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1](P2),这既表明高等教育阶段的知识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同时也揭示了高等教育与初、中等教育的性质差异。本科阶段劳动教育的内容选择与组织不能简单地沿袭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应突出高等教育的独特性,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相统一。

(一)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贯彻始终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对人们的劳动活动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包括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劳动解放是人的解放的根本尺度。”[2]马克思看到了生产力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人们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创造出一个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世界,并最终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蕴含着社会主义劳动本质的思想内核。劳动不仅创造人本身,使其自由全面的发展,且劳动创造了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501)。人通过能动的劳动活动,实现自身价值,推动着历史的进步,“只为自己劳动的人,他也许能成为学者、哲人、诗人,但他永远成为不了完美的、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真正伟大的人物”[4](P459)。马克思揭示了劳动的社会性、创造性和价值性,为劳动教育促进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创造人本身”“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在《资本论》中写道“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P566-567)。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时的劳动形式还局限于“从一个生产部门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的转变,教育内容还囿于“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工具的技能”[6](P426),但马克思已意识到劳动的教育意义,并试图通过劳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劳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教育价值论命题的提出,其逻辑基点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所阐明的劳动观立场以及对于人的发展所彰显出来的理想价值指向。”[7]青年学生只有在深谙劳动的本质内涵和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劳动、劳动者、劳动关系的正确认识,才能养成热爱劳动的真实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因此,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思想源泉,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必须贯穿高等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全过程。

(二)建构综合性的劳动学科知识体系

“高校劳动教育要形成与学科紧密结合的系统的课程体系”[8],《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在高等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必修课应“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经历必要的实践体验”。高等教育阶段作为由“学生”到“劳动者”的过渡期,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劳动理论的学习,还需要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建构具有实用性、综合性的劳动学科知识体系,即“以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动问题以及劳动问题相关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关系及其调整问题作为研究内容,而形成的具有内在联系和分布规律的学科群”[9]。这就要求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传递给学生的劳动知识不仅具有理论性更应具有发展性。

劳动教育不是思政课程的翻版,亦非专业课程附加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就是课程本身。大学生劳动教育应逐步建构完善的劳动学科知识体系,普及关于劳动的通用科学知识,将知识的学术性与劳动本身的生产性、实践性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融入课程中。如通过“劳动与法律”学习,使学生明晰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了解我国一系列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制度,当发生劳动争议与劳动纠纷时可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通过“劳动与心理”学习,掌握劳动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态,学会调节劳动压力,管理劳动情绪,提高劳动效率。通过“劳动与安全”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安全知识和逃生手段,在日常学习实验中,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程序,在未来的劳动生产活动中,保护自身和财产安全。

(三)扎实推进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

区别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高校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特征,这既是由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又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高等教育阶段是人才走向社会、走向职场的“预备期”,《纲要》指出,在高等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应“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因此,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相融合,使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真实劳动的过程中,突破“不懂应用”“不会操作”的专业教育瓶颈,充分认识劳动的本质,培养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情怀。例如,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将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以赛促学,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体认劳动的艰辛,锻炼动手能力,磨砺劳动意志,提升专业素养,体会劳动成果带来的获得感和愉悦感,在心中埋下未来努力成为“劳动模范”的种子。另一方面,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劳动工具智能化、先进化,孕育了新的劳动形态,对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劳动者既要“专业强”“会技术”又要“懂劳动”“爱劳动”,能够胜任“创造性劳动”,拥有高尚的劳动情操,持之以恒,攻坚克难。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要扎实推进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把握二者间的契合点,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提高劳动素养为核心目标,大学生劳动教育应围绕“知”(劳动认知教育)、“情”(劳动精神教育)、“行”(劳动技能锻炼)、“意”(劳动意志和习惯的培养)四个维度展开。“这四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知’‘情’相生,‘情’‘意’相融,‘知’‘行’一体”[10],“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层层递进,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劳动认知教育是基础,包括劳动理论和劳动学科知识两个部分,兼顾理论性与实用性,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劳动技能锻炼使学生从“学有所得”到“劳有所得”,体认劳动艰辛,增强劳动情感体验。劳动意志的磨砺和劳动习惯的养成一定是在劳动认知提高和劳动情感增强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个不懂劳动的人只会将劳动视为身体的负担和自由的枷锁,无法认识到“美丽劳动”所蕴含的“谐和性”,更无法培养自身热爱劳动的品质。

二、高校劳动教育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劳动教育,具有专业性、职业性、综合性等特征,更强调创造性劳动的培养。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本科劳动教育教材,是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现劳动教育独特育人目标的关键环节。

