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流导向式活瓣指套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效果

2022-07-12林连峰

医疗装备 2022年12期
关键词:插管气管气流

林连峰

南平市顺昌县医院 (福建南平 353200)

人工气道的建立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患者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通道,可保障气道通畅,减少误吸和反流情况的发生,提高救治效果[1]。经口和经鼻为气管插管的常用置入途径。随着医学可视化技术的进步,气管插管变得越发简单,且具有操作方便、置入成功率高的特点。可视喉镜插管通常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不适感,同时创伤性较大,会对张口度和颈项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2]。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对视野的要求较高,并非适用于任何患者[3]。传统的经鼻盲插法对患者的要求不高,但在盲插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呼吸气流的判断会影响插管效果,而气流导向式活瓣指套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可根据活瓣摆动情况直观掌握患者呼吸气流,便于掌握插管时机。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通过气流导向式活瓣指套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接诊的156例需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8例。试验组男43例,女35例;年龄27~81岁,平均(57.29±13.58)岁;重症肺炎20例,脑梗死15例,心力衰竭14例,颅脑外伤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12例,其他原因所致的呼吸困难7例。对照组男42例,女36例;年龄28~83岁,平均(56.73±14.16)岁;重症肺炎22例,脑梗死16例,心力衰竭15例,颅脑外伤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8例,其他原因所致的呼吸困难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开展的相关资料已获相关部门审批,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目的及不良情况均有所了解,并自愿签署相关协议。

纳入标准:符合呼吸困难诊断标准,张口度<3 cm,或颈部后仰度<80°,或甲颏间距短于6 cm;仍保有自主呼吸能力;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或肺灌洗多次。排除标准:无生命体征或生命体征较弱;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伴鼻腔出血;合并颅底骨折;鼻腔或喉部发生病变。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取仰卧位,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开通静脉通路,清洁鼻腔;在对患者进行预给氧3 min后,为避免插管过程中出现鼻出血的现象,先在拟插管一侧鼻腔滴入2%利多卡因(西安风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0861,规格 5 ml︰0.1 g)和麻黄碱滴鼻液(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6020111,规格 1%)2~3次,再对上呼吸道行表面麻醉,使鼻黏膜血管收缩,鼻腔内部通道变宽,对于麻醉效果较浅的患者,通过静脉通道注射0.05~2.00 mg咪达唑仑(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33,规格 2 ml︰0.1 g)和0.01~0.03 mg芬太尼(宜昌人福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82,规格 1 mg/瓶)进行镇静止痛;然后经甲膜穿刺注入5 ml的2%利多卡因对气管内黏膜行表面麻醉。

试验组采用气流导向式活瓣指套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剪下手术用手套的一个指套,并在其指端剪成一长约1 cm的“十”字形,似四朵花瓣,并将指套套在T型接头的呼吸回路的远端,“花瓣”端处于接头顶端,再将呼吸回路接头套在7# 加强型气管插管导管上,插入患者鼻腔前先在导管外周均匀涂抹医用润宝,再以与患者面部垂直角度缓慢置入导管,避开易出血区,在导管进入鼻咽腔后,朝甲状软骨方向推行,在导管进入深度为14~16 cm后,仔细观察活瓣摆动情况,根据活瓣摆动强度推管,当活瓣被吸入时,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内,当活瓣吸入和排出来回摆动有力且肺部听诊良好时,表示导管已被插入气管内,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导管深度,行气囊充气,并接上呼吸机进行供氧。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鼻盲插法:插管流程同试验组,只是T型接头上未套“活瓣”,在插管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侧身俯听患者插管时的气流声判断患者的呼吸强弱,推断插管方向正确与否。

两组在插管过程中若未能一次置入成功,可尝试重新置入,但不超过5次,置入5次仍未成功的患者应改用其他插管方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插管并发症(鼻出血、气道痉挛、咽痛、呼吸抑制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比较

试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75.64%(59/78),高于对照组的57.69%(4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4,P=0.017)。

2.2 两组插管时间比较

试验组插管时间为(41.19±23.47)s,短于对照组的(49.58±21.6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2,P=0.022)。

2.3 两组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需进行人工气道输氧的患者多处于危急状态,人工气道的建立不仅可保证患者的供氧需求,而且可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4]。人工气道建立的方法有很多,如鼻饲管引导法、哨声法、光棒法等,均能解决许多麻醉插管困难问题,尤其在可视技术的发展下,喉镜和纤维镜成功降低了气管插管的难度,为人工气道的建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5-6]。但可视插管技术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并未在基层医院普及,且有部分患者并不适用该方法,因此传统的盲插法重新引起了临床的重视和探究。

在人工气道的建立中,经鼻盲插的主要问题是,在导管置入鼻咽腔后朝甲状软骨方向推行的过程中较难判断是否插入气管[7]。该方法主要凭借医师个人经验通过“耳听”患者呼吸气流声来判断是否成功置入气管,对医师的经验要求较高,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易被患者喷出的肠道内容物所污染,增加暴露风险。本研究将手术用手套的一个指套端部横、纵向各剪开1 cm,呈“十”字型,将其套在导管上,在插管过程中通过观察其活瓣摆动状况评估气管插入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活瓣式指套所选用的材料为手术手套,保证了卫生安全性,且其质地较轻薄,伸缩性较强,可以被很好地固定于套管上;同时,在患者呼吸过程中,如肺部扩张与收缩活动中,活瓣会随着患者的呼-吸而摆动,医护人员可通过活瓣直观地掌握患者呼吸气流,在插管时机上有更准确的判断标准,提高了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减少了重新插入的次数,降低了多次插入对鼻腔黏膜和气道造成的损伤,进而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8-10]。

总之,气流导向式活瓣指套在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过程中,活瓣可直观呈现气流状态,医护人员可根据活瓣状态选择插入时机,进而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高效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插管气管气流
气管插管体位的研究进展*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比翼双飞
惊魂未定
睡眠呼吸面罩
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在急诊的应用
急诊抢救中光棒引导法与直接喉镜法气管插管效果比较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应用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