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紧压实责任保障粮食安全毫不放松抓好全省秋粮生产

2022-07-12唐明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豆高产水稻

唐明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

秋粮是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大头,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关键措施落实,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完成,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发挥好压舱石作用,以过硬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突出水稻生产加快推进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水稻是江苏省秋粮生产主体,也是第一大口粮作物,稳住了水稻生产就稳住了口粮供应。围绕提单产、提品质、增效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全面提升水稻集中育供秧水平。以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项目为载体,大力推广硬地硬盘微喷灌等集中育秧方式,切实巩固提高育秧效率和壮秧比例。用好粮食大县奖励、农业发展等资金,加强高标准集中育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科学推广育秧物化产品,加强试验示范,筛选推广一批适合大面积生产应用的育秧基质、壮秧剂、秧盘、机械播种流水线、种子处理药剂等新型物化产品。着力加强种子药剂处理,推广药剂拌种、包衣技术,预防和控制种传、土传及苗期病虫害。加快钵苗育秧、秸秆基质块育秧等新技术示范推广,在育秧关键时节、关键节点,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切实提高育秧技术到位率。

高标准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是为数不多的直接支持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的财政项目,是农业农村部门抓好粮食生产的有效抓手。2022年,省里继续将建设515个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作为约束性任务下达给各地,及早制定工作计划,按照绿色技术、主体培育、服务责任、任务备案“四个清单”要求,加快落实创建工作方案。加强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绿色投入品、绿色技术模式等在示范片内的集成应用,提高示范片创建水平和示范展示作用。积极创新工作落实机制,调动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承担示范片创建任务的积极性,提高创建成效。结合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各地着力加强优质稻米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订单化种植、品牌化经营,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优质稻米产业链式开发新模式。强化创建绩效考核,促进规范化管理。围绕“四个清单”内容,制定完善创建工作绩效评价办法,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更加客观地反映各地创建工作情况、效果和水平。

严格控减粗放型直播稻面积。近几年,由于粮价走低、成本上涨、劳动力紧缺,以及部分地势高亢地区的农田不能及时供水等原因,部分地区的直播稻面积出现反弹,严重影响水稻稳产高产。各地切实加大水稻机插秧推广扶持力度,提高社会化育供秧服务水平,解决分散小农户育秧、移栽难题,扩大机插秧推广应用规模;加强直播稻适宜品种、栽培技术、机械装备集成应用,尽可能规避生产风险,努力提高标准化机械化水平。加大机直播稻适宜品种选育、高产群体优化调控、病虫草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等方面的攻关研究,积极引进示范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加强技术集成和指导服务,引导农民科学管理直播稻,努力提高直播稻生产水平。

加快推进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建设。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稻米产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优质食味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660万亩,占比超过50%,累计建成水稻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200多万亩、占比接近四成。以优质稻米全产业链重点链建设为契机,加大补链强链建设力度,在贯标生产、产加销全链条衔接、龙头企业带动、全程服务等方面加快提升。在种植环节,加快优质水稻品种、绿色丰产优质高效技术推广,推进标准化生产,着力建设一批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培育一批苏米工匠能手。在加工流通环节,加强龙头企业培育、产品深加工开发、仓储冷链设施建设,提升加工流通服务能力。在产品销售环节,加强品牌培育和营销宣传,着力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提升品牌溢价能力,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二次利益分配,增加农民种稻收入。在搭建产业平台环节,抓住国家和省里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重要农产品优势区等载体平台建设的有利机遇,培育壮大一批粮食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载体,围绕全产业链构建,整合各类资金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产业发展支撑。

强化示范带动多措并举扩种大豆和油料

大豆和油料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已把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列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目标内容。全国扩种大豆油料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各地每年的大豆油料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要做到只增不减。各地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拿出实打实的工作措施,通过因地制宜科学轮作、发展间套种和带状复合种植、开发冬闲田等措施挖掘扩种面积潜力,通过推广良种良法、组织开展高产竞赛,提高单产水平,真正把大豆和油料生产出来,达到可考核的成效,确保完成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突出三项工作。