(一)教材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知识载体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是在实践上适应一定目的的科学”[11](P367),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是最有力的教育手段”[11](P366)。“学校教育能够依据社会的需要和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切实有效地培育人才,明显区别于家庭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12](P14),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因而具有高效性。学校应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发展性的劳动教育教材。马卡连柯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知识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带来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11](P369)。教材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知识载体,克服了时间、空间、个体主观的限制,以书面化的形式较为客观地呈现完整的内容体系、科学的思维逻辑、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借助多样的教学元素,利用具体情境,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推进高校劳动课程建设,迫切需要建设与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知识载体功能。

(二)教材是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

明确劳动教育的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是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的首要问题。课程是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套计划与设定[12](P121)。高校劳动教育课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为目标,依托劳动教育必修课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劳动学科知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教材建设就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确认,明确教学内容的边界,使教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当下劳动教育实施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对本科阶段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劳动教育的内容是零散、随意、无组织的。实质上“劳动应用在教育上,其应用方式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并且在每一个别的场合里,可能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11](P369),因此,需要教材对教学内容、施教方法加以规范,以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的育人目标。

(三)教材建设关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由此可见,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关注劳动以及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内隐价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学生认可劳动、热爱劳动、积极主动地投入劳动,并能在与社会、时代的对话中创造性劳动。从本质上讲,劳动教育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性,当下试图通过专业教育代替劳动教育,通过社会实践代替劳动实践的错误观念是不可取的。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劳动教育必修课需要专门的教材来明确课程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基本原则和评价方式,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现行本科劳动教育教材的问题审思

从2020年起,多家出版社组织专业团队编写、出版了《劳动通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和《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论》等一系列应用于本科劳动教育的教材。本研究以现行的20种本科劳动教育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真阅读、提取教材主要内容,并对主要内容进行了频次统计(如表1所示)。目前,由于劳动教育教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科劳动教育教材存在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材定位模糊、教材主体内容共识度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度不足等问题。

表1 20种样本教材主要内容频次统计

(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整体设计

劳动教育教材作为劳动教育必修课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形成系统的劳动学科体系的重要依托,现行本科劳动教育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内容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劳动教育教材编写处于起步阶段,教材编写的相关研究较少且深度不足,编写者只能依据个人的认知和判断,设计教材体例,筛选教材内容,导致教材编写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当下劳动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师相对短缺,编写者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教材内容选择随意性较强,缺少对教材内容构架的顶层设计。从教材的章节目录上看,教材的框架结构缺少逻辑性和建构性,章节之间缺少连贯性,不能准确地呈现出高等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内在逻辑联系。从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看,部分教材知识、案例、课内实践活动的选择没有突出大学生劳动教育在“知、情、意、行”四方面的教学目标,内容缺少时代性,没有很好地体现时代发展对高校学生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

(二)教材定位模糊,不符合本科教学要求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将课堂教材混同于实践指导用书。在收集到的20种教材中,有7种教材使用大量篇幅讲解劳动实践的具体内容和实践形式,例如如何进行家务劳动、校园绿化、卫生保洁,忽视了本科劳动教育教材的理论性和学术性,不能精准把握教材主体内容。本科劳动教育必修课侧重于通过劳动理论讲解和课内实践项目,将知识学习目标和能力提升目标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劳动知识的内化、劳动情感的培养。二是将生活常识混同于劳动科学知识。部分教材将“垃圾分类”“烹饪技巧”“植物养护”等生活常识类知识设置为教材的主要内容,甚至占据教材1/3篇幅,冲淡了高校劳动教育的重点内容,简化了劳动教育的过程,弱化了劳动教育的教育功能。

(三)教材主体内容选择缺乏共识度

1962年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这一核心概念。“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东西”[13](P158),可理解为“科学共同体成员普遍认同、对科学发展具有规范意义的一系列科学要素,如核心概念、信念承诺、行为规范或范例等”[14]。教材作为学术共同体研究成果的载体,“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为大家所认同的系统完整的结构体系和学术规范”[15]。目前高校劳动教育教材的“范式”还处于建构阶段,教材主体内容的选择较为分散。通过对样本教材主要内容的频次统计,发现其内容选择集中在“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生产劳动”“劳动教育概述”“劳动精神”“劳动安全”等方面(见表1)。但与大学生未来劳动生活息息相关的“劳动管理”“劳动伦理”和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中的劳动元素”等相关内容仅出现了6次、4次和4次,没有得到重视和挖掘。诚然教材内容的选择并非绝对,但建立本科劳动教育的教材标准,锤炼教材核心内容,形成劳动教育研究领域的共识性认识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度不足

目前,很多本科劳动教育教材中增加了“课堂导入”“榜样故事”“拓展阅读”和“实践活动”等模块,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模块的设计,使理论知识更具思想性和启发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导入案例与章节知识的相关度较低。导入案例是为该章节知识点服务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情感认同。但相关度较低的“导入案例”会使学生不知所然,不利于学生自学。第二,案例生动性差。部分教材的案例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或直接引用相关新闻报道,缺少“加工”环节,对案例的教育意义挖掘不到位,无法启发学生思维。第三,实践活动过多且可行性较低。实践活动应与章节内容充分融合,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加以应用,激发学生投身劳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做中学”。但部分教材在章节内容中穿插过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活动与生活相关性较低,可实践性差,从而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本科劳动教育教材的未来进路

劳动教育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是劳动教育课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本科劳动教育教材的建设要在逻辑性、时代性、适应性、科学性、融合性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教材设计的逻辑性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将课程比作是一个“跑道”,包含三个要素:课程的目标、内容的组织和方法的运用。当下我们不仅需要研究将什么内容放进课堂,更需要研究的是按照怎样的逻辑组织知识,这关乎劳动课程的实施质量,更影响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实现。首先,要明确编写理念。编写理念是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基本遵循,贯穿教材编写的全过程。本科劳动教育教材在内容上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为价值目标,兼顾知识的理论性与应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要把握好章节间的内在逻辑性和知识间的连贯性,“注重知识条理的梳理与图文并茂的设计,以及各个知识点互相关联、引用的逻辑化展示”[16],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厚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后,教材内容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劳动教育应按照让学生从“懂劳动”到“会劳动”再到“爱劳动”的步骤逐步深入。在具体知识点呈现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体例设计,做好情感铺垫,深入浅出,增加知识的感染力、生动性和启发性。如在“劳动精神”等情感性较强的章节,可设计“榜样故事”“主题活动”等模块,通过特定的情境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教材内容的情感渗透性,使教材成为一本“活教材”。

(二)突出教材内容的时代性

“劳动形态的持续全面变革势必要求学校劳动教育树立一种发展的内容观”[17],要求劳动教育的内容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具有前瞻性、时代性和发展性。一方面,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要在内容上扩充,以满足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同时要在内涵上升华,真正回应时代发展,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和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新时代的劳动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劳动,更是精神层面上的劳动[18]。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体面劳动的需求、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劳动美丽’日渐成为劳动者的一种自觉意识,人们通过‘内在尺度’度量劳动行为,并由此形成劳动自觉性、自主性、谐和性和生成性等主体积极的内在愉悦体验。”[19]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把“会劳动、懂劳动、爱劳动作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必备能力和素养,让人回归劳动的本质属性和人的生命价值的完整意义,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人”[20]。

(三)提升教材内容的适应性

提升劳动教育教材的适应性。首先,教材编写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教材编写之前可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实际需求。同时,编写理念、框架设计和内容选择要经过专业编写团队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和打磨。教材内容的选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所选的内容和呈现形式要兼具生动性和教育性。其次,教材编写要适应教学发展的要求。《纲要》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此“32学时”不同于“32课时”,除课堂教学外,学校要鼓励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服务性劳动体验等多种方式丰富劳动知识、培育劳动情感、提升劳动技能。因此,在劳动教育教材的设计中,要提高知识的延伸性,贯通课内、课外,通过教材内容启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延伸出更加丰富的劳动体验。

(四)提高课程设计的科学性

“把近现代最新和成熟的研究成果引进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21],高校要继续推进对劳动课程建设的科学研究,提高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使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思想性和实用性。在理论知识方面,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内容设置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唯物史观中关于劳动的基本思想和观点作为逻辑主线”[9],且将劳动知识与学生职业发展、未来劳动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学科知识,课程设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传承红色基因,开发更多的劳动教育资源,突出劳动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体验方面,课程设计者要创设具体情境,加深学生的感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高校应积极组建劳动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专业团队系统研究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相关内容,明确课程目标、编写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计划、建设评价体系、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开发教学资源,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化进程,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质增效。

(五)增强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性

《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着力点,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必要途径。高校首先应明确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是有目的的结合,是让学生在劳动中充分认识专业、锻炼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在专业学习中体认劳动艰辛、体会劳动乐趣、塑造劳动价值观,使学生未来无论在任何岗位都能够热爱劳动、施展本领、兢兢业业。因此增强劳育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性,一方面,可在教材的编写中融入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使学生直面现实问题,适应产业革新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挥专业所学,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可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助农直播,在帮助农民脱贫增收的同时,体验凭借自身劳动创造的价值,领悟劳动的意义。

教材建设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是建构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目标的劳动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材建设过程中,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个性特征,选取兼顾科学性、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和时代性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育元素,回应现实需求。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关照时代发展,建设精品教材,打造劳动教育精品课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劳动教材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材精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