科学推广粮油轮作。开展耕地轮作是国家统筹当前与长远、协调生产与生态、兼顾用地与养地的一项制度性工作安排,目的就是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随着国家轮作休耕政策调整,目前江苏省只有轮作任务,没有休耕任务,2022年将继续承担200万亩的轮作任务,这是对大豆和油料生产的一项补贴政策。各地按照政策要求,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补贴对象、补贴内容、工作序时进度,合理安排补贴任务。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切实加强生产指导,制定分作物技术指导意见,在关键农时开展巡回指导或培训,切实提高种植水平。

有序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各地围绕这一新任务落实,积极开展座谈调研、物资调度、配套机具推荐以及配套品种、栽培、植保等技术培训。进一步细化落实60万亩种植任务。加强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调度、供应保障和适用农机具调配,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加强技术培训,手把手教会农户,搞好社会化服务对接,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播种任务。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将中央和省明确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积极营造种植推广良好氛围,提高农民积极性。加强工作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确保首次大面积示范推广成功。在其他玉米净作地区,各地通过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应用免耕机械精量播种、合理密植、病虫害生物防治和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高产技术,释放玉米高产潜力,力争玉米产量基本稳定。

组织开展高产示范竞赛。2022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行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大豆高产竞赛,挖掘大豆单产潜力。江苏省2022年也将组织开展大豆油料高产竞赛,按照高标准田沟系配套要求,全面提升玉米、大豆田间管理水平,强化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努力挖掘增产潜力,增强示范带动效果。各地依托轮作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通过集成应用良种良法、良机良艺,积极打造一批高产攻关田、百亩方、千亩片,培育一批大豆油料种植能手,树立一批高产典型,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年底,省里将通报各地高产示范竞赛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和竞赛结果,全力营造比学赶超、争创高产的良好氛围。

坚持统筹推进扎实抓好生产服务指导工作

尽责抓好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近年来,江苏省根据水稻病虫发生特点,积极应对优质稻米产业发展要求,构建“前防、中控、后保”的水稻病虫防控策略,取得较好的成效。一是突出源头控制,落实好前期病虫控制。各地根据本地病虫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种子处理工作,确保种子处理率达到90%以上。注意做好草害防除,加强土壤封闭处理,压低草害基数,减轻茎叶处理压力。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组织开展系统的病虫调查监测,积极开展除草及病虫害的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实施化学除草要坚持“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为主、苗后茎叶喷雾处理为辅”的施药策略,尽量避免苗期化除作业。二是突出绿色防控,建设好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400个绿色防控示范区、5个绿色防控示范县、13个省级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标准化区域站、60个星级专业化服务组织等任务已列入2022年省政府十大百项重点任务。各地按照“省有示范区、市有示范片、县有示范点”的要求,认真落实好相关建设任务,加强技术集成应用,建立绿色防控管理协调机制,推动绿色防控常态化实施,全面推动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农药使用强度监测工作,全面完成农药减量增效目标任务。三是突出穗期病虫防控,保产保质保安全。近年来,随着优质稻米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穗期的稻瘟病、稻曲病、穗腐病等病害风险加大,各地应强化调查监测,强化分析研判,切实做好穗期病虫防控工作。

深入抓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一是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各地统筹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发布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方案,完善稻麦等粮油作物和果菜茶等经济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应用范围。高标准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大力推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水稻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和玉米种肥同播等新技术,全面提高科学施肥水平,确保化肥用量较2020年削减1%以上,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南京、昆山、姜堰、洪泽等地应积极探索化肥定额制使用试点,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二是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建设。16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以建机制、创模式、拓市场、畅循环为重点,示范推广“有机肥(腐熟粪肥或商品有机肥)+N”技术模式,探索建立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打通种养循环堵点,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确保试点县实施总面积达150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三是推进农作物施肥强度监测工作。2022年中央下达江苏省农户施肥调查1.3万户的目标任务,各地按照《江苏省主要农作物肥料使用情况调查规范(试行)》要求,建立代表性强的肥料使用调查监测点,高质量开展主要农作物施肥情况调查,规范数据采集、统计和报送程序,确保化肥减量相关数据科学采集、准确统计和客观评价。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农业生产。各地应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不误农时保障外出农民回乡务农,组织新型经营主体或社会化服务组织及时提供帮助,确保秋粮生产。持续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重点农资供需调度,加强余缺调剂调运,生产物资供应。引导跨区作业机具、机手依规有序流动,全力保障运输农机跨区作业机具的车辆通行。省里开展下沉一线强化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基层和农民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切实维护农业生产秩序。

猜你喜欢

大豆高产水稻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基因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